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5s改善方案: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新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26:29
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新探索     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大规模举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寄宿制学校面临诸多新的课题。
一是低龄寄宿生教育问题突出。寄宿制学校全面举办后,六七岁的儿童就要离开父母,独立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是基本生活技能的匮乏,更重要的是亲情和关爱的缺失,如果不能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极有可能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是学校工作强度和难度进一步加大。学校在校期间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学习活动、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问题和责任全部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即使在深夜,教师依然要时刻检查、关注学生宿舍,防止学生蹬被、担心学生从床上跌落、唤醒有尿床习惯的学生上厕所……就我县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职工每天在校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专任教师下班后还要备课、设计和制作课件,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在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各个岗位的教职工每天都处于一种极其紧张的工作状态当中,有很大的精神压力。
  三是家长、社会对寄宿制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社会、家长对寄宿制教育怀着一个复杂的心态,广大家长既担心学生在学校中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和发展,又对学校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学会做人,有所长进。这些关注和期待都对寄宿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寄宿制学校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感情,关系到教育的形象。
与这些新情况相比,当前寄宿制学校却存在教育功能单一、手段方法亟待改进的问题:对寄宿制学校的理解,很多人还停留在向学生提供食宿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以此来提高学生成绩的水平上;由于举办寄宿制,学校可支配时间相对宽松,有些学校学期刚刚过半,便已学完整学期的课程;有的学校由于看管力量有限,加之怕学生运动出现安全问题,在学生就寝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让小学生静坐在小凳上默然对视……这些问题提醒我们,改革现有办学模式,尽快探索出适合本地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运行机制已势在必行。
  为此,我们制定了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革的方向:努力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和寄宿制学校特点,对学生进行全程、综合、立体式培养,拓展学校育人功能,把学校教育分成学科课堂教学、个性特长发展和生活习惯教育三个板块,构建寄宿制学校“三功能一主体”的办学模式。
  “三功能”,即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个性特长和进行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三种功能,把寄宿制学校办成浓缩的小社会、开放的大课堂。“一主体”,即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为学生培德、育智、健体、审美、养习惯、学生存、学共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在运行模式上,我们将校内各种教育资源分成三个系统,与学校三种教育功能相对应。三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每个系统都有专、兼职师资队伍,教育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共享。
  第一个系统:按照课程计划开展课堂教学。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打乱原有的课程安排,按照教育教学常规实施教学工作,适当兼顾寄宿制特点,注重与其他两个板块的协调融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第二个系统:学生特长培养及健康娱乐。每天按计划上完所有的课程后,在走读制学校课余活动及放学的时间段,启动第二系统,由专门的师资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在特长培养中,学校可以创办文学社、艺术团、科技科普等特长发展组织,深挖学生潜力;在健康娱乐方面,可以采取动画欣赏、体育竞技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生活。同时,每周组织一次社会模拟活动,通过创办广播站、电视台、模拟法庭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社会,培养兴趣,锻炼能力。
  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一切从学生的兴趣、能力、情感出发,让教育去适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我们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体育健将,而是要培养或强化他们的兴趣,使其从小对某个领域产生浓厚的探求欲望。这种欲望和兴趣一旦建立,就有可能让学生在这个领域不断研究,乐此不疲,对于成长、成才产生强大的动力。而且,这一系统还能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寻找一个突破口。
  第三个系统;生活教育系统。在学生走出生活区后,启动第三系统,即生活教育系统,由生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言传身教。与上述两个系统不同,这一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而无形”,教育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习惯养成教育:通过生活指导教师的要求,特别是他们的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明确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要同学科课堂教学一样,制订计划、方案,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影响,使他们养成健康、正确的行为习惯。
  2、生存能力教育:生活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适应集体和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自立、自主、自护的能力,让他们能在不同的生活境况下生活、生存。
  3、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采取多种形式,调节学生心理,使远离父母的孩子能够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活泼、快乐、健康的心态,逐步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
  4、和谐共处教育;通过氛围模拟和实地锻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待人接物能力,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并树立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当学校来客人时,让学生担当服务人员,就像招待自家客人一样接待学校客人;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真诚、和谐、充满关怀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到快乐,感到温暖。
  对寄宿生进行生活教育是一个有着丰富资源的教育“富矿”,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就一定能够有所得。除了上面列出的内容外,在这个领域中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与提升,但无论什么内容,都要贯彻下列理念:
  一是人本化理念。改变传统的寄宿生管理方式,彻底摒弃冰冷、死板的看管方式,认识到学生的体贴、关爱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和影响。让关爱与教化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得到家庭般温暖的同时,也从中受到教益。生活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在教会学生穿家、叠被、洗手帕、洗袜子等简单生活技能上,而是要强化一种独立生活的意识、自强自立的意识、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从而使生活教育更加富有成效。
  二是无形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不同,生活教育应寓于无形之中,生活教师要学会开发各种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在生活中对学生实施有意识、有准备、充满教育机智的无形教育。比如,可以在小学实施“甜梦工程”,每天睡前给学生提供一杯牛奶,并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这一特点,由生活教师用舒缓的语调给寄宿学生讲述一个动听的故事,让学生枕着故事入睡。这样教育效果必将事半功倍。同时,生活教师身体力行,饮食起居有规律,让学生向其看齐。如此种种,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教育目标便可如期实现。
  三是对生活指导教师也要重新定位。以前,我们习惯把管理学生生活的工作人员称为舍管人员或舍务教师。但事实上,管理学生生活的人员绝不能简单等同于管理员加服务员,而应该是担任教化和研究任务的面对教育新课题的教师,对其素质的要求应该更高、更全面。因此,其称谓应是“生活指导教师”。这样做,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生活指导教师取得成绩、有所作为的需要。
  为了将改革落到实处,我们针对实际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对寄宿制学校提出“实、细、严、活”四字原则。要求寄宿制学校审时度势,脚踏实地开展工作;细化管理,落实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严治教,严肃执行工作纪律和规程;活化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氛围和环境。
  在寄宿学生的“每一天”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五个“每一天”,即“学校安排好每一天、教师指导好每一天、学生成长好每一天、家长满意每一天、社会认可每一天”。把五个“每一天”的实现情况当作学校检测自身工作成败的重要依据,当作教育部门评价寄宿制学校的主要指标。五个“每一天”的倡导与实践,使寄宿制学校各项工作能够从实、从细开展。
  提升教师素质,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研和测算,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了新的编制核定建议;并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实际,适当给学校添置一部分设备,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一些寄宿制学校邀请家长到校实地体验,每星期举办一次校长接待日活动,校长与家长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想办法、定方案;开展“家长一日驻校”活动,让家长体验和感知学校教育改革,对学校提出建议和意见。上述两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调查问卷显示,家长对此项改革的认可率达到99%。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使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得到了更多的了解和认可,也树立起了教育行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