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写小说怎么赚钱:在华寻找日军遗骨的日本人:一具尸骸换一辆轿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22:44
2011年12月16日 14:38
来源:看历史 作者:余戈
字号:T|T
2318人参与181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笔者在滇西采访期间,常常听到当地人说起日本人为寻找日军遗骨而“悬赏”的事,据说交换条件是:一具尸骸换一辆轿车,一根腿骨或手骨换一台彩电。这些,自然是日本方面在通过外交努力无果,从而私下活动后播散出来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文章摘自《看历史》 作者:余戈 原题为《日本:在遗骨与亡灵背后隐忍》
在研究写作滇西抗战历史的这些年里,笔者无数次地与“遗骨”与“亡灵”问题遭遇。在拙作《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序章中,笔者尽量以平静的心情写道:“如何对待阵亡人员遗骨,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不同民族对于历史的态度。”但当昔日在滇缅战场交战的日本、中国及其盟国美国处理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实在眼前赫然对比,郁结于胸的痛楚与悲愤是难以抑制的。最让人难以面对的,是日本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和做法。
节节败退之际,脖子上仍挂着骨灰盒
1944年,日军在滇西战场上遭受惨重失败,战死的日军尸骨遍地。战后,日本方面曾绘制了滇西地区遗骨分布图,日军遗骨分布为:拉孟(松山)阵地1250人,红木树附近100人,龙陵周边2937人,腾冲城及周边1800人,瓦甸及大塘子附近200人,桥头街及冷水沟附近100人,芒市及上街附近878人,遮放及滇缅国境附近400人,保山附近约200人……合计约8265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资料只是日军在松山、高黎贡山、腾冲、龙陵等地阵亡后“弃尸”的情况,并非其阵亡的全部数字。据日本厚生省的统计资料,在滇西战场上,侵华日军共战死14052人。但除了在松山、腾冲两地因“全员玉碎”而无法收尸,在其他各地的战斗都属被击溃后还是收敛带走了部分尸骨。
据很多抗战老兵回忆,当年跟日军作战时,即便打了胜仗,也很难看到日军尸体,他们对收敛处理阵亡人员尸体极为重视。在日军传统中,战场上弃尸是对军人归属感的伤害,会严重影响部队士气;另外,日军非常好面子,即便从“护短不示弱”的角度考虑,也会及时处理阵亡者遗骨。
据腾冲县政府民政科长、国民党腾冲县党部书记长李嘉祜1944年4月20日呈报《腾冲敌情报告书》载:“……(日军)凡有伤亡,必严密警戒不令人见,焚烧扫除后方才解除警戒”。在松山战役中,日军指挥官曾下令“处理”重伤员,要么用手榴弹自杀,要么吞下用来代替毒药的升汞片。实际上,这种办法已属“人本”之举,在过去流动性较强或仓促间失败的作战中,日军对重伤者甚至“活杀”。“……每有伤亡,必将死尸抢运后焚化,决不留一具尸首与人看见。轻伤者抬回医治,重伤者虽其人尚能言动,要求抬回医治,皆不听,每以大刀砍为两段,以马驮之而回”。从这些事实来看,至少在操作层面,日军处理遗骨的做法并非纯粹基于“人道”,或者对于牺牲精神的呵护,反而强烈地体现出将人作为战争工具和材料的色彩。这也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最近在读军事科学院编译的内部图书《日本陆军统帅纲领与统帅参考》,这是1928年、1932年日军为方面军和军司令官(中将以上)颁布的战略战术法规及诠释文本,日本自卫队又于1962年重印,作为干部、军事研究家的必读书籍。在书中笔者发现,对于“靖国亡灵”的祭祀,曾被列为日本帝国核心的统治权,由天皇直接行使。具体表述如下:“日本帝国鉴于立宪政治的弊病,为了限制其危害,规定统帅、祭祀、奖励等统治权均不由国务大臣辅佐行使。这就是帝国宪法的精神。”文中所说的统帅权即为兵权,这正是日军被称为“皇军”的缘由;而祭祀权竟位列其次,可想这个问题在日本帝国政治构架中的地位。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