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场活动文案:教育不应成为高危行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43:27

这些年,家校冲突事件屡见报端,不少老师、学生或者家长在家校冲突中受伤。九月初,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初三(2)班的班主任李老师又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幸亏干警及时干预,不然后果难料。(据《华西都市报》93日报道)

按照我的理解,教师与世无争,面对的是孩子,应该没有多大风险的。然而,输入“教师被打”,百度一下,相关的信息就有194万条!批评挨打、监考挨打、收费挨打……原因五花八门,令人吃惊!一项本来没有多大人身风险的工作,现在居然成了高危行业,这个念头越想越难以让人心安。

一、思想混乱推高了家校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从理论层面说,一些所谓专家学者对自己国家的教育传统认识不足,离开文化背景盲目崇拜国外一些教育理念和手段,开口闭口指责国内教育不当,对教师不当行为无限上纲上线,如把批评说成心罚、把检讨说成体罚,片面、甚至曲解“先进”教育,混乱了人们对教育认识。从教师层面说,拜金主义严重,生本观念错位,错把自己当成强势群体,对家长学生态度专横,激化了家校矛盾。从家长角度来说,尊师意识模糊,法制观念淡薄,错把教育当成消费维权,误长了冲突“底气”。从社会层面来说,大家普遍心态不平衡,老是觉得自己亏,出了问题就抱怨。因此,家校冲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升级。

二、媒体不当宣传助长了冲突风气。大家注意到没有?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家校冲突啊、师生冲突啊,媒体潜意识就认定教师有问题、学校有问题、教育有问题,于是,镜头、笔头都聚焦到学校。讨说法、维权,这些看起来很正当的词语,像兴奋剂一样刺激了家长和学生。关注教育是好事,只有关注才能够有效地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但事实上,有些报道和事实有出入的,甚至是偏颇的。教育越来越难做,教育环境越来越恶劣,和媒体的不当宣传是有关系的。好些家长和学校、老师理论的时候,援引的往往就是媒体曾经报道的案例。这些案例经得起推敲还好,如果经不起推敲,老师们那就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你说这样,家长一口反问:难道报纸上的也会错,难道电视报道了也会错?

三、教师不当行为授人口实。这也是我们教师自己不争气的地方。每一起师生冲突、家校冲突中,几乎很少有教师全无过错的。要么是某些老师态度恶劣、方法简单,对学生、对家长动不动就斥责、歧视、排挤;要么是法规法制观念淡薄,明明禁止不准的事情,如体罚、乱收费,偏偏他们要去做;要么是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才能,自身基本功不过硬,考虑问题欠周到,好心办坏事……巴中李老师这起事件,这些因素都有。起因是违规收取2000元保证金,冲突是缺乏对家长和学生的尊重,签字之后还要“表态”,矛盾激化是双方没有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反而加以肢体接触。给学生压力也好,和家长演双簧也好,如果真是为学生着想,也需要和家长沟通啊!没有及时沟通,难说这里边没有什么猫腻?最后,家长愤怒地认为老师是在找碴子,“明摆着不让孩子上学”,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对此,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也要积极反省,认识不够、能力不强的要加强学习,心态不好的要端正认识,情节恶劣的该处分还是要处分。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教师自身无隙可击了,家长怎么坏也乱不起来。

四、家长极端行为恶化了家校关系。在家校冲突中,家长或多或少地存在下面一些问题:情绪冲动,性格偏激,缺乏沟通和自控能力;缺乏法制观念,态度野蛮,行事粗暴;素质低下,对教育抱有成见;过于护短、偏袒溺爱孩子……好些家长——大家注意了,在这次巴中事件中,在去年4广东陆丰甲子镇中学事件中,都存在家长纠集一批社会闲散人员冲进学校,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现象。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不容许破坏的,发生任何冲突,都可以依法按照相应的程序处理,暴力干预就是违法!对此,学校和司法部门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老师们自己也要拿起法律武器说话。家长更要反思和换位思考——毕竟人家是帮助您教育孩子,将心比心,为您教育孩子还要挨您的打,值得吗?再不满也不需要用暴力解决啊!各位看官,大家说是不是呢?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冲突本身也有积极的一面,如可以让冲突双方进行反省,有利于教育制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和完善,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冲突本身的存在,推动着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我还是诚恳地希望,这种推动是平和的、安全的;我们可以在制度改革上暴风骤雨,但是在人身安全上,我不希望教育成为一种高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