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声 英文:借助自制教具,突破教学难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12:27
  • 借助自制教具,突破教学难点
  •           2011-9-14     浏览(128)     【大 中 小】
  •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自制教具在生物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势。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借助自制教具突破教学难点,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尝试。

    1.细菌结构模型

    1.1 制作方法

    采用饮料瓶、彩色卡纸、毛线、棉花等材料制作而成,取材容易,造价低廉。细菌是单细胞结构。用饮料瓶壁代表细菌的荚膜,用黄色卡纸和红色卡纸分别代表细胞壁和细胞膜,用棉花代表细胞质,用细线代表鞭毛。因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却有DNA集中的区域,而DNA分子是双螺旋链结构,故用毛线团来代表DNA集中区域,此法极其形象、生动。

    1.2 应用

    在教学《细菌》一节时,“描述细菌的结构特征”是教学难点。由于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其形态。以往教师采用多媒体展示及插图呈现来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而此教具设计新颖,构思巧妙,直观的呈现出荚膜、鞭毛,特别是DNA集中的区域等结构。使学生能够轻易掌握抽象的、微观的生物学知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实用性强,教学效果很好。

     

     

     

     

     

     

     

     

     

     


      2.“染色体与基因关系”教具

    2.1 制作方法

    在一对果冻条上贴上3—4对不同颜色的彩带,每对彩带颜色一致。果冻条表示成对的染色体,彩带表示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因每对染色体上有上万对基因,无法全部表示出来,故用3—4对彩带象征3—4对基因,从而表示出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2.2 应用

    在教学《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节时,教学难点是: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果冻条和彩带直观呈现出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在绘遗传图解时,我们把成对的染色体去掉,只画上面成对的基因,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在描述生殖过程时,教师双手持此教具,伴随着染色体变化的动态操作,学生很容易便理解:字母表示的是基因。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基因也相应减半,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成了体细胞中的数目。这样便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从而使子代和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而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也伴随着老师的演示呈现了出来。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每级学生都会评价说,此教具虽然简单、不起眼,却极为实用。每每遇到遗传题,想到老师的果冻条,相关知识就忘不了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因此学会了灵活运用。

    3.“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教具

    3.1 制作方法

    收集一块彩色垫板(如绿色)和一块透明垫板。绿色表示显性性状,无色表示隐性性状。

    3.2应用

    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节中,“举例说出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与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关系”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明确字母表示基因。大写字母(如A)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如a)表示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如双眼皮),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单眼皮)。双眼皮的体细胞基因组成是AA和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因AA和aa是纯合体,故学生很容易理解他们分别表现为双眼皮和单眼皮性状,但对于杂合体Aa,学生就容易混淆了。此时,教师就用双色垫板来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将绿色垫板和透明垫板放在一起,学生此时看到的仍是绿色这一性状。此刻,教师及时点拨:当隐性基因a遇到显性基因A时,a控制的性状(无色)便被隐藏了,没有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则是显性基因A控制的显性性状(绿色)。因此,杂合体Aa表现为双眼皮性状。如此,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就变得简单了。教师借助此教具,轻松突破了这一难点。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运用自制教具突破教学难点的几点做法。在生物学教学中,老师们千万不要小看自制教具的作用。它们不仅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而且有时这些小小的教具,会比一大堆拖沓冗长的讲解更生动,比形形色色的多媒体课件更形象,比五彩斑斓的挂图更有效。教师借助自制教具,能轻松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 于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