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的安全事故:一方墓志,引出兵部尚书生前身后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23:55
考古工作者在明朝这位高官“身旁”发现其父母合葬墓

明兵部尚书王邦瑞父母合葬墓内发掘的墓志。墓志铭文共2000余字,详细记载了王氏族人的族事。
□记者 李燕锋/文 张晓理 高山岳/图
核心提示
日前,在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的地下仓库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研究一方巨大的墓志。
这块几乎被泥土覆盖的墓志是一块青石,大约两吨重,由墓志盖和墓志两部分组成。墓志盖上为阴刻篆书,上书“大明故赠奉直大夫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王公配太宜人屈氏合葬墓志铭”。
墓志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什么内容?历经几百年的这块墓志如何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一个多月前的那次考古发掘说起。
1  常规勘探,周山路旁又发现一座大型墓葬
今年10月底,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考古发掘人员进驻周山路一建筑工地,进行常规的文物勘探。
由于此前这附近曾出现过明朝兵部尚书王邦瑞的墓碑,所以勘探过程中,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很快,在王邦瑞的墓地附近,考古人员又探测出一座大型墓葬。
听说周山路附近有考古发掘工地,62岁的周耀祖有事没事总爱跑来看看。12月12日上午,当我们在发掘现场看到他时,他正围着工地转悠。
“这一块儿是明朝兵部尚书王邦瑞的家族墓地,早些年,这里还有墓园,园里有石马、石羊,后来都被偷走了。这些年每到清明,王家后代还来这里上坟,也不知道这个家族墓地埋的都是谁。”老周边看边告诉我们,关于王邦瑞家族墓的传说他听过不少,这次就是要看看,到底那些传说是不是真的。
从朋友的口中,老周了解到,王邦瑞是明朝有名的清官,一生做了不少好事。但不幸的是,他后来遭到奸臣陷害。
老周说:“传说王邦瑞当时被埋在宜阳县莲庄乡的一块风水宝地,但与他作对的官员听说后,害怕王氏后人会兴旺发达,悄悄下令将王邦瑞的墓从宜阳迁到了周山附近。”至于为什么要迁到这里,民间传说是这里风水不好,是块“绝地”。
实情到底是怎样的呢?
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队长吕劲松介绍,位于周山附近的王邦瑞墓1989年遭盗,当时王家后人来祭奠以后就将墓碑和一些残存的东西运回了宜阳。根据王邦瑞后人提供的一本民国时期修订的《王氏家谱》中描绘的墓图,考古人员了解到,王邦瑞墓区坐西朝东,其中,仅坟墓部分就东西长达一百七十步,正中位置为王邦瑞的墓葬,旁边为其长子、明刑部侍郎王正国的墓葬。在主墓东方,是长长的神道,依次设置着多通祭碑和朝天石柱、石人、石虎、石羊、石马等石雕。整个墓区自成一体,规模宏大。
那么,这次发掘的墓葬又是谁的呢?
2  盗扰严重,幸留一方墓志“证”身份
当考古人员揭开这座墓葬的全貌,正式进入墓室时,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
这个呈梯形,有五六十平方米的墓室几乎被洗劫一空,墓室地面铺设的青砖残缺不全;棺床上,墓主人尸骨无存,甚至连一点儿棺椁的痕迹都不曾留下;棺床前方用于祭祀的供桌被掀翻后歪倒在地,支撑供桌的石块也零散地分布在墓室的各个角落……在墓室的后壁,有两个盗洞,仿佛在诉说这里曾遭遇过不止一次的洗劫。
看到眼前的场景,吕劲松心里一凉:可恶的盗墓贼将墓室洗劫一空,一点儿线索都不留,想知道墓主人的身份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恐怕很难。
就在大家有些沮丧的时候,负责清理墓道的工作人员却惊喜地大叫起来。原来,墓门的甬道上,竟放置着一块硕大的墓志。
墓室被洗劫一空,墓志为何还能如此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吕劲松说,墓志一般都是放在墓室里面的,像这种放在墓门外的并不多见。看来墓主人的后代在下葬时还是动了一些脑筋的,如果按常规的方式,恐怕早就被盗墓者“背”走了。
虽然不知道这样摆放的真实用意,但看到这方墓志,大家内心的喜悦自是不言而喻。可墓志这么大,且距离地面七八米深,该怎么将其弄出来呢?
很快,大家想出了主意:用吊车将墓志吊出来。
13日,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的工作人员一早就来到发掘现场,一台吊车也已做好准备。
墓志虽从表面看是完好无损的,但历经400多年,内部不知道是否受过重压已经损坏,起吊前,工作人员做了多项准备,比如用木板将墓志和起吊的绳子隔开等。当日9时40分,随着吊臂的缓缓升起,这块重约两吨的墓志终于被平稳地安放在吊车上,之后被安全地运送到了市文物工作队的地下仓库。
虽然墓志被运回来了,可由于其表面粘满了泥土,想了解墓志上的文字并不容易。让人意外的是,当工作人员试探性地将墓志上的泥土一点点抠下来,第一个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字竟然是“谟”,在场的考古人员不由得欢呼起来。
因为,这个字的出现证实了他们发掘前的猜测是正确的。王邦瑞的父亲,名字正是叫王谟。
3  一方墓志引出兵部尚书生前身后事
看到“谟”字后,大家的心放下了一半。之后,随着墓志上的文字一点点被清理出来,考古工作者对王谟及其儿子王邦瑞的故事知道得更多了。
吕劲松介绍,王邦瑞生于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先后担任过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是一个有名的清官,一生做了许多让老百姓称道的好事。
明嘉靖年间,居于河套地区的外族鞑靼俺答部,屡犯大明边境。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俺答部派兵侵入河北怀柔等地,直逼京师。王邦瑞奉命总督九营,兵部尚书丁汝夔(kuí)因事下狱,嘉靖皇帝就命王邦瑞摄兵部尚书事,兼督团营。王邦瑞接到命令,火速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调来兵马,做好迎战准备。俺答兵见势不妙,赶紧退走,王邦瑞也因此被拜为兵部尚书。
王邦瑞曾任宁夏巡抚,在那里,他发现宁夏虽处于黄河之滨,大部分土地却不能浇灌,百姓生活艰苦。他就主持兴修了引黄河水入河套的水利工程,从黄河岸边的山岩上挖掘隧道开渠引水。他带领人们开挖了3条干渠,使河套地区300多万亩旱地变为良田。宁夏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铸造王邦瑞铜像,盖起了“尚书庙”,长年拜祭。
吕劲松笑着说,王氏后人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如果到宁夏去,告诉当地老百姓自己是王邦瑞的后代,当地群众就会好吃好喝地招待。
然而,由于耿介正直,敢言直谏,王邦瑞屡屡受到奸党排挤。
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试图整垮王邦瑞的严嵩团伙垮台,在徐延昭、海瑞、杨博等人的力谏下,王邦瑞官复原职。然而,王邦瑞复出不久便病逝官署,享年67岁。嘉靖皇帝亲往吊唁,敕有司以“特隆之礼”为其营造墓域,并遣礼部尚书严讷等大臣护灵,归葬王邦瑞于洛阳西部的秦山东麓,并专辟祭田,让其子孙定居洛阳,奉祀先人。
听完吕劲松的介绍,在场的群众纷纷点头称赞,老周心中的谜团也解开了。
4  意义重大为研究王氏家族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那么,这座墓葬的发现又有什么意义呢?
吕劲松经过对墓志上文字的考证,认为这座墓应当是王邦瑞父母的合葬墓,墓志上记载的内容与早年发现的王邦瑞墓中的碑志内容互相印证。这些内容,不仅为研究王邦瑞这个历史人物提供了重要佐证,而且也为研究王氏家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不仅如此,该墓葬的发现,还为研究明代的墓葬形制、丧葬制度、官阶制度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