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文案范文赏析:关于国学及其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3:13:46
在本次“国学与高中德育”小型座谈会上,我就国学与国学热,国学教育,并参照新加坡和台湾的一些经验,探讨我们高中国学教育,提出几点思考,以求教于诸位。
国学与国学热
近几年来,从学术界到民间百姓,从高等学府到小学和幼儿园,从国内到国外,正在出现一种关注“国学”的文化新热潮。然而,何谓国学?如何看待“国学热”?国人已经有了百年的思考与探索。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吞噬,1889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它在强调和维护中国文化“主体性”方面,至今仍有值得称道之处。随着中国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此种“主体性”日益受到威胁。面对“五四”前后出现的“全盘西化”与中国文化的危机,一批学者提出了,“国粹”与“国学”的概念。章太炎(1869---1936)从1910年起,先后出版了《国故论衡》、《国学概论》和《国学讲演录》。他心目中的“国学”,就是我国固有的小学(文字学)、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他说过,“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胡  适(1891-1962)主张,“国学”、“国故”就是“研究中国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钱  穆(1895—1990)1928年着《国学概论》,在《弁言》中认为,“国学”就是经、史、子学。于是,保存“国粹”,整理“国故”,振作“国学”,“尊孔读经”的“中国学术”,开始“复萌”。1925年清华大学设国学研究院,其章程规定:“先设国学一科,其内容约为中国语言、历史、文学、哲学等”。时任研究院主任的吴宓又补充:“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除北大、燕大、清华、厦大等大学普遍设立国学研究所外,中学也有国学科目。然而,此种文化生命的挣扎,在日寇铁蹄之下,被踏为文化的“荒原”。
对于当年“国学”的出现及其价值,一直见仁见智。从政治上视“国学”为“保守”、“反动”的观点,几成“主流”。至今,仍有学者面对正在兴起的“国学热”老调重弹:“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①。也有学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提出,“国学”,主要不是一个国家土生土长的学说,而应该是一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儒家曾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指导思想,因而称为“国学”,那是有道理的。但当代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当代的“国学”②。如果依照这一观点,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以及正在兴起的“国学热”,就值得“商榷”了。
其实,一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尤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能否称之为“国学”?也值得商榷。一百年来的“国学”涵意,本质上讲的是“中国文化”,是指使中国成为中国,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中国文化”。
近代中国所以产生“国学”的文化概念,是中国人对外来文化侵犯的一种抗衡,也是文化主体生命的一种挣扎。当今中国正在兴起的“国学热”,是中国人新的文化觉醒与自信,中国人只有挺直自己的文化脊梁,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它是中国不断强大的产物,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具体行动,也是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它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还不能代表整个中华文化,尤其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一再证明,任何外来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如果不扎根于中国文化沃土之中,不仅难以生根、开花、结果,而且容易蜕变成僵化的教条,不为国人尤其是新生代所接纳。
中国人提出“中学”、“国学”是与外来的“西学”相对应。外国人称中国文化为“汉学”。在14—15世纪,即元、明两代,日本开始形成“汉学”,至今已有700余年。明代嘉靖年间,利玛窦1582年入华,他将中国文化传向欧洲,形成了“传教士汉学”,至今400余年。到清代,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开始面世,亦有200余年。美国汉学兴起于二战之后,至今也只有60多年。在这近800年历史过程中,海外对于“汉学”的界定也是见仁见智。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给出了定义:汉学就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③。海外学者对于“汉学”的界定,有助于中国人理解“国学”。
当今,国外的“汉学”研究,从内容上有了很大扩展,正在演变为“中国学”的研究。早期国外“汉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考古等人文科学学科的研究。如今“中国学”研究,已成为一个汇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如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民族、艺术、教育等均成为研究的对象。尤其是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其研究范围更加宽广④。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汉学”研究又有新动向与新发展。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以3000万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汉语热”;以各国建设“孔子学院”为中心的“汉学热”;以各国政府争相举办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热”。这“三热”,正在形成一种史无前例、势不可挡的人类文明新潮流,它比国内的“国学热”要来的迅速和强烈,它使得中国人“于无声处听惊雷”,并进一步激起自身的文化新觉醒。从本质上讲,中国当下的“国学热”就是“中国文化热”,就是弘扬中华文化热,它与世界范围的“中国文化热”遥相呼应,已经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只有将“国学热”不局限于封闭的国界之内,而是置身于世界文明的新进程,才有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当下,学术界对于国学的界定又有新见解。有人认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百科全书”。季羡林先生则提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牟钟鉴认为:“国学”是近代西学进入中国、与中学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出现的,这种文化现象背后,既有用西学先进的成果充实和改进民族文化使之现代化的问题,也有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西学民族化的问题。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研究自己文化传统的学问,就是它的国学”⑤。台湾学者龚鹏程指出,国学是中国传统的学问,国学非一门专业、一个科目,而是各种学问之土壤⑥。新加坡学者刘旭明认为,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再加上汉赋、唐宋诗词及历代史学等的文化和学术体系。不过,普通人理解国学,就是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智慧⑦。
20世纪初,一度出现的“国学热”,到1949年后就已经烟消云散。又过了50年的今天,21世纪初,一个新的“国学热”再次出现,其前景将如何?需要冷静面对。1、转变国人的文化观念,唤醒国人的文化自觉:2、整体规划,培育国学人才;3、逐步使“国学”回归教育体系。至少这三者,是推动“国学”---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基本条件。
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曾经这样说过:“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⑧正是这种状况,造成中国文化近百年的断裂,使得100年后的国人,对国学的了解、认同、自觉与自信已经不如从前,在当今中国大陆的知识精英当中,极其缺少通贯中西的国学大师。缺少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刘师培、蔡元培以及钱穆、唐君毅以下的新儒家,包括当今台湾的林安梧、龚鹏程、付佩荣等这一代的国学人才。人到用时,方恨少。须知,培养一代国学人才,即使在一个良好文化环境之中,至少需要20—30年。当一两代人不知国学为何物的背景之下,难以培养起一代国学人才。因此,调整文化观念,培养国学人才是当务之急,也是我们高中教育的新任务。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国学热”,已经不仅仅是专家学者在学术空间里的耕耘,它已经成为国人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自信的一种新的文化运动,是一种各行各业的自觉行动,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新起点。其中,最值得欣慰的是,上千万青少年中正在开展的“国学启蒙”教育行动,它使人看到了国学重归教育体系之内的新希望。一旦国学回归教育体系,其承传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就难以估量,因为它更容易通过传授而成为全民的意识。近日,教育部决定借助传统节日,开展诵读中国经典诗文的活动;在部分中小学音乐课中试点开设京剧。就是一种积极的文化走势。如何使“国学”进入高中教育,值得思考与探索。
国学启蒙教育
胡锦涛同志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国人也越来越看到文化的价值,文化的重要。越来越看到一个民族文化上不能独立,经济上也不会独立;一个民族没有文化上的复兴,就不能有完整意义上的伟大复兴。这给当今的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中国教育似乎要有新的定位。
近50年来,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失误,给国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学校不是政治实体,也不是经济实体,应是文化实体,应当成为承传文明的驿站。
当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缺乏自觉与主动,文化何有发展与繁荣?
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主体性,就失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学校教育失去了民族的主体文化,何以培育新一代的民族精神?
中国教育应当尽快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教育的思维与阴影。
五千年的文化教育大国,应当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形象、品牌和尊严!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教育定位上转变观念,而且要加紧补习中国文化课。
国家要有自己的主体文化
国民要成为有文化生命的主体
教育主权首先是文化主权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
民族是有共同文化生命的群体
文化认同是族群与国民身份认同的前提
人是有文化生命的动物
文化生命的构成决定着人的生命价值
教育是塑造和提升学生文化生命质量的手段
教育是传递和创造民族文化生命的手段
人是环境的产物,
教育环境就是文化环境
学校文化,要为学生提供文化环境、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学生成长对文化的需求。
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底蕴的集中体现,它是历史的积淀,非一时打造而成。
学校文化是一代代校长、教师,不断积累、承传和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
学校文化的灵魂是校训、是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学校文化的功能是道德教化、以文化人。
学校文化是集历史、现实与未来于一身,是学校动态发展的文化生命。
反省我国教育,在多年依靠进口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实践中,中国教育逐步削弱了自己的文化主体性。我们的德育也越发缺少中华文化内涵。当今中国学校德育,对自己民族主体文化的自知、自觉、自信、自强意识,亟需强化。
在国内外凸现的中国国学热,已成大势,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如何应对?
中国已经从注重政治、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文化发展繁荣的新阶段。作为向高等学校输送生源的高级中学何以适应?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遵循“文以载道”的原则,着手研究与实验建设学校文化,在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形成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使学校成为社会良心与社会文明的辐射源。
首先,语言文字教育。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因。中国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要求学生要“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亲近和认同中国文化。在母语与外语之间,母语为主,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以“学好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荣。我们要求学生“识繁用简”,从繁体字的音、形、意,认识中国文字的奥妙与伟大。苦练软、硬笔书法,体悟中国文字艺术的美感。而今,走进这些中华美德教育实验学校,扑面而来的是朗朗读书声,映入眼帘的是字迹工整的作业本,教室和走廊挂满学生书法、篆刻、绘画作品。令人感到这是真真正正的“中国学校”。
其次,童蒙经典教育。
重视蒙养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儿童蒙昧无知之时,加以启蒙教育,使之努力学习,修养正道,是一种至善至圣的功德。
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学术思想的渊源,国人修身经世之本,其价值永恒不朽,历久而弥新。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包括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经典,这些经典之中又都包括着中华美德与民族精神,是当今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我们本着“因人施教,因教取材”的原则,从内容安排上做了整体设计。儿童阶段,以体现中华伦理思想的“童蒙”读本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为宜。从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以选读《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为宜。高中阶段,可对讲习类编“四书”,为进一步学习国学奠定基础。大学阶段,从国学的历史价值、当代意义等方面,开展多角度的专题讲座为宜,以便提升把握和应用国学智能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直面经典”。自编教材过多,令人眼花缭乱,难以取舍,“虚功”做多,实效不佳,不利国学普及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中国年节文化教育。
至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的教育实验基地已经连续过了6个“中国年”,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文化。对于“中国年”的由来、内容、风俗、习惯、价值、影响等等“年文化”,家喻户晓,深厚的民族信仰、伦理、情感,所形成的民族文化记忆,又在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和传递。孩子们过年的故事,个个感人。家长给学校写来的感谢信,封封情深。“过中国年”成为学校每年寒假作业,不少区县的教育局、团委等部门正式发文,积极组织学生过好“中国年”。“中国年”以其独特魅力,使人们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体味民族传统文化气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吸纳它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并在每个学生及家长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
2007年年底,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四个民族传统节日,被纳入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它彰显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激发了民族自豪感,成为中国人 “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动”,创新中国文化的新舞台。
如果学校能够将中华传统年节,依照时间顺序串联起来,充分开发每个节日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就会给新生代提供一个活灵活现、全年连贯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时空。长此坚持,不断创新,就能促进实现和谐小康,再现礼仪之邦。
语言文字、蒙学经典、中国年节。这三者有机地开发出来,新世纪的中国德育,就会彰显出“中国特色”,中国学校就有了主体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就有了依据和可能。中国新生代的文化生命,就会得到全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复兴,就有了希望。
以上,仅限于当代国学启蒙教育的初期试验,除以上三项内容之外,仍有诸多内容,如历史与艺术等教育。
揽镜自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唐代的智慧。近百年来,中国教育一直以西方教育为“镜”,致使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沦为“万国”教育理论的实验场,几代中国人成为各色各样教育理论的实验品,几乎泯灭了民族的文化生命。这种种“西洋镜”多是我们自己“揽”来的。在理智反思以往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能否将目光转向东方?从与我们“文同源、书同文、行同伦”的国家和地区寻求借鉴?这就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的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当然,中国学校进行“国学”教育,到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难以找到“遵循”,这也正是当今中国教育向着“中国特色”转型的沉重负担。一旦用刀叉进餐成为习惯,再使用筷子就困难了。当用西方镜子对照自己时,总感觉不能“脱亚入欧”,而再用东方的镜子对照自己的时候,却又感觉与东方人拉开了距离。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就会成为“断了线的风筝”。
结合本次“国学与高中德育”小型座谈会的要求,以下主要介绍一下新加坡和台湾的经验。
新加坡的《儒家伦理》
新加坡从1982-1993年,在中学3-4年级开设《儒家伦理》。经过十多年的开设,使接受这门课程教育的十几个年龄段的一代新加坡青年,奠定了较好的华文与品德基础。
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是:
1、培养学生具有儒家伦理的价值观念, 成为有理想而又有道德修养的人。
2、使学生认识华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文化,认识自己的根源。
3、培养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将来能过有意义的生活。
4、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了具体了解新加坡的青年学习了哪些儒家伦理,现把他们两年所学的《儒家伦理》课程目录列下。
中学三年级《儒家伦理》目录:
1、为什么要学习儒家伦理
2、万世师表──孔子
3、孟子和荀子
4、朱熹和王阳明
5、人生的乐趣
6、为什么要修身
7、为什么要学习
8、知识和道德
9、培养自省的能力
10、知和行的联系
11、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
12、父母和子女
13、手足情深
14、婚姻的价值
15、友谊的可贵
16、人民和国家
17、个人、家庭和社会
中学四年级《儒家伦理》目录:
1、仁
2、智
3、勇
4、义
5、礼
6、信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己欲立而立人
9、中庸的道理
10、人性的形成
11、理想的人格
12、彼此信赖的社会
13、权利和义务
14、理想的世界
15、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16、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17、儒家思想和现代社会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儒家伦理》,更加形象生动地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东亚价值观,新加坡课程发展署于1987年编写了《他们走过的路》──儒家伦理辅助读本,分中三、中四两册,包括40个人物故事。其中有36个人物是中国的,从尧、舜、禹到孙中山,有爱国主义者屈原、苏武、班超、岳飞、文天祥、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秋瑾和詹天佑;有中国古代道德典范关羽、包公和司马光;有历代儒学大师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和王阳明;有古代著名学者、诗人、科学家,华佗、杜甫和李时珍。
应当说,新加坡以刘蕙霞博士为首的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的专家们,为了使这套教材整个教学结构以东方价值观为内容,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形式和手段,把哲理深奥且古涩难懂的儒家经典,编成浅白生动,易于青少年接受的教材,做出了开创性并具有广泛借鉴价值的贡献。
1993年以后,新加坡的《儒家伦理》课程被停开,并非此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将它误定位为“儒教”课程,使得它在政府决定停开所有“宗教知识科”课程中陪了“绑”,对于这项“冤假错案”,一些教育专家至今“耿耿于怀”,他们对于取代《儒家伦理》科的《生活与成长》科有诸多疑虑,“我担心的是,要选择及渗进什么内容,或血与肉,才能使这套课程偏重亚洲传统观念。是不是因为宗教知识和儒家伦理课被取消了,传统价值观便不再需要了?我以为我们整个社会和教育部都过分西化了。假如冲淡了亚洲的传统价值观念,那么未来的新一代思想和人生观,也就少了一种缓和调剂的作用。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会有什么影响,我实在不敢设想。……现在的《生活与成长》是一套西方气味十足的的课程”⑨。
台湾的《中国文化基本》
在台湾的高中阶段开设一门必修课程:《中国文化基本》,其内容是讲“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是高考“必考”科目。一年级开设《论语》、二年级开设《孟子》、三年级开设《大学》、《中庸》。从1953年至今,凡是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都如此翔实地读过“四书”。2007年民进党的“教育部”下令,改为“选修课”,引起轩然大波。
在介绍这门课程之前,先了解一下台湾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和校园文化的一些情况。对于我们研究高中德育可能有所启示。
请看,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科目:
中国通史、中国历史人物、中国传统岁时节气、易经导论、道家哲学、孔子与论语、佛典导读、佛家哲学、中国近代佛教、禅宗哲学、当代儒家哲学、儒家思想与现代生活、中国哲学名著选读、中国古典文学中爱情与婚姻;圣经与人生、西洋哲学名著选读、科学哲学、宗教与哲学的对话、美学与哲学的对话;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台湾民谣与文化、科技与人文、神话与文明;国际组织与国际政治、联合国与国际政治、美国政治与外交、东亚地区的宗教与政治、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海峡两岸关系──冲突与合作、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大学与大学生、性伤害与凶杀、性别文化建构、两性与社会、家庭与婚姻、都市与社会、都市与文明;计算机与生活、生态学与社会、台湾生态体系、生物伦理学、工程伦理;达尔文《物种的起源》、西洋近代科学技术史、生命科学概论。
再看,校园文化。
台湾的高等学校在文化选择与认同方面,注意东西方文化的融通,更重    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非常注意延续本校的历史传统。台湾的清     华大学为了纪念梅贻琦校长,在校内修建了“梅园”,并将“梅”作为本校的简称;台湾的中央大学,为了记忆当年在南京的中央大学校园内的“六朝古松”,在校园里栽种了大量的松树,并将“松”作为本校的简称;台湾的交通大学在校内建“竹园”遍栽竹林,将“竹”作为本校的简称。在各校之间常用“松”、“竹”、“梅”相称,甚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品味。在台湾师范大学的校门正中挂的匾额是:“止于至善”;台湾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楼,每座楼楼名都有鲜明的道德文化的蕴意,如:仁斋、义斋、信斋、诚斋、明斋、实斋、善斋、平斋、鸿斋、硕斋、新斋、清斋、华斋;女生宿舍:文斋、慧斋、雅斋、静斋。教师宿舍:庄敬楼、自强楼等。这比用阿拉伯数字给学校楼房排序,更有文化教育单位的特色与气息,是培养学生所需要的人文教育环境
且看《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論語》第1冊目錄
《論語》第2冊目錄
《論語》第3冊目錄
《孟子》第1冊目錄
《孟子》第2冊目錄
《大學》《中庸》目錄
以上6冊教材,先後在6個學期使用。
為了瞭解此課程的具體內容,請看《論語》概述和“學而”樣章
《論語》概述
壹、為何到今天還要細講論語?
論語大約成書於兩千四百多年前,是一部年代相當古老的著作。然則為什麼到今天我國每一位中學生都還要讀它?它真的具有足夠的價值,值得大家仔細的研讀嗎?
這個問題可以簡單的從兩個方面來解答。
第一、論語可以說是影響傳統中國最大的一部書,想要通讀清代以前包括經、史、子、集四部的著述,以及想瞭解傳統中國的思想,如果不曾細讀過論語乃至四書,則到處都會遇到障礙。關於這一點,梁啟超有兩段非常扼要的說明。他在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中說:
論語為二千年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勢力亦與相埒。此二書可謂國人內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務略舉其辭,或摘記其身心踐履之言以資修養。
梁氏又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中說:
自宋儒從禮記中抽出大學、中庸兩篇,合諸論、孟,稱為四書,明、清兩代,以八股取士,試題悉出四書,於是四書之誦習,其盛乃駕六經而上之。六、七百年來,數歲孩童入三家村塾者,莫不以四書為主要讀本,其書遂形成一般常識之基礎,且為國民心理之關實際上四書對讀書人產生影響的時間要提早許多,遠在漢代,凡是讀書人,在通經之前均先通論語、孝經(見王國維漢魏博士考,收入觀堂集林卷四。)。元仁宗皇慶二年(西元一三一三),詔科舉就四書出題,且須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以下簡稱集注)為依據。正因四書長期以來成為讀書人的常識,所以其中的思想和文句,遂普遍的滲透到各種著述,並且廣泛的影響人們的一言一行。試想如果我們不曾讀過論語,怎麼可能理解這些著述和言行呢?
第二、論語除了極少數的章節可疑之外,其餘則字字金玉,實為人類千古不滅的寶典。比較具體的說,論語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九類:
一、關於個人人格修養的言論。
二、關於社會倫理的論述。
三、關於政治的見解與評論。
四、關於人生哲理的議論。
五、對於孔門弟子及時人因材施教的問答。
六、對於孔門弟子及古人、時人的評論。
七、孔子自述語。
八、孔子的日常行事及時人、門人對孔子的頌美及評論(時人及門人眼中的孔子形象)。
九、孔門弟子的言論行事。
右列第一、二項,約占全書一半以上,其中有關人格修養及人倫關係的言論,幾乎全部都有曆久下變的價值。第二、三項有關社會和政治的論述,雖因今日社會]政治的情況不同於當時;但是,經過適當的詮釋,使「古為今用」,仍有許多可供今人參用之處。本書對於這類古今社會和政治情況不盡相同的篇章,編者在課文中均設法作了必要的詮釋,使它能夠和現況相配合,希望同學們在經過靈活的理解乃至應用之後,古代典籍能夠成為大家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泉源。第四項資料雖不多(這是由於孔子之教貴在實踐,少談性與天道),卻都深刻入微。第五、六項因材施教,以及對古人、時人的評論,一方面正可用於自鑑、自省;二方面得以瞭解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第七、八、九項可以從各方面看出孔子的全人格,以及他對門下弟子的影響,因此其價值與孔子這個人的價值具有連動關係。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評論孔子說: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聖矣!(注:語譯見本節之後。)
這是極為中肯的評論。總之,孔子及其門弟子大都是人格崇高的人物,值得作為我們效法學習的物件。
在學的同學將來研究那一門學問,從事那一行業,目前雖然還不能確定,也許有的同學可能質疑:將來我多半不會讀文科,為什麼要念論語乃至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呢?除了上述所說論語具有永不磨滅的價值外,這裏再簡單的補充幾句話:我們是東方文化的繼承者,又是愛過相當教育的人,如果對東方文化的寶典毫無所知,豈非身居寶山而鬧窮嗎?再者即使沒有高深的學問,也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人,而論語正好有許多可資惕勵的話,所以我們要念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正如歐美人士以西方文化的繼承者自居,他們要念聖經和希臘典籍的道理一樣,這些經典都是彼此的文化之根。不曾接受這些經典薰陶的人,他們的精神是極其貧乏的。
以上簡述何以必須細讀論語的理由,希望同學們都能愉快的學習,並且都能切身受用。
注:詩經上有這樣的話:「巍峨的高山供人瞻仰,寬敞的大路導人遵循。」
我的道德學問雖然沒能達到這樣的境地,然而心理卻嚮往著這個目標。我讀孔子的書,可以想見他的為人。到了魯國,參觀了孔子的廟堂、車輛、衣服、禮器。目睹了儒生們按時在孔廟裏演習禮儀,使我徘徊深思,留戀忘返。天下的君王乃至於賢達的人實在夠多了,活著的時候很榮耀,死後就什麼都沒留下來,而孔子只是個平民,聲名卻流傳了十幾代,學者們仍然尊崇他。從天子王侯,以至整個中國談論六藝的人,都以孔子的學說作為準則,可以說他是一個至高無上的聖人啊!
貳、論語釋名及傳本
根據今日所見的資料,解釋論語一書取名的用意,始終漢書藝文志: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
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師古注:「輯與集同,纂與撰同。」),故謂之論語。以「論纂」解釋「論」字,認為論語是論纂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記述其所聞於孔子之語這是相當合理的說法;此外,還有若干較為重要的異說,也不能不略作介紹。
劉熙釋名釋典藝說:
論語記孔子與諸弟子所論所語之言也(吳志忠雲:「各本脫『所論』二字,今補。」)。這個解釋已為漢書藝文志所涵蓋,可以置之不論。可注意的是他
接著對「論」、「語」二字的解釋,釋典藝說:論,倫也,有倫理也。釋言語說:
語,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於是「論語」一詞的意義便成為「有次序、有條理的敍述自己的話。」如此解釋應非「論語」命名的原意,因為人們不免會問:難道除了孔門之外,別人是將沒有次序、沒有條理的話編撰成書的嗎?皇侃論語義疏(以下簡稱皇疏)說:今字作論者,明此書之出,不專一人,妙通深遠,非論不暢;而音作倫者,明此書義含妙理,經綸今古,自首臻末,輪環不窮。……
陸德明經典釋文解釋「論」字為: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
何晏論語集解序邢昺疏(何晏論語集解,以下簡稱集解;邢昺疏,以下簡稱邢疏。)加以發揮說:
以此書可以經綸世務,故曰綸也;團轉無窮,故曰輪也;蘊含萬理,故曰理
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賢集定,故曰撰也。鄭玄周禮注雲:「答述曰語。」以此書所載皆仲尼應答弟子及時人之辭,故曰「語。」而在「論」下者,必經論撰,然後載之,以示非妄謬也。
皇侃以下諸人的說法,輾轉附會,顯然不是論語命名的原意。比較起來,仍以漢書藝文志所說最為合理。依照前引漢書藝文志的說法,論語的書名似乎是當時所取的,但是由於沒有別的佐證,無法作肯定或否定的論斷。
漢代論語的傳本,至少有五種,表列如下:
名稱篇數
特色
出處
古論語
二十一篇
一、集解說分堯曰篇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如淳則說分堯曰篇後子張問「何如可以從政」以下為從政篇。
二、篇次與齊、魯論不同,例如鄉當篇為第二篇,雍也篇為第三篇。
三、文字方面,與他本相異者四百餘字。
集解序、漢書藝文志注
集解序、皇侃論語義疏序
齊論語
二十二篇
一、多問王、知道二篇。
二、其他二十篇中,章句頗多於魯論。
藝文志班固自注
集解序
魯論語
二十篇
後來張禹所定的本子,即以魯論為主。
隋書經籍志
張侯論
二十篇
一、成帝師傅安昌侯張禹所定。張禹本受魯論,晚講齊論,後遂合而考之,刪其煩惑,除去齊論問王、知道二篇,從魯論二十篇為定,號張侯論。周氏、包鹹為之章句,馬融又為之訓。
二、其後東漢靈帝時刻熹平石經,鄭玄作論語注,何晏作論語集解,大抵均診張侯論。
三、今日流傳之本,篇章為張禹所定,文字則經過鄭玄用古論來校正張侯論(實同魯論)的假借字。如學而篇;「傳不習乎?」鄭注:「魯讀傳為專,今從古。」
隋書經籍志
王國維書論語鄭氏注殘卷後
三十篇
本論語
除篇數較多外,其餘不詳
王充論衡正說篇
參、論語的編者和編著的年代
論語不是短時間編成的,也不是一人所編。關於後者,可以從重複出現的章節看出來。例如:
一、巧言令色章,分見於學而篇和陽貨篇,字句全同。
二、博學于文章,分見於雍也篇和顏淵篇,前者僅在第二句多「君子」二字。
三、君子不重章,分見於學而篇和子罕篇,而後者較前者少兩句。
類似的情形不只這些,不過即此已可斷言論語不出於一人所編。今本論語的形成,應該經過相當長的時間。以下先分別列出若干時間的定點:
(1)衛靈公篇子張問行章,末雲:「子張書諸紳。」
則此章內容顯為當時子張所記,其後由編輯者將語氣作必要的潤節後編入此篇中。
(2)牢曰:「子雲:『吾不試,故世。』」(子罕篇第六章)
(3)憲問恥。子曰:「邦有道榖,邦無道榖,恥也。」(憲問篇第一章)
「牢」是人名,相傳他姓琴,字子開,又字子張。「憲」是原憲,字子思。論語的體例,除孔子呼學生之名外,其餘都稱字。這兩章都稱名,因此當是二人所手記。日人安井息軒論語集說即作此種推論:「或此二章乃二子所記,門人編輯此書,直取其所記而載之耳。」
論語的篇章,較早的出自孔子門人的手筆,較晚的則出自再傳弟子之手。例如:
(4)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進篇第四章)
(5)閔子侍側,言言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同前第十二章)
關於第四則,孔子稱學生向來直呼其名,何以獨獨在此章對閔損稱字?所以這一章可能是閔損的學生所追記的。第五則不但閔損稱「子」,而且列在最前。以年齡而言,子路最長;以仕宦而論,閔損尤不及此三人,何以得居於首位而且稱「子」呢?合理的推論,應是閔損的學生把平日聽到老師的話記下而成的。稱孔子的學生為「子」,有若稱「有子」,曾參稱「曾子」,這些文字出自有若和曾參學生的手筆,自無可疑。其中最值得注意的為泰伯篇第三、四章:
(6)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7)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關於前者,章學誠文史通義詩教上說:
論語記曾子之沒,吳起當師曾子,則曾子沒于戰國初年,而論語成於戰國之時明矣。關於後者,孟敬子即孟武伯之子仲孫捷的諡號,據闕裏文獻考說:「曾子年七十而卒。」則當卒於魯元西元年(西元前四三六年),距孔子之卒(西元前四七九年)已四十四年,孟敬子之死當更在其後,此章既已稱孟敬子,則當記于孟敬子死後,確切的年代則已無從斷定了。
總之,論語的編輯,始於孔子在世的時候,成於其死後約四、五十年,距今約二千四百二十餘年,其時已當戰國初期。至於編輯的主要人物,當是曾參、有若、閔損等人的學生(本宋永亨搜采異聞錄說)。柳宗元論語辯說卒成于曾氏之徒,難以解釋何以書中多重複的章節。從書中所記孔子弟子之言,以曾子為最多來看(曾子十三章,子夏十一章,子游五章,有子、子貢各四章),頂多只能認定曾子的門人是主要的編輯者而已。
肆、研讀論語的重要參考書目
一、論語注疏(在十三經注疏內),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藝文印書館。
二、論語集解義疏(在古經解*函內),魏何晏等集解,梁皇侃義疏,鼎文書局。
三、四書章句集注,宋朱熹著,大安出版社。
四、論語正義(在續皇清經解內),清劉寶楠著,劉恭冕續成,藝文印書館。
五、論語集釋,程樹德著,中華書局。
六、論語新解,錢穆著,東大圖書公司。
七、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八、論語二十篇句法研究,許世瑛著,臺灣開明書店。
九、洙泗考信錄(在崔東壁遺書內),清崔述著,世界書局。
伍、常用書簡稱、全稱對照表
簡稱
全  稱
簡稱
全  稱
集解
魏  何晏等  論語集解
集釋
程樹德  論語集釋
皇疏
梁  皇侃  論語集解義疏
新解
錢穆  論語新解
邢疏
宋  邢昺  論語集解疏
譯注
楊伯峻  論語譯注
集注
宋  朱熹  論語集注
句法
研究
許世瑛  論語二十篇句法研究
正義
清  劉寶楠  論語正義
樣章:學而時習
學習重點——瞭解求學與交友的樂趣所在,以及為學的真正目的。
子一曰:「學而時二習三之,不亦說四乎?有朋五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六,不亦君子七乎?」
一  子  論語一書中「子曰」的「子」都指孔子。
二  時  「時」字在周秦時代若作副詞用,指「適時」、「在適當的時候」。不宜用晚出的詞義,把它解釋作「時常」。
三  習  宜包含「實習、實踐」的意思,而不僅指「誦習、溫習」。
四  說  音**,通「悅」,喜悅。
五  朋  同類。此指門人、弟子。
六  慍  音**,怨怒、不滿、生氣。
七  君子  論語一書中的「君子」,或指「有德者」,或指「有位者」。這裏是指「有德者」。
大旨
孔子詢問我們,是否體會到在生活中實踐所學的喜悅,以及與遠來同道相聚的快樂,並提醒我們為學做人真正的目的所在。
研析
孔子一生學不厭,教不倦,獨學、共學、教人以學,皆屬於「學」。本章由三個與為學相關的命題組成,以問句的方式,讓孔子門人與千百年後閱讀論語的我們,在尋找答案的同時,反省「為學」的真意。
第一個問題是:學了,能在適當的時候實習它,不也教人衷心喜悅嗎?
孔門講論的課程,以修身為首要,無論「忠」、「恕」、「孝」、「悌」,抑或「禮」、「樂」、「射」、「禦」,都只有在家、國、天下中切實踐履,才算真正的學成。
第二個問題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教人深感快樂嗎?
孔子生逢亂世,思想學說不為當時執政者所用,眼見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于正道,終於打消出仕的念頭,歸返舊居,修訂詩、書、禮、樂,有教無類地傳道授業,從習弟子三千,不遠千里而來。世態炎涼中有同道相訪,自是人間至樂!
第三個問題是:人家不瞭解我的才德,我卻一點兒也不在意、生氣,這不也是君子嗎?
孔子曾經籍古諷今地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篇第二十四章),有德君子所念茲的,乃是自己在進德修業上是否能與時俱進,而不在意別人是否知道自己的道德學問。
問題與討論
一、據本章所言,孔子學問的快樂從何而來?並舉出一個你自己「學而時習」的親身經歷。
二、孔子曾說有德的「君子」是「人不知而不慍」,卻又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篇第十五章),二說是否矛盾
--------------------------------------------------------------
新加坡的中三、中四,也就等于我们的初三与高一,先后有十届左右的学生,接受过《儒家伦理》课程的教育。也就是1982年至1992年期间,15—25这个年龄段的新加坡人,一般都接受过此项教育。这一代人目前正是新加坡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这套教材,是在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指导下设计的,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梁元生教授、刘国强教授作为顾问,具体指导下编辑而成。其体系、内容与方法,都有参考价值。
至于台湾,从1993年至今,15—65岁的人中,凡是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都有如此扎实的中国文化训练,成为认同中国的基本群众。
《中华文化基本》,不是通读,而属于“类编四书”,《论语》共选210章(条),第1册75章,第2册74章,第3 册61章。《孟子》共选190章,第1册28章,第2册162章。《大学》选5章。《中庸》选7章。这个量,值得借鉴。当然,其内容已经过“千锤百炼”,更值得参考。
这些历经多少专家、教师的心血凝铸的成果。我们为何不试用一下,而偏偏要自己从头开始摸索?
★★(说明:在整合此文过程中,得到黄秀清教授、叶瑞昕博士的帮助和支持)
注释:
①舒  芜:“文汇笔谈”《文汇报》2006年6月28日
②侯树栋:‘国学’是一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北京社科》2006年第7-8期
③纪宝成:汉学是什么?《光明日报》 2007年4月22日
④“亚洲地区中国学研究国际研讨会评述”《光明日报》2007年1月21日
⑤牟钟鉴:质疑《“国学”质疑》—国际儒学联合会内参 2006年第8期
⑥龚鹏程着《国学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⑦刘旭明:“中国崛起和中国国学热”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12月25日
⑧同⑦
⑨刘蕙霞:“中学新公民课程的策划方向”《别做断了线的风筝》新加坡山景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