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遗传定律的方法:传媒中的美伊战争形象(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0:41:27

传媒中的美伊战争形象(之一)

 

(原文标题:把战争带回中国

——大陆传媒中的美伊战争形象)

 

作者:潘知常(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pan2026@sina.com

 

(该文为作者访问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期间的讲演稿)

 

(内容提要:就中国人而言,美伊战争是一场发生在国土之外的战争,但是在大陆传媒之中,却是一场发生在国土之内的战争。大陆传媒对美伊战争成功地完成了意识形态话语置换与修辞,把一个它所再释义的美伊战争的形象完整地呈现给我们,从而为美伊战争附加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身份。)

 

伊拉克,距离中国何其遥远,但是,所有的中国人,只要他不是生活在孤岛之中,就不会不知道美伊战争。大陆传媒的首次电视直播,使得它成为一场透明的战争(个别人甚至整天在电视机前观看,因此而被称之为战争失眠症)。

 

大陆传媒中的美伊战争令人第一次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陆传媒把美伊战争带回中国。然而,大陆传媒中的美伊战争事实上又并非一场透明的战争而是一场不透明的战争。大陆传媒格式化了美伊战争,构筑了一个如马克·波斯特所说的战争剧剧场,使之成为一场在大陆传媒中被再释义的战争,从而为美伊战争附加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身份。

 

一、写作的原因和目的

 

战争是传媒的狂欢节。众所周知,即使在没有电子传媒的条件下,“西里西亚战争的消息,仅仅通过民间的口传电报,转瞬间就从欧洲飞到了亚洲”(马克思语)。因为,战争天生就是头等新闻!

 

因此,一场战争一旦爆发,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传媒无不尽可能传递着关于战争的信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甚至断言:对未来战争苦苦思索的人们都知道:未来某些最重要的战争将发生在传媒战场上。

 

美伊战争尤其如此。它真正成为一个弥漫全球的媒介事件,并且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电视直播的战争。因此,在这场战争真正开始之前,它已经在全球的传媒想象中落下帷幕。

 

也因此,写作本文的目的,只能是力求拨开层层迷雾,辨析、聆听在意识形态话语置换与修辞背后的声音,以超然于大陆传媒之外的第三只眼解读大陆传媒中的美伊战争形象,从而揭示一种误读,防止某种遗忘,并丰富中国受众通过传媒以阅读战争的经验。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美伊战争:2003年3月20日,战争爆发。(2003年)4月14日,美英联军攻陷巴格达,伊拉克民众推倒萨达姆雕像后战争由战败方——萨达姆政权驻联合国大使杜里宣布结束:Game is over。至(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的“林肯”号航空母舰上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

 

面对这样一个恢宏的媒介事件,我们不可能探讨由之不可避免地引发的广泛的道德、社会、政治乃至美学问题,我们的探索必须更加具体:通过中国传媒对美伊战争报道的再释义的剖析,从而揭示中国传媒把美伊战争带入中国的真实景象。

 

研究方法:选取国内、国外的一些媒体,主要是对《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光明日报》等报刊,进行读解式文本分析。从美伊战争报道中中国媒体的种种意识形态话语置换与修辞背后的声音,解读它为美伊战争附加的新的意识形态身份。

 

三、大陆传媒对美伊战争的再释义

 

关于美伊战争,大陆传媒的报道应该说是空前的。从国内各大小纸质媒体到各级别的电台、电视台和网络,无不对美伊战争表示出强烈的关注和热情。中央电视台为了做到“及时报、充分报、客观报”、“将‘及时’变成‘即时’”, 更是第一次用两个频道对战争进行直播 ,而其他各媒体的表现也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是,在连篇累牍式的报道背后,我们发现:大陆传媒所喋喋不休地诉说的无非都是同一个故事:美国人的霸权、伊拉克人的灾难以及对人的生命、对世界和平的践踏。大陆传媒所倾尽全力塑造的也无非都是同一个形象:美国所发动的一场不义之战。

 

这一点,不要说从报道内容上的有意突出伊的正面形象、美英的反面形象,就是在具体语言的运用上也已经看出:

 

“美英发起二轮攻势伊军奋起反击进攻” ;“巴格达遭到多轮轰炸,伊称士兵正顽强抵抗” ;“巴格达再遭猛烈空袭,美英联军在伊南部遭遇顽强抵抗” ;“美英谋划新攻势,伊方准备持久战” ;“美军官暗示大规模战役下周打响,伊拉克声称‘胜利已经近在眼前’” ;“美军猛攻巴格达伊军阵地,伊新闻部长表示决不投降” ;“联军缩脖趴地叫苦不迭,伊军凭借沙尘发动偷袭” 等,这些报道无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而在描写美军时写道:“美101师挨自己人炸” ;“美英大兵苦不堪言” ;“陆军弹药跟不上,海军有人想跳海,美军埋怨国防部长” ;“美女寄上照片,官兵加薪涨钱,‘花花公子’前线劳军” ;“青年男女难耐寂寞,前线演绎浪漫故事,美航母上面做‘爱巢’” ;“黑人参军为谋生,穷人当兵为福利,美军士兵多来自贫困家庭” ;“速战速决希望破灭,战俘伤亡打击信心,战况冲击美国人心理” 等。

 

在描写伊军时则写道:“外长扮酋长出国开会,青年背行装回国参战,伊拉克全民上战场” ;“巴格达市民生活基本正常” ;“电视广播照样播出,发号施令全不耽误,伊拉克政府还在运转” ;而 “为劝降煞费苦心,遇诈降性命难保,战俘拖美军后腿” ,更是给人以明确的暗示。

 

从而,最终形成了如下褒贬不同的的鲜明印象:萨达姆是民族领袖,布什则是战争狂人;伊拉克军队是规整有序,同仇敌忾;美国军队是混乱一团,各自为政;伊拉克上层军官是团结一致,美国上层军官是勾心斗角;伊拉克士兵士气高昂,英勇顽强,视死如归,受人爱戴,地位很高;美国士兵情绪低落,贪图享受,贪生怕死,粗暴野蛮,出身卑微;伊拉克市民处变不惊,泰然自若;美国市民积极反战,担惊受怕;伊拉克战争进程步步为营,计划周详,战果丰硕;美国战争进程招招失算,漏洞百出,死伤累累;伊拉克战争形势是得道多助,美国战争形势是失道寡助;等等等等。而其中的内在目的,则显然是要把美国所发动的战争再释义为一场不义之战。

 

同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大陆传媒还做了大量的话语置换与修辞工作。

例如,报道角度主观上偏向伊拉克。在战争进程的各个阶段,对美英的报道主要有两个主题,一是美军军队混乱、士气低落和不可一击,二是美英发动战争不得人心,美英之间矛盾重重。

 

对伊拉克的报道则主要是突出伊拉克军队和人民齐心协力英勇顽强的抵抗,联军在报道中成了虚弱的过街老鼠,而伊拉克民众却成了义薄云天的打虎英雄。殊不知美军在巴格达没有受到共和国卫队实质性的抵抗正与伊拉克士兵的士气军心的涣散有着重要的关系,而这些在大陆媒体二十天的报道中丝毫没有得到体现。

 

在大陆传媒中,美国入侵伊拉克是多么地不得人心,美军的家属是如何痛斥布什害得他们家破人亡,丝毫听不进美国国内反战的声音。

 

而对于伊拉克,大陆传媒一开始便将角度定为“伊拉克人民奋勇抗战”,将战争的性质定为侵略与反侵略,于是占天时地利的伊拉克人“决不逃亡”、“海外伊拉克人纷纷回国参战”也就成为热点,儿童手持AK47替父站岗,伊妇女在被击毁的美军坦克前欢呼胜利也合乎情理;但是美军打着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旗号发动战争,其战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无论是否应该置疑,但是三十万装备现代化武器的美英联军毕竟掌握着战场的绝对主动权,伊拉克又怎么可能轻松地娱乐战争?

 

《人民日报》2003年03月26日第三版曾刊出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被‘泥腿子’一枪击落”的报道,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伊农民打下阿帕奇等等都只不过是伊军方的炒作,这使得先前大陆传媒的不加任何怀疑的报道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可惜的是,直到战争结束,大陆传媒的这一立场仍旧没有改变。

 

英国国家广播电台(BBC)就报道:“中国报纸也把萨达姆塑像落地的照片夹在内页,不像外界放置醒目头版处理。” “美军轻取巴格达,中国官方媒体‘技巧’处理萨达姆塑像被推倒的镜头,以免在观众脑海种下政权更迭的观念。”“中国官方媒体以‘谨慎的平衡报道’,播出美军进入巴格达的镜头,萨达姆塑像被推倒的画面一晃而过,透过精心剪辑,中国观众感觉不出伊拉克民众的欢呼和对萨达姆政权的愤怒,旁白则力求简洁。”

 

(2003年)3月27日以后,国外各大电视台相继播放了大量民众欢迎联军的镜头──伊拉克民众向联军士兵招手,伸大拇指,和联军士兵握手,请士兵喝茶等。央视却压下了全部镜头,至今一次都没有播出。

 

美军在战争结束后统计阵亡人数为117名,英军为56名。而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卡尔巴拉一战便损失了60%的兵力,阵亡人数在6000人以上。

 

对于前者,大陆传媒花了一个版的篇幅报道巴士拉成了英军的死亡地狱,而对于后者,大陆传媒却在头版一句话就淡然带过。

 

再如,突出伊拉克在战争中受到的伤害。其中,战争对平民和儿童的伤害的报道尤其频繁,伊拉克妇女的眼泪、儿童的哭号、平民的悲愤,交织出现代人间的阿鼻地狱。

 

“战争爆发,难民堪忧” 、“巴格达平民在控诉” 、“人道灾难何时休” 、“巴士拉要死多少人,目前,全城60%的人只能喝被污染的河水” 等报道,从各个角度以各种不同形式极为频繁地在大陆传媒中涌现,意在不断激发素有打抱不平传统的中国大众的同情与愤慨。

 

图片的隐喻功能的运用也丝毫不减于文字,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美伊战争的片头、片尾都采用了一个受伤的伊拉克小男孩号啕大哭的镜头,《人民日报》也刊发了相应的同幅图片新闻,声称:“(2003年)3月22日,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所医院里,一名在美英空袭中受伤的伊拉克男孩在哭泣” 。

 

我在带领学生作问卷调查时,受众对“伊拉克战争报道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或者图片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最多答案,竟就是这个“战争中哭泣的孩子”,无疑也是一个例证。

 

而从社会、经济、秩序、生态等角度再现战争罪恶的罄竹难书更是大陆传媒的一个杀手锏。大陆传媒为此不惜干脆翻出旧账,预言受禁多年的伊拉克还要穷上加穷。

 

而社会秩序方面,如说“实际上,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以后,有意无意地放任不法分子明火执仗地到处哄抢,就连医院等地方也不能幸免,导致以国际红十字会为首的国际人道主义机构举步维艰,在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遇到很大问题。” 而且“巴格达考古博物馆惨遭浩劫,伊无政府状态继续”,则暗示着美国对于古老文化的破坏。

 

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也如此报道,例如在《环境是战争永远的牺牲品》一文中:“如今的巴格达城,给世界印象最深刻的,想必是满城可见的萨达姆雕像与画像。攻入伊拉克境内的英美军队的附加任务之一,就是摧毁所有这些雕像与画像。”

 

“巴格达的最高建筑是高203米的萨达姆塔,其内部有电梯直通塔顶,从那里可以清晰地看见总统府。可今天,它随时可能轰然倒下。”对其黯淡的怜惜心态溢于言表。

 

而对与此相悖的报道则加以封锁删除。

 

例如,(2003年)3月28日英国政府的首批人道救援物资,经过艰难的航行,包括美军的扫雷、澳大利亚军人出色的海面以下的清理作业,胜利抵达伊拉克的南部港口城市乌姆卡斯尔。各大电视台都有泊在码头的货轮从全景到近景以及船内货物的镜头,可央视剪出的是一幅码头多于货轮且只有半个船舷的4秒钟画面。而且在解说词中删掉了英国,只说“人道救援物资抵达港口”。

 

(2003年3月)27日,约旦的第一批人道物资在运往巴格达的途中受阻的画面,经央视的剪接,镜头未改,解说词改为:伊拉克政府的救援物资运往各省。

 

科威特的第一批救援物资在联军掩护下到达伊南部小镇,场面异常热烈,英美联军向民众分发食品,与民众交谈。这些镜头,央视当时没有播出,三天后播出时在前面嫁接上的画面是两辆国际红十字会的汽车,解说词也改为“国际红十字会的救援物资到达伊拉克”。

 

又如,在对待国际反响的报道中,负面和反对的声音要远远大于正面和支持的声音。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前者为后者的几倍之多。

 

在战争的初期,美国国内的民意调查显示,实际有75%的美国公民支持“倒萨”,但上述报纸所有的有关美国国内反应的报道的指向都十分一致:布什发动战争不得人心。

 

在对国际反响的图片报道方面,我们发布反战的图片也要远远多于支持战争的图片。

 

(待续:传媒中的美伊战争形象〔之二〕)

 

来源:夜间细雨的和讯博客  [转贴 2010-04-01]  

http://5496296.blog.hexun.com/47749154_d.html

2010.4.19.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