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相声小品:蔡子方:足以挽救中国式教育的两门课程(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3:04:24

  不清楚自从毕业六七年以后,学校的教育体制有何较大的改进,但从接触的新近毕业生来看,不仅仍有较多的忆往昔式的共鸣,并且发现除成熟度这个必然的青涩特征以外,自我定位的模糊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仍旧与当年接近。一叶知秋,只能默认在当代中国,除了经济范畴的改革会推进得有如疾风骤雨之外,任何涉及中长期发展的内容仍将路程躇前行。

 

 

  人的一生如果用60年来丈量,80后及90后恐怕需要用1/5至1/10的光阴在社会上摸索自己的存在是为什么……。说严重些绝大部分的孩子在学校至少是一半的学费是白交了,而另一半的学费所学的只不过是只需加以适当引导哪怕在家里也能够完成的学业,甚至还可能收获相对独立人格的惊喜。

 

 

  我们都指望中国高校有个底朝天式轰轰烈烈的改革,事实上用改革这个词已经造成轰轰烈烈的暗示,闹小了还以为不见效。以往,形而上弥漫在教育机制的上空,现今,虽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恐怕这呼声也是沾着形而上的气息。我们关心教育投入的数字多过关心教育的手段,关心教育公平性多于教育的实效性。

 

 

  但是,可以确切地说,让孩子们有质的改观,并不需要等到什么资金进一步到位,也无需等到底朝天之后。两门课程足矣。

 

 

  这两门课程其实是美国式的教育中的一部分。一是如何认识商业;二是批判性思维。

 

 

  关于认识商业,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认识商业何以成为重要课程?有两个层面的理由,其一,无论是全球视角的经济一体化,还是近在身边的生活与工作,商业不仅已经成为认知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是研究历史,我们也会发现,世界近现代史其实是一部经济的历史。其二,学校向外界输送的毕业生,虽未作统计,不过仍能判断占大部分比例的人将投入到商业浪潮当中。

 

 

  给出这两点理由似乎还不够充分,再举一个例子。最近在看的一本叫《认识商业》的书,据说是全美高等院校采用量最大的商业入门教科书。如果只看这顶帽子,或许作为在职人士的我们大部分都会了无兴趣。请耐心接着往下看,“出版三十多年来,在西方国家长销不衰,并被全球几百所大专院校列为企业管理课程、MBA教程的必选教材……从商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学,到决策制定、财务管理……引领读者全面掌握商业管理和运作知识……”

 

 

  事实上,认识商业的课程的深度意义,不仅以实用主义为出发点,让在校生在“出炉”之前真正掌握即使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宏观思维,包括对政治、经济、商业等,这将为未来投入工作提供思考的系统性与开放性,而不至于真的像个愣头青。并且,就如《认识商业》中所涉及的许多在不同层面具有操作性的内容,从应聘渠道、面试技巧到公司的管理架构、财务架构甚至是商业模式,只要用心建构,大可避免毫不负责任地把大量半成品推向社会。

 

 

  搬出张维迎的话来评述这本书或此门课程的意义:“它以全球化的视野,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经典理论融为一体,将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深入浅了,帮助我们理解全球时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和管理实践。”

 

 

  关于批判性思维,从方法论的角度,是真正学会如何思考;从价值观的角度,是获得求是心。这也是现今教育体制最大的短板——未能培养大批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独立思考应从两个指标来考量,一是看问题是否形成多维角度,即综合思考的能力;二是是否形成思考的立足点,即基于定位的思考。未能达到这两个要求,注定80s、90s将是偏激的一代,模糊的一代。

 

 

  资料显示,批判性思维也是美式教育的贯穿主线之一,或许不会设置成为常年课程进行教学,却会渗透到各个学科、各个阶段,作为方法论与价值观的工具。相对于上述第一门课程,本门课程看似更为虚幻却具有更深层的影响力,它虽然不能保证大量奥数天才的产生,却能为商业机构输送大量具有自主意识、战斗力极强的人才。我相信不少的创业者或企业家都会认同这一观点,因为这一群体最能感受人才匮乏的痛苦。

 

 

  这两门课程在中国实施起来颇具难度,第一门课程应是高校课程,纵观当前高校环境,我们需要考察师资,这是另一意义层面的标准,而非一纸证书。师资要求授课的教授们自己具有宏观视野,当然这不难做到,关键需要前面加个定语,实用主义的宏观视野,能够指导学生如何立足商业,尤其在毕业的头几年,也需要指导他们如何形成系统的商业认知。

 

 

  第二门课程难度更大,事关上一代人整体不具备,也就不能只对教师这一范畴有过分的批判,但既然是教师的职业,首当其冲不可避免。

  最后,请不要摆出需要符合国情、因地制宜之类的借口,从意识形态或科学探索之类的大同角度,国家只是一个形式。国家意识当然需要具备,但因为这种意识而阻碍了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形成,这是一种绑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