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外贸婚纱:中国互联网经济10年巨献:是春秋也是战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57:19
再新的企业,再好的模式,都要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即它自身必须符合经济运行规律,自身必须具备赢利实力,否则破产、关闭是迟早的事情。

  序幕

  1995年5月,一个年轻的女性——张树新,竖起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面大旗。她创立的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使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之后短短几年时间,互联网迅速成为宠儿,更被提升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于是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电子商务、B2B、B2C等概念给这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于是我们开始闻到烧钱的味道,开始听到炒作的声音,每个“业内人士”的脸上都写着:天下之大,舍.com其谁?

  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主体形式,网站争先恐后地办起来了。号称全新的商业模式一个又一个,不过看上去都还只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你有我有大家有。或者就是全盘汉化一个美国模式,等待融资、等待被收购。一时间,到处都在谈论一些华丽的名词,半是中文、半是英文的谈吐似乎也成为一种时尚;随处可见e时代的广告,似乎有了互联网就拥有了一切;所有的网站都在打免费牌,眼球在增加,钱也在迅速地燃烧。

  然而今天,多少自命中国的雅虎、中国的亚马逊、中国的eBay的互联网公司已销声匿迹;多少立志成为中国的杨志远、中国的贝索斯、中国的怀特曼的“海龟”风光上岸,又赤条条地游回海里。

  铅华洗去,尘埃落定。纳斯达克终于给浮躁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注射了一针镇静剂。当我们以冷静的眼光去看待这种现象时,终会得到一些启示——再新的企业,再好的模式,都要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即它自身必须符合经济运行规律,自身必须具备赢利实力,否则破产、关闭是迟早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任何企业都不能例外,互联网产业也是如此。

  然而,大幕已经拉起,一面是悲凉的秋歌,一面是凯旋的春曲……

  春秋篇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在这290多年间,整个社会风雨飘摇,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历史的车轮运转了2000多年,碾平了那段动荡的岁月。

  时至公元1995年到2005年,当年的春秋盛景却在中国互联网业再现。“春秋五霸”们的攻城略地演变成了互联网四大道具的造钱运动,而作为“新商人”的中国网商则成为这一颠覆性剧目的主角。

  “网商”,顾名思义,是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商人和企业家。国人首次系统接触“网商”这个词,恐怕还得从2004年6月,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召开的“中国首届网商大会”说起。

  当时1000多名“网商”聚会杭州,声称“网商”作为一个群体要做中国网络新主角。那次盛会也被媒体称作“中国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方法和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标志着互联网商业的渐趋成熟”。

  有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1100万中小企业中,已经有近1/4的企业开始尝试并越来越熟练地运用电子商务工具,而中国近1亿网民中也有600万人开始网上商业。

  被誉为“新商人”的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认为,2000年前后,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主体上网行为是收发邮件、浏览新闻、搜索信息,他们被称为初识网络的网民;2002年后,短信、即时通讯、交友、游戏成为上网者的最爱,形成一个个不同的社区,这是一个上网者开心、网络服务商赚钱的网友时期;从现在开始,基于网络的中小企业商人已经成为中国商业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网商”逐渐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主角。

  道具一:电子商务

  从1999年开始,电子商务一直都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词,有很多人为之大喜,也有很多人为之大悲。

  电子商务为国内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低费用参与全球商务活动、分享全球大市场的机会,全球业务从此不再是那些航母级跨国企业们的专利。国内众所周知的阿里巴巴,现在是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中最具实力的企业。在2001年初期,阿里巴巴就已经拥有来自202个国家的42万个商人会员。一时间它几乎成为中国B2B电子商务的代名词。

  到了2005年,阿里巴巴独舞网商大会的局面已经开始有所改善。事实上,慧聪在2004年的表现已经有所预示。2004年2月,慧聪网买卖通付费会员突破1万名大关,销售总额达2300万元人民币,并预计买卖通会员2005年底将突破5万人。所以B2B电子商务市场很大,并不是一两家企业就能完全消化。一个成熟的市场,一般有3家以上的规模竞争者在里面。新进者对市场的培育和带动会是另外一种变化。每多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就多了一个宣传产品的渠道,多了一个获得信息的通路。

  除了面向企业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外,B2C、C2C的电子商务网站也在近一两年展开竞争。2003年美国eBay在收购易趣之后,曾号称“要在18个月内结束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战争”,但是淘宝活下来了,而且活得还不错,一拍网也出现了,C2C中国的市场并不如eBay想象的那样简单易行。华尔街一向认为,雅虎和eBay会所向披靡,但它们的战车在中国受到了阻碍。

  值得关注的是,三大门户之一的网易也在华南地区寻找合作伙伴,切入电子商务领域,在华南建造起能够与卓越、当当、贝塔斯曼对垒的图书电子商务领域。到了2005年,局势变得更加复杂。eBay易趣、淘宝网、一拍网3方的拉锯式厮杀仍在继续,鹿死谁手似乎还很难预料。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有远见的人。曾几何时,互联网初现,有多少人提着重重的钱袋或怀揣精美的策划书,想在互联网上狠捞一把。有远见的人很多,能做成事的人却并不多。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仅仅拥有英雄是不够的。上至国家政策法规的保护、与国外公司的合作环境,下至公司自身的发展规划、内部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英雄”气短、甚至腹背受敌的情况都可能出现。也正因为这样,无论是邵亦波的黯然退场,还是马云的一飞冲天,都不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当选择和制约一起增多的时候,电子商务行业就开始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道具二: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作为当今网民使用率极高的网络应用服务,提供了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检索,成为广告厂商寻求目标客户的理想方式。提供普遍服务的Google以及百度等目前主流的搜索引擎厂商基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同时用户的需求将愈加细分和专业化,各类细分、行业搜索引擎将获得投资机构的更多关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此巨大的市场利润使得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开始变暖,2005年除了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之外,世界搜索引擎巨擘Google也全面进入中国,微软MSN又即将推出它的中国搜索版本。本土的新老搜索面孔也蜂拥而至——有备而来的新浪“爱问”、勇敢回头重操旧业的搜狗、正式披露获得1400万美元投资的中国搜索雄心勃勃,就连认为“中国的搜索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的腾讯,也在酝酿推出搜索引擎。

  基于对本地用户需求的长期研究与挖掘,本土厂商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领先地位,而Google在整体中国战略部署到位后,将在中文搜索技术与用户需求分析、渠道等各个层面取得突破,依靠其强大的研发和创新优势,对本土厂商形成巨大威胁。Google之所以多年在搜索引擎领域独领风骚,是因为其专业性,八爪鱼技术保证Google的搜索结果是对应关键词的最热门网页,而不是做过登记的网站。加速商业化后,Google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广告客户利益融入专业搜索当中,寻找一种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平衡。

  道具三:网络游戏

  “在这个世界里面,没有老板,没有职员,有的只是城主和城民,有的只是脱离了现实却充满了娱乐的气氛。”这是某个游戏玩家对网络游戏的形容,听起来让人向往。然而,当1400多万人甚至以后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人气就变成了不断扩大的资本。这才是网络游戏最大的魅力。

  从1998年6月联众网络游戏在世界正式推出,到2001年5月联众游戏以17万人同时在线,2000万注册用户的规模成为世界最大的在线游戏网站;2000年6月华彩公司正式发行中国大陆第一款大型多人在线RPG《万王之王》;由北京华义代理的《石器时代》于2001年1月正式上市;由亚联游戏代理的《千年》紧跟在2001年2月开始测试,4月开始正式收费 …… 一个以桌面游戏和文字MUD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在.com 泡沫经济中独树一帜,让不少人看到了其中所蕴涵的巨大商机。果然,在2002年,一款叫《传奇》的游戏把不会玩游戏的陈天桥推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使网络游戏的狂热淘金潮终于达到巅峰。

  在Mud时代,“网游”基本是骨灰级玩家自娱自乐的方式,从开发者到游戏者都不敢设想游戏在收费后继续火热。而陈天桥和他的《传奇》之所以成功,是和他完美地运用了互联网技术成果转化分不开的。首先,是互联网图形界面的强大冲击力一下子拓宽了“网游”的客户群,而且切中了青少年这个最狂热、最有潜力的消费群体;其次是商业时机选择的成功,当《传奇》出现在宽带网日益普及之时,提升的网速使画面更美丽,动作更逼真的“网游”成为可能。

  道具四:即时通讯

  随着互联网应用越来越丰富,“互联网第三大战年”彻底爆发,作为互联网最具增长潜力的应用之一的即时通讯,自然也成为了互联网企业角逐的重要阵地。在占据即时通讯市场76.7%的腾讯QQ之后,新浪UC、搜Q、网易泡泡、TOM-Skype、雅虎通、盛大圈圈等纷纷进入市场,只要是稍有实力的公司都在这个领域使出浑身解术争奇斗艳。

  现在即时通讯的应用与互联网信息的交流已经融为一体,用户渴望通过即时通讯在最短时间内最方便地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所以,整合互联网的各种业务,满足即时通讯用户共享互联网资源,就成了即时通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新浪UC、网易泡泡拥有门户网站的强大网络资源,而微软也正在借助MSN强化门户的影响力。即时通信应用将呈现与传统门户网站、移动或固定终端、网络应用增值服务的深度整合趋势;在无线互联网资源的整合中,随着近两年来我国手机应用的不断研究开发,人们越来越希望摆脱有“线”的束缚,渴望无“限”的自由。无线上网成为网络用户宠儿,用手机登录或接收来自互联网的信息也受到用户的青睐,尤其即时信息或消息。

  未来互联网与无线网的融合是必然归宿,即时通讯与无线网的互联互通也是必由之路。随着3G的开通,即时通讯用户的移动需求更高,即时通讯的移动增值服务将大有作为。作为互联网最具增长潜力的应用之一的即时通讯,自然也成了互联网企业角逐的重要阵地。

  战国篇

  春秋中后期,即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政治形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

  进入2003年后的中国互联网在走过第一个寒冬后逐渐恢复生机,业内造钱运动升级为上市风潮,与之相伴的还有一轮接一轮的“圈地运动”。

  情景一:上市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生忧患识字始”,套用到今天的中国网络公司身上,倒不如改为“网站忧患上市始”更为妥帖恰当。想当初,历经了千辛万苦,跨过了重重门槛,并称3大中文门户的新浪、搜狐和网易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会师,这件本应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带来兴奋与鼓舞的盛事,没多久就被搜狐和网易跌水不止的股价笼罩上一层浓重的阴影,我们甚至还记得当时媒体发出的“谁将成为中国第一只网络垃圾股?”的疑问。

  网站上市本来是一种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行为,然而纵观国内各网站上市的经历,基本都是在资本力量的驱动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演变成的一场揠苗助长似的竞赛。这种竞赛的结果,使得网络企业的海外上市风潮像中国曾经有过的两次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热潮一样:“中国概念”始受追捧,终受冷遇。

  上市之于网络公司,是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尽管显示不尽如人意,但毕竟已经找到了“长大成人的感觉”(搜狐张朝阳语)。这种成长之后的烦恼,截然不同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而是在体味着责任的分量。这种责任,将督促着年轻的中国网络公司拿出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在网络经济的舞台上与世界强手同场竞技。

  竞技的结果将带来中国网络经济质的飞跃! 

  情景二:并购

  2005年的日历已经撕去一多半了,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业来说,过去的这半年似乎在不断地听到一个词——并购。2月,盛大收购新浪19.5%的股份;3月,腾讯收购国内领先的电子邮件软件开发商Foxmail;4月,全球最大网络招聘服务商美国Monster(巨兽)公司斥资5000万美元收购中华英才网40%的股份;8月,阿里巴巴公司和雅虎公司同时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这一个个标志性事件,预示着2005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一个并购高潮。

  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并购无疑是扩大规模、提高技术、积累资本、增强竞争实力的最快途径。互联网企业就更是如此。2004年相继上市的一批互联网公司,手中有了资金,必然急于四处收购以满足自己的业绩需求。加之越来越多的国外互联网巨头进入中国,而在中国市场迅速站稳脚跟的办法也是收购国内的公司成为自己的中国子公司。2003年,雅虎收购3721;2004年,亚马逊收购卓越。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或许也会有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始去国外收购。盛大在2004年已经做出了榜样,以近1 亿美元的资金收购韩国的Actoz 软件公司。

  然而,并购之风的背后,却是很多的中小网站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大量中小SP在移动的“整风运动”下,遭受重创,有的难以为继,2005年,它们很可能被迫选择成为大公司的一部分。毕竟,这是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其实无论是谁收购谁,能否消化是一个关键问题。事实证明:牙好,胃口才好。

  结局:没有尾声

  在经历了2001年的落潮、2002年的寒冬、2003年的复苏、2004年的升温后,中国互联网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这也是继1995年互联网基础建设热潮、1999年网站应用建设热潮之后,互联网迎来的第三次发展浪潮。从最初互联网经济的提出,到满腔热血投身其中的“IT英雄”,均为IT业的从业者。他们最先看到互联网的曙光,意识到互联网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但他们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工具,却不知该用来做什么。于是,将目光投向了门槛很低的大众服务,如新闻、游戏、股票、零售业等。初看“乱花渐欲迷人眼”,细看不过“浅草才能没马蹄”。

  石头可以建成今天的摩天大楼,也可以建成路边的违章建筑,互联网没有错,关键是用来做什么;彩虹桥可以成为绚丽的彩虹,也可以吞噬众多无辜者的生命,商务模式没有错,关键是由谁来操作。

  首先互联网不是第一、二产业,自己并不能产生任何东西。作为以服务为特征的行业,为传统企业服务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也只有如此,互联网才能发展壮大。经济领域从来就不存在脱离产品的价值,产品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传统产业而被生产。基于这一点,互联网无法成为独立的经济模式,缺少行业背景的互联网经济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提高效率、增大视野的工具,互联网脱离传统产业而成为“数字产业”的那一天,也就是所谓“新经济”跌下神坛的那一天。

  其次是门槛。门槛是互联网服务于传统产业必须跨过的一步。门槛即指每个传统产业相比其他产业的特殊性,即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关系。欲为工厂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必须熟悉生产的工艺流程;同样,欲服务于某个行业,必须要对行业有深度的了解,才能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服务。

  传统产业与IT业的结合需要一个接口。这个接口要求既具备传统产业的专业背景,又具备IT的专业知识,否则互联网就无法为传统产业服务。缺乏任何一个专业的技术,都会导致深度与广度的矛盾。而一个优秀的专业网站应该是广度与深度兼备的。在经济与产业大潮中,互联网永远都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其所服务的行业。因此,我们在期待互联网经济下一个10年里,应该更理性地诠释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