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为什么要骂河南人:红荆藤:山谷的“自负”与妙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16:38

山谷的自负与妙悟

——黄庭坚书学思想探微

文/张忠田

随着6月3日一幅黄庭坚《砥柱铭卷》在保利拍卖行以4.3亿元人民币落锤,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新高,人们在震惊、诧异之余,也不得不对黄庭坚及其书法艺术进行重新审视:在中国书法史上,黄庭坚究竟处于何种地位,竟让他的一帧书作如此光耀夺目。

一、雄才共多舛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黄庭坚亦是才难共命的人物。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书法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开山人物之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阙脍炙人口的惜春词最能见词人才情。绘画精鉴赏,书法善行草,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北宋四大家。自小聪慧过人,但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23岁进士及第,任汝州叶县尉。赴任因逾期,被镇相富弼拘系。28岁参加四京学官考试,任国子监教授。35岁,因与苏轼有诗文往,受乌台诗案的牵连,坐罚铜二十斤。36岁改知吉州太和县。40岁监德州德平镇。41岁奉诏为秘书省兼史局著作佐郎编修官。49岁母逝居丧分宁。50岁因实录院所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54岁春,迁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安置。56岁复宣德郎,监鄂州在城盐税。57岁得知改复奉议郎权知舒州之命,后又召为吏部员外郎,因体弱多病,辞免恩命,乞知太平州,留荆南待命。58岁蔡京定包括黄庭坚在内的元祜党籍120人,立元奸党碑。59岁,是年在鄂州,被诬以幸灾谤国之名,遂除名,编隶宜州,诏毁文集。61岁,在宜州九月三十日甲子卒。也是在他辞世的当年,他的冤案得以昭雪。

中国的文化艺术史总是如此悲壮!一代又一代的雄才之士,在忧郁、悲愤中寄情翰墨,从而在史、文、诗、书、画等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颠峰。

二、山谷的自负

“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科斗、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黄庭坚《跋此君轩诗》)


黄庭坚之于书法,特别是草书,是相当自负的。山谷所处的北宋,是中国书史上高峰林立的时代,从宋徽宗赵佶到包括山谷本人的四大家。如果上追到有唐,又有欧阳询、虞世南、遂良、薛稷“初唐四杰,更有颜真卿、柳公权楷书熔铸古今,颠张醉素草书称雄,还有书文双绝的《书谱》作者孙过庭,五代的杨凝式等等。黄山谷如此断言,即使拿到900多年后的今天看,也着实令人诧异。然而,这就是黄山谷。

定位自我数百年来惟三人”,尽管他把比较的平台限定在草书的范围,但这也涉及如何评价他的老师苏轼以及同为北宋四大家的米书法成就,如何评价唐代以来除旭素以外的书法名家的书法成就的问题。众所周知,苏轼以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名世,但草书不及山谷;米襄阳创米家山水,以臣刷字自嘲,但在草书上亦无大的建树,蔡襄亦然。而上溯到唐代,以颜真卿书学成就最高,除楷书外,他的一篇行草书《祭侄文稿》享誉古今。再往上溯,在黄山谷看来大令草法殊迫伯英中间论书者,以右军草入能品,而大令草入神品也。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如左氏,大令似庄周也。他认为汉魏以来,只有献之的草书接近张芝伯英,书圣王羲之其草书成就在献之以下。余尝论右军父子翰墨中逸气破坏于欧、虞、褚、薛,及徐浩、沈传师几于扫地,惟颜尚书、杨少师尚有仿佛。比来苏子瞻独近颜、杨气骨。百馀年后,此论乃行尔。(《跋东坡帖后》) 可见,山谷的自负实则自信耳。在他看来,中国的草书史,惟张芝、献之、张旭、怀素及山谷他本人真得法也。

惟求用笔。山谷认为,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黄庭坚《跋与张载熙书卷后》)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写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

学古变古。研究黄山谷书学渊源可知,虽然他自称初学时人周越,但他对羲献父子是颇有心得的。《兰亭叙》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研,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然他主张学古不泥古。《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跋兰亭》)。

超越自我他亦是一位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往时王定国道余书不工,书工不工是不足计较事,然余未尝心服。由今日观之,定国之言诚不谬。”(《自评元间字》)余在黔南未甚觉书字绵弱,及移戎州(注:是年54岁),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差可耳。今方悟古人沉著痛快之语,但难为知音尔。(《书右军文赋后》)他对书法的追求是脱凡超俗。在《跋杨凝式帖后》有诗曰: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余尝为少年言,土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书增卷后》)

三、禅思得妙悟

“余学草书三十余年。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于燹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


古人认为,规矩可以言传,神妙必须悟入。所谓悟,即豁然贯通,焕然冰释。悟,具有禅宗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书法之法是难以言表的,而且,书法之法亦时常体现为一种顿悟。张旭见公孙氏舞剑,怀素观夏云多奇峰,这与山谷老人从长年荡桨,群丁拨棹悟得笔法真谛异曲同工。

以禅悟书。也许是命运多舛使他在醉心书法的同时,对禅宗也多有研究,而且他善于用禅悟书。余尝评书,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至如右军书,如《涅口经》说伊字具三眼也。此事要须自体会得,不可立论便兴诤也。(《题绎本法帖》)余尝论近世三家书云:王著如小僧缚律,李建中如讲僧参禅,杨凝式如散僧入圣。当以右军父子书为标准。观予此言,乃知远近。(《跋法帖》)盖用笔不知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自评元间字》)

惟求。生于尚意书法的宋代,黄庭坚亦是尚意书法的拓荒者。何谓尚意,尚意即崇尚意韵。何谓韵,韵即风度,风致,情趣,意味,是反映事物特质最为要紧的东西。犹如相马,求千里马,公和母不重要,黄和黑也不重要,它那藏于骨子里的特质才是重要的。由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跋法帖》)颜鲁公书虽自成一家,然曲折求之,皆合右军父子笔法。书家多不到此处,故尊尚徐浩、沈传师尔。九方皋得千里马于沙丘,众相工犹笑之。今之论书者多牡而骊者也。(《跋洪驹父诸家书》)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盖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题绎本法帖》)

山谷妙悟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唯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书赠福州陈继月》)认识的飞跃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长期对前贤书法的对比、摹拟、探究中,黄庭坚终于得草书三昧余谪黔南道出,尉氏广道持以相访,茫然似不出余手。梵志所谓吾犹昔人非昔人者耶!绍圣甲戌在黄龙山中忽得草书三昧,觉前所作太露芒角。(《书自作草后》)然此时的山谷已经50岁。他认真比较了亲友、自己及当世士大夫书法。幼安弟喜作草,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来求法于老夫,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书家弟幼安作草后》)余书姿媚而乏老气,自不足学。学者辄萎弱不能立笔,虽然笔墨各系其人工拙,要须韵胜耳。病在此处,笔墨虽工不近也。又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笔取研往往工左尚病右。(《论书》)数十年来,士大夫作字尚华藻而笔不实,以风樯阵马为痛快,以插花舞女为姿媚,殊不知古人用笔也。下笔痛快沉著,最是古人妙处,试以语今世能书人,便十年分疏不下。顿觉驱笔成字,都不由笔。(《书十棕心扇因自评之》)

四、可敬的山谷

才难共命黄山谷,诗书双绝风流殊。元祐修编遭贬谪,黔南山中书《砥柱》。攻书志在得三昧,为人耿耿远乡俗。当年遗墨成世珍,群丁拨棹载千秋。(本人《忆山谷》)


黄庭坚为官是失意的,但为人是可敬的,作为诗人、书法家,他是杰出的。文征明跋山谷《李白忆旧游诗卷》云: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矣。今天,作为书法家评之,山谷老人的书法成就,其草书远胜行书。他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藏美国钮约大都会博物馆),书于元符三年(1100)的《诸上座帖》(今藏故宫博物院),应该说是创造了中国草书史上继张旭《古诗四帖》和怀素《自叙帖》后的又一个颠峰。对于草书,山谷是自负的,然而他又是成功的。今天,虽然我们对于长年荡桨,群丁拨棹内涵的奥秘仍不得其解,但山谷的不懈求索,成就了山谷的自负,也给后人留下启迪。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