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式软文范例200:《论语》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10:35

          《论语》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

                                         发布: 2011-12-20 09:2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中国哲学史网

摘要

 我们研究《论语》,是因为它是孔子思想可信的记录者和体现者。它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性格的核心。对于外国人,通过《论语》,可以尽快地了解中华民族;对于中国人,通过《论语》,可以更准确地认识自己。下面根据《论语》,为中国人画一幅性格肖像,让感到迷茫的中国人对对号,照照镜子。

  李泽厚观点摘自《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6年3月出版

  我至今以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朔造、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自汉至清的两千年的专制王朝,以它作为做官求仕的入学初阶和必读课本,成了士大夫的言行的根本基础。

  而且,通过各种层次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以及他们撰写的《孝经》、《急就篇》,一直到《三字经》、《千字文》,当然更包括各种家规、族训、乡约、里范等等法规、条例,使儒学(又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的好些基本观念,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解释下,成了整个社会公私生活和思想意识的指导规范。

  不管识不识字,不管是皇帝宰相还是平民百姓,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意识到或没意识到,《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浸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语言和活动中了。这样,儒学和《论语》倒有些象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一书了。

  正如李泽厚指出的那样,《论语》“在朔造、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论语》事实上已经是中华民族除了汉语以外最显著的“集体意识”。与汉语一样,“论语”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

  因为如此,学者们提到中华民族的“辉煌”时,对孔子要赞扬一番;提到中华民族的“屈辱”时,免不了对孔子批判一番。由于孔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意义,我本人也要在下文中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但是我要事先声明:无论《论语》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好与坏,这一切都不能让孔子负责。在下文《孔子哲学的后世影响》中,我们要专门讨论此事。

  我们研究孔子,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是他的观点,而不是老子、墨子等人的观点,会成为中华民族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的正统教材?这件事显然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发展有关。这是任何人不能为之负责的。

  我们研究《论语》,是因为它是孔子思想可信的记录者和体现者。它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性格的核心。对于外国人,通过《论语》,可以尽快地了解中华民族;对于中国人,通过《论语》,可以更准确地认识自己。下面根据《论语》,为中国人画一幅性格肖像,让感到迷茫的中国人对对号,照照镜子。

  一 忠。“忠”在《论语》里常被称为“治国”。这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的第一人生要务。与世界上任何民族相比,中国人具有最深厚的“祖国意识”。中国共产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组成强大的爱国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孔子的倡导有关,与《论语》中体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有关。

  这个至关重要的品格,可以在一个通常上不了台面的反例中得到证明:一个被评价为“小人”的中国人,当他听到对“中国”不利的言论时,他会忘记别人对他的评价,(尤其是在国外)他会表现出非常认真的愤慨。

  二 孝。在《论语》中,孝是“人之本”。对任何中国人,“家庭”都是他情感最脆弱的地方。没有哪个民族能象中国人这样,对“家”有着最真诚、最执着的依恋。“衣锦返乡”,“落叶归根”,是中国人最普遍、最真实的追求。

  在《论语》中,“忠”和“孝”是联系在一起的。2000多年来,中国人也确实是这么理解的。改革开放之初,在“外资”中,90%以上都是爱国华侨对“祖国和故乡”的投资。可以说,“忠”和“孝”的文化基因,为中国今天的富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 仁。在《论语》中,“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中国人一般把“仁”理解为“爱人”。尽管由于孔子倡导“孝”,使中国人比较关注个人和家庭利益。但是中国人具有最普遍、最真诚的爱心。

尤其,孔子倡导国人必要时应该“杀身成仁”。这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在祖国存亡的危急关头,能够挺身而出,直至“抛头颅,洒热血”的主要原因。可以肯定,“仁”的品格是中国人不能被征服的根本原因。

  当然,“仁”并不总是体现在正式、严肃的情境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某某人很“仁义”。也就是说,“仁”是中国人很日常的品格,这个品格通常表现为我们自己认为是“自然而然”的利他主义行为中。

  四 义。《论语》中说:“君子喻与义,小人喻与利。”孔子这个倾向鲜明的倡导,是被中国人最普遍接受的准则之一。实话说,“义”的概念有点模糊,但中国人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即使一个字不识的李逵,也知道“义”是什么意思。当然,由于国人对“义”的普遍重视,“法制”问题在中国实行有较大困难。

  由于篇幅关系,其他方面就不多列举了。仅上面列出的“忠”、“孝”、“仁”、“义”来看,可以大致反映出中国人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说,《论语》是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秘密的最佳途径。

  我们说《论语》是一面“镜子”,并不是说,通过这面“镜子”就能看到自己的影象;而是说要正确地认识自己,首先需要认识这面“镜子”。尽管有认识自己的便利条件,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人在认识自己方面并不成功。原因是大多数人没有能正确地理解《论语》这面“镜子”。而之所以不能正确理解《论语》,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这面“镜子”的制造者——孔子。

  我们认为,有绝对的必要,要象认识普通人那样重新、正确地认识孔子!

  传统观点认为:孔子是“圣人”,他说过的话,办过的事儿,具有永恒的示范价值,是不能更改的。这类似于当年对毛泽东的神话做法:“凡是他说的话都是正确的,凡是他的指示都要坚决照办。”当然,对孔子的“凡是”态度,打破的比毛泽东要早得多。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苦苦探询救国真理的中国人,开始怀疑孔子哲学的正确性。从洪秀全开始,到“五四”运动,孔子已被认为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全部原因。鲁迅,这位“新文化运动主将”,认为儒家学说是“吃人的礼教”。接下来,“打倒孔家店”运动,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下半叶。

  孔子号称中国“圣人”,并被全世界公认为十大思想家之首。但是,中国人对孔子的误解由来已久。当前,国内流行一种毫无根据的“国学热”,再次把孔子言论奉为“圣言”。这又引起了愿意标榜自己“离经判道”的人的不满。

  与这种混乱的“国学热”不相称的是,在主流媒体和一些官方、半官方的“权威观点”中,对孔子的评价还停留在上世纪“阶级斗争”状态。下面是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66年出版)对孔子的评论:

  孔子一生致力于维护正在崩溃中的奴隶制度(周礼),希望有一天能在齐、鲁这类国家复兴文王、周公之道。孔子一生到处奔波,企图找到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机会,但由于他的理想和当时社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经常遭到一些新兴封建势力的反对,在政治活动中,他失败了。

  由于上述观点具有较大的代表性,本文就此展开两点评论:

  一 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不存在奴隶社会。孔子维护的,不是“崩溃中的奴奴隶制度”,而是迅速向封建社会发展的周朝政治制度。“周礼”是介于部落联盟制度和封建国家制度之间的周朝宗法制度。周朝代表的统治者,不是没落的“奴隶主”,而是在周朝大分封中产生的土地贵族,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处于急剧上升阶段,正在向封建地主转变。关于我国古代社会不存在奴隶社会的原因,参阅《炎黄》一栏。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作为上层建筑的“周礼”,在一些方面已显露出不能与新兴的生产力相适应,需要进行改革。孔子的政治活动就是对“周礼”进行维护和改革。孔子提出的 “仁政”,对春秋各国是超前的。因为对于正在形成的封建国家,许多国家的法制建设还没有完成。就整个中华版图来说,社会政治也远未达到统一。虽然各国兼并战争已经不断,但还没达到高峰——战国时期。

  二 说“孔子一生到处奔波”,不符合事实。从职业上说,孔子是“儒”。按孔子自己的话说,是“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从人生阶段来说,孔子“十五有志于学礼,三十而立。”孔子维护“周礼”是必然的,因为他要靠“周礼”吃饭。

  中年以后,孔子开始讲学。这可以看做是孔子内在价值的外化。孔子办学是“有教无类”,前提是每个学生交“十条干肉”。按现在观点,孔子是以“市场化”方式办学。这就要求孔子教育思想必须紧扣时代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就业率。

  孔子的政治活动主要在教育。他本人直接参与政治,是在晚年60岁以后。虽然没有国家直接采纳孔子建议,但孔子一生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除了个别人“有志于学“不入仕外,没有一个人没找到工作。按现在观点,就业率是100%。

  因此,孔子的政治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按现在观点,孔子的私立学校相当于现在的党校或行政学院。山东曲阜孔子的墓志铭是:“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我觉得这个概括比较准确。

  仅有以上两点评论还不足以了解孔子和《论语》。实话说,要想通过几篇文章对孔子和《论语》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是不可能的。接下来,本文仅就《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君子”、“小人”、“仁义”和“富贵”进行讨论。

  君子和小人

  教学是孔子主要的政治活动。孔子教学的目标,是为春秋时期快速发展的国家培养行政人员。孔子把他培养的目标称为“君子”,被管理者称为“小人”。明确这一点,对理解《论语》至关重要。首先看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定义:

  【原文】13《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从这则对话可以明显看出,孔子说的“君子”是“上位者”,“小人”是“民”即老百姓。明确了这条线以后,才能理解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孔子是怎样教育他的学生呢?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 子不语怪,力,乱,神。3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孔子的教学方针,有必要认真说明一下。

  第一条,是说孔子教授学生古代文献,行为处世方法,忠诚和城信。也就是说,孔子教是四门课中一门是“文化课”,一门是“实践课”,另两门的“思想品德课”这和孔子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第二条,有四种现象孔子不坚决否定,但基本不讲。从孔子回避的这四项内容来看,孔子崇尚规律和理性。

  第三条,按现在的话说,孔子主张尊重现实,服从客观。说到这,应该谈谈有人根据孔子提倡“仁”,认为孔子是唯心主义者,这是很难成立的。因为很难设想一个整天闷在屋子里进行主观臆断的人,能教育出3000多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学生。关于“仁”,在《孔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中有详细讨论。

下面看看孔子对“文,行,忠,信”是怎样讲授的。

  一 文【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二 行【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三 忠【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关于“仁”,在《孔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中有详细讨论。)

  四 信【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孔子虽然以教育“君子”为目标,但他提出的道理确实具有普遍的意义。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导师。

  与孔子的教育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是,孔子把人区分为“君子”和“小人”。中国人对“君子”和“小人”的理解早已超出了孔子的本意。谁不愿意成为“君子”呢?最后再看看孔子对君子的正面定义:

  【原文】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礼,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了解别人。”(注:可以把“命”理解为客观)

仁义和富贵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次孔子说“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今天可以把“礼”理解为法律。

  “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在《论语》中,“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1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想要的,但用不正当方法得到它,就得不到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但用不正当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

  2 【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浮云一样。”

  3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4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在喜爱富贵方面,孔子丝毫不亚于普通人。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人把“夫子”当成了“迂腐”的代名词。问题是,许多人把上文最后一句话,当成了不善于或不勇于追求财富的挡箭牌。孔子给我们的教益是:在保持道德的前提下,财富是值得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