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几种老款壶的名字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07:45

请吧友来配经典图图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楼

掇球壶 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掇球壶在盖沿和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子母线.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


6

    • 2011-12-11 07:41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2楼

    石瓢“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 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曼生石铫”与“子沾石铫”相比,虽同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 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 2011-12-11 07:41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3楼

      鱼化龙壶 为典型传统壶型,是鱼跃龙门之意.民国的唐树芷所制小鱼化龙壶钮为卷云状,壶身浅塑波浪,波浪中龙伸出首部,龙尾卷成壶把,把上鳞片刻划清晰.此壶红泥制成,形体较小,做工精细.清代邵大享鱼化龙为波浪堆塑得一层一层,立体感强,而波涛中龙露出头部而不见爪,钮为堆浪状,装在盖里的龙头短而粗.而黄玉麟所制鱼化龙,波浪立体感不强,波涛中的龙伸出半身,龙爪清晰可见,钮也不作堆浪而作卷云形,装在盖内的龙头细而偏小..鱼化龙壶制作因名家的不同而特点各异,如邵大享的龙不见爪,而黄玉麟,俞国良的龙爪清晰可见,唐树芷的龙爪也不见,但邵大享用堆浪钮,其后的黄俞唐又都改成云形钮,又具一定的时代特点.


        • 2011-12-11 07:42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4楼

        井栏壶- 以下文章摘自罗文华先生所著之<紫砂茗壶最风流> 井栏壶,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井栏"一词,传统文化中多见,如"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入".实际生活中的井栏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干.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它们即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井栏使井口高于地面,在实际生活中至少有三种功能:第一,防止沙尘刮入井中,污水流入井中,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加盖井盖,还可阻挡顽童向井中撒尿,歹人向井中投毒.第二,防止人们因天黑或醉酒而不慎跌入井里,特别防止寒冬井边冻冰时汲水人滑入井里.第三,防止井水外溢.井溢在古代被认为是"妖象".至于说井栏对环境的美化作用,一是井栏材质之美,如唐,宋,元宫中和贵族就有以金银玛瑙宝石镶嵌井栏的;一是井栏刻字之美,既井栏上镌刻的井名等文字,后者的艺术价值更大些.金石家叶昌炽在<语石>一书中,对苏州的古井栏做了一番调查考证,得宋元井栏拓片十余通,其中以杉渎的"亨泉",严衙前的"复泉",画禅寺的"方便泉"等最为著名;书法家顾廷龙还将复泉井栏上的铭文拓下来,装裱成一本大开册页,由吴湖帆作画,章太炎,钱玄同,胡适,张元济,容庚等名人学者题咏,可见学术界人士对井栏文物的珍重.


          • 2011-12-11 07:42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5楼

          秦权壶 壶形似称砣,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所用称之权为形,而得名"秦权壶"。此形似柱上部收敛,桥形钮短流,环耳形把手,半圆形截盖,态体光润优美,线条流畅而规则,气格古朴而典雅。


            • 2011-12-11 07:42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6楼

            水平壶 在明之中期盛行品茶,故小壶开始得以流行,不过,水平壶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工艺制作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在广东福建盛行的”工夫茶”在喝茶时,壶内要放很多茶叶,仅用开水冲泡,茶汁出不来,还必须将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茶的外面,使茶壶浮在热水中,才能使茶汁泡出来,所以制作工艺必须精致,壶嘴和壶把的用泥必须绝对相等,壶漂浮在水面时壶仍保持水平而不倾倒,这就是水平壶名称的由来.最著名为惠孟臣水平壶.


              • 2011-12-11 07:43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7楼

              东坡提梁壶 在宜兴窑场丁蜀地区,在民间流传最广、最深、最普遍的故事,莫过於“东坡提梁壶”。 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宜兴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他喜欢沏茶,对沏茶也很讲究。此地既产素负盛名的“唐贡茶”,又有玉女潭,金沙泉好水,还有“海内争求”的紫砂壶。有了这三样东西,苏东坡吃吃茶、吟吟诗,倒也觉得比在京城做官惬意。但这三者之中苏东坡还感到有一样东西美中不足。什么呢 ? 就是紫砂茶壶都太小,怎么办呢 ? 苏东坡想:我何不按照自已的心意做一把大茶壶 ? 对,白己做茶壶自己用 ! 他叫书僮买来上好的天青泥和几样必要的工具,开始动手了。谁知看似容易做却难,苏东坡一做做了几个月,还是一愁莫展。 一天夜里,小书僮提着灯笼送来夜点心,苏东坡手捧点心,眼睛却朝灯笼直转,心想:哎 ! 我何不照灯笼的样子做一把茶壶 ? 吃过点心,说做就做,一做就做到鸡叫天亮。等到粗壳子做好,毛病就出来了:因为泥坯是烂的,茶壶肩部老往下塌。苏东坡想了个土办法,劈了几根竹片片,撑在灯笼壶肚里头,等泥坯变硬一些,再把竹片拿掉。 灯笼壶做好,又大又光滑,不好拿,一定要做个壶把。苏东坡思量:我这把茶壶是要用来煮茶的,如果像别的茶壶那样把壶把装在侧面肚皮上,火一烧,壶把就烧的乌漆墨黑,而且烫手。怎麽办 ? 他想了又想,抬头见屋顶的大梁从这一头搭到那一头,两头都有木柱撑牢,灵机一动说:“有了 ! ”赶紧动手照屋梁的样子来做茶壶。经过几个月的细作精修,茶壶作成了,苏东坡非常满意,就起了个名字叫“提梁壶”。 因为这种茶壶别具一格,后来就有一些艺人仿造,并把这种式样的茶壶叫做“东坡提梁壶”,或简称“提苏”。 《东坡提梁壶》应创制於民初 传说中《东坡提梁壶》的传统定型款式创制是北宋苏东坡,这显然不是历史事实。民间传说只是反映了陶都宜兴人民的一种心愿或民俗民风。那么,事实是怎样呢 ? 苏东坡事实上嗜好的煮茶用器应该是“瓢子”,是由水壶或药壶改型并移作煮茶之用的铜器瓢子,被称作“铜瓢”的,而紫砂式样瓢子的创制应该是清代书画名家尤荫根据周钟赠的苏东坡铜提瓢子仿制的“白泥大砂壶”,这就是清嘉庆年间制壶名家杨彭年改制、加工、定型,并经不断改进、演变,终趋成熟的紫砂传统经典之作“彭年石瓢”早期之作《提梁石瓢》。这和《苏东坡提梁壶》的造型完全不同,完全不是一回事。 当今定型定名款识《东坡提梁壶》的创制,是在 1931 年年底至 1932 年春天。当时为准备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品展示问题,宜兴陶瓷职校校长(陶校前身,紫砂职业教育创始人)王世杰,多次邀集丁蜀山陶业粗、溪、黑、黄、砂、紫砂六大行业工会代表、窑业主代表、艺人代表、地方名土、校董出谋策划,群策群力。座谈会期间,在讨论展品的题材时,有人讲起了“东坡提梁壶”的故事传说。王世杰很感兴趣,认为这是绝好题材,就组织紫砂艺人专门讨论故事传说中的“东坡提梁壶”。


                • 2011-12-11 07:43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8楼

                洋桶壶紫砂《洋桶壶》是一个以“洋”为名,以“洋”为题,却又是道道地地的宜兴紫砂茶壶品种。它为何冠以“洋”名,笔者将就紫砂《洋桶壶》创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原因,做一探源,权作抛砖引玉,以其引起壶界同仁的重视和交流。据笔者所知,紫砂《洋桶壶》起源有三种较为代表性的说法。 其一、“南洋外销”说 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据史籍记载,光绪七年至十六年 (1881-1890) 。国内外兴起紫砂收藏热。宜兴紫砂以较大规模的增长态势大幅增产。紫砂产品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远销国外,远销日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英国、法国、秘鲁、智利、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外销的需要,宜兴紫砂业界经营者跟紫砂艺人想方设法迎合海外客商的需要,创制各式各样的新款茶壶,供外商订货收购。《独钮洋桶壶》即是为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客商看中订购,并正式定为《独钮洋桶壶》品名的。据宜兴工商界前辈鲍增泽、华荫堂先生介绍:《独钮洋桶壶》首先为宜兴蜀山清末最大的茶壶店号“锦堂发记”所雇佣的紫砂艺人创制,创制成功后,由“锦堂发记”老板至南洋同泰国、马来西亚等客商最先订货。初期用紫泥或红泥生产,后照泰国客商的要求,适合当地民间风俗习惯,采用段泥材质,制成后运至泰国,经加工打磨,表面磨光。流部、钮部、口沿部、把部、脚圈部均用铜片或金皮片包裹装饰。《独钮洋桶壶》销南洋最早,销泰国最多,以“南洋”为俗名,故取“洋”名,称其为紫砂《洋桶壶》。 其二、“东洋外销”说 这亦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清末期间,宜兴窑场均陶产品以“宜均釉”闻名於世,远销海外,特别是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睐。日本客商订购宜均产品的同时,亦喜爱紫砂产品。《牛盖洋桶壶》即是为日本客商看中订购,并正式定为《牛盖洋桶壶》品名的。按宜兴工商界经营“洋装生意”(亦称“东洋生意”)的老前辈鲍泽勋、谈金荣先生介绍:《牛盖洋桶壶》的创制是根据宜均产品《小洋坛》改制成功的。设计者为清末紫砂艺人何士芬。宜均《小洋坛》亦称《子洋坛》,出口日本、南洋各国,稍比茶壶大一些。紫砂艺人何士芬当时看中《子洋坛》的牛鼻孔盖,认为很实用,方便又好看,便将《子洋坛》的身筒改为直形,《子洋坛》的短流改成长流,借鉴《子洋坛》的牛鼻孔盖,做成最早的嵌盖款式《牛盖洋桶壶》。新品一出,引起轰动,并为日本客商包销。故日本客商取了“东洋名堂”谓《牛盖洋桶壶》。 其三、“北洋外销”说 这是另外一种紫砂《洋桶壶》起源中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清末期间,最为流行的紫砂茶壶品种为《蛋包壶》和《寿星壶》,这两款茶壶均以大肚圆形、平盖弯流,日用功能显著,为世人所爱,且产量最多,销路最广,很早就销住全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各国。因此,运用《蛋包壶》、《寿星壶》平盖模式而创制的紫砂《平盖洋桶壶》,经烟台、青岛、营口、威海卫等地为日本客商看中订购,并正式定为《平盖洋桶壶》品名的。据紫砂界前辈业者徐祖纯先生介绍:在清末,“豫丰陶器店”开业前,“豫丰”的毛板吴启南就在家中大量生产《平盖洋桶壶》。并经北洋口岸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吴启南创制《平盖洋桶壶》,是以明代的《直筒四系壶》为基本造型,把《直筒壶》中的四系耳改成二系耳,并对称协调。平盖取《寿星壶》壶中的浅盖为蓝本,流一直顺弯。《平盖洋桶壶》一面世,在烟台、青岛、营口、威海卫等北洋口岸即为日本客商看中,并取了洋名,谓《平盖洋桶壶》。 这三种款式的紫砂《洋桶壶》,尽管有三种说法,但面世应该都在清末期间,亦应该有先有后。根据史料的分析,最早出现的字眼是《独钮洋桶壶》。《宜兴陶瓷简史》、《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宜兴县志》记载中,均於清光绪年间外销出口壶类记述中出现《独钮洋桶壶》,却均不见其它於上述记载。而传世品中最早外销的《独钮洋桶壶》亦符合史书的载述,这是应该肯定的。紧追其后出现的紫砂《洋桶壶》壶式,笔者认为应该是嵌盖《牛盖洋桶壶》。牛盖犹如宜均产品中的《子洋坛》盖,盖无明显口沿,内口沿处用整块泥片封住,牛鼻眼尖而酷似牛眼睛,不像现代《牛盖洋桶壶》那么圆润,流长且圆浑,肩深而有势,是清末紫砂的造型风格。笔者也多次与壶界收藏鉴赏人士分析其壶,一致认定该式应是清末早期出品的紫砂《洋桶壶》品种之一,也证实了有关《牛盖洋桶壶》的创制的口碑是有根据的。紧随《牛盖洋桶壶》面世的,才是《平盖洋桶壶》。理由是《平盖洋桶壶》是根据《寿星壶》茶壶平盖变化而来,而《寿星壶》与《独钮洋桶壶》的记载均同时出现在《宜兴陶瓷简史》、《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宜兴县志》中,出品也在同一期间。既然《平盖洋桶壶》参照了《寿星壶》平盖而创制.因此笔者大胆推测:《独钮洋桶壶》为先,嵌盖《牛盖洋桶壶》紧随面世,其后才出现《平盖洋桶壶》。


                  • 2011-12-11 07:44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9楼

                  风卷葵《风卷葵》为清嘉庆年间著名女艺人杨凤年所创制,传世品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造型以仿真象生类风卷锦葵为形。图案规则生动,曲线顺和流畅,形态自然逼真,整体端庄大度,风格古朴雅致。流卷葵叶,钮饰葵干,把以葵茎枝叶扭曲延伸,与壶身、壶盖所饰筋、纹、叶、茎协调和谐,器形手工艺砂味十足,韵味浓厚,为当今壶界所公认的传统经典之作。 清朝嘉庆年间,宜兴蜀山有个名叫杨凤年的小姑娘,非常喜欢种花。她家后院里,种的花卉有上百种,一年四季花开不绝,其中有棵锦葵,开的花朵金灿灿、黄澄澄,很是好看。 杨凤年有个哥哥叫杨彭年,做紫砂壶简炼大方,浑朴雅致,精巧玲珑,而且他善於配泥,做出的茶壶色泽古朴,颗粒均匀,古色古香。 这兄妹二人虽是手足,可是“艺不传女”是个老规矩,杨彭年从来不肯把技术教给妹妹。杨凤年以为哥哥是为了自己好,不叫自已将来做泥巴生活,吃泥巴饭,受泥巴苦,所以也不怎么在意。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杨凤年想到作业坊拿把喷壶去后院浇花,刚跨进门,就被哥哥轰了出来。杨凤年气愤地说:“我又不是外人,为何连门都不能进?”杨彭年斥责道:“女人就是不能进作业坊,这是规矩,从今后不准你再跨进来!”杨凤年受了这样的训斥,伤心地哭了。哭了一阵,心想:“女人也是人,我偏不信女人学不会做茶壶,你不把技艺教给我,我偏要自己学本领 ! ” 主意一定,杨凤年就拿些泥料到花园中,整天捏来捏去学做茶壶。一年、两年、三年,从打泥片学起,慢慢地会做大路货了。只是老照着现成的式样做,总觉得自己没有真本事。她想:我非要做一把别人没有做过的新式样出来 ! 可是究竟做什么式样的茶壶呢 ? 她想啊想啊,想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人也瘦了。 那年秋天,刮了几天几夜大风,把花园中的花草吹得倒的倒,断的断,散瓣的散瓣。杨凤年独自坐在花园中只顾想自己的心事,天凉了也不晓得添衣服,花倒了也不晓得扶持,就那么痴呆呆地坐在那里。 这个辰光的杨凤年,头脑里想到什么样的茶壶,眼面前就出现什麽样的茶壶:松段、梅桩、佛手、莲花……可是每一种念头都被她推翻,因为不是被别人做过了,就是做出来自己不满意。杨凤年想着想着,忽然看到面前的一枝花杆上顶着一把茶壶。心里不觉奇怪:这茶壶式样倒没见过,怎会长在花杆上 ? 她把眼睛睁大,定神一看:啊 ! 这不是一朵锦葵花吗 ? 只见锦葵花在狂风中不停地摇动,被风吹歪了又挺起来,吹歪了又挺起来,花瓣被吹得卷拢来,再卷拢来,但始终不散。再看看四周被摧残的花草,杨凤年不禁赞叹道:“风狂炼精神,好一朵锦葵花 ! ”她心里霍地一亮,随即决定按狂风中锦葵的形象做一把茶壶。 她站在那里,围着锦葵花左看右看,看了整整三天三夜,看到睁眼、闭眼不见别的,只见一朵锦葵花的时候,就开始做茶壶。一连做了七七四十九天,茶壶终于做成了。她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风卷葵”。 杨凤年做好茶壶,生怕哥哥作梗不让烧,就暗地托人装到窑里。等到开窑出货,没有哪一个行家不说这把茶壶手工精细,心裁独出的。消息传到杨彭年耳朵里,杨彭年哪里肯相信 ? 等到茶壶送上门来,杨彭年捧起茶壶一看,吃了一惊:“啊 ! 我妹妹做的 ? 好手艺!好手艺!” 因为妹妹这把壶的好,杨彭年对杨凤年再也不保密了,兄妹两人在一起做起茶壶来。从此,杨凤年勤学苦练,练好功夫,配合哥哥做壶,成了紫砂陶历史上首位著名的女艺人。


                    • 2011-12-11 07:44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0楼

                    汉铎壶释名: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
                    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
                    铎为方彤,顶卜有一个短柄,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有铜、木两种,铜舌者称金铎,木舌者称木铎。
                    “铎”除了做为乐器以外,其作用从历史上各种古籍的记载中归纳来大概有两方面:

                    “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一)、文事奋木铎——和平时期的文化宣传。
                    在古代,天子为了了解民间的社会风气,人民在生活状况,每到春天会派专人到各处采集民间的诗歌
                    ,这种行为也就是现在的所说的“采风”,
                    归纳总结后报告给朝廷加以考察。同时铎的声音宏亮,而且传得很远,也有使天下皆达道的喻义。
                    这里铎的木舌可比作教师的教化之舌。

                    (二)、武事奋金铎——战争时期的司令工具。
                    古时的军事长官曾挥舞旗帜召集村民,在田野练习布阵和战法,了解击鼓鸣金等军事号令。
                    每隔三年,则举行更大规模的集体军事训练。
                    我们看古代打仗的小说,经常有鸣金收兵一词,鸣金即鸣铎,就是摇大铃铛。
                    宝铎含风,响出天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铎的作用更主要集中于乐器和建筑装饰了
                    。目前我们能经常见到的就是古建筑四角的铎铃装饰。


                      • 2011-12-11 07:46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1楼

                      供春:明代正德、嘉靖间(1506-1566)宜兴制壶名手。生卒不祥。亦名龚春 。
                      《阳羡砂壶考》证其为:「姓龚,名供春」。江苏宜兴人。吴仕(字克学,号颐山,宜兴人。正德丁卯(1507)发解元,甲戌(1514)进士,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家僮。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正始》∶「供春,学使吴颐山家青衣也。颐山读书金沙寺中,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胚,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今传世者,栗色暗暗,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世以其系龚姓,亦书为龚春(人皆证为龚,予于吴冏卿家,见时大彬所仿,则刻供春二字,足折聚讼云。)」。
                      供春所制砂壶,款式不一,相传他制作过“树瘿”、“龙蛋”、“印方”等壶式。其中以“树瘿壶”最名贵。清末民初,仿制品甚多。当时陶肆称颂∶宜兴妙手数供春,其茗壶价值之高,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语。
                      供春树瘿壶简称供春壶


                        • 2011-12-11 07:46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2楼

                        掇球


                          • 2011-12-11 08:11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3楼

                          石瓢


                            • 2011-12-11 08:15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4楼

                            鱼化龙


                              • 2011-12-11 08:16
                              • 回复
                              • 紫砂壶753
                              • 22位粉丝
                              • 知名人士7

                              15楼


                                • 2011-12-11 08:54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6楼

                                引用 宜砂哥 (4楼)

                                井栏壶- 以下文章摘自罗文华先生所著之<紫砂茗壶最风流> 井栏壶,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井栏"一词,传统文化中多见,如"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入".实际生活中的井栏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干.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


                                  • 2011-12-11 11:07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7楼

                                  引用 宜砂哥 (5楼)

                                  秦权壶 壶形似称砣,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所用称之权为形,而得名"秦权壶"。此形似柱上部收敛,桥形钮短流,环耳形把手,半圆形截盖,态体光润优美,线条流畅而规则,气格古朴而典雅。


                                    • 2011-12-11 11:08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8楼

                                    引用 宜砂哥 (6楼)

                                    水平壶 在明之中期盛行品茶,故小壶开始得以流行,不过,水平壶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工艺制作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在广东福建盛行的”工夫茶”在喝茶时,壶内要放很多茶叶,仅用开水冲泡,茶汁出不来,还必须将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茶的外面,使茶壶浮在热水中,才能...


                                      • 2011-12-11 11:10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19楼

                                      引用 宜砂哥 (7楼)

                                      东坡提梁壶 在宜兴窑场丁蜀地区,在民间流传最广、最深、最普遍的故事,莫过於“东坡提梁壶”。 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宜兴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他喜欢沏茶,对沏茶也很讲究。此地既产素负盛名的“唐贡茶”,又有玉女潭,金沙泉好水,还有“海内争求”的紫砂...


                                        • 2011-12-11 11:12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20楼

                                        引用 宜砂哥 (8楼)

                                        洋桶壶紫砂《洋桶壶》是一个以“洋”为名,以“洋”为题,却又是道道地地的宜兴紫砂茶壶品种。它为何冠以“洋”名,笔者将就紫砂《洋桶壶》创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原因,做一探源,权作抛砖引玉,以其引起壶界同仁的重视和交流。据笔者所知,紫砂《洋桶壶》起源有三种较为代表性的说法。 ...


                                          • 2011-12-11 11:13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21楼

                                          引用 宜砂哥 (9楼)

                                          风卷葵《风卷葵》为清嘉庆年间著名女艺人杨凤年所创制,传世品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造型以仿真象生类风卷锦葵为形。图案规则生动,曲线顺和流畅,形态自然逼真,整体端庄大度,风格古朴雅致。流卷葵叶,钮饰葵干,把以葵茎枝叶扭曲延伸,与壶身、壶盖所饰筋、纹、叶、茎协调和谐,器形手工艺...


                                            • 2011-12-11 11:14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22楼

                                            引用 宜砂哥 (10楼)

                                            汉铎壶释名: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 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 铎为方彤,顶卜有一个短柄,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有铜、木两种,铜舌者称金铎,木舌者称木铎。 “铎”除了做为乐器以外,其作用从历史上各种古籍的记载中归纳...


                                              • 2011-12-11 11:15
                                              • 回复
                                              • 宜砂哥
                                              • 5位粉丝
                                              • 铁杆会员6

                                              23楼

                                              引用 宜砂哥 (11楼)

                                              供春:明代正德、嘉靖间(1506-1566)宜兴制壶名手。生卒不祥。亦名龚春 。 《阳羡砂壶考》证其为:「姓龚,名供春」。江苏宜兴人。吴仕(字克学,号颐山,宜兴人。正德丁卯(1507)发解元,甲戌(1514)进士,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家僮。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正始》∶「供春...


                                                • 2011-12-11 11:17
                                                • 回复
                                                • 抛锚于紫砂之妻
                                                • 5位粉丝
                                                • 核心会员5

                                                24楼

                                                引用 宜砂哥 (9楼)

                                                风卷葵《风卷葵》为清嘉庆年间著名女艺人杨凤年所创制,传世品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造型以仿真象生类风卷锦葵为形。图案规则生动,曲线顺和流畅,形态自然逼真,整体端庄大度,风格古朴雅致。流卷葵叶,钮饰葵干,把以葵茎枝叶扭曲延伸,与壶身、壶盖所饰筋、纹、叶、茎协调和谐,器形手工艺...

                                                好一个女强人 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很值得学习


                                                  • 2011-12-11 12:06
                                                  • 回复
                                                  • 图腾田

                                                  25楼

                                                  诚恳的请大家估个价,谢谢了






                                                    • 2011-12-12 18:09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