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宣传片策划方案:职称评定--教师永远的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6:04:23

职称评定--教师永远的痛

职称评定---教师的痛
  沉寂了两年的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又一次的粉墨登场了。我个人认为职称评定是老师们心中的痛。
  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也关系到教师的名声,所以很多人看的相当重,因为看的重,许多教师总是感到痛。
    一是撕下脸皮之痛。本来教师的关系是其乐融融的,可是每到职称评定季节,就人人自卫,人以群分了,为了几分之差,争论的脸红的有很多。昔日的温情脉脉变成了冷嘲热讽,老师斯文的脸皮撕破了,这种痛许久也不能治愈。

    二是折断脊梁之痛。现在的职称评定要具备多个条件,比如评“优”或“模范”可加分。于是,许多教师为了这个必不可少的东西,折断了本来挺直的脊梁,求主任,找校长,跑局长,好话说尽,笑脸陪光,关系用透,金钱到位,这种折断脊梁的疼痛,让老师本来纯洁健康的心态染上了污垢。
    三是划破血管之痛,农村中小学教师向来把工资当作生命的血脉,但在职称评定面前,教师不得不划破血管了,花钱买文章发表;花钱请枪手参加没用的考试;参钱参加形式主义的培训,虽然隐隐做痛,但还是把血献给了人家。 

    职称评定应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应该让教师心中高兴,但现在却成了教师的痛,每年有那么多教师承受职称评定之痛,是对教师队伍团结的破坏,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阻碍,更是对教师心理的一种伤害。
本帖被评分 1 次
本帖被评分 1 次 请稍侯...
 

引用| TOP

潜江人论坛温馨提示: 上午工作一切顺利!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25154
  • 0
  • 32 元
  • 0 点
  • 0 元
  • 离线
    平平淡淡过

    • 田关秀才
    • 32 元
    • 33
    • 2008-11-13
    • 个人空间
    • 相册
    平平淡淡过 2009-03-13 16:57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2 #

    回复: 职称评定---------- 教师的痛

                  中小学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已有十多年了,这对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职称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解决,那么职称评定可能会走入歧途,最终将危害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分配的指标太少。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称评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与教师的各项待遇密切相关。但由于分配的指标太少,一方面使众多符合条件的教师不能晋级,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内形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剧烈竞争的局面,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更为突出,有的校内争不到指标,就走“上层”路线,跑指标、拉关系走后门,于是出现了人情关系指标,条子指标等怪现象,严重损害了职务评定的权威性。
                  笔者走访了乡镇的许多中小学,有的学校的教师达到评比资格的有四五十人,指标却只有两三个,教师们争的是不亦乐乎!悲哉!
                    二、论资排辈严重
                    职称应该是教师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的综合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根本不考虑工作能力如何。论资排辈观念不仅在学校里存在,在各级职改部门以及评委中也大有人在。这种现象易使青年教师认为评职称主要看年龄,从而进取心减退,工作热情降低,形成了一种熬时间的心理,极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三、论文作假多
          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教研教科研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因而论文也就成了教师评职晋级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现在论文作假甚多。有的请亲朋好友代笔书写;有的想方设法找已发表过论文的同行,通过拉关系,将自己的名字挂上去;有的到报刊社找门路,以求得发表,各级教科研主管部门只图经济效益,不顾论文质量和真假,只要交钱就发证书,等等
                    四、工作业绩水份多
                毫无疑问,在职称评定中重视工作业绩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应该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老实人吃亏,狡猾人占便宜”的现象。有的人将工作业绩随意夸大,无中生有,“借鸡生蛋”,将别人的荣誉证件复印上自己的大名;有的根本没当过班主任,没有获得过模范,但为了使材料“充实”,便凭空捏造材料并且还要捏造出个“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如此等等,花样甚多。学校领导碍于情面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五、城镇与乡下学校差别大
                    从目前职称评定的实际结果来看,城镇学校分配的指标比例要高于农村学校。本来城镇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条件就要好一些、待遇也较高,职评的结果使工作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心理更不平衡,造成了这些教师或者消极怠工,或者想尽一切办法往城镇学校挤,使得农村学校师资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师资的稳定,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还有,不少教师只要一评上高一级职称,尤其是高级教师,就觉得大功告成,心安理得不思进取,教学效果有的不如初级教师。结果是职称评上去了,工作热情下来了,教学效果不行了

    平平淡淡过 最后编辑于 2009-03-13 17:02:49  

    引用| TOP

    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潜江人论坛,你就是我们期待的下一个,点击加入……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25154
    • 0
    • 32 元
    • 0 点
    • 0 元
    • 离线
      平平淡淡过

      • 田关秀才
      • 32 元
      • 33
      • 2008-11-13
      • 个人空间
      • 相册
      平平淡淡过 2009-03-13 17:24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3 # 没看到?重看一遍!

      叫停教师职称评定

      叫停教师职称评定

              教师职称评定的初衷在于激发教师竞争,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评定职称应异常慎重,反复权衡斟酌,初审复审,秘密投票,最后上报上级评审委员会审批。十多年来,教师职评已逐步走上邪途末路,该停了。
            首先,论资排辈,按部就班。评定工作矛盾重重,主要是僧多粥少,人人都要求评定高一级职称,却上面下达的指标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于是出现攀比、争吵的现象,甚至更激烈的举动。评定职称现在已走上了论资排辈的轨道,按照学历、教龄、职务等打分,如此这般易使青年教师认为评职称主要看年龄,从而进取心减退,工作热情降低,形成了一种熬时间的心理,极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其次,评定职称已经被人为的操纵,有几种人的评定可以优先:一是有关系,走后门的,有的教师没有经过校评委评议就被批准为高级了,还有的下达指定性指标,明确指定该指标给某人,负责评定职称的干部手里均有机动指标,就是为了照顾关系的;二是好哭的孩子先吃奶,吵闹得最厉害的可能先上,哪怕是神经病患者,哪怕什么条件都不具备;三是离退休教师赠送高级,如果愿意提前退休,就提前赠送。现在职称贬值,高级泛滥,名不副实,高级教师的含金量大大减弱。另外,评定的条件因人而异,领导要你上,你于是条条都够标准;如果不让你上,只要一条就可以将你卡下来,没有什么原则可言。评定中重智育升学率,轻德育;重城市轻农村……相当严重。
              再次,评定职称已经成了负责评审的有关部门创收的重要项目,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如今,评定职称收费花样繁多,而且价码越来越高,申报特级每人交评审费几百元,开始敞开申报,欢迎破格申报,于是大敛其财,而后说宁少勿乱,请你明年再申报再交钱。至于高级、中级、初级各有的收费标准及方式大致如此,而且每年都在涨价,可怜教师为了这个期盼的职称,即使没有领到工资,借钱也都会按时不折不扣的交付,生怕评不上,或错过了机会。除评审费外,还不时生出新的花样,如师德培训费、普通话考核费、计算机培训费等等,交了钱就可以过关,不交钱为自动放弃职评。教师处于无奈,不敢不交,砸锅卖铁也得交,有的学校干脆从教师工资里面扣除。实则成了花钱买职称,变成了金钱交易。
            你说,如今这评定职称是不是教师的灾难?就凭以上几点就足够说明了,教师已经被评定职称害苦了。如果你深入到中小学去仔细调查了解一下,还会发现许多希奇古怪的事情,比如,有的学校评定职称强调有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教学论文,没有足够数量和水平的论文就没有参评的资格,于是老师想方设法写论文,花高价购买某些杂志的所谓版面,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有的出版社只要肯出高价就可以按要求代写论文,明确表明可供加薪晋级、评定职称使用。教师花血本搞到论文,还要看领导的脸色,领导高兴则认可,领导不高兴则说是假的或买来的,不算数,你钱花了,职称照样泡汤。如此评定职称还有什么意思呢?只会给教师带来灾难。另外,上级划拨的职称指标很少,特别是农村乡镇以下的学校,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给点指标,即使你够条件也因无指标上不了,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不知花消多少评审费。乡村学校教师苦不堪言。
              中科院取消了职称评定,有的学校试行评聘分离,或者职称与工资脱钩等等,我个人认为,评定职称调动了教师争名逐利的积极性,它已经走到了尽头。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