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他陆架: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24:00


 

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序言 学习不再有压力(1)
 
    在格吕宁学院的培训班里,开课时大多数新学员都会迫不及待地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非得天资过人,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吗?我这个年纪开始应用新的学习方法,还来得及吗?在带领各位读者进入本书的训练旅程之前,我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学习的成效并非只取决于与生俱来的禀赋或智商,年龄长幼和起点高低也完全不是问题!尽管每个人天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商水平都有所不同,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中大脑获得的训练和开发的程度也因人而异,但只要有心,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使阅读能力获得惊人的进步。反倒是当一个人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时候,哪怕他是百年不遇的旷世奇才,也总有一天会被凭借自己努力的普通人超过。事不宜迟,我们不妨现在就开始这段神奇的旅程吧!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的过程。从小学、中学大大小小的测验,到大学的毕业答辩,再到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做好准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家掌握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阅读技巧,让每个读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读得更快,学得更好,懂得更多。通过我在本书提及的各种练习,你将学会如何利用大脑天生的运作原理,用最自然的方式处理最为复杂、深奥的信息,然后将其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之中,把新旧知识系统地整合在一起。要知道,只有按照这种方式建构起来的知识架构,才能保证长期记忆,才能让我们在关键时刻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下意识地调出自己所需的重点信息。当然,不管我们学习的是哪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的时间管理策略都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日常琐事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理清公务和私人大小事务的轻重缓急,集中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处理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这会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变得更积极了,情绪也更加稳定了,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大了,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却越来越小了。反观一下自己现在的生活,这一切听上去还真有点不可思议,对吧?我请大家期待最后的惊喜!当你跟着本书的进度完成了所有训练以后,你就会体验到这种完美的状态绝非遥不可及。

    首先,我向大家保证,本书绝对不会出现枯燥无味且毫无实用价值的长篇论述。我会尝试用最简明易懂的方式和最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传授所有高效的学习秘诀,并且在合适的环节里插入一些浅显的学术内容,好向大家解释清楚每种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为了不让读者和学员在提高学习能力的道路上走弯路,我尽量把每一分力都使在刀刃上。首先,我进行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四处搜寻并提炼出了高效学习领域所有权威著作中的精华;然后,我在自己的亲身实践及教学过程中逐一验证了各套方法的实效性。大家现在捧在手中的这本书,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宝贵结晶。

    严格来说,我学的是法律专业。之所以涉足学习方法这一领域,主要是出于自己学业方面的考虑。回想当年,我在大学里除了修法律专业外,还兼修其他专业,学业以外还要费心经营自己创办的公司,以及在欧洲各国开办关于网页设计和网络编程的培训课程。这样一来,临近毕业时准备德国司法考试的时间自然就少之又少了。在德国,法律系学生一般都得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来准备这一毕业大考。一门心思读书复习,经常每天从早到晚埋在书堆里,每周只休息一天。可尽管如此,每年的淘汰率仍然居高不下,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无法顺利通过考试。这种形势对我来说,显然堪忧。既然在时间上无法取得优势,我就只能在学习效率方面下工夫,寻找出路。现在看来,当初的这番苦功还是值得的。尽管我准备司法考试的时间并不长,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好,我的总成绩居然在全德考生里名列前五。
对我来说,这个奇迹般的结果就是对我的学习方法最大的肯定,也成了我向读者推荐此方法的信心来源。于是,我决定成立格吕宁学院,开办新的学习方法培训课程,通过这个平台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我的成功经验和学习方法。而且,无论是出于学业与职业的考虑,还是纯粹为了满足个人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所以我彻底取消了对授课对象的限制,法律系学生以外的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我举办的培训班。在我的课堂上和书本里,等待解答的问题并非“学什么”,而是“怎样学”!

    回想那段准备司法考试的日子,如果当初有人开办这样的课程,系统地指导我复习,那该多好啊!可是,当时的我却只能凭借一己之力,一本接一本地研究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书籍,报名参加大大小小的培训班,在如此海量的信息中淘出较为有效的方法后,再把这些零星的碎片运用到考试当中,简直毫无系统性可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接触的书籍无非两类:第一类是最常见的,就是励志类的。在这类学习方法中,我们会读到大量关于高效学习方法的文字描述。那些美好的情景,光是想象一下都让人激动不已。可是,一旦我们冷静下来,试着将书里的诀窍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我们带着满心期望,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高效学习的秘诀,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不管那些关于记忆训练和速读技巧的道理讲得多么头头是道,只要自己试验一下,就会知道那只是华而不实的吹嘘。除此以外,另外一类书则是学术类的,主要涉及各种各样的理论研究成果。这类书籍不仅论述的逻辑十分严密,其内容也有科学依据,但其晦涩的语言和冗长的理论却拒人于千里之外,无法在读者中产生较大的反响。由此可见,如果读者想要获得既切实有效又有一定趣味性的学习方法,就必须自己想办法来填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在本书中,我会在必要的时候简要介绍一下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成果,从而让大家了解每个练习背后的基础原理,但真正的阅读与学习能力训练还是会侧重于实用性,保证大家不会空手而归。

    现在市面上关于记忆力、思维导图和时间管理的书籍可谓琳琅满目。因此,本书涉及的许多内容,相信大家也不会感到陌生。但据我所知,把所有与学习方法相关的内容都融合在一起,逐一探讨每个因素对整体学习效果的影响,这类书籍却十分少见。在我看来,出版物市场的这种现状与学习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是不相符的,这就是我撰写本书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本书的特别之处。

    大家在下文中即将看到的这幅示意图,就是我特意为格吕宁学院的培训班设计的学习流程图,其中囊括了整个学习流程中从读入信息到应用知识的四大阶段,以及其他一些与学习间接相关,却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迄今为止,格吕宁学院培训班的学员总数早已过万,而大家手上捧着的这本书就是从这套课程的培训内容中总结得出的精华。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对大型企业的信息管理非常感兴趣,阅读了有关这一领域不少的理论著作。当时,我突发奇想,试着将其中的经典步骤援引到学习过程当中,于是便创作出了图I–1这幅学习流程示意图。

    从这幅简单明了的流程图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获取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和4个要素。在第一阶段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书本中读取所需的文字信息。而在这个与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中,大脑读入信息的效率则主要取决于我们阅读文本的整体效率。所以,掌握各种各样的阅读技巧就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在阅读技巧中,“快速阅读”的概念已经相当普及,凡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读者,肯定已经或多或少了解过一些相关的训练方法。但在我看来,这个概念已经无法确切体现读入信息的重点了。因为过去几十年来在对阅读技巧的研究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早已达成共识,一味强调速度不仅无法全面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会对阅读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从本质上来说,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而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则始终在于理解、吸收并且长期记忆所读内容。换言之,只有在读懂了每一个字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才是真正地完成了阅读任务,提高了阅读能力。一直以来,人们都误认为这种通篇阅读的做法是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逐字逐句仔细阅读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学到更多知识。包括神经学在内的各领域的研究都已证明,每个阅读能力处于平均水平线以上的人都有可能在不影响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将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3倍以上。因此,我在本书里刻意避开“速读”这种说法,提出了“视觉阅读”的概念。在正文的第一部分,我会向大家详细解释这种阅读方法的意义所在,并且利用各种有趣的练习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诀窍。

    将文字信息读入大脑之后,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的任务—处理信息。人脑是一台异常复杂的运算机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存储信息。而且人脑对同一条信息处理得越充分,学习效果就越好。因此,第二阶段的训练任务就是学会利用大脑与生俱来的运作机制,帮助我们实现高效阅读的目的。在这个阶段,我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全新的概念—视觉卡片。其实,大家刚才看到的那张学习流程图就是一张完整的视觉卡片。主题位于卡片的正中,其他的相关信息以此为起点向四周发散,顺时针依次排开。这既是制作视觉卡片的基本原则,也是阅读时的最佳顺序。我们之所以要在阅读的同时特意拿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这种卡片,就是因为这种布局恰恰符合人脑处理信息的自然运作方式,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深度处理信息,为接下来的两个阶段打好基础。说到这里,相信你也有点动心,想要亲自动手制作自己的第一张视觉卡片了吧。不要着急,讲解完整个流程的基本内容以后,我就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解更多关于视觉卡片的内容,并且给大家布置相应的练习内容。

    图表处理信息的方式效率极高,历史也非常悠久。毫不夸张地说,早在人类文明起源之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着手探寻人类思维的运作原理了,试图依此设计出更高效的学习技巧、工作技巧。早在史前的岩画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从一个中心图形出发、发散式构图的壁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提出过利用关键词增强记忆的方法。我在本书里提倡的视觉卡片正是基于这个原理设计出来的。时至近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样做笔记的优点,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其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Buza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MindMapping)了。他在当时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表现形式,直到今天仍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本书里,我之所以避开这一传统概念,转用“视觉卡片”这种新的提法,则主要是为了配合“视觉阅读”的理念,大家大可以把视觉卡片理解成思维导图的同义词。

    接下来就是学习流程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存储信息。一说到储存和记忆,很多人就会愁眉苦脸,以为这种工作就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存储信息的过程不但一点儿都不累人,反而是整个流程中最有趣、最简单的一个阶段。

    完成了前三个阶段以后,那些新知识就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大脑里了。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只需调出大脑中已有的信息即可。这个最后的阶段看似简单,却是每个人刻苦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在前面的阶段,我们已经简要地提过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但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一种能力就是时间管理的能力。要知道,不懂得如何掌控时间的人,就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学习。如果没有切实的目标、合理的计划和明确的重点,再多的努力也只是蛮干,不仅辛苦了自己,还在无形中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管理的最大意义并非让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的内容,而是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在改善学习效果的同时有更多休闲时间,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些休闲时间。

    每个学生都肯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大考临头,可偏偏就是没有动力学习,强迫自己坐在书桌前面却一会儿动动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始终异常难熬,既没有完成复习任务,也没有放松。因此,适当的自我激励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就自然不会让越来越多的任务一拖再拖了。想象一下,一有任务就马上开工,尽快收工,这难道不是学习最理想的状态吗?此外,学习的成效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在关键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经常傻兮兮地发现自己又在开小差、做白日梦了,然后不得不伸个懒腰,晃晃脑袋,揉揉眼睛,回过头去把刚才读过的内容重新读一遍。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压力管理的重要性。人在遇到难度太大的学习内容时,必然会感到压力,而压力则难免会阻碍大脑思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想打破这个怪圈,让自己重新进入吸收新信息、积极思考的状态,我们就得额外掌握一些快速减压的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在书中,你将一一学到上述技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但在正式开始训练之前,我还是建议大家先按捺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跟着我来了解一下学习流程各个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为今后的训练打好基础。
一幅阅读旅程的完整地图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类别:快速阅读速读
    许多抱怨自己记性太差的人都认为问题出在“调用信息”这一环节,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在调用信息的阶段,大脑的任务就是按照实际需要重新整理已保存的信息,然后将其输出,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但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如果我们在存储信息(也就是建构信息结构)时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信息存放的次序不当,那自然就无法重构了。换言之,调用信息这个阶段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取决于存储信息的效果。而要想高效地存储信息,我们又得在处理信息时就根据大脑的自然工作原理用科学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在第一阶段,我们只有先保证深度理解,才能充分了解文本中隐含的信息。总而言之,每个阶段都依赖上一阶段。只有了解了每个阶段的重点所在,掌握了相关的技巧,我们才能建构起良性循环,保证整个学习过程的高效率。只可惜,不管是在小学、中学这样的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后来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中,我们都始终没有机会接触到相关的技巧。没有人告诉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方法其实都是有问题的!因此,我从心底里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大家补上这至关重要的一课,或多或少地弥补大家在学习这一知识体系中的缺漏。

    在书中,我除了介绍相关技巧,还会按顺序逐一介绍学习流程中的四个步骤。不过,各位读者也可以忽略我的论述顺序,直接从目录里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技巧学习。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有所欠缺,希望首先解决这个问题,那你完全可以先读这一部分内容。但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希望按部就班地了解整个学习过程的结构,当然也可以跟着我的节奏,从头开始逐章阅读本书。尽管如此,我也建议大家偶尔跳过一章或是打乱一下阅读顺序,或许这种新的阅读方式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新鲜感。

    图I–2较为详细地展示了整个学习流程及各个阶段训练的重点,它将一直伴随大家走过整本书的阅读旅程。你可以把它当做这次旅程的地图,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回过头来,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清晰地把握全书脉络,时刻追踪自己的进度了。在正文的各个章节,我会按照逆时针的顺序对结构图中的每一个点进行详尽的讲解。当大家阅读完整本书以后,你们的脑海中就会生成一幅关于学习流程的完整图像,彼此间的逻辑关系也会无比清晰。有了这样一幅图像,以后的学习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拓宽视野,快速阅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类别:快速阅读速读
    在阅读的第一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读取书本上的文字信息。这听上去十分简单,实际却不然。我们身处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信息爆炸,资讯泛滥。可是,现代人却仍在沿用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阅读方法,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亟须另辟蹊径,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社会,或许我们最常听到的三个字就是“没时间”了。可是,就算你的面前已经堆满了要看的书,我也仍然建议你挤出一点时间来阅读这一章。你会发现,其中关于高效阅读的内容能够让你的阅读速度提高2~3倍,而且还能让你对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彻。这样一算,阅读这点内容的时间不就赚回来了吗?

    正如我在序言中反复强调的,阅读速度绝非衡量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唯一指标,理解和记忆才是至关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不停地读书,最后脑子里却仍然空空如也,那速度再快不也只是徒劳吗?因此,我始终都反对使用“速读”这一概念,它会误导读者,把大家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在这一章里,大家将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那就是在阅读的同时提取文章的脉络,从而简化此后存储信息的步骤。这项任务不仅不会影响原有的阅读速度,反而能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读得更快。当然,你还必须从其他角度来全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否则突然加快阅读速度是肯定会影响理解程度的。美国著名导演和演员伍迪·艾伦(WoodyAllen)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玩笑话:“告诉你,我只花了半个小时就看完整本《战争与和平》了。”朋友吃了一惊,问道:“哦?那你觉得这书怎么样?”这位电影怪才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不就是讲了点儿俄国的事儿吗!”

    过不了多久,你就能随心所欲地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轻轻松松达到现有速度的2~3倍了,而且还能比原来逐字逐句死啃书本时理解得更透彻,记忆得更牢固。这听起来或许难以置信。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难道不是始终成反比的吗?其实,这种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在下文的练习里,你会体验到,根据语义单元读取信息时理解程度自然会出现惊人的提升。此外,你还会学到,怎样在读入信息的同时在脑海里梳理出清晰的逻辑脉络。你不再需要额外花时间把“视觉卡片”画在纸上,因此就能在节省时间之余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一系列技巧的结合点就是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其表现形式就是视觉卡片,因此我把本书中介绍的阅读方式统称为“视觉阅读”。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掌握这种特别的阅读方法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吧!
阅读一本新书前的准备工作(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类别:快速阅读速读
    绝大多数人捧起一本新书,都会下意识地翻开第一页,然后一页接一页地往下阅读。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这种做法其实是不科学的。阅读一本新书其实就好比从头开始完成一幅拼图。当你拆开一幅有几千块小碎片的大拼图时,肯定不会随便捡起一块就开始乱拼,而是要先看清楚最终的完成图究竟是春天开满野花的草原,还是一艘航行在湛蓝大海中的帆船。如果你是一个做事谨慎的人,可能还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检查一下拼图的总块数是否够,确保自己在拆开包装时没有粗心大意弄丢一两块。接下来就是要从大堆的拼图碎片里找出四个角,估计好大概的位置,然后再拼出完整的四条边,给整幅拼图搭起一个框架。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浩大的工程就正式开始了。首先从较为简单的部位开始,先拼好一个主题图案,或是相邻的颜色相近的部分。整个画面中较为难拼的位置可以暂且留着,等到其余部分都完成了以后,再找出最后几块拼好就很容易了。现在,我要问问大家: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都懂得拼拼图的时候要按照这种步骤来,不能一块一块乱试,可同样的道理放到阅读上来,我们怎么就把系统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忘得一干二净了呢?其实,从头开始阅读一本书,还不是太严重的阅读问题。最容易被人忽视但却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当属开始正式阅读前的准备工作。

    梳理逻辑脉络,明确宏观定位

    在开始拼图之前首先看清包装上的完整图像,这相当于在阅读的时候粗略了解一下整本书的大致内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作视觉卡片。至于具体做法和技巧,还请大家耐心等待一下,我在下文中自然会作出详细的讲解。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视觉卡片的优点所在。就拿本书为例,在这上百页的篇幅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序言后面的那幅学习流程示意图。手里拿着这样一幅一目了然的总览图,相当于拥有了一张标示整书脉络的地图。不管深入到多么琐碎的细节,你都不会迷失方向,从而忘记自己在宏观版图上所处的位置。

    此外,除了给整本书的内容整理出清晰的逻辑脉络,我们还可以在必要时寻找这本书在整个专业领域中的定位。尤其是当大家为了准备考试阅读大量专业资料和著作时,这种宏观上的清晰思路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试想一下,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是肯定不敢赤手空拳贸然闯进热带雨林的,没有指南针和地图,也弄不清自己的所在位置就出发,简直等于白白送死。可是,当我们拿起一本新书准备阅读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意识到给整本书定位的重要性。因此,在我们的理解和记忆出现问题时,也从来不会有人把原因归结到准备工作上来。

    宏观定位之所以必不可少,归根结底是因为人脑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缘脑。一旦这个大脑分区感知到周围环境中存在过多不确定或不稳定因素,认定大脑无法根据现有信息清晰把握事件的全貌时,我们就会感到恐惧,甚至惊慌失措。因此,我们在接受新信息时才倾向于寻找整体的逻辑关系,首先理清头绪,再作出确定的反应。一旦大脑无法提取所需的脉络,给出宏观上的指导,我们就会感觉手头的事情乱成一团,认为自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一下缘脑的工作原理吧。
知识普及

    缘脑的工作原理

    一般人都知道人脑分为左右脑,但我们其实也同样可以根据大脑的不同分区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划分,并且以此来分析不同区域的特点。

    所有脑部分区中最为原始的部分叫做脑干,负责指挥人体的四肢和其他器官履行最基本的功能。许多低级脊椎类动物(乌龟与蜥蜴等)、爬虫类及鱼类也有脑干,所以这个分区又被称为“爬虫类脑”。脑干这个原始的脑部分区是完全没有学习功能的,它主要辅助人类的本能冲动作出反应。我们一旦察觉到有异物向自己飞来,就会本能地抬起双手保护头部,这就是脑干发出命令的结果。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脑干的指挥作用,例如有些人在图书馆总习惯坐在同一位置,我们在办公室或是自己的车上会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件私人物品,就好像动物划分领地一样。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问:大脑的工作原理固然有趣,可是这些本能反应跟学习新知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之所以要了解脑干的功能,就是为了避免在无意中踏入“雷区”,引起脑干不必要的抵抗反应。比如,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压力过大,或是感觉到竞争威胁,我们的脑干就会本能地活跃起来。我们的大脑一旦切换到这种应激状态,血液会从大脑外部的其他分区流出,逐渐向内部聚集,最终集中于脑干部分。这时,这个毫无学习功能的脑部分区就会成为主导,我们会感到自己无法思考,也学不进新的东西,轻则学习效率下降,重则根本无法进入工作或学习状态。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考试前或是在工作上遇到新挑战时。我们的配偶或是上司有时也会成为我们压力的来源。在讲到压力管理的内容时,我们会进一步讨论这方面的内容,学习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重新找回积极的学习和工作状态,摆脱脑干本能的应激机制。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比脑干稍先进一级的脑部分区是缘脑。猴子、奶牛及海豚等哺乳类动物也有缘脑。这一脑部分区主要支配人的感觉和情绪,负责保持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说得通俗易懂一些,就是让我们始终处于身心健康的状态。而且,缘脑也与长期记忆和性生活息息相关。

    在人脑的各个分区中,最晚进化形成的是大脑皮层,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脑,它是人类特有的脑部分区。这个区域的功能十分强大,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包括语言、逻辑分析、分类整合、推理辩论、创新发明、执行策略与决策等。有了这一系列的能力,人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而不只是一味地服从或执行命令。

    每当人脑接收到一条新信息时,缘脑就会首先被激活。如前文所述,这部分主要负责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平衡,而人脑所有分区从本质上来说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确保生命安全。因此,缘脑必须充当信息过滤器,将新的信息与既有经验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得出的结论是正面的,也就是说同类的信息曾经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那么缘脑就会开绿灯,允许这条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等待进一步深度处理,我们也会从主观上感到愉悦,产生处理这条信息的动力。比如,你曾经成功地完成过一次产品展示,那你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自然会更加乐意接受此类任务。但如果你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那么缘脑在下次接收到同类信息时,或许就会亮起红灯,试图拦截这一信息,从而保护心理不再受到同样的负面影响。毕竟,心理上的稳定对于生存的意义也是不可小觑的。最后一种情况,如果人脑接收到的信息没有太大的倾向性,既不是特别积极的,亦非完全消极的,那么它仍然能够通过缘脑的过滤与监控,顺利进入大脑皮层,但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皮层无法得到强烈的刺激。这就意味着,这条信息不会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自然也无法进入长期记忆区域。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缘脑是严格依照既定的模式来完成工作的。只要成功过一次,就相当于获得了长期的通行证,因为心理上的积极反应对人类生存来说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一直墨守成规,始终遵循既定的工作与学习模式,那么我们就永远学不到新知识,无法取得进步。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改变有多么难。因此,每个人其实都在时刻与自己的习惯作斗争,试图挣脱惯性的束缚。回到学习的话题上来,缘脑的这种工作原理会使得我们越来越抗拒学习。小时候在学校里的种种不愉快经历已经让许多人在潜意识中把学习和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了,这使得我们的缘脑在接收到新信息时,自动屏蔽了许多至关重要的内容,加大了我们工作与学习的难度。

    每一种新的学习技巧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新的行为模式,因此这些技巧对于缘脑来说无一例外都是一种挑战。不管我们至今惯用的学习方法多么低效,缘脑都会固执地认为:反正我一直都是用这种方式学习和思考的,而且我至今都活得好好的,因此自然没有必要冒险去改变。这个逻辑听上去或许有点滑稽,但却十分直观地体现了缘脑的工作模式,它并不懂得我们要尝试学习的新方法是百益而无一害的。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比如遇到老虎,这种过滤机制确实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让我们停止无谓的思考,直接作出本能的反应,要不就冲上去制伏眼前这只老虎,要不就撒腿逃跑。如果没有这种过滤机制,我们的大脑就会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如果我心平气和地跟这个‘大猫’谈一谈,说不定它就不想吃我了。哦,对了!我还可以把刚采的果子给它吃,说不定它以后就改吃素了呢……”

    虽然新的学习技巧能够让我们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进而将学习所引发的情绪从消极转为积极,但首先我们必须说服自己的缘脑。所以,在起步的时候,困难始终是难免的,难怪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本书中介绍的方法才显得格外有效。我们在进行记忆力训练的时候,就会体验到这种情绪的转变。只要我们亲身体会到新的行为模式对自己有益无害,缘脑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逐渐将这种新习惯定位为积极情绪的催化剂。这样一来,它就会转而支持这种新习惯的发展,而非总是屏蔽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原有习惯将会逐渐改变其原有的方向,新的行为模式就会轻而易举地融入其中了。

    在学习流程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用同样的方法赢得缘脑的支持。其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先前提到的宏观定位。只要我们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而不是毫无目的、杂乱无章地向大脑输入信息,缘脑对信息的反应就会马上变得更平和,不那么容易反感。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法律系的学生,想要了解一下司法考试里夫妻二人共同订立遗嘱的具体法律法规。于是,你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关于继承法的专业教科书。那么,根据“视觉阅读”的规则,你第一步的任务就是要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点,以便下一步在教科书上找到继承法的相关内容。

    接下来,你要翻开教科书,从目录中提炼出继承法这一特定法律领域的大致知识结构。当然,民法法典中关于继承法的内容也会对你的整体思考有所帮助。图1–6就是我根据这部分内容总结出的视觉卡片:
有了这样的视觉卡片,所读书目和所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以及具体领域的定位就一目了然了,你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也就能时刻将新学到的知识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系统地结合在一起了。回到我们的例子上来,你现在需要的信息是夫妻二人共同订立遗嘱。那么,请你在上面两张视觉卡片的基础上总结出第三张更加具体的卡片,把所有与共同遗产相关的要点都囊括在内。这样一来,有了清晰的脉络,你的缘脑就不会强烈抵触读到的新信息了,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不管你的专业是法律还是其他学科,这种梳理脉络的方法都是完全适用的。凭借已有的专业知识,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将每本新书归类到整个学科的知识架构当中,并且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定位出新书在职业规划或是考试大纲中的位置。最后,我还可以向大家保证,花在制作视觉卡片上的那一点儿时间,不管是从长远的学习效果,还是从短期的学习效果来看,都是绝对值得的,因为有了清晰的宏观脉络,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吸收更多的新知识。

    花5分钟时间快速浏览全书

    快速浏览全书这一步就好比在拼拼图的时候先拼完四条边,由此得来的粗略的整体印象能够给我们的缘脑发出积极的信息,让它感觉更加安全,也能让你看清你拼到了什么位置。此外,这种做法还能有效地激活你的右脑。读过前文中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缘脑这个概念已经不再陌生了。那么,我们的右脑在学习的过程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知识普及

    左脑与右脑

    人脑的构造就像半颗核桃仁,有左右两个半脑之分。这两个分区之间通过神经束(也就是所谓的脑胼胝体)彼此相连。

    20世纪7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人的左右脑有着严格的功能划分。左脑主要负责所谓的学习功能,也就是我们在读书与进行职业培训时最需要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逻辑思维、语言功能、数字概念、有序列举、因果认知与逻辑分析。左脑在处理信息时采取线性方式,即按照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逐一进行运算处理,类似我们今天常说的数字化。因此,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和具体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左脑相对来说比较关注细节,所以我们可以形象地说,左脑只能看到一棵一棵的树,无法看到整片森林。

    与之相反,右脑则主要关注整体信息。人们曾经认为,右脑主管人类思维中充满幻想和创意的部分,图像、色彩、节奏、空间则是其中最显著的部分。因此,如果说对于左脑最重要的是时间,那么在右脑中,最重要的则是对空间的感知与处理。如果说左脑主要处理数字信号,那么右脑负责的就是模拟信号。右脑关注的焦点是事物的全貌,而不是任何具体的细节。换言之,右脑看到的是整片森林,而不是其中每一棵树。

    左脑右脑

    逻辑

    语言

    数字

    次序

    因果

    线性分析 图像

    节奏

    幻想

    白日梦

    色彩

    空间感

    全貌

    图1–7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分工

    随着近几十年来科学的迅猛发展,这种对左右脑功能的严格划分已经不再适用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左脑甚至可以完全代理右脑的工作,反之亦然。换言之,“左脑”和“右脑”这一对概念也只是不科学的称谓而已。人脑中其实存在着数千个不同的功能中心,它们彼此之间紧密协作才保证了人类思维的正常运行。虽然图1–7这一简化模型在医学领域已经过时,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确实拥有上述两种极端的思维模式。因此,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上述理论不失为一种通俗易懂的解释,可以简化某些复杂的脑部活动现象的分析工作。在此,我想特别说明一下:本书中凡是提到“左脑思维”,都是指分析思维,而“右脑思维”则指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空间与形象思维。在讲述存储信息的那一个阶段,我们还会进一步探讨人脑不同分区与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这个阶段,大家只需要明确一点:只有当我们同时调动自己的左脑与右脑,激活两种思维模式时,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小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通常都会不自觉地更多地使用右脑,这是我们在年纪小的时候特别容易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惜的是,一旦进入小学,开始接受课堂教育,我们就会越来越偏重左脑思维,毕竟左脑是主要负责学习的。随着这种一边倒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我们就越来越难吸收新知识了。从这时起,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没有乐趣。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体会一下左右脑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请大家一边阅读下面这篇小文章,一边试着记住故事的具体内容。

    有一天,“两条腿”拿着“一条腿”坐在“三条腿”上。突然,“四条腿”跑了进来,一下子抢过“一条腿”。“两条腿”情急之下,就抡起“三条腿”朝“四条腿”砸了过去。

    对于一个习惯左脑思维的人来说,最有用的学习方法就是不断进行机械式的重复阅读,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遍这个故事。

    有一天,“两条腿”拿着“一条腿”坐在“三条腿”上。突然,“四条腿”跑了进来,一下子抢过“一条腿”。“两条腿”情急之下,就抡起“三条腿”朝“四条腿”砸了过去。

    怎么样?反复读过几遍以后你是否记住了故事的内容?这种死记硬背的机械式方法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无法保证长期记忆。一个星期甚至是一天以后,你或许就会把这“一堆腿”的故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在机械式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抵触心理,获取信息的效率也会直线下降。长此以往,我们只好听天由命,承认自己的脑子天生不好使,一辈子都没办法跟那些聪明的同学竞争了。可是,大多数有着这种想法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之所以不擅长读书,并不是天赋问题,而是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大脑。

    那么,用右脑思维是否就会好些呢?既然大家已经知道右脑思维代表着形象思维,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乱七八糟的腿变成生动的图像。“一条腿”我们可以暂且把它想象成一块炸鸡腿。“两条腿”当然就是一个人。而三条腿不就是可以用来当凳子坐的东西吗我首先想到的是挤奶用的小板凳。“四条腿”的动物有很多,最常见的应该就是狗了。经过一系列的替换,这个故事就完全符合人脑的形象思维和记忆模式了。

    一个挤奶女工坐在三条腿的小板凳上休息,手里拿着一块炸鸡腿。她刚想咬一口,一只土狗冲了进来,把鸡腿叼跑了。女工一气之下,抡起小板凳就朝土狗砸了过去。

    现在,你可以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稍微放松一下,在脑海里把整个故事的情景从头到尾回放一遍。只要你再稍微添一点油加一点醋,充分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和想象力,我相信几天甚至几周以后你也一定可以毫不费力地回忆起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或许你现在会问,什么叫做调动感官呢?不用着急,我稍后会详细讲解这方面的技巧。

    读到这里,有些聪明的读者可能会开始怀疑,故事是我编出来的,当然就可以给每个角色都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替代图像,从而讲出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所以,我有必要进一步解释一下这个小实验。我曾经训练过几个天才儿童,帮助他们备战世界记忆力大赛。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尝试给这几个奇怪的角色随便安上两条、三条或是四条腿,可是不管怎么组合每个角色的腿数和故事情节,最终孩子们都能想象出各种各样与故事情节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具体图像,进而讲出有趣的故事。当然,我也很清楚这些幼稚的腿的故事和成年人学习的专业书籍的难度相去甚远,但这个小实验的作用只是让大家用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体会左右脑的工作方式。如何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更加复杂的信息处理当中,我会在本书的其他章节给出详尽的解答。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阅读这个话题上来。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以及被加粗或是斜体的关键词上。而且,整个过程总共不应超过5分钟。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你可以很好地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了。想象一下,如果你没有花费这5分钟的时间,而是直接一页一页地往下死啃,那样会浪费多少时间,才能突然发现自己手上的书根本没有阅读价值,或者不能提供你真正需要的信息?为了提早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准确地把握全书的内容梗概,而这就是视觉阅读的优势所在。在稍后的相应章节中,你会逐一学到这些技巧,学会如何从整本书中快速搜索出自己需要的重点信息。
要想在阅读和学习过后的一段时间内还能适时地回忆起自己所需的信息,我们就必须学会主动阅读,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书里的知识。主动阅读是什么意思呢?

    学习新知识前先激活既有的知识网络

    每个运动员在比赛之前都需要热身,在进行主动阅读前,我们的脑细胞也同样需要这样一个准备过程。在此之前,我首先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大脑存储信息的两大规律。接下来,你将学习到如何将这两条规律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当中。

    第一条规律是:要想记住一条信息,必须将其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否则,再多的信息也只能在我们的脑海里毫无章法地飘来飘去,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了。

    这个规律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人脑运作的规律。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上千亿个神经元,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脑细胞。其中每个神经元上都有上万个神经树突,与其他细胞相连。至于脑细胞之间究竟是如何沟通、如何协同完成复杂的思维过程的则是极为复杂的生物过程,科学家至今仍未能给出透彻的分析。

    虽然这些脑细胞的数量极其庞大,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神经元的绝对数量并无直接的关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反而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密集程度。可以说,人体哪个器官的神经网络最密集,哪个器官就最聪明。而如果某个部位只有很少的神经联系,那就说明神经反射的途径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神经无法足够高效地传导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新的神经联系只能建立在既有网络的基础上,凭空长出一个孤立的神经元是不可能的。

    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还请大家先来看一看图1–9。人脑中的神经联系就好比蜘蛛网上的丝线。每接收到一条新的信息,就相当于蜘蛛又织出了一条新的丝线。而且,与神经元的生长规律一样,新的丝线同样必须连接在既有的网上。如果没有固定在既有的网上,显然刚织好的丝线就会随风飘走。

    蜘蛛网都不是完全对称的,我们的知识网络也同样如此。织得密密麻麻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相对熟悉的领域,说明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具体的知识,在那个特定领域的知识最丰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最强。这些部分可以是每个人的专长,也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兴趣。有了较多的基础知识,既有的可供连接的基数就更大,我们在这些领域就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新知识,并且将其结合到既有的知识网络当中。与之相反,织得疏松一些的地方代表着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知识仍有较大的漏洞,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尚未掌握。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半是因为这部分知识和我们的学习或工作的关联不大,或者是我们对该领域毫无兴趣。由于已有的丝线实在少得可怜,那么就算我们阅读了大量新知识,也很难找到落脚点,将其固定于既有的知识网络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每涉足一个新的领域,都会感觉尤其困难、力不从心。

    知识普及

    知识—学习时间曲线

    在图1–10这张知识与学习时间曲线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条类似幂函数图像的圆滑曲线。这就是俗话说的“万事开头难”。在达到一定的学习时间以前,我们既有的知识网络还十分稀疏,所以新知识很难找到落脚的地方,知识储备的上升曲线非常平缓。我们必须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获取必要的基础知识,并逐渐了解其全貌。在起步阶段,我们虽然也会读到很多知识点,但想要记住这些细枝末节的内容却往往十分困难。可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多,一旦我们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吸收新知识的效率就会越来越高,我们在这个特定领域的学习才算踏上正轨了。
这个过程就好像滚雪球,滚得越大,滚起来就越轻松。因此,每当接触一个新领域的时候,从易到难,科学安排学习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与其从头开始就纠结于细节问题,倒不如从整体下手,由宏观至微观逐步深入学习。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我们重新回到拼拼图的例子上去。一旦拼好了四条边,我们就应该寻找整幅图案中最容易拼的部分。图片的主体拼好了,剩下的较为困难的背景部分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了。所以说,在遇到阅读难点的时候,我们不妨暂且跳过,等到通读一遍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研读,原本像天书一样的内容我们再理解起来就会有茅塞顿开之感,用很短的时间稍加思考就可以理解了。再比如一个直观易懂的例子:盖房子先得打好地基,这个道理连3岁小孩都懂,如果第一层还没盖好,就急急忙忙想要加盖屋顶,那结果肯定很糟。

    在宏观定位的步骤,我们已经通过设计和制作视觉卡片梳理出了整个学科领域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像管理电脑里的文件一样管理自己大脑里的信息。试想一下,如果你在用电脑的时候毫无章法,每个新建的文件都随便乱放,那么下次想找到它,就真让人头疼了。可是一到人脑记忆上,我们却往往忘记条理的重要性。电脑至少还有搜索功能,只要你能隐约记起文件里的某几个关键词,点几下鼠标就大功告成了。可我们的大脑却是完全依赖于条理来管理信息的。因此,视觉卡片恰恰是一种大多数人都懒得去做但实际上

    却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我们还会更加详细地讲解相关的

    技巧。

    要想更好地记忆新的信息,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那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知识网络。一旦我们在接收新信息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将其与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这根新的丝线就能更加牢固地停留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领域已经编织了哪些丝线,哪个部分的网络较为密集,哪个部分比较薄弱,急需填充新的知识。这个从整体上盘点现有“库存”的做法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知识架构,更能从一个侧面激活整个知识网络,为将要阅读的内容腾出足够的存储空间。

    这种方法就相当于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高效有序的文件夹系统。等到在第四阶段调用信息的时候,所需信息自然信手拈来了。这就好比你大脑里的磁盘碎片少了,信息的完整度提高了。相信大家都曾经使用过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这个软件的工作原理就是从整个硬盘里搜索出相关度较高的文件,然后将其重新整理,储存在相近的位置上。这样一来,日后读取数据时,电脑的速度自然就提高了。只可惜人脑还没有进化出这种功能。所以,我们在读入信息的同时就要格外注重信息的关联性,把正确的信息用正确的方法存储在正确的位置上。此外,我们还要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稍微花上一点时间,激活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好让稍后的学习更加轻松,记忆更加牢固。

    知识普及

    平台期意味着什么?
我还想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关于学习的曲线,它代表的是能力与练习时间之间的关系。与上一条曲线不同,从图1–11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条圆滑向上的曲线。我们的能力会经历一个又一个不规律的平台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会突然向上跳一个台阶。这种能力发展的模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学习一种新的乐器或是练习一种新的体育项目时,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此外,大家即将在本书中学到的视觉阅读、制作视觉卡片以及各种记忆技巧也属于这类能力。

    就以学钢琴为例吧。上完前几节课,你终于可以弹出旋律了,或许还学会了弹奏第一首简单的儿歌,这说明你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登上了第一个台阶。接下来,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难度更大的曲子,可手指却偏偏不听话,怎么弹都弹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你的能力还停留在第一个台阶上,并且正在像蜗牛一样慢慢地向前挪动。不管是学习一种新的乐器、新的体育项目还是新的阅读技巧,飞跃本身都不是重点。最难熬却最关键的其实是在同一个水平层次上停滞不前的那段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平台期。我们会逐渐感到灰心丧气,抱怨自己的努力没有换来应得的回报,要是平台期的持续时间太长,我们甚至会彻底失去动力,半途而废,不了了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曾经试图学习一门乐器,但能够真正坚持到底的却少之又少。

    所以,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痛苦的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我们在主观上会觉得自己毫无进步,但平台期却正是大脑建立新的神经联系的过程。我们之所以尚未感觉到切实的变化,是因为大脑还在进行下一步的隐性工作,那就是生物学上所说的“包鞘”。每当脑细胞,也就是神经元之间建立了新的连接,其表面就需要生成一种新的叫做髓磷脂的物质。形象地说就是光有裸露的电线还不成,必须再裹上一层绝缘橡胶,才能正常使用。必须等到这个生物过程结束了,大脑才能获得一条崭新的思维路径,我们的能力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因此,当你下次感觉自己又开始停止进步时,就请回想一下我上面所说的这个生理过程。暂时看不到进步恰恰说明你的大脑正代替你完成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帮助你完成量的积累,很快你就会突然感受到质的飞跃。你会发现,了解事物背后的运作原理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仿佛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进而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整个等待的过程。

    每个人从头开始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都必须经历这样四个阶段:

    以开车为例。刚出生的婴儿显然还不具备开车的能力,可正是因为他们还没到琢磨这件事情的年龄,所以不会开车既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不会使他们产生任何心理上的不安。这就是第一阶段的特征,虽无能力,却也尚未萌生明确的意识,即“不知己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为什么别人都会开车,而我却不会呢?一旦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意识到自己某种能力的缺乏,即“知己不能之”。由于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不会开车的种种不便,而且因此感到不安,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会主动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刚高中毕业的女生或许会缠着爸爸带自己去找个空旷的地方练车,爸爸或许会让她去驾校学习。不管通过哪种途径,重点是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找到机会开始学习这种新的技能了。这就是第三个阶段:有能力,也意识到了,即“知己已能之”。在这个阶段,我们明明已经学会了所有操作,背熟了所有的交规,可每次把手放在方向盘上的时候,心里还是难免会有点紧张。我们必须时刻留心手部动作和脚下换挡的配合,遇到比较复杂的路况也会略微有点犯怵。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系统内存全部用在开车上面,根本顾不上别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再也不用盯着倒车镜了,拐弯变线时不会老是急着打转向灯了,离合换挡、停车起步也已习惯成自然了。我们的大脑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一边开车一边听听音乐。这就说明我们已经达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意识不到自己有能力,即“不知己能之”。
在学习技巧这一领域,我们的能力发展也同样遵循这种自然的发展规律。所以,大脑存储信息的第二大规律是:只要我们不断练习,总有一天这种新的技能会习惯成自然,变成我们潜意识下的行为方式。这时,尽管我们不再刻意关注某个特定的技巧,我们的大脑也会在潜意识里指挥相关的器官照常完成任务。我们的大脑就会拥有更多空闲的空间,可以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本书里的绝大多数练习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这个训练方法能够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学习技巧转化成潜意识下操作的能力。当你完成了整本书的训练以后,一整套最科学的学习流程就已经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了,你完全意识不到技巧的存在,就可以集中精力理解与吸收新的知识。

    积极提问,双向阅读

    假设你手里捧着一本新书,并且做好相关知识和整书的视觉卡片了,那么,接下来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吗?是的。下一步我们要从这些视觉卡片出发,向自己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究竟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希望从中找出哪些信息,学到哪些知识?我希望继续深入哪几个领域?

    这个步骤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避免被动阅读。很多人都认为,阅读只是一个单向吸收信息的过程。我们通过眼睛这个媒介读入文字信息,再将其传输到脑部。但大家都不知道,在这个传输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只调动了自己的左脑。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必须把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成积极主动地阅读信息。而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给我们的学习过程添加另一条途径。我们不仅要自下而上地从文本中吸收信息,更要自上而下地把自己的思考融合到书本中去,实现双向阅读和双向学习。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必须始终走在作者的前面,并且将每一条读到的信息与自己既有的知识相比较,进而将两者融合以实现记忆。我们可以问自己,如果我是作者,我会不会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讲解这个知识点?作者在这个地方是否遗漏了某些信息?

    积极提问其实就相当于隔着文本与作者对话。有了这种互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获得更大的阅读动力,记忆效果也会明显提高,因为我们已经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把书中死板的知识转化成了自己肚里的墨水。而要做到这点,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激活既有的知识网络,尽量提出有意义、有深度的问题。

    合理计划阅读进度

    为了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被厚厚的书本吓倒,最有效的技巧就是提前把整本书划分成几个部分,计划好阅读进度。我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抱着厚厚的课本,每看完几页就数数页数,看自己还剩下多少内容要啃。如果你有这种习惯的话,那你肯定知道,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那种遥遥无期的感觉多么令人难受啊。

    划分部分完成之后,我们还要计划一下,自己究竟需要在多长的时间内读完整本书。研究证明,人脑在预先知道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会自动提高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至于每个人在客观上有多少空余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显然是不能一概而论的。等讲到时间管理时,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计划好每部分内容所需的阅读时间。如果我们时刻盯着面前的大部头,每隔几分钟就琢磨着还有300页……200页……100页,那当然没有办法集中精力理解书里的内容。与其从刚一开始就想着一整本书,倒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每读完一部分的成就感都会使我们获得更大的阅读动力。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那种便笺纸来记录下自己读过的每个部分,这种做法除了有自我激励的作用外,还能让每天的阅读进度变得一目了然,让时间管理变得更加轻松。

    阅读一本书就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再专业的运动员跑完30公里以后也难免会产生疲劳感。可是快到终点时,哪怕再疲惫,运动员也可以加快速度,全力冲刺。这就是确定目标的神奇作用。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把这种“马拉松效应”应用到阅读上面。按照作者的设计,每本书都只有一个终点。而当我们将几百页的内容自行分成几部分以后,就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临时终点,从而不断地体会到在终点前冲刺的快感。当然,由此而产生的阅读动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现在就开始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类别:快速阅读速读
    既然必要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阅读了。你不仅会学到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还能够在高速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得更加透彻,记忆得更加深刻。这种改变不仅能够为你节省大量的时间,还会在将来的阅读中给你带来越来越多的收获。在哈佛商学院,速读类的课程早已成为十分热门的必修课。肯尼迪和尼克松等历届美国总统都特意训练过自己的阅读技巧,白宫、美国空军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现任的许多工作人员也不例外。多国统计成果都已经证明了,高收入人群的年平均阅读量大都在20本书以上。全球政界与商界的高层也几乎无一例外都能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资料。难道阅读能力可以决定事业的成功吗?

    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往往能够在他人面前表现得更有魅力,从而在职场上及人际交往中变得无往不利。曾经有一项研究试图找出人际交往的秘诀所在,究竟是哪些因素令我们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感到愉悦。研究结果显示,交谈双方首先需要拥有共同话题,并且在某段特定的谈话中有机会就双方都认为十分重要的话题进行交流。由此可见,一个人的阅读量越大,知识面越广,那么他在与其他人交谈的时候自然就更容易找出双方共同的兴趣点。这听起来的确很吸引人。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你不久以后也能快速浏览大量报刊和书本,成为同学和同事圈子里最受欢迎的交谈对象。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每次重要会晤之前都会想办法找出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在正式会晤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通读一本甚至几本相关书籍,以保证交谈的顺利进行。在这个方面,这位著名的总统无疑是速读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相信大家都熟知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我看来,在所有知识中最有力量的当属引导大家高效获取信息的知识了。从今以后,请大家把阅读当做获得信息的最佳途径。此外,随着训练的增多,你的沟通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因为在高效阅读的同时,你的词汇量自然会增多,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提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阅读速度的话题。下面的几个练习需要大家准备一本额外的“练习书”。书籍的具体内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但重点是要尽量避免插图或图表过多的图书。越是我们通常认为无聊的书越好,通篇密密麻麻的文字才能让大家免受插图的干扰,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阅读练习上面。

    估算你现在的阅读速度

    现在,我想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练习书”,随便翻开一页,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连续阅读一分钟。既然要测定速度,就得准备一个计时器。任何有秒针的挂钟、手表或是电脑上的数字钟都可以。不过最好还是有倒计时功能和提示功能的电子表。除了这些传统的工具,网上还有很多免费的计时软件。如果你已经习惯在电脑前工作,这也不失为一种更加便捷的办法。略懂德语的读者还可以登录格吕宁学院的官方网站,下载免费的音频文件,根据录音提示来控制自己的阅读进度。总而言之,只要能够控制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具体的办法大家尽可灵活选择。一分钟计时完毕后,一定要记得标记出自己的阅读进度。
为了估算出你现在的阅读速度,并且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进度,我们还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本书中,我们会用“字/分钟”或“单词/分钟”作为阅读速度的单位。有了统一的单位,我们还需要大致估算一下你的“练习书”中每行的平均字数。你可以随便找出一个较长的段落,数出其中5行的总字数,然后把这个总数除以5就可以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了。完成这个练习以后,只要数出自己在一分钟内读完的总行数,再乘以这个平均值,就可以得出自己在一分钟时间内阅读的总字数了。由于我们这个练习的时间限制恰好是一分钟,因此刚才计算得出的总字数就是你现阶段的阅读速度了。例如你算出自己的“练习书”每行平均30个字,你在一分钟的时间内阅读了20行,那你的阅读速度就大约是600字/分钟。

    德国读者的平均阅读速度大致在160单词/分钟到240单词/分钟之间。在培训班上,任何起点水平的学员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都能在保证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达到600~800单词/分钟的水平。虽然这些数值对于中文读者的参考价值不大,但我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计算阅读速度的意义仅仅在于方便大家控制自己的训练进度,而不是横向攀比。而且这个数值只能说明我们在不间断阅读的情况下的速度,但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一下刚才读到的内容,标记出重点,有时还会在页边空白的地方做简短的笔记。因此,大家完全没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时刻惦记着这个标准,只要跟着本书的进度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一步步观察自己的进步轨迹即可。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阅读时最常遇见的几个问题。初步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会在后面的章节里提供应对策略,帮助大家逐步改掉阅读时的坏毛病。

    逐字阅读法的三大常见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双眼在阅读过程中的运动方式。我经常在培训班的第一节课上向学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想象过自己的眼球在阅读时是如何运动的吗?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的视线会随着阅读的进度一直匀速移动,看完一行后,马上跳到下一行的开头,如此推进。如果把这个路径画出来,就会得出图1–16中这条均匀平滑的曲线。

    但这其实只是我们大脑的错觉而已。要想看清一个物体,首先我们的视线必须停止跳跃,停留在某一点上,然后像照相机一样开始调整焦距,直至生成清晰的图像。如果我们试图看清的物体正在移动,那么我们的视线就必须以同样的速度移动,与之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眼睛才能顺利对焦。换句话说,我们的视线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是处于跳跃状态的。从图1–17中,我们可以看出具体的模式:我们的视线焦点首先落在第一个字上,视线停止移动、眼球对焦、读取信息,然后再跳到下一个字上,重新对焦、读取信息,如此推进。

    了解了这个极为重要的原理以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逐字阅读法最常见的三大问题:低效阅读、无法集中注意力及视线的下意识游移。

    低效阅读

    没有受过专业阅读训练的人一般只会逐字阅读,也就是说,他们的视线每次停留和对焦都只能读入一个字或单词。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请你举着这本书,观察一下这一页的文字。你会发现,自己的视线始终都只能聚焦在一个字上。如果你把整本书倒转过来,你会发现通篇的文字更像是一幅图像,一行行黑色的线条,白色的页边,还有每段前后的空白部分。可是只要你把书本再调转过来,用正常的角度去观察时,你的眼睛又会马上回到阅读文字的状态,一次只能读入一个字。
究其原因,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在刚开始认字的时候,小朋友们总会从字母开始,将字母作为认字的最小单位,因此起步阶段的阅读速度也非常低,更谈不上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下一个阶段就是以音节为单位。遇到较长的单词,我们先得分辨出其中的各个音节,依次读出,才能最终理解这个单词的意思。小时候,我们并不会发现这种阅读方式有任何问题,毕竟一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需要阅读的材料或书籍并不多。可是上了大学或是开始工作以后,这种低效阅读所带来的问题就逐渐明显了。讽刺的是,越是读得慢的人,理解就越不充分,而且不少阅读速度较慢的成年人还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一遇到长单词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把它拆成几个音节来读,试图以这种方式来促进信息的读取与理解。

    除了拖慢速度,逐字阅读的方式还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逐一探讨。在准备阶段,你只需知道阅读速度受限是众多问题中最明显的一个,阻碍理解和记忆才是最严重的问题。比如,你的眼睛首先看到了“一个”这个词,一个孤立的词显然无法传递任何整体的信息。1/4秒后,你的视线跳到了下一个字上:小。这时,大脑会自动把这两条信息叠加在一起。但显而易见,我们还是没能得出结果。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叠加步骤,大脑完成这个运算需要上百万次化学反应,只可惜如此巨大的运算工作还没换来任何有用的信息。接下来再看一个字:青。现在,我们的大脑一共读入了3条信息,完成了两次叠加运算后是“一个小青”,但却仍然没能理解信息的意思。

    不要忘记,在逐字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不仅要不断叠加读入的信息,完成运算工作,还需要随时记忆。上面的例子只有4个字,当然没有问题了。可一旦句子长了,我们就很可能像熊瞎子掰苞米一样,读完了最后一个字,却已经把句子的开头忘得一干二净了。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同一个例子上来,看看最后出现的一个词:苹果。大脑在经过了上千万次化学反应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个有意义的短语:一个小青苹果。随着“苹果”这个中心词的出现,我们的右脑终于生成了相应的图像。要知道,大脑生成图像的过程只需不到半秒钟,可事前的准备工作却如此烦琐。

    阅读高手之所以能够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阅读速度,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最合适的语义单元来读入信息。所谓语义单元,就是由几个字词共同构成的表达某个完整意思的词组或短语。高手就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识别出几个相互关联的字词,找出语义单元,并且下意识地将其看做阅读的最小单位。他们的视线每次都会停留在整个语义单元上,并且只需定焦一次就能捕捉属于同一个语义单元的所有字词,将其作为一条完整的信息输入大脑。这样一来,视线跳跃的次数就少了,对焦所需的时间也缩短了,右脑只需接收一次信息即可生成“一个小青苹果”的形象,左脑自然就不必辛辛苦苦地事先叠加、运算和记忆了。真正的阅读高手只需对焦一次即可读入4~5个字。也就是说,一个有10个字的句子他们只需定焦两三次就可以顺利读入了。相应地,他们的大脑也只需运算一两次就可以获取整句的意思了。没有了多余的定焦,没有了毫无意义的反复叠加运算,不仅省下了大量的时间,阅读这件事情本身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更有乐趣。
下面,请大家来读一下林肯的这句名言:

    IfIhadfive

    hourstochop

    downa

    tree,I’d

    spend3

    hourssharpening

    myax.

    如果给我5个

    小时的时间来砍倒

    一棵树,

    我会先花

    3个小时

    来磨快我的

    斧头。

    怎么样?阅读起来是否有点吃力?下面让我们换一种排版方式,试着按照读取语义单元的方式进行阅读:

    IfIhadfivehours

    tochopdownatree,

    I’dspend3hours

    sharpeningmyax.

    如果给我5个小时的时间

    来砍倒一棵树,

    我会先花3个小时

    来磨快我的斧头。

    要知道,逐字阅读的方式会导致许多问题,而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

    无法集中注意力

    除了拖慢速度、影响理解,逐字阅读还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如果你还以为放慢速度能够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那就请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和我类似的经历。当我还是法律系的学生时,就经常痛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大好的周末,我推掉所有的约会,老老实实地待在图书馆里。我拿起一本书,开始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阅读,心里还一直跟着默念。我当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全世界最勤奋的学生!但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发现自己的思绪早就飘到了九霄云外。明明觉得自己在聚精会神地读书,可再瞄一眼前两行的内容,却好像从未见过一样。没办法,只能从第一行开始,再读一遍……我相信,这个情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这其实不算太糟糕,至少我们到了一定的时候还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实际上,我们在潜意识中开过的小差根本数不胜数。我们只会伸个懒腰、晃晃脑袋、揉揉眼睛,继续读下去,对几分钟前做过的白日梦全然不觉。运气好的话,我们在无意中掠过无关紧要的部分,可万一那本书是备考的教材,而用来做白日梦的那段时间又恰恰错过了考试重点,那麻烦可就大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把刚才错过的部分重新读一遍,而且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还时常会感觉眼前的文章简直太陌生了,完全不像几分钟前才读过的。

    其实,我们在阅读时之所以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逐字阅读的坏习惯造成的。现在请你放下手上的书,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你根本无法想象,你的大脑在这不到一秒钟的短短时间里接收了多少信息,处理了多少关于图像、色彩、运动、气味的神经刺激。其实,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比世界上任何一台计算机都要强大,但我们却一直逐字向它输入信息。试问我们的大脑又怎能吃得饱呢?

    诺贝尔生理学奖、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Sperry)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人脑每秒钟有意识处理的信息量约为126个神经比特。但一般在阅读时,我们调动的资源却只相当于每秒40神经比特,这就意味着大脑每秒都有高达80神经比特的闲置空间。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件好事。大脑有了空闲不就正好可以休息一下吗?其实不然。人脑是一台异常勤奋的计算机,一旦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它就会在后台自动调用闲置空间来处理其他的信息,这就是我们先前提到的白日梦出现的原因。换句话说,如果你的阅读速度赶不上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过剩的资源非但不能节约下来以备日后之需,反而还会被用到其他无关紧要的地方,阻碍注意力的集中。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胡思乱想的内容都与当时的阅读内容无关。我们要么回想上个周末滑雪时的快乐时光,要么回忆昨天晚上在酒吧遇到美女的情景。
更糟糕的是,注意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的大脑会彻底“关机”,完全读不进任何新的内容。我们小时候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一套,与其说是阅读方法,倒不如说是最有效的催眠术。逐字阅读光是听着都觉得累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还不如改名叫催眠室,里面的人宁可望着窗外发呆也读不下书去。而且,睡前总爱随手翻翻闲书的人肯定有所体会。工作了一天,我们的身体已经十分疲惫,如果我们这时还是一小口一小口地给大脑喂信息,它就会得不到足够的信息输入,自动转入休眠状态,我们自然会觉得眼皮越来越沉,不久就酣然入睡了。如果是在白天,我们就会开一下小差,做一做白日梦。当然,大家也不用担心在学会了新的阅读技巧以后就得靠安眠药来帮助入睡,因为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可以“向下兼容”的,学会了新的技巧,你的大脑会建立新的神经联系,但原有的逐字阅读的方式却仍然存在。所以,如果你以后仍然希望用这种特殊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入睡的话,我可以向大家保证,逐字阅读仍然不失为一种毫无副作用的健康催眠法。

    通过长期训练,学会按照语义单元读入信息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专注了。一旦阅读速度和流畅度都上了一个台阶,你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脑部资源,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胡思乱想和默念了,说得俗套一些,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阅读当中,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阅读就好比骑自行车,必须先用力蹬到一定的速度才能骑得稳,骑得顺畅,不浪费我们之前提到的80神经比特的闲置空间。

    这时,你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章的内容及其内在逻辑,还能记得更加牢固。因为要想快速理解一个复杂的长句,大脑就必须在读入信息的同时将信息存入短期记忆,而高速阅读能降低快速理解的难度。

    不过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在阅读的同时不安分的绝不只是我们的思绪,我们的视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偏离其原来的移动轨迹。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提到的逐字阅读方法的另一个问题。

    视线下意识地游移

    其实,人眼生来就不善于捕捉静止的影像,因此阅读对双眼来说是一项极不自然的活动。不管是大脑还是双眼,人体的每个器官的原始功能都是为了维持生存,而不是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通过考试或是赢得升职的机会。所以,眼睛始终对运动中的物体最为敏感。阅读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强迫自己将视线停留在静止的文字信息上面,才能完成阅读这一项非本能的任务。难怪各种各样的白日梦会乘虚而入,阻碍阅读进度。其中,当属潜意识的视线游移对阅读的影响最大。一旦其他感官受到外界的刺激,我们的眼球就会马上离开书本,去寻找移动的物体。由于这种动作往往是意识不到的,所以我们只能事后再把视线重新“拽”回书本上,花时间补进度。

    人体的各个器官看似各司其职,实际上却只是为了一个最单纯却最根本的共同目标—生存。假设你现在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树枝折断的声响,那么,还不等你反应过来,你的耳朵就已经接收到了声音信息,并且将其传递到大脑,而你的脑袋已经下意识地转了过去,眼睛也开始环顾四周,搜索声音的来源。同样,如果双眼突然见到灌木丛在摆动,它们也会立即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大脑。这时,缘脑会充当信息过滤站的角色。如果它分析出灌木丛后面隐藏着的是一只野兽,就会马上指挥我们的大脑停止思考,直接指挥四肢作出本能反应,或是逃跑,或是反击。如果我们运气好,刚才的运动物体并未对我们构成生命威胁,缘脑就不需要阻断大脑的思维功能,我们的双眼就会在极短的时间里重新聚焦到其他运动的物体上面。
 由此可见,双眼天生的工作模式确实不适合一行接一行地阅读静止的文字。在换行的时候,我们的眼睛经常会不自觉地跳到其他地方。下面这个小实验就可以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体会到自己双眼视线的移动轨迹。不过,在开始实验之前,你还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实验助手。

    现在,请你和你的实验助手面对面坐下。首先请他用眼球在空中画一个圆圈,你在对面仔细观察其眼球的运动轨迹,看看是否能做到想象中的匀速圆周运动。然后,请你们互换角色,由对方来观察你的双眼。通过观察,你会发现无论多么努力地控制自己的眼球,实际结果充其量也只会是一个近似圆形的多边形。最有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就是图1–19中的这种毫无规律可言的封闭图形。

    通过这个实验,我希望让大家明白两个道理:第一,这是人眼与生俱来的工作机制。我们的“裸眼”在没有外界辅助的情况下,是无法画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的;第二,我们是根本无法有意识地感知到自己确切的眼球运动轨迹的,尤其是眼球在1%甚至1‰秒的时间里的运动轨迹,我们只能凭想象胡乱猜测而已。

    或许你从来都不曾意识到,换行也是阅读过程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实验证明,眼球寻找下一行的第一个字所花费的时间,占阅读总时间的1/3。也就是说,我们每阅读3个小时,就浪费了整整一个小时来换行。有时候我们的视线会跳到同一行的开头,有时候又会一不小心就跳过了下一行。被这种与阅读内容毫不相关的小事不断干扰,试问阅读速度怎能上得去,理解程度又怎能提高得了呢?如果每一行的第一个字都会自己伸出一只小手,向我们的眼睛示意,那该多好啊!

    在下面的章节里,我还会继续讲到阅读中常见的其他问题。不过现在,我想先请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辅助方法。

    用手指或笔尖辅助阅读

    在开始讲解之前,我想请大家继续刚才那个小实验。请你和你的实验助手面对面坐下,实验的内容同样是用眼球在空中画圈以及相互观察。不过,这次你们多了一个小帮手,那就是自己的手指。在你的搭档用眼球画圈的同时,请你用食指在他面前稍微引导一下,让他的视线跟着你的指尖移动。完成以后,请互换角色,看看眼睛听不听指挥。要知道,每个人的眼球都是需要一定的指引的,因为其天生的工作原理就是寻找并跟踪运动的物体。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也需要一定的辅助措施或引导工具。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如果要数出一页的总行数,你会怎么做?会用食指或笔在一旁辅助吗?还是单靠眼睛一行一行地往下数?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下意识地选择一种辅助手段。因为单靠眼睛不仅累人,而且计数的结果也很有可能出错。我们常常会数到一半就开始怀疑自己得出的结果,不得不从头开始,用手指来帮一下忙。其实,这种自然而然的做法往往最符合我们的本能。

    要想观察这种本能的动作,只需留意一下学龄前儿童读书的情景就可以了。他们的学习方法不仅自然,也更有效率。如果没有老师或家长在一旁指导,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都会不自觉地把一根手指放在书上,一边移动手指一边跟着指尖的引导进行阅读。不管他们是否已经认字,还是只想装模作样地看书,这根手指都会一直老老实实地放在书上面,好像没有这个引导,他们的眼睛就不知道该往哪儿看似的。只可惜,大人们总以为这是笨孩子的做法,会妨碍阅读,影响速度,只要一看见自己的孩子这样看书就要纠正。这真是大错特错!阅读的效率取决于视线移动的效率,而引导恰恰能优化眼球的运动方式,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避免视线和思绪的胡乱游移。
现在,就让我们来尝试一下最简单的阅读辅助方式吧。请你拿出自己的“练习书”,把右手的食指放在任意一页的第一行开头,然后用这根手指引导着自己的视线,一行接一行地阅读。请你坚持用这种方式连续阅读几页。

    在刚开始的几分钟里,你或许会觉得有点儿别扭,理解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不要紧,这都是很正常的反应。因为你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用这种方式来阅读了,大脑还没适应辅助工具的介入。只要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指尖的移动轨迹和文章的内容上,这种不适感很快就会消失。读完几页以后,大概是10分钟以后,你甚至会忘记自己的手还放在书上。这时,指尖辅助阅读就已经成为你潜意识下操作的能力了。如果你还记得上一篇讲到的背景知识,你就会知道自己的动作已经转入“后台”工作了,不用再占大脑内存了,而你的全部精力也就可以重新回到阅读与理解文章内容上来。

    或许你会觉得这种做法看上去太幼稚。因此,我在这里要特意强调一下这种阅读辅助的练习方法。你只需每天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来练习这种阅读方法即可。在训练时间以外,没有人强迫你在大庭广众下伸着手指头看书。当然,我们接下来的许多练习,比如“3–2–1练习”必须与阅读辅助相结合,才能改掉我们前文中提到的三种阅读问题。不过,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尽快让自己熟悉阅读辅助方法。

    如果你不喜欢这种阅读方式,那么在每天的练习时间以外你就可以完全把手指辅助忘在脑后。一旦你学会了以语义单元为基础进行阅读,不管有没有手指的辅助,你都不会突然丢失这种阅读的“超能力”。即使没有阅读辅助,你仍然能够保证较快的阅读速度和很好的理解程度,不过我们必须接受的一点是,无论经过了多久的练习,有些本能反应都是无法改变的。一旦没有了指尖的引导,我们的眼睛肯定还是会偶尔离开一下书本,下意识地关注一下周围的动静,注意力难免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在碰到难度较大的文章或是注意力稍有下降的时候,有意识地把手指重新放到书页上去。

    此外,我还要告诉大家,阅读辅助有许多种练习方法。随着练习的深入和能力的提高,我们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改变。比如,大家也可以试着像图1–21所示的那样,先把整个手掌平放在书本上,然后将拇指和食指合在一起,用中指作为主要的视线引导工具。

    关于这个手势,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的右手是以手腕为中心来左右运动的,你并不需要随着阅读的进度挪动整个手臂。请你试着用这个手势接着阅读,而且同样是连续阅读几页以上。与使用食指作为指引工具一样,在阅读刚开始的时候,你难免会觉得自己的手有点僵硬,不听使唤,手眼协调得也不是那么自然。不过只要过了一定时间,情况就会有所好转了。你可以把自己的手想象成溜冰鞋,而书就是滑溜溜的冰面,这种联想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你的不适感。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等到眼睛读完了每行的最后一个字,再把手移动到下一行。不过等你感觉自己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新的阅读方式以后,就可以慢慢试着加快手部的移动,不等阅读完最后几个字就先动手换行。至于翻页的时候,我建议大家用左手,右手始终保持同一个姿势。当然,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话,就用右手翻页。
此外,很多人也喜欢在阅读时握着一支笔,然后用笔尖代替手指来引导视线。这当然也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人在习惯了快速阅读以后,都会倾向于放下笔,重新用手来引导视线。因为当指尖触摸到书页时,我们往往都会有一种亲近书本的感觉,对进度的感知也会更直接些。

    当练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重新测试一下自己的阅读速度。你会发现,尽管还没有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训练,但你的阅读速度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了。这种进步一方面是因为你的眼睛不会毫无规律地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之间跳来跳去,视线更不会隔三差五就游移到书本之外。另一方面,你还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下一行的开头,从而节省了换行所需的那1/3的时间。总而言之,你的眼睛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捕捉文字信息的任务,整体阅读速度自然会明显提高。

    除此以外,你还会感到自己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了,读书的时候也更加专注了。这完全是我们人体自然运作机制的功劳。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那样,因为运动的物体往往是潜在的危险的来源,所以哪里有运动的物体,我们就会在哪儿集中注意力。不管我们是否能够有意识地体会到这种机制,也不管我们是否需要这种机制,它已经深深地植根在每个人的基因里。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应这种机制,从而解决走神的问题,使阅读变得更加顺畅。关于这个理论,我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在图书馆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在晚上回宿舍的路上跟他们聊天会发现,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说出谁什么时候进来过,穿了什么衣服,从哪个书架上取了什么颜色的书,又有谁在什么时候离开了座位。可一谈起当天读过的书,记忆就远没有那么清晰了。其原因就是我们在书本里通常都找不到任何会动的东西,而图书馆的入口处却总是人来人往,热闹得不得了。

    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我们让手也介入阅读这项活动当中时,我们就在无形中拥有了另外一个学习的感官途径—触觉。在第三阶段,我会进一步讲解五大感官和学习的关系。现在大家只需记住,我们的手在引导视线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有规律地运动,而这种运动的节奏就能够进一步刺激我们的右脑。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按照语义单元来读入信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能够如何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将来,即使你彻底放弃了阅读辅助,这种能力都丝毫不会受到影响,仍然能够帮助我们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逐步拓宽视线范围

    首先,请你把视线聚焦在这一行的第一个字上。然后,请你对焦在第二个字上,看看自己是否还能清楚地看到第一个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步都是不会有问题的。接下来,请对焦到第三个字,看看自己是否仍然能够看到第一个字。如果你已经看不太清楚,那就说明你的视线范围还不够宽,眼睛还不习惯在每次定焦的时候同时读入较多的字词。如果这对你来说还只是小菜一碟儿,就请你继续试验下去。

    我们的眼睛在对焦时读入的信息会被投射到视网膜上。可是,我们的视网膜并不是对每个位置的信息都有相同的辨别能力。投射在视网膜中央的图像会尤其清晰,而两侧边缘区的图像则会比较模糊。我们平时所说的视野或视线范围,就是指每个人能够清晰看见的区域,凡是落在这个区域内的字词,我们都可以清楚地识别出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逐渐把自己的视线范围运用到阅读上来,让自己学会在一次定焦的同时读入尽量多的字词。
很多人都不知道,女人的视线要比男人的宽得多。原因其实非常简单,科学家也早已证实了。在几百万年前的远古时代,男女分工十分明确。女人整天待在家里,负责保护族群居住的山洞免受野兽的侵袭。她们必须时刻留意洞穴入口以及外围区域的大小动静,视线范围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采集野果和照看孩子时,较高的视野拓展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优势之一。人类进化至今,这种能力依然深深地扎根在每个女人的基因里。

    与女人相反,男人总是外出狩猎。他们必须把视线聚焦在距离较远、范围较小的区域内才能找到猎物,并且还要一直紧紧地盯住目标不放。长此以往,男人的视线就一直处于紧张的远距离聚焦状态。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猎人老是因为路边草丛里的野果分心,那全家人迟早都得饿死。从这个角度来看,宽广的视野在男人身上反而变成了致命的缺点。我们一般不都说男人的方向感比女人要好吗?这种性别导致的差别其实同样源于远古时代的男女分工。因为男人经常要追着猎物跑到很远的地方,他们就必须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方向感找到回家的路。当然,误打误撞跑到别人的洞穴里的情况应该也不少见。总而言之,经过长时间的进化,男性的视线范围变得狭窄而深邃,所以现代的男性比较擅长寻找距离较远的物体,摆在手边的东西却总是视而不见。从科学角度解释男女视线范围有别的事实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科学原理就解释到这里。德国有一种融合了滑稽、歌舞和话剧等艺术形式的小品剧叫“卡巴莱”,近年来也出版了不少幽默的讽刺小品类书籍,这类读物时常占据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几名。其中的笑料经常来源于男女之间的这种视线区别。说得夸张一点,“睁眼瞎”的故事甚至是卡巴莱剧目最重要的题材与灵感来源之一。比如,一个女人站在漆黑一片的街上,突然发现50米开外的垃圾桶旁边扔着一只脏袜子,或是冲着马路对面的朋友大喊:“嘿!你大衣上有根头发!”可坐到方向盘前,哪怕前面那辆车的刹车灯就在眼皮底下闪烁,女司机还是熟视无睹,“咣当”一下撞个正着。类似的剧情数不胜数,可不管包袱怎么老土,却都能把观众逗得开怀大笑,屡试不爽。当然,男人偷看美女被老婆罚跪搓衣板也是常有的笑点。可是,女人难道真的就那么专一,从来不看看帅哥养养眼?才不呢!她们只是沾了祖宗的光,靠余光就能大饱眼福。而男人却不得不直勾勾地盯着美女看,结果被老婆逮个正着。

    请你现在就开始在阅读时关注自己的视线范围。将来用手指或笔尖进行阅读辅助时,也要逐渐加大难度。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试着从每行的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字开始指引,而且提前一两个字把手指挪到第二行。这样一来,为了读入剩余的文字信息,你的视线范围自然就会随之拓宽。当然,你也可以马上拿出自己的“练习书”,试验几分钟。刚开始的时候,你的大脑或许根本无法用这种方式读入信息,从而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但还是那句话—熟能生巧。借助这一技巧,你就可以绕开缘脑的干扰,训练自己拓展视野。随着练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你最终只需用指尖滑过每行文字中间的1/3处的位置,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读入整行内容。
在我们开始进行下面这个“3–2–1练习”之前,我建议大家先用一天时间来习惯使用阅读辅助,从第二天开始跳过每行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单词,逐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如果时间允许,用指尖来辅助阅读的练习当然越频繁越好。

    一目十行的“3–2–1练习”

    经过了第一天和第二天的适应期,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提高阅读能力的最重要的练习之一吧。在过去几年里,我翻阅了所有关于阅读技巧的书籍,几乎参加了市面上所有这方面的培训课程,并且逐一试验了这些方法实际的效果和可行性。在我看来,使用其中大部分方法都只是在浪费时间,无法真正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或提高阅读速度。以下这个练习却是我在总结了各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视觉卡片设计的练习,能够为你进行高效阅读奠定很好的基础。事不宜迟,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练习的具体内容吧。

    首先,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练习书”,找出一个从未读过的段落,使用阅读辅助且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连续阅读3分钟。3分钟过后,标记出自己的阅读进度。请注意,在进行这个步骤的时候,请大家用自己现有的阅读速度,无须刻意关注速度快慢。然后,请大家重新回到这个段落的开头,开始阅读第二遍。这次,你必须在两分钟而不是3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篇幅的阅读任务。所以,大家必须相应地加快阅读辅助工具的移动速度。万一你没有达到练习的要求,不能在两分钟的限定时间里读到上次的标记处,就请从头开始,重复这个步骤,直到顺利完成为止。反复几次以后,你自然就会知道自己的阅读辅助工具究竟要移动多快,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最后,你还需要第三遍阅读这个段落。这一遍的阅读目标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阅读同样篇幅的内容。与第一遍阅读相比,你此时的阅读速度已经是原来的3倍了,你的指尖也必须移动得越来越快。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或许会觉得跟不上节奏,指尖只是在纸上滑来滑去,而你却什么都看不进去。但是,你的指尖还是要尽量一行接一行地引导视线,不能因为速度快而马虎。不过话又说回来,万一你发现自己不小心漏读了一行,也不是什么太糟糕的事情。只要尽量避免干扰,继续用正确的方法读下去就可以了。跟第二遍阅读一样,如果你不能在一分钟内完成任务的话,就请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而且,由于这是最后一个步骤的练习,难度自然也最高,读了几次都无法达到要求是再正常不过的。总而言之,我们之所以需要练习,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达到相应的水平。要是已经能够轻轻松松地完成任务,就没有必要练习了。随着练习次数的不断增多,你的阅读能力也会在未来几天的时间里获得明显的进步,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需要用手指从头到尾滑过每一行了,有时候甚至只需要滑过每行的中间部分即可。这意味着,你已经对“3–2–1练习”驾轻就熟了!

    在第二遍和第三遍阅读的过程中,你的实际阅读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你既有的速度了。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相应的阅读技巧。因为,这种速度是我们通过计时的方法人为制造出来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你要做的就是巩固新掌握的阅读速度。大多数人在刚开始练习时都会觉得理解效果明显不如平时。尽管文章内容在后几遍阅读时已不再陌生,但阅读速度毕竟是突然加快了那么多,一时间不适应是很正常的。这个练习的重点在于速度,所以理解是次要的。只要大家在练习以外的阅读中以理解为主,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如果你始终担心这种突然加快速度的做法会影响理解水平,那你可以试着先完整地做一两次练习,然后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里,用你觉得舒服的不影响理解的速度再阅读一遍,你会发现,尽管自己在这遍阅读时完全没有关注速度,但实际速度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理解水平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所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个神奇的练习既能够帮助我们加快速度,又能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促进理解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假设一个人正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速度一直保持在每小时180公里左右。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把转速表遮起来,让他找个出口驶离高速公路,并且试着把驾驶速度降到每小时50公里。几分钟后看看转速表,我们就会发现,汽车的实际速度在每小时80~100公里之间,远不止每小时50公里。这就是所谓的“高速公路效应”。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驾驶,我们的大脑和感官就会产生惯性,在无形中提高了主观判断快慢的基准。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平时连每小时100公里的驾驶速度都达不到,但经过一小时180公里的高速驾驶后,大脑就会找到新的判断基准。这时猛地减慢速度,大脑就会自动把每小时100公里定义为低速。对于我们的阅读训练来说,这个心理错觉效应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可以有意加快速度来提高大脑判断阅读速度的基准线,从而养成新的习惯。

    “3–2–1练习”的原理就是要利用我们大脑的这种错觉,通过越来越短的阅读时间人为制造出“高速公路效应”,让大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适应越来越快的阅读速度。当你此后以充分理解为前提阅读时,你的大脑对速度的感知就有了一个新的基准,使你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更快的速度,而且不会感到任何压力。

    当你在每天的训练时间之外阅读其他书籍时,你自然不需要刻意加快速度。只要用自己感觉舒服的速度一边阅读一边理解就可以了。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在加快速度之后会影响理解程度,因为你此时的阅读始终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可是,神奇之处在于,尽管如此,你实际的阅读速度也会比原来的提高许多。随着训练的深入,你甚至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读入语义单元的习惯,进一步促进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和记忆。

    在这里,我还想再强调一次,我们在这一阶段练习时的重点是速度,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读完一定的篇幅,而不是理解。因为要想掌握新的阅读技巧,首先我们必须超越自己现有的阅读水平。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勇敢地迈出自己现有的舒适区。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一方面意味着在大脑中建立新的神经联系,另一方面意味着让大脑建立新的神经联系,也就是掌握新的技巧。

    每次离开原有的舒适区,都是一次学习新知识的旅程。对于许多人来说,所谓的舒适区就是喝着啤酒吃着薯片,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但如果想变健康,想减肥,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每天慢跑半小时。想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学习能力,道理也一样。借助这个练习,我们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了3倍,这样一来,我们就从现有的舒适区向外迈出了一大步。在这个过程中脑神经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我们同时学会了一种新的知识或技能。随着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原本刻意为之的动作就会习惯成自然。因此,我们之前提到的潜意识之操作能力就相当于舒适区扩大了整整一圈。原本位于舒适区以外的活动,现在就已经属于舒适区内的习惯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已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用更快的速度阅读了。
 在进行“3–2–1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完全不需要刻意地在一次定焦的时间里读入尽可能多的字词。因为只要你加快指尖的移动速度,就自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逐字阅读,你的眼睛也会自动调整节奏,用更少的定焦次数来读入整行文字信息。在这个练习里,你实际上是在引导自己的大脑在每次定焦时读入更多的字词。而识别和划分语义单元这一任务,大脑自然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你需要做的只是相信它与生俱来的强大功能。

    通过这个练习,你的双眼每次定焦、读入信息的时间也会缩短。前文我们已经解释过,双眼只需要几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可以读入文字信息。如果你还不确定,就请把自己的视线暂时从书本上移开,稍微环顾一下四周。你会发现,自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获取的信息总量简直多得让人难以置信。那么,为什么一看书就不一样了呢?为什么我们总要盯着同一个句子看上半天呢?其实,这应归咎于我们对眼睛阅读机制的错误理解。我们总是以为,自己之所以无法理解刚读过的一段文字信息,是因为没看清楚,但实际上,我们的双眼仅仅是一个输入设备,处理视觉信息完全是大脑的任务。只要我们的双眼已经落在了需要读入的文字上,那么不到一秒钟的时间,这些信息就完全进入我们的大脑了。在此之后,哪怕我们盯着同一个地方再看上半个小时,也不会对理解产生任何帮助。因此,与其傻乎乎地盯着书本发呆,还不如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好好回想一下刚才读到的内容,以激活自己的右脑,把这些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像信息。你会发现,这种看似偷懒的做法反而更有效,也没那么累人。

    尤其当你为了准备考试而阅读专业书籍的时候,就更要给自己的大脑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处理读到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速度就是其次了。只有当我们顺利地把读到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才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任务。这个步骤的具体做法,你会在第三阶段学到。到那时,你已经完成了足够的练习,可以在每次眼睛定焦的时候按照语义单元来读入信息了,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整体阅读速度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不过,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以此节省出来的时间,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囫囵吞枣、盲目地阅读更多的书籍。正确的做法是,利用这些时间来进行深层思考,更加主动、积极地调动自己的大脑思考读到的新信息。当遇到复杂难懂的段落时,就更要暂停一下,调动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来帮助理解和吸收新信息。从本书学到的新的阅读技巧,足够为你赢得充分的时间来完成这一至关重要的步骤。

    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达到这种水平。那么,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都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3–2–1练习”,具体的练习次数当然是越多越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练得越勤,你的阅读能力进步得就越快。根据我对培训班学员的观察,很少有人会因为练习时间不足而抱怨进度太慢。因为我们一般只需要练习几次,就已经可以达到惊人的效果,由此节省出来的时间已经足够我们完成每天所需的练习了。

    每天练习完毕以后,请大家在侧重理解的前提下继续阅读一分钟,然后估算出自己当天的阅读速度,填在下面的空白图表中。
从今天开始,你要坚持记录这些数值。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你可以把每次的点都连在一起,得到一条完整的曲线。这样一来,你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过程了。当然,在这张表上也会出现平台期的情况。不用担心,只要坚持练习,不久就可以体验下一次突破了。

    提高阅读速度的辅助练习

    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最有效的“3–2–1练习”,我已经向大家详细介绍过了。但如果大家想在每天训练过程中换换口味,也可以尝试一下下面的这些小练习。

    整行阅读练习

    要完成这个练习,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份报纸和一张厚卡纸。如果不巧家里没有的话,稍微硬一点、厚一点的白纸也没问题。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卡纸完全盖住报纸文章的第一行内容,然后快速向下挪动一行,紧接着马上再遮回去,如此反复几次。这个来回挪动卡纸的动作越快越好。这样几次以后,请你闭上眼睛,试着在脑海里回放几秒钟前看到的画面,回忆一整行的内容。如果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觉得难度太大,每次闭上双眼都只看到漆黑一片,那就请不断地反复上下挪动卡纸,直到可以在眼前清晰地重现报纸上的文字为止。在学习流程的第三阶段,我们会讲到,稍微把眼球朝左上方的方向移动一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激活视觉渠道。大家在做这个练习时,不妨偶尔尝试一下这个小技巧。此外,我建议大家加倍留意后面关于存储信息的内容,到时我们会进一步讲解关于大脑的各种学习途径。

    要想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所选择的报纸的排版方式是关键因素。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几份德国市面上能找到的合适的报纸。懂得了挑选原则,中国的读者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报纸。

    最适合起步练习的莫过于《图片报》(BILD)了。在这份报纸上,你可以找到大量的“豆腐块”文章,每行三四个单词的长度刚好符合我们的训练要求。如果你已经掌握了这种难度的练习,就可以试着挑战一下每行有四五个单词的文章。德国的大多数日报都有类似的版块。这个练习的终极版就是每行有五六个单词的文章,是人眼每次聚焦可以读入的最大范围。你的目标就是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线范围,力求一次定焦就看完整行内容,最终不用阅读辅助工具也可以控制眼睛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不影响理解!此外,全德发行的《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nZeitung)和《法兰克福汇报》(FAZ)也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练习,你也同样可以用“一目一行”的方法阅读这类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的新闻报道,只需要用手指从上到下滑过整个豆腐块的中线,整篇文章就读完了。可想而知,这将给你节约多少时间啊!

    三级跳练习

    这个练习是“3–2–1练习”的另一种辅助练习。它的目的是让大家在不使用阅读辅助工具的前提下,进一步习惯跳读整行文字,跳跃次数是2~3次。请你找出自己的“练习书”,挑出其中的几页,自己用笔画出如图1–27这样的三条竖线。在练习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只让自己的视线停留在这三条竖线上面。

    如果你觉得这种跳读节奏已经没有难度了,可以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加大练习的难度,每页只画上两条竖线。

    在早期的关于阅读技巧的书籍中,有一派理论认为我们只需要加快眼球移动的速度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根据我的体验,这种方法在刚开始训练时确实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过不了多久,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倒退回原来的阅读速度。在我看来,只通过提高眼球移动的速度来提高阅读能力,实际上是错将单纯追求训练结果当做实际掌握的科学方法了。如果一个人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系统的方法,那么他当然可以在没有阅读辅助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快的阅读速度,每行也只需较少的定焦次数就可读完。但在刚开始训练时,我们还没有掌握这个技巧,所以我们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借助“3–2–1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辅助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三级跳练习”是唯一一个为跳读准备的练习,是“3–2–1练习”必要的补充,能够对我们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阶段小结

    迄今为止,我们在训练阅读能力的道路上已经走了一半路程。要想进一步提高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就要在接下来的步骤里着重提高制作视觉卡片和在视觉阅读过程中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图像信息的能力。此外,我还会讲述关于学习过程中第二阶段的其他重要问题。随着你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你会逐渐感觉到,这些人为划分出来的阶段正在逐渐融合,彼此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整个练习过程讲解完以后,我会回到这个话题上来。然后,我将补充一些额外的技巧,教大家如何在短时间内浏览整本书的内容。

    在这里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从现在开始,你必须明确区分阅读练习和训练时间以外的正常阅读。本书中的练习大多偏重强调速度或眼球运动等阅读技巧,很多时候会要求大家完全忽略理解的因素,这种方式是绝对不适合正常阅读的。一旦每天的训练时间结束,你就要把练习的种种要求全部抛到脑后,一切以理解为主。在这个星期里,你一定要坚持完成“3–2–1练习”。等训练到一定进度,新的阅读技巧变成了潜意识下操作的能力,你自然就能把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平时的阅读当中。未到这个阶段以前,还请大家不要急功近利,反让练习影响到自己平时的阅读理解。至于阅读速度,大家只需每天都把最新的阅读速度记录在进度表里,用这种方式来控制自己的阅读进度即可,同样无须使这个因素影响自己的正常阅读。
在正式进入第二阶段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个研究实验:为了弄清各种阅读方式的实际效果,研究人员把受教育水平相近的三组测试对象集中在一起,要求他们阅读同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第一组人只允许“徒手”阅读,也就是用我们随意阅读课外书籍时惯用的方法;第二组人可以画线或者稍作标记;第三组人的限制最少,既可以在文中标注,也可以另做笔记。阅读完毕以后,研究人员向三组测试对象提出同样的问题,要求他们回忆并复述整篇文章的内容。结果显示,第一组人只能勉强回忆起文章的大致内容,第二组人的记忆效果稍好一些,第三组人的理解和记忆程度远远高于前两组。这个实验结果完全符合一般人对阅读效果的理解和想象。同一个文本在阅读时处理得越细致,事后的记忆自然也越深刻、越长久。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在处理文字信息时延续第一阶段中讲到的“主动阅读”,以此确保自己既能在第三阶段顺利记忆信息,也能在最后的第四阶段随时调用所需的信息。

    既然上述研究实验的结果证明,做笔记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集中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吧。在我看来,做笔记之所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与记忆文章内容,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主动处理信息的方法。要想做好笔记,我们就不能被动地接受作者写下的全部文字信息,而是要让自己的大脑开动起来,思考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所有内容,然后将主要的和次要的信息区分开来,概括出全文的结构脉络。

    但话说回来,做笔记的方法也有许多种,不能一概而论。虽说只要做了笔记就比“徒手”阅读好,但既然花了时间和精力,我们就要尽量使用最高效的做笔记的方法,尽可能优化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效果。根据我的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视觉卡片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做笔记的方式。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开篇时提到的“思维导图”?所谓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为我们的思维提供一张地图,好让自己在阅读时更加明确自己正在处理的信息的整体结构。这种引导的作用,能有效地督促我们在阅读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我在本书讲到的视觉卡片就是其中一种专为阅读设计的思维导图。

完美笔记法—视觉卡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类别:快速阅读速读
    既然说视觉卡片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做笔记的方式,那它与传统的做笔记的方法有何不同呢?这种看似耗时费力的方法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逻辑脉络一目了然

    现在,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关于缘脑的内容。由于这一脑部分区的原始功能是屏蔽一切影响心理的消极因素,所以只要我们一遇到杂乱无章的信息,它就会觉得“害怕”,立即进入戒备状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我们没有计划好,随手捡起一本书开始阅读练习,就会在无形中激活缘脑的这种紧张状态,使它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把学习变成了自己大脑的敌人。与之相反,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花上一点时间,给缘脑做一做学习前的“热身运动”,提炼出整个学科或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整体内容和宏观结构,那就相当于给缘脑发出了积极的信号,请它做好准备去接收新信息。

    从这个角度来看,视觉卡片简直就像缘脑的一剂镇静剂,因为在使用这种做笔记的方法时,所有的信息都有序地罗列在同一页纸上,信息的密度和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如果处理的文章内容太多太复杂,或是需要研读几百页的课本,一张白纸当然挤不下所有的信息。这时,你可以采取分页的策略,逐步深入了解细节。不过,关于分页还请大家千万要注意:同一个逻辑层次的信息一定要写在同一张纸上,不可在第一张纸上记录前三个次级标题及其之下的所有细节,然后再在另一张白纸上,写下其余4个次级标题,因为这样做相当于打乱了原有的结构层次,完全失去了制作视觉卡片的意义。正确的做法是,先在第一张纸上记录文章主题和属于下一层次的所有次级标题。如果还有空余的位置,就挑选较为简单的三级标题,完成第三层次的逻辑信息罗列。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次级标题,则分别再用一页纸,用每一个次级标题作为中心主题,按照逻辑层次从主到次、从粗到细地展开,逐一完成每一层次的笔记。最后,还要记得在第一页做好相应的标记,提醒自己在复习时注意后续内容。这样一来,每一页笔记的逻辑层次就清晰地联系在一起了,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毫无顾虑地无限拓展自己笔记的层次了。

    除了整篇文章或是整本书的宏观结构,视觉卡片还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每条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最重要的主题永远都位于视觉卡片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像传统的线性笔记那样,要么只是在页边空白的地方写下几个零星的重点词,要么是在笔记本上依次誊抄所有的要点。要知道,后者虽然是最普遍的做笔记方式,但却始终未能突破线性限制,因此无法帮助大脑梳理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取出文章的整体脉络。与之相反,当我们看到一张完整的视觉卡片时,大脑就能马上理解,自动将位于中心位置的信息定位成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此后读入的信息都是这一主题的延伸。此外,越是次要的信息字号也会越小,所处位置也会越靠近边缘,视觉卡片是一种将文字信息视觉化非常有效的手段,能够从另一个侧面辅助大脑对信息的处理、理解与记忆。
发散性思维与线性文字间的转换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类别:快速阅读速读
    视觉卡片是一种完全符合大脑工作原理的做笔记的方法。在第一阶段的讲解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大脑内部处理信息的具体过程。每个脑细胞—神经元—伸出一定数量的树突,与其他细胞联系,以此相互传递信息。任何一个细胞受到神经刺激的同时,与之相连的其他神经元也会马上被激活。所以我们说,人类的思维往往是发散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其实是一幅错综复杂的三维视觉卡片,而视觉卡片就是在顺应大脑自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思维过程用最直观的平面图重现出来的。

    可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却一直误以为自己的大脑是以线性的方式工作的。这一假设可以说是人们长期观察彼此之间沟通过程之后得出的结论。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只能一个词接一个词地组织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意愿。书面语言也不例外,作者不可能在一眨眼的工夫里写出自己的所有思想,读者在阅读时也必须按照相对严格的先后顺序来读取文字信息。于是,人们就以为人脑也是用这种线性方式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的。

    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后终于发现,人类的思维并非线性的,而是发散的,每秒钟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我们的大脑会在潜意识里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产生联想,而且这种联想是不受线性限制的。要想了解这种思维模式,只需要在自己身上做一个小小的试验即可:你想象任何一个物体或事件时,这个物体或事件都会引发你千奇百怪的联想。例如我们在跟同事讨论某个工程项目时,会突然冒出一些毫不相干的想法:“啊!这件毛衣真别致啊!不知道是在哪儿买的。”这就是我们大脑与生俱来的特性—发散性思维。即使思维停留在一个主题范围内,我们也会下意识地联想到一系列次主题,而每一个次主题之间也是环环相扣的,并且在此基础上还会引发更多的联想。从图2–3中,我们可以看出,人脑的思维方式与视觉卡片一样,是立体且发散的,绝不是线性的。

    毋庸置疑,阅读也是一种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分析整个过程时,可以据此划分,抽象出彼此相关的两大步骤。首先,作者要把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转换成线性的表达方式,通过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思想,这是第一个转换的步骤。之后,读者通过读取这些线性信息,在自己的大脑中完成解码的过程,从而获取另外一幅发散性图像,最终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是第二个转换的步骤。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人与人之间其实只能间接沟通,而沟通的中介便是语言与文字。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过程的两大信息处理步骤,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语言与文字这一中介在两大信息处理步骤之间实现顺利转换。众所周知,每个作者在下笔之前都要完成初步的构思。他们的大脑在这一阶段会产生无数的联想,思维也极其发散,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信息处理方式是三维的。接下来,作者把零散的想法重新组织起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并提炼,这是二维的过程。在我看来,要完成这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视觉卡片来总结、梳理并检查自己的思维逻辑。此后,我们只要考虑一下应当如何安排各条信息的先后顺序,实现线性表达,一本书或是一场讲座的大致结构就一目了然了。只可惜,许多为人师者都不了解人脑这套工作原理,因此忽视了第二个步骤的重要性。

    上述的转换步骤与读者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身为信息接收者的我们充其量只能向那些作者(也就是向我们传授知识的人)指出其中的缺漏。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接受,尽量从每本书或每个讲座中提炼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所以说,我们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任务就是要借助手中现成的线性文字信息,重新建构出作者最初的发散性思维,即三维信息。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也要借助二维信息作为过渡,这就是使用视觉卡片的意义所在。只要集中精力分析出文章的宏观结构,总结出整体脉络,我们就能把读到的内容与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深层理解和长期记忆。

    借助视觉卡片,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整篇文章的结构,判断出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如果是整本书的话,其中章节的层次划分很有可能会出现逻辑混乱的问题,如原本属于支脉a的内容,有时会被归到支脉b甚至是主脉A的章节里。某些具体的论述也会超出其理论框架的范围,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某些质量欠佳的辅导书,更是毫无逻辑可言,让人不得不重新拆分段落与章节,才能制作出一张有意义的视觉卡片。但如果只是按顺序通读一遍,或是按照传统的线性方法做笔记,我们肯定无法从整体上掌握内容的复杂结构,更不要说给教科书挑毛病了。而所谓的理解困难,往往也是因为我们的思路混乱,过于纠结细节上的论述,却忽略了宏观的分析。此外,读者看不懂有时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没想通。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而是要主动重组线性信息,利用视觉卡片帮助自己分析出文章的逻辑脉络,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吸收。
促进记忆,启发联想(1)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类别:快速阅读速读
    视觉卡片这种阅读辅助工具之所以能够促进大脑记忆,首先是因为我们在制作视觉卡片的过程中必须深度处理读入的信息。传统的做笔记法只要求我们按照要点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将其逐一记录下来,属于线性的重复工作。与此相比,制作一张视觉卡片的挑战就大得多了。我们必须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再现整篇文章的逻辑脉络。有了这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我们会更加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文章的内容我们自然就记得更加牢固了。

    此外,总结关键词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存储信息,因为我们对一本书或是一场讲座的记忆,恰恰取决于我们对关键词的把握。只要总结得当,有时仅仅一个关键词就足以概括整段内容。在学校里,越是乖巧的学生越喜欢在笔记本上整整齐齐地抄下老师的一大堆原话,殊不知,如此大量的线性工作反而会阻碍右脑的工作。只要回想一下当初背诵课文的经历,你就会发现,要让大脑死记硬背完整的句子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摘抄原文虽然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但对于记忆来说,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那些看似偷懒,仅仅是写下零星几个词的人,反而能够记得更多、记得更久。这是因为他们懂得把握重点,懂得利用有限的关键词把理解到的内容与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有了这一步的工作,我们在日后复习的时候自然会感觉轻松许多。

    想象一下,朋友在一起聊天,突然有人叫你讲个笑话。一时之间,你的大脑肯定一片空白。但如果有个朋友突然想起来你曾经讲过的一个很好笑的关于青蛙的笑话,他会提醒你:“就讲那个青蛙的笑话吧。”仅仅是“青蛙”这一个关键词,就足以让你想起那个笑话,而且不管这个笑话有多长,只要有了一个足具代表性的关键词,整个笑话的内容就会马上浮现在你脑海中。

    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这样的。只要你学会了本书介绍的所有方法,以后就再也不需要反复死啃同一篇文章或是同一本书了。当然,如果是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寻找更深层的启发,那重复阅读经典作品还是很有意义的。在后文中,我们将介绍“3–2–1练习”的升级版。通过这个练习,你将来只需通读一遍文章,就能够达到相对深层的理解。不需要重复阅读,读书所需的时间自然会缩短许多。你的书桌上不会再堆满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文件和书籍,取而代之的是小巧精练、便于携带的视觉卡片。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学会在阅读线性文字的同时,有意识地搜索关键词,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如果我们只在大脑里存储冗长的原文,回忆时就会受阻。每次复述的时候,大脑也不得不额外完成一次搜索关键词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常常抱怨自己记忆力不好的原因。只要学会充分利用关键词,这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轻松许多。

    摘录关键词的要领是:浓缩的就是精华。至于哪些才是精华,怎样才能培养如此敏锐的洞察力,我们将在“制作视觉卡片的基本规则”这部分找到详细的解答。总而言之,如果说关键词是枝干,那么文章的所有信息就是连在枝干上的树叶。只要我们在回忆的时候能够激活记忆中的关键词,就能顺藤摸瓜,逐一联想起文章中的所有信息。
  但是,光有关键词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记忆管理方法。如果你只是根据文章内容制作了一张视觉卡片,过了几个月后再重新回忆当初读过的内容,肯定还是会有点难度。问题就出在记忆管理上。你首先必须重新找到一定的节奏,激活大脑里的关键词。不过不要担心,这一激活的过程所需的时间绝对比重读文章要少得多。此外,我们还需要在大脑里建立一个系统的“记忆文件夹”,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在第三阶段的训练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方面的内容。只要你完成了这一步的训练,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记忆管理方法,所谓的过目不忘就不再是难以想象的绝技了。

    此外,我们还需要把关键词系统地组织在一起,大脑才能轻松地产生联想。正如我们先前讨论的知识网络一样,记忆也需要储存在一定的结构中。在视觉卡片上,最重要的信息点都围绕在中心词的周围。与线性的笔记相比,以这种发散方式呈现出来的信息更加系统,没有其他非重点信息的干扰,更有利于大脑识别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促进联想。

    视觉卡片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其具有独特的图像表现形式。每一张视觉卡片都是我们自己一笔一画制作出来的。所以,其整体形象更加符合图像的特征。当然,如果能够加上一些醒目的插画就更能刺激眼球、增强记忆了。

    激发左右脑的协同效应

    制作视觉卡片是最能同时满足左右脑信息需求的做笔记法了。与传统的线性笔记不同,发散式树状视觉卡片本身就是一幅完整的图像,更加符合右脑形象思维的习惯。除此之外,我们在制作视觉卡片的时候加入的色彩、符号和插图越多,右脑得到的刺激越多,在处理信息时就越高效。另一方面,视觉卡片中的关键词仍然是左脑喜欢的文字。因此,这种图文结合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左右脑的协同效应,为学习过程提供理想的辅助。

    不少人误以为建立思维导图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只适合右脑思维的人,但事实恰恰相反。虽然偏向于左脑思维的人在刚开始接触这种做笔记法时会不太适应,但也恰恰说明他们更需要为自己的大脑提供类似的处理图像信息的机会。一旦熟悉了视觉卡片,他们的收获也会最大。所以说,不管你是“左脑人”还是“右脑人”,视觉卡片都可以为你提供必要的帮助,促进全脑思维的发展。不过,由于视觉卡片更偏向于视觉类的信息,所以左脑在刚开始的时候会表现出很大的抗拒性,它会试图说服我们,让我们感觉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杂乱无章的。的确,对于左脑这种擅长线性的、注重细节的思维方式来说,这确实不太容易接受。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借助每条信息所处的不同位置,不断刺激并加强右脑的反应与形象思维。一旦顺利地过了起步阶段的适应过程,左右脑的协同效应必然会给每个人都带来新的学习

    体验。
凸显信息点间的主次关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类别:快速阅读速读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左脑线性思维的一大特点就是极其依赖时间的先后顺序。其实,传统的线性笔记也同样如此。因此,当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信息时,必须强迫自己的大脑根据所有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而不是按照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思考的内容。这样一来,当我们在关键时刻需要调用其中某个信息点时,必须从头到尾回忆一遍自己当初听到或读到的所有信息。这种做法十分不利于我们对信息的理解。

    视觉卡片就不一样了。无论作者在传递信息时如何安排先后顺序,最重要的主题始终位于卡片的正中央,只要看一眼主干与枝干的分布,信息点之间的主次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在连线上标注出两条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尽管我们在制作视觉卡片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先后次序的限制,但在以后复习的时候,视觉卡片上信息的完整性一定会比线性笔记好得多。

    最节省时间的笔记法

    从整体上来说,视觉卡片是一种非常节省时间的做笔记的方法。首先,在常规的线性笔记里,90%的字词都是多余的。与之相比,视觉卡片只在最必要的位置记录关键词,可以让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少写很多字,从而节省出大量时间。其次,当我们把以前的视觉卡片拿出来复习时,也同样不需要重复阅读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可以把有限的时间都用在重新激活对关键词的记忆及整体思考上面。熟练了这种方法以后,我们甚至只需看一眼整张视觉卡片,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对整个话题的记忆,顺藤摸瓜提取所有相关的信息。最后,如果我们在关键时刻需要有目的地寻找某条信息,清晰明了的关键词也是高效的搜索方法。
随时添加新信息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小说: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类别:快速阅读速读
    与传统的线性笔记相比,视觉卡片还有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优点,那就是排版上的灵活性。由于我们在制作视觉卡片时只写上了精华信息,所以每条信息周围仍然有足够的空白。将来有需要时,可以随时添加信息。这无疑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信息与知识管理系统。一旦做好了视觉卡片,我们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不管是在复习的时候,还是无意读到相关内容时,只要有了新的想法,我们都可以马上进行补充,不用担心涂涂改改会把整个版面弄得又脏又乱,随时可以更新并且补充自己的知识网络。而这一点是线性笔记无法做到的。

    万一需要添加的新内容太多,原有的卡片上没有足够的空白,就可以用前文中说到的另用一张纸的办法。只要在原有的需要补充的信息点上做好标记,将其作为新一页的中心主题,我们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原有卡片的拓展工作了。而且,这种做笔记的方法非常简便,就算是要再做一张视觉卡片,也只需非常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完成。用这种方法,你不仅在无形中训练了自己的创造力,还能系统地逐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儿。每一个新的信息点都会带来新的灵感,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你就能够积累许多宝贵的新想法与新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