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文np轮:诗里“落花”知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52:23
落花,在难以计数的古代诗篇里,在许多诗家的笔下,总是频繁出现。这样那样的“落花”,不仅是视觉上的。而且具有独特的内在意蕴,它们是物象与心绪的有机组合。下面,我们就用心灵的眼睛去探视落花那诸多的内蕴,以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一、借“落花”表达诗人的伤别之感
  
  “诗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我们都很熟悉: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尾句中的“落花时节”,既点明了老友重逢的时间,又是对两人自身不幸的慨叹。歌唱家李龟年、大诗人杜甫当年享誉京都,风华正茂,而今都漂泊江南,宏大抱负无法施展,看到纷纷的“落花”,顿生隔世之感。“落花时节”还包含着诗人对唐王朝昔盛今衰的慨叹:开元盛世已成为历史陈迹,安史之乱已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灾难和难以抹灭的心灵创伤。总之。两位老友的身世之悲、家国兴亡之叹。尽在“落花时节”之中。
  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结语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意思是说,水流逝了,花凋谢了,春天过去了,与“无限江山”永久相隔了。由此可知,这位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家国之恨,真是肝肠寸断,遗恨无涯。
  
  二、以“落花”自喻,表现诗人的情怀与骨气
  
  近代著名诗人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身世,借落花抒发自己坦荡的胸怀和积极的精神。他在《己亥杂诗(五)》中高唱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俨然是“落花”的代言人。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倾吐了自己的心曲。尽管一生备受压抑,却始终不甘寂寞消沉,为变革中国社会而奔走呼号,为改革和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乃至生命。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结句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梅花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纷纷凋落了,被践踏进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但它的香味一丝一毫都没有改变!“只有香如故”,诗人的坚贞骨气由此可见一斑。
  
  三、借“落花”烘托人物的心情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开首四句云: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这四句诗,作者从对方着笔,写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先说秀才心中如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再说他的心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诗中的“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既表现了秀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了诗人的深长怀念。写别情没有丝毫的伤感,还烘托出了欧阳秀才的游兴,真是情致绵邈,意味无穷。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写时令,表达凋零之感和离别之恨;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写贬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四、用“落花”营造特定的氛围,表现诗人的某种情趣
  
  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营造了春山之夜的幽寂氛围。其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两句,是说诗人的内心十分清闲,周围环境非常幽静,除了可以看到桂花在晚风中徐徐飘落之外,什么声响也没有,更使诗人感到夜的寂静和山林的空旷。这两句诗用“桂花落”这种极细微的动态来表达作者心境的平静悠然和环境的寂静。
  同样,李白的《山中问答》以“桃花”与“流水”构成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图。该诗云: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窗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作虽写了桃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伤感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一种美来渲染、赞叹,具有天然、宁静之美的碧山与“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酷爱自由、热爱自然的人生追求和美好情趣。
  落花有意,诗人有情。在我国浩瀚的古典诗词海洋中,“落花”还有哪些内蕴,仍需要我们在不断的阅读中,去发掘,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