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车网:【易经解谜】22.“道”为什么不是先天地而生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40:40




【易经解谜】22.“道”为什么不是先天地而生呢?   

 

 

 

在中国的古代哲学经典著作中,都认为“道”是先天地而生的。这种论述很多,而且也很明确。如:

 

《易·繫辞》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又言“《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这种论述的意思是说,《易》道是以首立阴阳两卦命称曰《乾》、《坤》,代表“天”、“地”作为总纲,用“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哲理,设六十四卦取象喻义,来蕴涵和表述天地之间万物变化规律的。所以,《易》道之理与天地万物为准。假如抽掉《乾》、《坤》两卦,则《易》道便不能成立,这就象没有天地就不会有天下万物一样。如果《易》经所表述的道理(自然规律)不存在了的话,那么就连天地几乎也不存在了!这些论述虽然没有说“道”是先天地而生,但至少表示了“道”是与天地的存在共始终的。

 

《黄帝经·道原经》曰:“上道高而不可测也,深而不可测也,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形,独立不偶,万物莫能之令。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跂行蛲动,带根之徒,皆取生。”这段话,应该说是说得极为明白了:作为“形而上”的“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客观自然规律,是高深莫测的,它虽明显地存在着,却很难给它具体地定一个称谓。它虽到处存在,却又没有具体的形状。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就连自然万物都不能够左右它,而是在它的作用下决定着自己的变化。无论是宇宙天体、地球、事物的阴阳不同性质,还是四季交替、日月星辰运行、风云变幻,以及用肢体行走的、爬而蠕动的,甚至以根系生长於土中的各类植物等等,无一不是按照它的规律而生存和发展的。

 

《黄帝经》中的论述,明确地指出,“道”不仅是先天地而存在的,而且天地万物都是按它的规律而化生出来的。在这一具体问题上,老、庄观点与黄帝相同。《老子·二十五章》言:“(道)先天地生”;《庄子·大宗师》云:“夫道,……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於上古而不老”。

 

现在,有的哲学家认为,这种“道”先天地而生的哲学观点是错误的,因而称这种“道”先天地而生的哲学观点为“道本原论”,是“唯心论”。由此我们知道,现代一些哲学家们的观点,同中国古代哲学观点是不一致的。这样,就有一个孰是孰非的问题。

 

那么,客观自然规律到底是先天地而存在,还是后天地而产生呢?对此,我们可以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行一点分析,或许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认为,物质存在及其运动规律是第一性的,而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第二性的。因为,人们的一切认识、观点、意见、方法、理论,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物质存在及其运动的规律性显现,经过反复观察、认识、归纳、总结、演绎,最后上升到有系统的理论高度,才有可能产生哲学思想。在这一点上,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一致的。因为《易·繫辞》就明确地强调,中国之道,是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研究鸟兽之文,探索地宜之现,远考以诸种事物,近稽以男女之身,这才分阴阳,创八卦,建立了自己的哲学理论系统。

 

现代的天文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研究,也都证明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地球诞生至今,大约为47亿年左右的历史,地球上人类的出现,距今大约为四、五百万年左右,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顶多不过万年左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是五六千年。那么,在地球上,物质的存在和物质运动所遵循、所体现出来的客观规律,就至少已经存在了47亿年了。正是地球上的这种物质和物质运动的存在,才使得自然界的物质不断地产生变化,而孕育出了生物,有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总结、上升到有系统的理论高度,并以之来指导自己社会实践的历史,也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差不多。这个历史的事实就充分地证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观点是正确的。

 

所以,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坚持客观唯物论,反对主观唯心论的重要思想保证,是辨别客观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重要理论界限。唯其如此,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主观唯心论,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唯意志论。因为,他认为事物的变化就表现为“创造”或“消灭”。而真正的唯物论者,同黑格尔的观点正好是对立的,唯物论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所存在的自然规律在起作用,而不是什么人的“创造”和“消灭”所造成的。道理很简单:“创造”和“消灭”都表述的是人类的行为。就是人类的一切“创造”和“消灭”行为,同样也必须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不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就什么也“创造”不出来,什么也“消灭”不了!黑格尔的所谓“辩证法”,只用简单的质问就可以否定:人类是谁“创造”出来的?恐龙是谁“消灭”的?

 

正因为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是第一性的,不以任何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就特别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方法、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就一定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认识、反复实践、反复总结,以不断地修正自己原先认识中的错误之处,使之越来越符合事物的客观实际,越来越接近于客观真理。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理论指导之下,我们从来都强调,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对真理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需要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使之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完善和提高。这就是我们提出“与时俱进”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口号的重要理论根据。

 

正因为只有物质存在才有物质的运动,只有物质运动才体现它自身的运动规律。所以,物质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物质运动和其规律是不可分的。唯其如此,我们才称物质运动所体现的规律为“客观自然规律”。换言之,物质与自然规律是不可分的。

 

现在,事实上已经证明了“道”先天地而生的观点是正确的:“天”“地”是人类的一种认识观念之称,“天”是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对应而为称的,没有“地”的存在,自然也就不存在“天”的观念。就是人们观念中的“天”,其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其目视可见范围,也不过是个太阳系及银河系的一部分,它只是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一个“小点”。天文学研究表明:地球形成至今,约为47亿年左右;太阳及整个太阳系的形成,距今大约为50亿年左右;银河系并不是宇宙中的大星系,而且是较为“年轻”的星系,它与宇宙相比,不过象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宇宙中的星系年龄不等,有的形成时间不太久远,而有的则距今已有150亿年左右。如此,在地球、太阳及太阳系、太阳系所在的银河星系形成之前,宇宙中就已有物质和物质运动存在,就有银河系以外的大量星系存在了。这难道不是“道”先天地而生吗?其实,我们的哲学家们要搞清“道”是不是先天地而生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哲学难题,只要学一学孔夫子的每事问,问一问天文学家,甚至问一下自己周围的天文爱好者,问题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