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买到一字板股票:和田玉收藏知识集锦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42:42

和田玉收藏知识集锦-7基础篇

 原文地址:《转》和田玉收藏知识集锦-7基础篇作者:邂逅今生

玉雕技艺史

我国治玉工艺起源与距今60万年前的“北京人”用水晶、玛瑙蛇纹石等打制的片状旧石器,之后治玉工艺从制石工艺分离出来,表明玉器手工业已经开始。

    约6000年前,原始砣机出现,玉器有了钻孔、镂空及琢磨等工艺,这标志着玉器制作已进入成熟阶段。

    夏代治玉工具以青铜砣机,玉器体薄饰细阴线几何纹,商代多用阴线勾勒,西周多作扁平状,刻饰简单、钢劲。

    春秋战国玉器以剔地隐起手法见长,碾锋劲锐,这与普遍使用铁砣和玉人操作更为熟练有关。

    秦汉玉匠往往采用舍弃细节、钢柔相济的粗线条相互搭配的手法,去雕琢神韵与气势。

    隋唐至宋辽金,碾玉高登的出现和推广对玉器制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以至此后的玉雕技艺砣碾遒劲,空灵剔透。

    元代玉器作工渐趋粗犷;明代早期作工严谨而精美,晚期胎厚重,作工草率;清代精工细作,形态端严。

    电动机、螺机、超声波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使用,使现代玉雕琢以艺术形象动人为主,以玲珑剔透见长。
将一块玉石琢磨成器物,要经过一系列加工程序。中国古代已有一套程序,清代的琢玉程序有捣砂,研浆、开玉、扎埚、冲埚、磨埚、掏堂、上花、打钻、透花、木埚、皮埚、等工序,反映了中国琢玉工艺的成熟。
    现代,玉器的加工程序,一般分为选料,设计,琢磨,抛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内容。
    1、选料
    这是第一道工序,目的是正确合理选用玉石原料,以达到物尽其美。玉石品种多,变化大,首先必须判断玉石的种类及其质量,这主要根据质地、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块度、形状等等指标来判断,从而确定作什么产品,力求优材优用,合理使用,必要时,还要进行去皮、去脏、切开等审查工艺,以"挖脏遮绺"、"量料施工",把玉料吃透,避免或减少玉料的缺点。选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富有经验的艺人,凭着一双慧眼,能认清玉石的本质,选用精确,巧妙用料,使产品效果突出,引人入胜。
    对和田玉的选料,要对玉表面仔细观察,如果玉质量好、性少,绺裂和瑕疵少,可依靠颜色和块大小及形状确定选用,方形料宜于器皿造型,三角形料用于鸟造型,长条形料用于人物造型。如玉有性、瑕疵,绺裂,可切下阴阳面一端的表皮,进行观察,以确定选用。带有一些缺点的料只要有好玉存在,都在选用之中。
    2、设计
    玉器产品不是定型产品,每件都有变化,设计工作要贯穿玉器制作的始终,设计首先是造型设计,既根据玉料特点设计造型,使造型舒适、流畅和受人喜爱,为此,必须发挥原材料的特点与造型美相结合,突出料的不同特点,如质地、光泽、颜色、透明度等。质地美,发挥玉的温润特性;颜色美,注意表现艳美题材。造型设计还要从玉材特性出发,保证工艺技术可以制作,如脆性大的料,不可太玲珑剔透,韧性大的料,可作细工工艺。造型设计的标准,一是用料干净,既挖脏遮绺,使产品上无严重的脏和绺;二是用料合理,把玉料质最美的部分放在最显眼地位,并占用最大体积;三是量料施工,根据玉料的质色,施以最恰当的工艺;四是造型美,形象逼真、美丽、生动、情趣、主题突出,四衬平稳。
    设计考虑周密后,要在玉料上画绘图形,有粗绘、细绘两道工序,粗绘是制作以前,把造形和纹样绘在玉石上;细绘是作出粗坯后,把局部细致的要求绘在坯上。在制作过程中如出现变化,要随时修改设计,设计者与制作者互相配合,使玉器精益求精。
    和田玉的造型设计,要根据玉质和玉色等精心设计,有的一块玉料可以设计几件产品。有小绺和石的玉料用于仿古玉器,效果很好。有俏色的玉料在造型中巧用俏色,产品更加生动有趣。白玉产品重视洁白和润美,造型面要求圆润,多用于器皿造型,在人物造型中制作仕女,佛像,象征道德情操美,青玉色浅淡的,可取用薄胎造型,青玉色浅淡的,可取用薄胎造型,色浓重的,可制作动态较大的兽类造型。墨玉根据全墨,聚墨和点墨不同情况造型,全墨多用于器皿,聚墨用于俏色。
    3、琢玉
    设计完成之后,制作者利用磨玉机和工具、磨粉等,按设计意图加工成产品。技巧千变万化,归根到底是琢和磨,琢就是利用铡铊、錾铊等,将造型中的涂料切除,其手法有铡、摽、抠、划等。磨就是利用冲铊和磨铊等,将造型中的余料研磨掉,有冲和轧的不同方法。在基本造型完成后,为清晰西部,还要进行勾、撤、掖、顶撞等工艺。勾是勾线;撤是顺匀线去除小余料;掖是勾辙后的底部清理清楚;顶撞是把地纹平整。此外,还有叠挖、翻卷等工艺,把花瓣、衣边做的飘。打孔、镂空、活环琏等工艺一般是琢磨时一起进行的。琢玉是属于艺术范畴的创造性劳动,琢玉人员的水平是关键一环。中国的琢玉以高超精巧的技艺称誉世界,正如世界许多学者、艺术家所说那样,玉及其雕琢的特技,是中国人的天才创造和杰出贡献。现在中国的玉雕厂都拥有现代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精湛的琢玉艺人,在生产车间进行创造性劳动,艺人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碾出精美的玉器。
    和田玉的韧性大,在制作产品中,仅可能施以细工工艺,使其形准、规矩、利落、流畅。细工是细部的精加工技术,难度较大,是精美玉器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田玉用以制作薄胎,更能反映玉质之美,薄胎玉器是中国精美玉器的重要品种。其制作技术主要是串膛和做花,使造型薄厚均匀,色泽一致,产品以器皿类为主。在一些玉器中还勾槽压金银丝和嵌镶宝石,压丝嵌宝技术是很有特色的技术之一。此外,在制作中还要注意玉性处理,不能因有玉性把宝贵的玉废掉。
    4、抛光
    抛光是把玉器表面磨细,使之光滑明亮,具有美感。抛光首先是去粗磨细,即用抛光工具除去表面的糙面,把表面磨得很细;其次是罩亮,即用抛光粉磨亮;再次是清洗,即用溶液把产品上的污垢清洗掉;最后是过油、上蜡,以增加产品的亮度和光洁度。
    和田玉玉器的抛光,要求使玉面平顺,以反映玉的润美,这就要把玉性压下去。如制作仿古玉器,要求过胶磨细的乌亮,不经照亮就过油、上蜡,以反映古玉特点的亮度。经过上述程序,把玉器制成后,还配上富丽的装潢,以美化和保护玉器,并提高身价。座是玉器的主要装潢,用木、石、金属等制作,其形状、高矮、厚薄和造型雕刻都应以玉器造型为依据,使之浑然一体。匣是放置玉器用的,大体反映了玉器的高贵程度,有专门的技术要求,以保持中国匣的风格。
    总之,一件玉器制成,从选料开始,到装进匣才算全部完成,凝结着琢玉艺人的心血。一件产品,少则一月,多则数年,稍不留意就是损坏的危险,琢玉艺人历经风险,费劲心机。所以,一件玉器不仅玉料宝贵,而琢磨之功更是难得可贵。

总结我国的玉雕工艺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线刻:即以单线条刻成花纹图案。
2,薄意:即有画意的极浅的薄浮雕。
3,浮雕:即在平面上雕刻出凸起的图案或造型。
4,圆雕:即为三维立体的雕刻造型。
5,镂雕:也称透雕,即雕琢不局限于玉料的一面,而是穿透玉料,镂空雕刻,从而在玉件中存在许多两面相通的空间。
6,俏色雕:即巧用玉料的多种颜色,使不同的颜色恰好分布在玉雕需要部位,使作品有巧作天合之感。
7,内雕:是深入玉料内部雕出圆雕及浮雕造型的玉雕手法。
8,凹雕:与浮雕相反,是在平面上雕出凹下的图案或造型。又称阴雕。
此外还有很多玉雕手法的专业用语,在我们翻阅有关玉雕类的书籍,尤其是古玉方面的书籍时,若不明白含意,则很难按其字意去学习鉴赏方法。如双沟阳纹或称双沟线、阴刻、阳刻、减地阳纹等等。
双沟阳纹也称双勾阴线纹,是商代才出现的雕琢手法,是并列的阴刻双线条,看上去像阳纹线,其实不是,而是将纹线的两侧浅磨去两条凹槽,它们是斜下的浅沟,并非直下的切壁,所以看上去像阳纹浮雕。这种特点与当时的琢磨轮具直接相关。现在的加工工具即便是仿制,在细节上也很容易出破绽。
    减地阳纹也称减地平凸,是指一种浅浮雕,纹饰浅浅的凸出于地(平面)之上。这种阳纹是通过磨削“地”而实现的,即所谓“减地”。这种琢刻手法在商代玉器中就有发现。
    阴刻、阳刻较易从字面上理解,阴刻即凹刻,阳刻即是凸雕,只是对纹饰的描述,并没有琢磨手法的含义,不同时代则可能实现方法及特征都有所差别。
    总之,各种玉雕工艺手法为世界演绎出瑰丽的东方艺术——中国玉雕。

玉器收藏鉴赏百科

礼仪玉和葬玉


  礼器是古代礼制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玉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但并非泛指礼仪中所用的一切玉器,而是专指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玉器,称之为“六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古人主张天圆地方,“以苍璧礼天”,那是因为天是圆的,又是苍色(青色)的缘故;“以黄琮礼地”,那是因为地是黄而方的。古人以玉的颜色和形制,来配合阴阳五行之说,从而产生了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仪仗器主要是在重要场合中执以示权,或旁侍以增威仪的器具,用以保持统治者的尊严。仪仗玉包括玉斧、玉戚、玉钺、玉戈、玉刀等,都是象征性的武器。

  丧葬之礼在中国起源很早,早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文化中,就发现有许多散布在尸骸附近的石珠、兽牙等,这说明当时已有随葬的器物及风俗。到了汉代,厚葬之风日盛,葬玉更是极为普遍。人们相信玉有保存尸体的功用,认为尸体入葬时,会遇到水银浸泡,而水银遇玉就会凝固,所以以玉敛尸就会使尸体不腐烂,从而产生再生的可能。真正的纯随葬玉不是泛指所有的埋葬在墓中的玉器,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作的玉器,主要包括:玉握、玉塞、玉衣、玉玲等。


玉琮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新石器时代发现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为产于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黄色,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除少数作圆筒状外,多制成规整的内圆外方形。琮体切割规整,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中接处常留有两层。玉琮的形体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饰有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成四组,随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纹饰分数组饰于琮上。部分玉琮在主体兽面纹外,用细阴纹刻细“神人”图形和云雷纹,阴线用利石刻划而成,线条坚挺。浙江杭州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琮为现今所见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

  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该造型很少见。春秋战国时期玉琮的造型与西周相近,形体较小,战国部分玉琮刻有细致的兽面纹、勾云纹等纹饰。汉代玉琮已不再制造。

  宋以后出现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饰当时流行的纹饰。明末至清代的伪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体玉琮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时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习惯的不同,伪品多数显得圆滑有余而古意不足,熟旧的程度更难做得逼真。


玉圭


  《说文》中称的“剡上为圭”指的是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圭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石铲和石斧,因此今天古学界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许多玉铲及方首长条形玉器都定名为圭。真正标准的尖首形圭始见于商代而盛行于春秋战国。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周礼》记载圭有多种形制、多种用途,现在考古实证材料还不能予以证实,不少问题有待研究。战国以后圭在社会上就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点缀朝廷的威仪时曾制造过,但绝大多数没有流传下来。今日所见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战国的作品。清代伪古玉中有少量圭形作品。

  圭的形制特点因时代不同、种类相异而存在较大的差别,新石器时代的“玉圭”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圭。这种长条形、平首带穿的玉器多见于龙山文化,以素面为多,少数在下端饰有阴线弦纹,精美者刻有兽面纹。纹饰系用利石刻成,有明显的刻划痕迹。

  真正的玉圭见于商代,有两种形式,一种平首,圭身饰双钩弦纹,另一种尖首平端,近似后代的圭。周代玉圭,以尖首长条形为多,圭身素面,尺寸一般长1 5至20厘米。战国时期出土的圭数量较多,其中不少是石制的。圭身宽窄大小不一,现今所见的均为光素。山西侯马盟誓遗址所出的盟书均书写于不规则的石圭上。汉代玉圭己从社会日常生活中消失,只有王公贵族为了显示其地位,才特别雕造了少量的玉圭。宋以后,历代都有不少仿制品。明代玉圭呈尖首平底状,有的器表满布浮雕的谷纹或蒲纹,有的阴刻出四山纹,寓安定四方。



玉璋


  玉璋的形状,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璋的种类据《周礼》中记载有: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赤璋”是礼南方之神的;第二类“大璋、中璋、边璋”是天子巡守用的;第三类“中璋、牙璋”是作符节器用的。“赤璋”是用赤玉(玛瑙)做的璋,是祭南方之神朱雀的礼器。

  玉璋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分别出土过3件玉璋,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玉璋。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有玉牙璋,青灰色,通体磨光,光洁鉴人。柄与器身一侧各钻一圆孔,两面磨刀刃,刃微凹,两阑出扉牙,长54厘米。二里岗出土的玉璋,为淡青色,后部微残缺,前部为斜刃,后部两侧有牙状突起,安柄处钻一圆孔。西周的玉璋比较少见,器形与商代相近,器身窄长,尺寸较小,中略内凹,三角形端刃一尖长,一尖短,长方柄,扉牙之间亦饰平行阴线。春秋玉璋形状较多,或呈扁平条形,素面无纹;或端刃内凹,作弧形;或首端呈斜角;或上、下端皆微作斜角,身两侧一边微弧,一边似斜刃。战国以后,出土玉璋几乎不见。

  玉璋除用作六器之一外,《周礼,考工记》中还有“大璋亦如之,诸侯以聘女”的记载。《周礼·考工记》又载:“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天子以巡守。”说明玉璋还是天子巡狩的时候祭祀山川的器物。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边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礼毕就将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礼毕就将璋投到河里。《周礼·典端》载:“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近来,香港也有玉璋出土,随着数目的增多,对玉璋的认识也更加清晰。


玉璜


  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说文》称:“半璧为璜。”实际上古代的玉璜不仅限于规整的半璧(半圆)形。璜在“六器”中被作为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玄璜礼北方。”但在考古发掘中,多发现于人的胸腹部,挂系一种佩饰,并往往是组玉佩饰中的佩件。资料表明,各个时代的玉璜除具有圆弧形的特征外,其形制的变化非常大,只有少数是规整的半璧形。
  璜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器形制之一,早在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早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了玉璜。新石器中期长江流域良诸文化开始普遍制造和使用至璜,这一对期五璜被人们用作佩于胸前的装饰品,形状多不规则,变化较多。
  商、西周时期,玉璜仍普遍地使用。从现今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看,此时绝大多数的玉璜,仍是作为典型的装饰品使用,关于璜的礼器用途,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
  春秋战国时佩玉盛行,玉璜作为成组佩玉的组成部分大量出现,其形式和纹饰极为丰富,并出现了许多异形璜。汉以后,玉璜作衰退势。所见南朝和北齐的玉璜均作弧形素面状,两端靠外周处钻孔,有的在内外周缘还包镶金边,与早先稍微有异。
  南北朝时,官服需悬挂玉,玉璜重新出现,此时玉璜已演变为梳背形或菱形,形状异于前代。这一时期佩玉在社会中流行的范围很小,因而玉璜的数量极少。
  唐代贵族妇女喜佩戴成组佩玉,佩玉的主体是云头状玉璜。同南北朝时相同,玉璜在当时颇为罕见。  宋至明清伪古玉中多有小型玉璜,其目的不外于供玩赏和收藏,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佩带的已演变成玉锁、玉牌等新的形式。 

喻意深邃的吉祥图案

喜欢玉器的人都会发现,玉器上常以蝙蝠、葫芦作为题材,但收集多了,你也会知道中国玉器题材,神仙人物、鸟兽动物、星云山水、树木花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而且从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绵延到今天,各有特色。
    吉祥如意
    ㈠)龙凤呈祥:图案为一龙一凤。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传说很多,  《史记·高祖本纪》开始将龙和帝王联系起来,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而已有身,遂产高祖。”凤是百鸟之王,  《淮南子》一书开始称其为祥瑞之鸟,雄曰凤,雌曰凰。龙凤是人们心中祥兽瑞鸟,哪里出现龙,哪里就有凤来仪,就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所以龙凤是一种祥瑞的象征。
    (2)二龙戏珠:图案为两龙头相对,共颔一火球。  《通雅》有“龙珠在颔”的说法。民间传说认为龙珠可以避水火等灾害,故以此为图案祈求避邪免灾、祥和如意。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还有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宋代至清代均有出现,圆雕、玉牌均有。
    (3)喜上眉梢:图案为梅花枝头上有两只喜鹊,古人认为鹊能报喜,故称喜鹊。两鹊寓双喜,梅谐眉音。
    (4)报喜图:图案为一豹一喜鹊,豹音同报。  
    (5)喜从天降:图案为一蜘蛛网上吊着一个蜘蛛者,因我国民间习俗称蜘蛛为“喜蛛”,多用于玉牌子上。
    (6)欢天喜地:图案为一獾一喜鹊,见于明清圆雕。   
    (7)欢喜图:图案为两獾相嬉,明清圆雕。
    (8)喜相逢:图案为两童子笑颜相对者。
    (9)四喜人:四个童子手足相连者,圆雕玉人多用。  
    (10)三星高照:图案为三个老神仙,三星是传说中的福星、寿星、禄星。他们专管人间祸福,各司福、禄、寿职。三星高照象征幸福、富有和长寿。亦有图案为一老寿星、一鹿、一飞蝙蝠的,称之为“福禄寿”。多用于玉插屏及玉牌子上。
    (11)流云百福:图案为云纹、蝙蝠。云纹形若如意,绵绵不断,蝙蝠寓福。常见于玉牌子上,清代晚期鼻烟壶上亦见。流云百福,即百福不断之意。
    (12)必定如意:图案为毛笔、银锭、如声。“笔”谐音“必”,锭定同音,再加上如意,喻意“必定如意”。用于玉牌子较多,明清两代常见。
   (13)年年有余:图案为两条鲶鱼,鲶音年,鱼与余同音,表示年年有节余,生活富裕。民间以此表示对美好生活的象征。图案为两条鲶鱼首尾相连者,童子持莲抱鲶鱼者,均称“连年有余”。图案为一磬一鱼或一磬双鱼,一童子击磬一童子持鱼者,皆称“吉庆有余”。一妇人手提鱼者,称之为“富贵有余”。
    (14)群仙祝寿:以神话传说中3月3日是王母娘娘生日,各路神仙前来祝贺的场面作为图案,以此取其吉祥喜庆之意。见于玉插屏及圆雕山子和圆雕笔架。
    (15)福从天降:图案为一活泼可爱的胖娃娃正伸手抓一快到手边的飞蝙蝠,寓意为“福从天降”、 “福自天来”、 “天赐洪福”等。此外还有“五福临门”、“引福人堂”、“天官赐福”等图案,用于圆雕人物件及玉牌子。

寿多福
    (1)龟鹤齐龄,龟鹤同龄;图案为一龟一鹤。《韵会》:“龟为甲虫之长。”龟寿万年,是长寿之象征,鹤是仙禽,《崔豹古今注》:“鹤千年则变苍,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以两者作为长寿的代表,寓同享高寿之意。
    (2)鹤鹿同春:图案为一鹤一鹿与松树。古人称鹿为“仙兽”,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有“禄鹤”同春之意,亦有富贵长寿之意。
    (3)松鹤延年:图案为仙鹤、松树。  《字说》:“松百木之长.” [[礼记·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松象征长寿与气节,松鹤构成一图,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
    (4)福禄寿喜:图案为蝙蝠、鹿、桃、“喜”字。蝙蝠之蝠寓幸福之福,借鹿寓禄,寿桃寓寿,加上喜字,表示对幸福、富有、长寿和喜庆的向往。多见于明清玉牌子。
    (5)五福捧寿:图案为五只蝙蝠围着一只仙桃和一个寿字。《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这一图案用于玉牌子,清代多见。
    (6)多福多寿:图案为一枝仙桃,数只蝙蝠。明清玉牌子常见此图案。
    (7)福寿双全:图案为蝙蝠一、寿桃一、古钱二。表示人们心底希望幸福,富有和长寿之意。用于圆雕玉件及玉牌。
    (8)福寿三多:图案为一蝙蝠、一桃、一石榴或莲子。《庄子·天地》:“尧欢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古人因以“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为祝颂之词。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莲子”乃连生贵子之意。
    (9)三多九如:图案为蝙蝠、寿桃、石榴、如意。《诗·小雅·天体》:“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川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10)福在眼前:图案为一蝙蝠,一古钱,眼前(钱),有孔之古钱,旁加一蝙蝠,意为幸福就在眼前。
    (11)福至心灵:蝙蝠、寿桃、灵芝,桃为寿而其形似心,借灵芝之“灵”字,表示幸福的到来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12)福寿齐眉:蝙蝠、寿桃、荸荠和梅花。
    (13)长命富贵:图案为雄鸡伸颈长鸣和一支牡丹花。雄鸡长鸣喻长命,牡丹乃富贵之花,喻富贵。
    (14)福寿无边:蝙蝠、寿桃和盘长。
    (15)寿比南山:图案为山水松树或海水青山。典出《诗经》:“如南山之寿”。“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乃常之对联。
    (16)长命百岁:图案为一雄鸡伸颈长鸣,鸡旁有许多禾穗。以此祈求长命百岁。
    (17)麻姑献寿:图案为麻姑仙女手捧寿桃。麻姑,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仙女。葛洪《神仙传》说她为建昌人,修道牟州东南姑余山。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召,蓬莱之水也浅于时或许又将变为平地。后世遂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之急剧。她的手指像鸟爪,蔡经见后想:“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又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她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旧时祝女寿者多以绘有麻姑献寿图案之器物为礼品。
多子多孙
    (1)流传百子:图案为一开嘴石榴或子孙葫芦葡萄。旧时传说,周文王有百子。以石榴子多表示百子,还有“子孙葫芦”之说。有百子图、麒麟送子,莲生贵子等图案,表示“子孙万代”、  “万代长寿”等。   
    (2)连生贵子:图案为荷花中有—小孩,荷花之果实为莲子,以此借喻连续、连绵之意,此图表示人丁兴旺的心理。
     (3)麒麟图:一兽,头上一角,狮面、牛身,尾带鳞片,脚下生火,其状如鹿。麒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古称之为“仁兽”,多作吉祥的象征。“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橄。” “橄”同“薮”即沼泽。汉代砖上的麒麟图案与马和鹿的样子相似,汉后逐渐完善了麒麟的形象。地毯及文物中的麒麟图案,多为“麒麟送子”,“麟吐玉书”等。因麒麟是瑞兽,又借喻杰出之人,麒麟送子,麟吐玉书皆有杰出人物降生之意。
    安宁和平
    (1)万象升平:图案为一大象身上刻有   字花纹,腰负一瓶。绢字在梵文中作SniYatRA(室利株蹉),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以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制定此字读为“万”字。万象升平表示人民祝愿国泰民安,百业兴旺,国富民强之升平景象。还有“太平景象”、“景象升平”等图案。
    (2)四海升平:图案为四个小孩共抬一瓶。孩音同海,借此表示四海升平之意,表达人民厌恶战乱、热爱和平的善良愿望。
    (3)平安如意:图案为瓶、鹌鹑,瓶谐音平,鹌音同安,合称平安如意,希望和平与安宁。
    (4)一路平安:鹭鸶、瓶、鹌鹑各一。“一鹭”寓“一路”。整个图案为祝旅途安顺之意。
    (5)岁岁平安:图案为穗、瓶、鹌鹑。意为“岁岁平安”。
    (6)事事如意:图案为柿子、如意。柿音同事,意为每一件事都会如您所愿。   
    (7)诸事遂心:图案为几个柿子、桃子。几个柿子指代诸事,桃形如心,寓诸事遂心。《尔·雅翼》:“柿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五霜叶可玩,六佳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8)五世同堂:五个柿子和海棠花,图案以谐音寓意,表示古人期望富贵、五代团聚的美好愿望。

榜题名
    (1)鱼龙变化:图案为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一龙首鱼身,一鲤鱼翻越于龙门之上。古代传说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凡是鲤鱼能跳过龙门的,就可变化成龙,不能跳过龙门的,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的额头,都是没跳过龙门之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之路,变化飞腾之意。
    (2)马上封侯:图案为一马上有一蜂一猴。以马上封(蜂)侯(猴)寓比立即升腾的愿望。图案为一大猴背小猴者,称“辈辈侯”,一枫树一印一猴或一蜂一猴抱印者,称封侯挂印,挂印封侯。
    (3)喜报三元:图案为喜鹊三、桂元三或元宝三。古代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之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明代科举以廷试之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升腾化取之阶梯,喜鹊是报喜之吉鸟,以三桂元或三元宝寓意“三元”,是表示一种希望和向往升腾的图案,此外还有“三元及第”,  “状元及第”,“连中三元”,“五子登科”等图案。
    (4)教子成名:一雄鸡引颈长鸣,旁有五只小鸡。以雄鸡教诲小鸡(子)鸣(名)叫,寓意“教子成名”。还有“五子登科”,“教子成龙”,“望子成龙”,“一品当朝”等图案,表示切期望子孙取得成功之业绩。
    (5)太师少师:图案为一大狮子,一小狮子。太师,官名,周代设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太师为三公之最尊者;少师,官名,周代春官之属,即乐师也。狮与师同音,寓意太师少师,表示辈辈高官之愿望。宋至清代都有此圆雕玉器。图案为一大龙、一小龙者,称之为“教子成龙”,“望子成龙”。
    (6)平升三级:图案为瓶上插有三戟。瓶同平,戟寓级,升平三级表示官运享通,祝愿连升三级之意。
    (7)官上加官:雄鸡加鸡冠花。
    (8)八宝联春:八件宝器分两类,俗称“轮螺伞盖,花罐鱼长”。道家八宝有渔鼓、宝剑、花篮、笊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八件宝器相连接的图案称之 “八宝联春”,或“八宝吉祥”。文玩故事
    (1)岁寒三友:图案为松、竹、梅或梅、竹、石。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竹,清高而有节;梅,不惧风雪严寒。苏东坡爱竹如癖,他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题写过“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松竹梅被称之岁寒三友,乃是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节。
    (2)四艺图:琴、棋、书、画四项技艺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土生活中不可少的文玩,用以增进学识,提高雅兴。四艺造型设计古朴,优雅,富有韵律感。
    (3)博古图:鼎彝钟磬、瓷瓶玉件、书画盆景等各种器物造型种类繁多。博古图给人以古色古香之感。博古图由《宣和博古图》一书而得名。  《宣和博古图》共30卷,书成于宣和五年(1123年)之后,著录当时皇室和宣和殿所藏的古代铜器,共20类839件,集宋代所出的青铜器之大成,故谓博古。
    (4)八仙过海:八个仙人手持宝器下有大海波涛。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即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八仙故事多见于唐、宋、元、明文人的记载。  “八仙庆寿”、  “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据说,八仙在庆祝王母娘娘寿辰归途中路过东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法宝护身为舟,竞相过海,以显神通。
    (5)渔翁得利:图案为鹬蚌相争状,旁立渔翁。  《战国策·燕策二》: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第三者因而得利。
    (6)嫦娥奔月:图案为一仙女入月宫状。嫦蛾,神话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蛾偷吃后,遂奔月宫。
    (7)英雄斗智:图案为一鹰一熊作争斗状。《本草》:  “虎鹰翼广丈余,能搏虎。”  《诗·小雅》:  “维熊维罴,男子之祥。”鹰与英、熊与雄同音。猛禽凶兽相斗,二勇相争,智者胜。还有一松树上落一鹰,地上有一熊,作相互怒视欲斗之式的图案,以比喻英雄大智大勇。
    (8)八骏图:图案为八匹姿态不一的骏马。传说因穆王有八匹骏马,名称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其他传说均由此而派生。
    (9)伯牙摔琴:图案为一人举琴而对一墓,旁立一老人。典故出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交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时,俞伯牙善弹琴,一日乘舟游至汉阳江口,命童仆取琴焚香,调弦转轸,一曲未终而弦断,疑有人听琴,命左右搜之,遇樵夫钟子期。二人登舟促膝而谈,意合知音,结为兄弟,约定来年江边相见。当俞伯牙按期来到江边时,钟子期已病故,伯牙闻知,泪如涌泉,去子期坟前祭拜,并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一摔,摔得玉轸摧残,金徽零乱。老者惊问:“先生为何摔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故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