棉衣文案:如何在高考前30天提高政治成绩20分(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8:51:20
高考渐进,学生愈急。如何在高考前30天提高政治成绩20分,这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位政治老师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但是,面对考前很多同学诚恳的求教,迫使我自己对此问题的做出了大胆尝试,并且已得到了很多学生(包括艺术生)的认可。但这并不代表我的方法使用于一切学生,我对此问题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政治成绩70分以下的同学。

 距离高考仅仅还有一个月,政治考纲上要求学生掌握的政治考点共167个,其中经济常识57个,哲学常识66个,政治常识44个。如果让每一位考生对于所有的考点都做到烂熟于心,穿点成线,以线组面,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可能。这就好比我们到沙滩上去抓一把沙子,如果想让自己手里的沙子留的较多,怎么办?不是把手攥的越紧的,手里的沙子越多,而是稍微松开一些,让一部分沙子溢出,这个时候的所掌握的沙子,也许才会比较理想的满足你的要求。这就需要每一位考生一定要重点把握主干知识(它就是考试考察的重点),因为一套文宗试题中考察的政治知识点一般是40个左右,所以,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这项任务。废话少叙,以下就是我思考和方法。

 我把考生通过一道题(主观性试题)分成三个层次,请同学们对号入座,稳步提高(切记)。第一层次,面对试题能否全面准确地说出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第二层次,在明确该题所要考察知识点的基础上,是否明确这种类型试题的解题方法;第三层次,知识明白,方法了解,能否把原理和材料较为合理的联系书写在试卷上。

 对号入座后,我针对这三个问题一一解答,但重点是第二个,因为它是我们取得分数的关键。

第一,突破主干知识

 “巧难为无米之炊”,之所以强调知识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突破知识点这一关,也许是很多考生(特别是基础薄弱生)的一个大难题。因为有的同学常常抱怨自己记不住,而很多同学却是满腹“经纶”,面对试卷,望题兴叹,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在记忆的时就陷了一个误区。例如:

(06,北京卷39)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展现自身风貌的机会。回答:

(3)“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
 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9分)

 同学们一看试题,就很自信的知道该题考察的是“辩证唯物论”,但看到同学们的答题试卷后才发现问题千奇百怪:第一种,做答时大量使用了辩证法的知识,这主要是在作答时没有分清出“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第二种,写出的原理和方法论让人无可挑剔“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主观和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略)”。我在佩服该生之余,我就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他问题暂略。

 面对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
 第一,以哲学常识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而教材主要是通过实践、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一部分),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各自所包含的知识点是不一样的(见考纲)。

 第二,是我要谈的一个重点之一,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学生根本就没有分清出哪个原理要求哪个方法论。就拿上面的问题我建议可以这样来记忆: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主观和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

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原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方法论)。

 哲学常识中部分知识点推荐的记忆方式:

 不太合适的记忆方式(我主观认为):

 1、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原理)

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都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过程。(原理)

 量变质变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时,第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第二,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第三,要重视量的积累,同时还要学会“优化结构”。(方法论)。

2、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
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原理).

 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发展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方法论)。

我推荐的记忆方式:

1、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原理)

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
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原理),要重视量的积累,同时还要学会“优化结构”。(方法论)

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原理),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或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根据设问的指向和材料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表述)(方法论)

④任何事物都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过程。

2、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
 ①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原理)。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方法论)。
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原理),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方法论)。

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原理),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方法论)。

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
 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记忆的知识点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几乎所有哲学常识的主干知识点都可以这样来实现记忆,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检验效果的方式:15分钟把哲学中的主干知识复述一遍,完全有可能)。这样的记忆方式最大的好处是条理清晰,知识明确,能够直接满足解决哲学主观性试题的公式:原理+方法论+材料,并且能够快速找到背景材料中的切入点,实现原理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
 其中的重难点可以采取各种有利的方式来记忆和理解例如主次矛盾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这是很多同学难于区别的,即使从理论上能勉强分开也很难保证在做题时不出错。那怎么办呢?我试试为你解忧看看如何。

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在一个广袤的大沙漠,沙漠的尽头,有一个富庶的国家,国王有一个漂亮的公主。公主到结婚的年龄时,想找一位帅气而有勇敢的王子。但是由于周围国家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国家就向沙漠的另一头发出告示:如果哪个王子能独自穿越沙漠,穿着漂亮的衣服向公主求婚,先到者则公主将嫁给他。

 告示一出,很多王子跃跃欲试,但又怕走向死亡的沙漠,所以,一些王子主动放弃,而很多王子则付助实际行动,大部分的王子或中途退回或葬身沙漠,其中有一个王子走到沙漠中间时遇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自己骑的骆驼受伤了;第二,身上的衣服破了;第三,自己携带的水喝完了

 请问王子面对这些的问题应该怎么做才能顺利穿越沙漠?为什么?

 听完这个美丽的故事,肯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会非常积极的想出各种办法,但是,不管想出什么办法,他们的解决顺序一定是:水—骆驼—衣服。原因不用解释,大家很容易想到。但是,它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呢?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因为“水”在其中所有的矛盾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他矛盾虽然没有“水”的问题重要,但也是必须解决,这就说明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从矛盾的个数上讲,主次矛盾原理一定反映的是多个矛盾的问题。

那矛盾的主次方面如何突破呢?

 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划出一个清晰的黑点,而后请别人看,请他告诉你他看到了什么?

 我相信一定会有三个答案:第一,他看到了白纸;第二,他看到了黑点;第三,他看到了白纸上有个黑点。那么答案到底是哪个呢?显然是第三个。这件事情就说明了白和黑是一张纸上的一对矛盾,由于“白”色占据了这张纸的主要部分所以它是一张白纸,这说明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如果把黑无限制的图下去,那么黑色将成为主导色,这说明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从矛盾的个数上讲,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一定反映的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
 但有的同学会有抱怨,考试的时候不可能出这么有趣而有简单的背景材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别两者呢?我们可以用材料中出现的“切入点”。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主导等。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

 但事情往往不随人愿,如果材料中前两点都不满足,我们怎么办呢?方法总比困难多。

 体会材料关键词所表达的意思,而后作出判断。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事物。在事物存在的利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与短处等方面,针对事物的性质作出评价和判断,强调对这个事物当前状况的认识。

时间有限不能一一为大家作出总结,请原谅,有时间我会及时总结在我的博客里为大家服务。但我可以为大家简单的提供一些有效的思路自己去总结。

 政治常识可以采用“主体记忆法”,即根据主体总结所有与主体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国家:我国的国体;我国的政体;我国政府的地位、性质、宗旨;我国的国家职能(重中之重);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
 经济常识主要记忆重点知识,例如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国家的宏观调控(必要性、手段和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大产业(特别是农业);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消费和生产的关系(特别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对外贸易的有关知识(特别是解决贸易顺差问题);利率和汇率问题;财产性收入问题等等。

第二,突破解题方法(重点讲解)

 我主要为大家分析三大类解题方法:措施类、原因类、图表题。因为他们在高考主观性试题中占据了近2/3的分数。通过分析这三种题型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变化趋势及其有效的解决策略是什么?

1、措施类

 这种题型主要有两种设问形式:

(04,北京卷39)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回答:
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0分)



 (04,北京卷 41).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6)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央要求各级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各项增收措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8分)



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道试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这是解决这两种设问形式的关键。

 可能很多同学会认为39题是哲学常识题,41题是政治常识题,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区别。那我会再让大家观察下面一考察政治常识的试题与39题做比较。

(2000,全国卷36)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
  请回答 (1)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15分)



 这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考察的知识范围和知识点绝对不会是它们最主要的区别。那么它们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
 我首先来通过两句简单的话语来体会他们的区别:

 ①“你是如何(怎样)来北京的?”

 ②“你应如何(怎样)去北京?”

 第一句话表示行为主体 “你”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行为,只要我们从他的叙述中总结即可;但是第二句话则表示行为主体“你”还没有做这件事情,可以有多项措施。例如第二句话行为主体“你”可以有多种选择:坐火车、做汽车、自驾车、骑自行车等等多种选择去完成到北京这件事情,但所有的选择并不是都适合“你”,那么那一个最适合呢?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这和解41题的原理是一样的,哪些措施是答案,一定要“依据上述材料”。所以,有的措施是直接在书本上能够找到的(例如:如何作到依法治国?如何作到对人民负责?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怎样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怎样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怎样发挥财政和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但并不代表书本上的答案就是考题的答案,一定要结合材料去作答。

 那么,这两种设问形式的试题到底如何解答呢?

 第一种 “是如何(怎样)”形式。这种试题的解题方法是我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我们用一道试题来解读它。

 (2000,全国卷36)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
  请回答 (1)这一过程(是)怎样体现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
 (备注:为了理解方便,对试题设问稍作变动)

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
 第一步,细审设问找主体。运用主体发散法要明确“是如何”“应如何”的主体是谁?常见的主体有:党、国家(政府);公民;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人大、人大代表、政府、政协、不同国家、联合国;国家、企业、经营者、投资者、消费者、劳动者等。该题中的主体是中国政府,主要考查的方向是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我国的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和基本点)。

 第二步,研读材料找论据。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中美就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达成协议"、 "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双赢'的结局"。
 第三步,定联梳答四步走,即“一定,二联(联系知识点和联系材料),三梳、四答”。这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

 “一定”: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
 “我国的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和基本点)”

 “二联”联系所学知识和联系所给材料:
  联系所给材料: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中美就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达成协议"、 "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双赢'的结局"。
  联系所学的知识:教材中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有6个方面,即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包括五个基本点。
 具体过程如下表:

二 联

知识点
 教 材 (原 理)
 题 目 (材 料)







我国的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和基本点)
 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
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平等互利)

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1、"中美就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达成协议"、

2、"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
3、"'双赢'的结局"


 “三梳”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
经过比较、对照,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

三 梳

教 材 (原 理)
 题 目 (材 料)

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
 "中美就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达成协议"、
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平等互利)
 "'双赢'的结局"
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
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

 四答:答题模式:观点+材料

 第四步,分点书写要清晰。第一,分层回答,行文规范。第二,理论联系实际,防止“两张皮”(理论和材料相脱节)现象。第三,准确运用术语,答案全面完整。

参考答案

 ①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观点)。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正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

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在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长达13年的谈判过程中,我国政府在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

 ③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原则(观点)。中国与美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是"双赢"的议,因而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政策原则(材料)。

 所以,解答“是如何(怎样)”形式的总原则和步骤是:

 细审设问找主体,研读材料找论据。

 定联梳答四步走,分点书写要清晰。



<再比高下>

1、(2003,全国文综41) (4)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作作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金案件100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




2、(06,江苏卷38.)材料一: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 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我国国家职能的?



3、(07北京卷38)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 “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答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全党需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


图10

(2)结合经济常识,分析下列案例中企业是如何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化的。(12分)

某市素有“中国锁都”之称。近年来,铜、锌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该市锁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变以模仿为主的制造式艺,使用新型、便宜的人工合成材料,使产品种类不断推陈出新,销售是持续上升。

分析:







①某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只是一个中型集团企业。1992年,该公司任命新总裁。他敏感地意识到无线通讯产品在全球将有巨大的市场,果断决定放弃和压缩电缆、电视等原有的核心业务,集中资金和人力生产移动通讯产品,适时的业务转变,使公司成为全球无通讯市场的佼佼者。

分析





②甲乙两企业都是中国有影响力的家电销售企业,前者的全国整体实力优势较为明显,后者在长三角等地区具有较大市场份额。二者合并后,新集团保留原有品牌,进行双品牌经营,既保持了原有优势,又通过统一采购、物流和管理,形成全国“一盘祺”格局。

分析:





③某语言培训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于2000年成立了投资有限公司,又于20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最终从一个私人企业成长为国际化的教育科技集团。

分析:





<再比高下> 参考答案:

1、①依法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
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
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
2、①我国应对禽流感的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国家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
②在国际社会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体现了国家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
3、①进行技术革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②任用优秀的企业经营者;正确预测市场,顺应需求变化。(从专业化生产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
③企业兼并和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

④实行股份制,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
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