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蚁阅读答案:欲管别人先要管好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8:33:27
欲管别人先要管好自己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作为社会管理人员的领导干部,直接担负着社会管理的重任, 自身既是组织者、推动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践行者,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注视和监督之下,代表着社会管理队伍的形象。在群众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常言道打铁先得自身硬。为此,各级颔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其廉洁自律、照章办事的能力。让自已真正成为一个讲规则 讲秩序 守纪律的模范 。各级颔导作为管理者搞好自我管理,这是管好别人的重要前提。如一个管理者,连自己都管不好,又怎么能去管理别人、去管好别人呢?有言道;“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古人讲的:“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正人必须先正己,在管别人的时候首先要管好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要做的事情自己要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将社会管理真正管好。

    要管好自己必须做到讲规矩, 守秩序。规矩,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道德规范、标准礼仪。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规矩,是社会有序运转、人们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规矩的形成是为了满足人们共同生活的需要,是为了建立良好的秩序。倘若没有规矩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守规矩的本源是道德良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原则的忠诚、对法纪的尊重、对规范的维护。导干部身份特殊、使命特殊,在群众眼里,他们是我们党和广大党员的模范代表,理应做讲规矩的典范,守规矩的楷模。通过带头依规矩行事,按制度办事,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既定规范和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彰显守法精神,树立守规形象。只有这样,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才能提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营造出良好社会环境;那些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现象才能得到遏制或根除,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才能得到切实解决。

    当前,绝大多数同志都能自觉做到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但也有个别同志缺乏“规矩意识”,存在着忽视、轻视、漠视规矩的现象:有的不讲规矩,不用规矩,仅仅把规矩挂在嘴边,留在纸上,挂在墙上,当摆设,做样子;有的不守规矩,规矩对人不对己,特权意识作怪,缺规矩不在意,有规矩不执行,该作为的不“"到位”",不该作为的却“越位”,有的甚至无所顾忌, 蔑视制度,目无法纪,为所欲为。致使各项规矩失范失效,形同虚设,管理失控,陷入混乱,重特大故事频发,群体事件举高不下,, “腐败窝案串窝”屡见不鲜。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严重,工作推诿,办事拖拉,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有的甚至人为设卡,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得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十分盛行。有的以管理者自居,认为群众难缠,不愿与群众打交道,对群众的利益漠不关心,甚至麻木不仁,致使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执法管理人员对群众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甚至作风粗暴,这些问不解决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基本制度,属于“心腹之患”。有关事实告诉我们,如指望那些无素质之辈管理维护好社会秩序,带头营造出良好社会环境,这完全是痴人说梦而己。各级领导要担当起维护社会秩序的重任,必须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自己,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增强守规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此要力争当好五人。

    在政治上做一个明白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讲政治是对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每位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做一个明白人。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组织保持一致,做到讲规矩、守制度,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顾全大局,克服本位主义、个人主义。要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做党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方针路线的坚决执行者,政策原则的坚定维护者,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处事为人上要当老实人。当老实人,就是讲原则,不踩线,不出格,不打擦边球,不搞下不为例。遇事不推诿、问题不推脱、责任不推卸,不投机取巧,不损人利己,不讨价还价,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随意变通的实用主义;不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当老实人,严于律己,不怕吃亏。具体讲,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十分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可以讲情面,什么事必须讲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好自己,始终把原则摆在第一位,做到方法服从原则、决策服从政策,敢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群众、带动群众,进一步培养全民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一种依规则而动的社会定势。只有这样,社会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扎扎实实,到达理想境界 , 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在作风上要成为讲民主的人。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各种复杂矛盾,需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从而凝聚起最强大的力量攻坚克难。各级领导只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搞封建社会“家长制”那一套,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善于集中民智,聚集民力,进一步改进管理服务机制,才能克服管理服务中诸多不适应问题,满足最广大群众的各种需求。也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因此,能不能好好听听群众的意见、建议,靠民智改善改进政府的工作,这既是检验政府官员的服务态度水平问题,也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关键所在。为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欲管别人先要管好自己  
在生活情趣上要当正派人。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而决不是小事。”我们每位领导干部都要注重修养,明荣知耻,讲操守,重品行,始终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摆阔气。要注意生活小节,对领导干部来说,小节不小,小节之中有政治、有形象、有人格。领导干部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还要在生活小节上严格自律,警惕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住小节、守住底线。

    在工作上要当能干事不出事的人。.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把矛盾问题化解在源头。一要落实政策,维护民利。对中央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确保落实不出偏差、不打折扣。二要科学决策,化解民怨。要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前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三要寻求对策,解决民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拓展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覆盖面,着力解决好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四社会管理要注重治本,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多功夫。要克服社会政策碎片化的倾向,加强顶层设计,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所有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加强对政策实施后果的预测,制定应对预案,尽可能减轻阻力,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应付,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