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下跌后缩量上涨:【警察产生】浅议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公安国安-中顾公安国安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56:27
警察产生】浅议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作者:佚名 来源:中顾法律网 点击数:1528 更新时间:2011-05-21 14:46:02  免费法律咨询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 大 中 小 [提要]

本文主要警察、警察产生和浅议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并提供中顾法律网专业律师的免费法律解答。

...

推荐阅读: 警察 警察产生 

  • • 【警察产生】浅议警察犯罪的心理学分析
  • • 【警察产生】浅议警营文化建设和警察公共关系
  • • 【警察产生】浅议警察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构成
  • • 【警察产生】浅析中国最早的警察
  • • 【警察产生】浅析如何看待警察的心理压力产生
  • • 【警察产生】浅析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 • 【警察产生】浅析警察形象形成与公众评价机制
  • • 【警察产生】浅析警察心理压力的产生及调整

  【警察产生】浅议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况

  监狱警察由于承担着惩罚和改造罪犯的重要职责,其心理素质状况的探讨得到了国内研究者的重视。因为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队伍素质状况历来为政府及民众所关注。有学者认为,由于监管场所特有的封闭性、对抗性和危险性,迫切要求监狱警察具有很高的心理素质,包括抑邪匡正的情感,矢志不移的信念,刚毅顽强的意志,沉浮不惊的品格。另有研究者认为,监狱警察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品质、人格品质等。而有学者对从事罪犯心理矫治的监狱警察所应具有的心理素质,认为包括正确的认知、成熟稳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娴熟的技能、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

  (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警察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警察心理健康就是指没有明显的心理上的障碍或异常,心理发育正常;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保持统一的人格;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化良好;自我控制能力强。

  (二)心理压力承受能力

  在过去的50余年里,我国警察面临着许多其他职业不具备的压力。在新时期,这种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提高警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警察的压力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源于社会的压力。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会对警察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中西文化冲突的日益加大也会导致压力的出现。(2)源于工作岗位的压力。警察的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责任要求高等会使警察产生压力。工作压力是警察所有压力中最主要的方面。(3)源于家庭的压力。警察家庭夫妻关系紧张,子女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是经济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等,都会引起压力的出现。(4)源于警察自身的压力。警察的身心疾病、奋斗目标没有实现等,都会导致心理压力的出现。

  (三)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警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作为一个警察,如果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其行为就会出现问题。影响警察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与消极榜样; (2)案件中的各种诱因,如金钱诱因等; (3)公安机关内部的不良风气,如某些警察以权谋私,或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升职的机会等; (4)警察自身的缺点,如不合理的需要、不良的价值观念、法律与纪律观念淡薄等。

  (四)基本心理素质

  警察基本心理素质指的是除以上三种心理素质外的带有基础性的心理素质。具体来说,警察基本心理素质主要包括: (1)警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为一般逻辑推理能力和特殊逻辑推理能力两类;(2)警察的记忆力,分为街景记忆、人像记忆、数字记忆; (3)警察的反应速度,分常态下的反应度和危机时刻的反应速度; (4)警察的个性心理。在我国社会新的发展时期,要求警察首先要在这四种基础性的心理素质上过关,然后是前三种心理素质过关①。

  [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狱工作的特殊性,致使监狱民警的职业焦虑现象突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民警对当前应如何有效地开展监管教育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困惑与焦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监狱押犯构成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近年来,高智能、暴力型、“四涉犯”的增多,明显加剧了监管改造的高危度安全压力和难改性。二是行刑政策和执法要求上发生了重大的调整。“三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对警察执法施教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三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的严重滞后。传统的经验型、粗放型管理模式已越来越显示出不适应性,在现实工作中,“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矛盾十分突出。在三方面压力的挤压下,有相当一部分警察对日常管教工作表现出焦虑与烦躁,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和心理压抑状态。

  2.高强度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与相对偏低的工资、福利待遇,导致民警心态失衡。在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基层民警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所承担的责任与自己的收入不成比例。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从优待警、倾斜一线的措施落实不够,民警收入与其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反差太大,挫伤了民警尤其是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心理失衡。有近80%受测试的一线民警认为“工作太累”,其中58%的民警认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一些民警感到茫然和消沉。很多民警与自己的同学、朋友相比,收入、住房都自愧不如,内心很不平衡。这无疑使民警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障碍。

  3.工作与生活的多重压力、人际交往的高难度也使民警感到困惑。一方面转型时期的基层工作本身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监管改造等项工作的开展全都需要基层民警来完成,加上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也使民警穷于应付。工作多,任务重,工作条件差,工作难度大,工作责任大,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民警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他们不仅需要面对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自身的社会适应问题,而且还要化解来自于罪犯不健康心理的侵蚀,同时时代的发展还需要他们肩负找到打开罪犯心灵的钥匙、调适罪犯不良心理、矫治其行为恶习、教育转化其犯罪思想的重任,这也给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常年与罪犯的接触,对民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我们的管教民警常年与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民警在对罪犯进行教育的同时,他们所接触到的负面因素与社会不良现象比常人要多得多;另一方面,由于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存在着腐败、堕落、犯罪、欺诈、虚假等行为。这些社会毒瘤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散发着霉气,污染着社会环境,侵蚀着人们纯洁的心灵。绝大多数民警对此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但这样的负面影响,在很多的民警中并没有被真正的化解掉,如不能及时将之化解,当其达到一定的程度,遇到适当的诱因,将有可能影响到我们民警队伍的整体战斗力,甚至可能诱发职务犯罪,使民警从教育者转向被教育者。

  5.民警担任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加重了民警心理负担。近年来,民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民警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在具体管教工作中,为开展工作的需要,他们必须经常变换自己的角色,一会儿是执法者,一会儿是教育者,一会儿是管理者,甚至是心理辅导员和法律咨询员。在不同的工作场合就得适应不同的角色需要。这种多方位的角色频繁转换,一方面给民警的工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多种思维理念和工作标准上的差异,也容易造成民警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形成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在现实工作中,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有很多民警倦于频繁地角色转换或因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形成简单粗暴或一味充当老好人等问题,使得工作中不能处理好多种关系,加重了心理负担。

  6.民警自我心理调节手段与心理问题排解、疏导渠道缺乏。当我们询问到“当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你将如何化解存在的不良情绪和体验”时,很多民警表现出了一种无奈,最有可能采用的对策是被动地放弃或自我标准降低,以容纳和接受来缓解内心的压力。这表面上看是心理得到了调节,但对于执法工作的持续性而言,是一种责任上的放弃,易产生一种姑息纵容心理,影响工作质量和效果。长此以往,则会产生原则的动摇和怀疑,致使民警的职业水准和人格品质降低。所以,积极维护民警的心理健康,对于监狱民警的执法工作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②。

  [目前我国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目前我国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邵晓顺,郑全全(2003)对浙江监狱293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监狱人民警察在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上都表现得更为突出,表明他们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人群,有中度心理问题以上的监狱警察占7·27%,主要表现在偏执、躯体化、敌对、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造成这一问题可能原因在于监狱警察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由于监狱民警面对的是犯了罪的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监狱警察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但是罪犯常常不愿接受,双方存在尖锐矛盾。罪犯经常采取的对抗方式有公开顶撞、辱骂警察、人身攻击或者自杀自残、相互斗殴甚至越狱脱逃等,而一旦出现罪犯越狱、自杀、斗殴等恶性事件,就唯监狱警察是问,轻者降级使用,重者离岗待业,给监狱警察的身心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上述情形使监狱警察不得不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去研究改造的对策和提高改造罪犯质量的方法,并具体组织实施。同时,与其他警种和国家公务员相比,监狱警察工作辛苦但待遇不高,所得与付出不成比例,易导致其心理失衡。所有这些造成了监狱警察比社会人群存在着更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男性监狱警察比女性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在一线工作的监狱警察比科室工作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这是因为,男性罪犯由男性监狱警察管理,女性罪犯由女性监狱警察管理,而男性罪犯比女性罪犯更具危险性,因此男性监狱警察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同时,在一线工作的监狱警察直接面对罪犯,直接承担教育改造罪犯的任务,与罪犯的心理与行为冲突是即时的和面对面的,与科室警察相比必然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年龄和工作年限对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因子产生影响,并且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工作年限的增长,对身体与工作环境的不适感越来越强。当监狱警察年龄大于40岁时,躯体化因子得分已经超过轻度心理问题水平。本研究还发现,SCL-90各项得分与EPQ的N、P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即情绪越不稳定或精神质越明显的人,倾向于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表明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而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与E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除躯体化因子外的各因子及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与L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性格越内向、掩饰得分越少的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越突出。因此,监狱警察的人格类型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紧密的关系③。

  关念红,张晋碚等对广东省三所监狱978名监狱人民警察的调查显示④,监狱警察SCL-90总分和除人际关系外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0. 001),心理障碍检出率14. 00%。总分和除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外不同监狱的得分有差异,工作性质不同的监狱警察的总分、躯体化、抑郁、敌对性、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有差异,年龄不同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性因子得分不同。男警察敌对性的得分高于女性。监区和后勤狱警的敌对性因子分高于办公室,提示办公室狱警的敌对表现较少,可能与办公室狱警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其他狱警,研究发现躯体化因子分中年监狱警察高于青年,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性因子分青年高于中年,提示中年狱警的心理状况以躯体不适突出,而青年狱警则以自卑感、敌对表现和焦虑突出,与公安干警的研究相似⑤。W illiams报道上级主管的压力,缺乏社会公众的认可和赞许,会导致警察产生“工作无意义感”,使警察的心理痛苦水平较高,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水平⑥。本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对工作的不良认知与监狱警察的心理痛苦水平密切相关。陈成立,李志艳(2005)⑦等对北京市监狱管理局870名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司法警察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及修正常模比较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SCL-90评分显示,司法警察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人群,所反映出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心理/精神症状,均较普通人群严重,且存在工作岗位和性别方面的差异。EPQ评定显示,司法警察的个性特征比常模更倾向于外向,男性情绪更趋向于不稳定。这种人格特点的形成也可能是因为监管场所中相对枯燥、单调、郁闷的客观环境激发了司法警察的内心渴望所致。司法警察的精神质特性明显低于国内常模,说明长期在司法行政系统内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卓有成效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已经内化成他们人格因素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神经质和精神质虽然不是病理性的,但很多犯罪都是在其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⑧,提示精神质和神经质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司法警察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两种特性与其各种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与心理健康水平相悖,也证实了这一点。与罪犯长期、直接的接触,难免使司法警察在监管、改造罪犯的同时也会受到不良的刺激和影响,这些刺激和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内化到司法警察的人格特质中,促使其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于海霞、毕鸿燕等(2006)⑨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幸福感的调查显示,1、一半多一点的监狱人民警察有比较高的幸福感,此比例低于以社会人群为样本的研究结果;2、男犯监狱中工作的女性监狱人民警察的幸福感相对高于男性人民警察;3、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监狱人民警察的幸福感明显低于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监狱人民警察;4、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支持程度与其幸福感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幸福感程度越高。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问题的调控措施]

  所谓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调适,是指监狱人民警察个人及其家庭、监狱管理机关对监狱人民警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及某些心理障碍予以关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地有效调整,使监狱人民警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说,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持续的社会适应状态。而能够面对现实,审时度势,在现有条件下坚持工作,并努力去创造条件干好工作,就是积极的持续的社会适应状态,就很接近心理健康。监狱人民警察是一种高压力的职业,随着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开展,对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较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必然遭遇心理压力大,生理常处于疲劳状态,易于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一旦不能及时排解,日积月累,就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和行为上的异常。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调适的途径与方法

  对监狱人民警察中出现的心理失衡现象,其克服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监狱人民警察通过主体的自我心理调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心理障碍。二是建立警察的心理支持系统,为监狱人民警察创造良好的培育心理健康的外在条件。

  一、自我心理调适。

  1、保持统一的人格,自我完善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性格。监狱人民警察职业性格的自我完善,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提高自我价值感,人只有在认识自己的价值并被别人认可时,才能有所收获⑩。2)、提高自尊。自尊是一种自我评估的能力,是以尊严、爱和现实的反思面对自己的能力。正直、诚实、责任感、同情心、博爱和能力出众的品质在一个高自尊的人身上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11。3)、了解自己的性格,以利扬长避短。4)、努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性格改变。5)、选择有效方法,克服性格缺陷。

  2、学会自我调节,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情绪控制是提高个体心理素质的核心,从监狱人民警察情绪自控的水平可以看出在生理、心理和精神全面发展的整合成熟度。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情商的内涵之一。所谓情商是指用来描绘某种不同于一般智力活动的社会智力,例如像了解和控制自我情绪揣摩以及驾驭他人情绪的移情作用,通过情绪控制来提高生活质量一类的才能○12。努力提高个人的情商水平,使监狱人民警察具有更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在理智地认识情绪情感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调控情绪的技术,使自己的情绪能够达到自觉、自知和基本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激励,保持自信。自我调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提高人际智能,使多种心理品质协调发展○13。

  二、建立警察的心理支持系统

  1、政府支持:

  在法律层面予以确定,并加强宣传;保证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供给。政府需要投入大笔基金培训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增加现有医疗院校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课程设置,培养起一批心理治疗专家,发展精神卫生的教育、防治和研究工作,同时,不排斥非政府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支持。如社会慈善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宗教组织、工青妇等社会团体。提高国民心理承受力。

  2、 组织支持:

  对监狱人民警察而言,组织支持最大的来源是上级领导。各级领导对警察的关心、理解与爱护,会极大地激发警察的职业自豪感,使其充满向上的活力,更愿意在为警队奉献的过程中追寻快乐,愉悦。在警察系统内部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以协助警察调适心理,强化警察心理素质,培养抗压、自控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定常设性的心理训练制度,无论是对新干警还是晋级培训的干警,视情况开设。自我意识、情绪控制、应急反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放松训练、思维分析训练、社会工作训练、解救人质训练和终身心理健康训练,尤其需要保证一定的心理训练时间。进行警队文化建设,营造警察的精神家园,让警察产生归属性的安全感,催生团队精神,形成积极防御心理体制:比如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发展培养警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扩大社会信息交流,丰富的精神生活可培养良性情绪,对抵御挫折有积极的心理意义。

  3、家庭支持:

  是指警察个体从配偶、父母、子女等亲人处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家是一个可以找到理解与支撑的爱的港湾,实在辛劳之后可以放松和恢复精神以更好的应对外面世界的爱巢○14。家庭支持是警察个体所有的、可能的支持力量中最可*、最值得信赖的一种。家庭能够提供给警察个体广泛、持久、深入而多样的支持潜力,包括情感支持、指向任务的协助、关于期待和反馈的交流、获得新的信息、陪伴和娱乐以及归属感等。具体来说,家庭支持对警察的作用可体现在三个方面:及时有效帮助;获取精神力量;享受闲暇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支持囿于专业、能力、所能提供的支持是有限度的,当警察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已发展为严重障碍,超出家庭成员的能力时,应及时劝导其向专业人员求助。

  4、朋辈支持:

  朋辈支持是指警察可以通过朋友、同事等获得个体心理援助。朋辈支持的优点在于彼此之间相知甚深,对对方的气质性格、社交方式、成长背景、发展状况等方面特别熟悉,容易进行换位思考、给予警察个体充分的理解和宽容,有利于其情绪的缓解。朋辈支持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一、朋友支持:尤其是知心朋友的支持,可以给予警察个体温暖,保护和滋养的作用。二、团体支持:根据“人是群性的动物”理论,团体的组建可以满足人类群居的需求。团体成员基于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共同的遭遇等原因自愿地组合在一起,彼此分享自己的经验,尝试接纳团体成员的建议,互相扶持而达到改变思考,尝试新的行为模式的目的。形成良性心理互动。

  5、 环境支持

  指警务工作环境支持。这是警察心理支持系统提供的空间支持。警察个体所处的环境对其心理健康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由于环境支持不到位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情节、其危害程度可谓非比寻常。通过环境支持,达到警察的工作动机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的最终目的,减少警察心理压力,增加效力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具体的环境支持的范围包括:办公环境、执法环境、职业环境等○15。

  监狱人民警察是高压力、高应激群体,具有诸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诱因。关注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体现了从优待警的方针,还在于提高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警察职业专业化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