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明天有何深意:罗曼诺夫王朝是苏联解体最大赢家 2011-12-15 15:51:2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7:19:04

罗曼诺夫王朝是苏联解体最大赢家   

2011-12-15 15:51:2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俄罗斯国家认同重构之路
    
  
20年前的这个月,苏联解体了。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与所有苏东阵营国家面临同样问题——国家认同重新构建。

   构成国家认同的主要元素有精神和实物两大类:价值观、历史记忆、歌曲口号、节假日、旗帜徽章……从这个角度来察考俄罗斯国家认同重构,罗曼诺夫王朝是最大赢家。我们可以说:“沙皇陛下,您又回来了”。

  2007年红场大阅兵,吾国某些媒体以“俄罗斯恢复苏联军旗”为题大肆报道,并说1996年叶利钦曾废除此旗,经过多年努力,俄罗斯老兵终于实现举着苏联军旗参加阅兵的愿望了。

  这事儿在各种军事论坛被密集转载,各家门派朋友的G点都被刺激到了。左边的认为俄罗斯掀起苏联热,普京是个“好同志”,恢复了优良传统,甚至有人欢呼苏联即将全面复辟了,右边的认为这是一种倒退,相当悲催。俄罗斯这类事件总能引起吾国读者的放大性解读。
 
  其实那即不是苏联军旗,也不是俄罗斯军旗,而是前苏联红军的“胜利旗”,此旗一直在阅兵中使用,从未被废除,2007年只不过该旗正式获得明确法律的地位。
 
  胜利旗据说诞生在苏军攻克柏林之时,被苏军插上帝国大厦(此事真伪存争议),此旗的图案为镰刀斧头顶着一颗五星,并写有“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第3突击集团军,第79步兵军,第150伊德里茨步兵师,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字样,这是进攻德国帝国大厦的部队番号。胜利旗长期以来被视作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标志物。

  说起来,“胜利旗”那一年差点被逐出历史舞台,亏得系列外交事件发酵,普京出于平衡各方之考量,使其得以幸存。小小一面胜利旗,集中折射出转型期俄罗斯国家认同重构的矛盾。故事还得往前追溯一下。


苏联红军“胜利旗”
   苏联军旗

 苏联海军 苏联空军旗
                                            
   俄共在苏联解体后,虽然一直挂着马列主义、斯大林主义牌子,但最早狂打民族主义、强国主义牌。看起来有点矛盾,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是当年马列斯严厉批判的“小资产阶级落后思想”,俄共却能把它们集于一身。为了选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精神大力丸果然有奇效。

  利用转型期的震荡,其它政治力量万党林立状态,俄共一度成为议会第一大党,1996年总统大选又差点执政,叶利钦仅以微弱优势胜过俄共领袖久加诺夫。

  老叶支持率的确不断下滑,情急之下,也开始抢过民族主义大旗迎风狂摇,泛民主派力量在关键时刻空前团结力挺老叶,他们在媒体上广泛宣传“选俄共就是重回苏联地狱”。

  正是在这种大背下,1995年叶利钦为凝聚人心,恢复了阅兵式,这对于前老大帝国的人民来说,是件提神的事儿。首次恢复阅兵,政治敏度很高,容易给人造成恢复“军国主义”传统的印象,生怕遭到国内外批评,所以老兵们安排在胜利广场游行,正规武装力量阅览才在红场举行。

  不过非常多的人一直无法接受“胜利旗”,提议取消或进行修改,理由是它上面的镰刀锤子容易使人联想到“苏共”。2007年3月底,国家杜马批准《胜利旗法》,正式去除旗上的镰刀锤子标志。此法案遭联邦委员会否决,然而杜马又投票推翻联邦委员会决定,胜利旗的角逐在掺杂了外交因素后进入白热化阶段,
 
  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前苏联很多加盟共和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去苏化和去共产主义化”运动,一是清除苏联时代标记物,二是修改教科书,有些国家还出台了禁共法案。

  他们称苏联并不是解放者,而是侵略者,与纳粹难分伯仲,共同发起了二战,认为苏军比德军还要邪恶,苏联用刺刀坦克把旧政权强加给了本民族;它们纷纷立法禁止苏联的旗帜徽章,更改以前的苏式街道名称,拆除苏联留下的纪念碑。在这些国家看来,本民族的噩梦与苏联时代紧密相连,他们要“恢复民族记忆和尊严”,去除“殖民遗迹”。

  对于这些国家的民众来说,基于历史上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很难把苏联和俄罗斯严格区分,去苏化的同时不免有反俄意味,这当然会刺激俄罗斯的民族情绪,尽管俄罗斯本身也在做着“去苏化”的事情。

   爱沙尼亚政府2007年4月强迁“苏联红军纪念碑”引爆两国外交危机,俄外交部表示强烈反对,上院议长甚至威胁要断交,俄罗斯的“青年近卫军”组织前往爱沙尼亚驻俄使馆抗议,俄共和老兵纷纷表达愤怒之情。

  《胜利旗法》的博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变得纠结,交予普京裁决时,善于平衡大法的普京使用了否诀权,将法案退回杜马重审:“众多老战士给我写信对此法律提建议,我认为必须进行磋商”。随后杜马和联邦委员会组成协调委员会重新审订,决定保留镰刀和锤子图案,两天后的5月7日,普京正式签署法案,规定胜利旗今后只在庆典中使用。

  爱沙尼亚等国的去苏化活动,刺激了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推动争吵多年的胜利旗事件一锤定音。普京这样做绝不是要恢复苏联传统,顶多是对左翼老人们做出一点抚慰,以便各派都凝聚在他的国家主义旗帜下,

  实际上2007年6月份,俄罗斯开始全面更换军旗徽章,旧军旗一律被送入荣誉室保存,沙皇时代的旗帜徽章才是真正大行其道。这个又得从国旗国徽国歌的更换说起。

  有这样一种说法,苏联解体后,“不同的政治观念、派别各得其所,共产党得到了国歌,保守派得到了双头鹰国徽,民主派得到了三色国旗”。总体而言,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到声像符号,旧俄时代的民族主义总代表罗曼诺夫王朝收获最多。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前夜,晚上19时38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把核武按钮权交给叶利钦,与此同时,苏联的镰刀锤子国旗从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

  在苏联国旗落地之前,现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已诞生,法理上二者并无继续关系。当年8月22日,为纪念挫败苏共保守派发起的“8·19政变”,原俄罗斯帝国的白蓝红三色旗被采用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新国旗,这个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原国旗被废除。

  要注意,说到国旗时,苏联国旗与苏俄国旗是有区别的,苏俄国旗是苏联国旗的变版,左侧多了一条蓝边,所以俄罗斯帝国国旗才是苏俄国旗的继承者。

  1914年俄罗斯帝国三色旗曾绣上了双头鹰国徽,二月革命后左派多党联合执政的临时政府继续采纳此旗作为国旗;三色旗上的颜色为“泛斯拉夫色”,这是彼得大帝当早年从荷兰国旗获得的灵感,最初作为沙俄帝国海军旗帜使用。1991年无论泛民主派,还是民族主义者,均认为苏联(俄)国旗不能体现国家民族特性,却都能接受三色旗,因此国旗的更换未有波折。


苏联国旗
 
苏俄国旗
 
俄罗斯联邦重新采用了俄罗斯帝国的白蓝红三色旗作为新国旗
 
  国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精神元素,沙皇时代国歌名为《俄罗斯人民的祈祷》,又称作《天佑沙皇》。二月革命沙皇被推翻,临时政府曾用重新填词的《马赛曲》作为非正式国歌,布尔维克夺权后把《国际歌》定为苏俄国歌。直到1944年,苏联才采用了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德罗夫写的布尔什维克党歌作为国歌,米哈尔科夫重写歌词,斯大林最后修改拍板。赫鲁晓夫发起去斯大化运动,歌词再次被修改,这次一直用到苏联解体。

   叶利钦选用沙俄时代浪漫派音乐大师米哈伊尔·格林卡的《爱国歌》作为国歌,但一直无法觅到合适的歌词,1991年至2000年,国歌委员会审定过6000多份歌词草案。俄罗斯体育运动员在升国旗时面临无法张嘴的尴尬。

  普京上台后倾向于采用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之旋律,但要求米哈尔科夫重填歌词,把歌词中一切与领袖、共产主义有关的内容剔除。克里姆里宫试播过官方青睐的某版本一小段:“它坚强的双翼护佑着我们,俄罗斯之鹰盘旋天际,祖国的三色旗,引导俄罗斯人民朝向胜利”,兴许这段歌词怕被人指责为沙文主义色彩浓厚,最后弃用,而采纳了:“俄罗斯,我们神圣的国家,俄罗斯,我们挚爱的祖国,顽强的意志,辉煌的荣耀,是你永恒的财富”,以赞美祖国精神与河山为基调。

  普京的选择只得到俄共的支持,其它党派激烈反对,自由派的亚博卢集团认为这会加深俄罗斯社会分裂,叶利钦也对此深为不满,右翼党派则要求杜马投票,重新采用沙皇时代的国歌。这个问题的博弈,最终由普京拍板,采用平衡手法,俄共终于得到了国歌(旋律)。

  最初几年演奏国歌时,常有人拒绝起立以示抗议。普京上台之际,俄罗斯社会的思想撕裂仍未从震荡中走出来,俄共每天大刮怀旧旋风。普京采用这一国歌方案,体现了高超的平衡大法。从音乐角度欣赏,这首国歌的确无比之雄壮激昂。无论如何,俄罗斯人总算解决开口唱国歌的问题了

  1993年宪法危机以叶利钦炮轰国会结束,之后很快恢复了源自中世纪的沙俄帝国的双头鹰国徽,当然不是原样照搬,进行了细节修改。黑色双头鹰变成了金色,中间的屠龙骑士左向骑马改为右向骑马,马蹄下的黄龙改成黑龙,总之变得更加简洁。

  国旗国歌国号国徽问题解决,就轮到军旗军徽了。“俄罗斯联成立十余年,而俄军的徽章旗帜多是老样子,在一些军旗上仍印有列宁、斯大林的头像 ,或者写着‘灭亡法西斯占领军’,显然已不合时宜”, 俄罗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别洛乌斯大将曾经这样表过态。

  自从苏联解体,俄罗斯并无正式武装力量总军旗,1996年,叶利钦曾批准用实心五星旗替代苏联的空心五星旗作为军旗,普京上台一度用胜利旗暂代过军旗,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新的武装力量军旗,在沙俄双头鹰国徽外围加了一个方框,四角有四颗五星,这是沙俄主元素和苏联次元素这对冤家的奇妙结合,再次突显普京政府的平衡手法。2007年6月12日国庆节那天,俄罗斯国防部向莫斯科军区第2近卫塔曼摩步兵师等16支部队授予新军旗,拉开全军更换新旗帜序幕。

  欧洲国家的国徽常常起源自跟战争有关的皇族盾徽,同时亦是设计各军兵种旗帜徽章的重要元素,俄罗斯自不例外,从国家武装力量总标志到陆海空军、各独立兵种多更换了以国徽为重要元素的新式徽章旗帜,海军直接换上了沙皇海军的圣安德烈旗。


俄罗斯帝国国徽,这是比较花哨的一个版本,还有简洁版
 
 苏联国徽


俄罗斯联邦国徽
 
  器物已改头换面,精神层面怎可缺位。

  20世纪初,俄罗斯民族党将俄国民族主义的根基总结为这三要素:“沙皇专制政体、东正统、统一的俄罗斯国家”。苏联时代官方用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强制凝聚共识,二战遭逢困境,不得不祭出以前猛遭批判的“爱国主义”旗号来凝聚人心。

 不难发现,或明或暗贯穿俄国这数百年,始终长盛不衰的思潮就是“民族主义”和它的近亲“国家主义”。苏联解体后意识形态一度千姿百态,俄罗斯缺乏核心价值观,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成为各派最大公约数,历次国会选举所划分出来的政治版图体现得淋漓尽致。

  前苏联以11月7日作为国庆日,叶利钦把俄罗斯的国庆日改为6月12日,1990年这一天,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国家主权声明,当时900名代表,只有13人反对,意味着苏联的解体进程不可逆转,俄罗斯将从中独立出来。 各党派对新国庆日的态度当然不同,只有俄共认为这是个“耻辱的日子”,其它党派则能理解接受。

  为从传统中追寻精神资源,强化国家认同,2004年12月杜马再通过法令,恢复“俄罗斯团结日(每年的11月4日)”。1612年的这一天,俄罗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兵击退波兰人,解救莫斯科。这个节日帝俄时代曾庆祝了数百年,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被禁止。

   国家认同重构避不开历史记忆,而这有赖于历史教育,具体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沙皇时代和苏联时代。过去长期被苏联官方丑化成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反动军阀、帝国主义走狗的沙俄时代人物,逐渐得到客观描述,重新登上民族英雄榜。

俄联邦武装力量军徽
 
俄联邦军旗
   沙皇时代和现今俄联邦海军军旗:圣安德烈旗
  2008年始,《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和《塔拉斯·布尔巴》两部历史大片推出,迅速走红俄罗斯。苏联时代被“批倒批臭”的白军将领高尔察克被还原成气度优雅,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者,饰演高尔察克的男星康斯坦丁·哈宾斯基更因此片如日中天,此片1280万美元的票房,8.8成来自俄本土。《塔拉斯·布尔巴》则根据果戈里作品改编,讲述哥萨克抗击波兰的英勇无畏,宏扬“俄罗斯民族精神”。

  另一位中国人也熟悉的白军将军邓尼金同样走红俄罗斯,内战失败他流亡欧洲,二战后又移民美国,客死纽约,但一直未下葬。2005年3月,普京批准了邓尼金女儿的请求,将这位将军的遗位迎回,归葬故土。

   2008年7月,官方的俄罗斯电视台通过大众投票评选俄罗斯标志性人物,分三阶段从500位历史名人中选出一位能代表俄罗斯人物。500个历史人物长达三个月角逐,排名变化跟中国A股一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最初斯大林票数领先,紧接着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枪杀的纪录片热播,尼古拉二世又超过斯大林,暂登榜首;彼得大帝曾一夜之间从第十四位跃升至第四位。随着议题不断被热炒,参与投票的公众越来越多。

  年底公布最终结果,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高居榜首,这位诺夫哥罗德大公是中世纪俄罗斯著名军事家,以击败瑞典人和立窝尼亚骑士团而著称;20世纪初的改革家、首相斯托雷平位居第二;斯大林位居第三;普希金位居第四。排在前几十位的,还有叶卡捷琳娜女皇、伊凡雷帝、彼得大帝、果戈里、托尔斯泰、门捷列夫、加加林、叶利钦等名人。

  评选结果说明,俄国社会并未完全走出苏联阴影,这是自身社会发展水平所致,同时体现普京上台后以文化保守主义为基干的折中主义教育政策之功效,但毫无疑问,俄罗斯帝国军政文化名人在历史记忆重构中占据压倒性优势。
 
  东正教近年在俄罗斯社会迅猛崛起,梅普二人与大牧首相处之时,那种相互仰慕友善之情溢于言表,颇有些像沙皇时代君慈臣爱的和谐情景。“哥萨克精神”为青年人所推崇,军队也逐渐用哥萨克所谓尚武忠诚之情操来教育军人,这些由于话题过大,说来太长,就暂不多表。
总而言之,罗曼诺夫王朝当然不可能复辟,不过沙皇时代之精神已经再次普照俄罗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