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银行卡转账怎么转:花和尚鲁智深的“前身”:一个和尚 一位皇帝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20:42:08
《水浒》中的杨志自称杨家将后代,而书中的坏女人多姓潘,这都是受杨家将故事影响的结果。其实《水浒》中还有一位好汉也与杨家将有关,就是“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是和尚中的“异数”:他身在佛门,却不念经、不礼佛,照样吃酒啖膻,动不动就抡胳膊动粗,哪里有佛门弟子的样子?然而这样的和尚在杨家将故事中也有一位,就是五郎杨延德。

    历史上的老将杨业真的有七个儿子,依次是延朗(后改名延昭)、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彬、延玉。这与小说中的名字多半不同。如五郎“延贵”,到小说里改称“延德”。幽州大战时,宋军大败,五郎延德独自杀出重围,忽然想到五台山的智聪禅师曾赠他一个小匣。打开看时,里面有一把剃刀、一张度牒(也就是和尚的“护照”):这分明是暗示他出家当和尚。五郎于是收斧于怀、挂盔于树,慨然削去头发,径直上五台山出家去了。

    杨家将故事早在北宋时已广为流传,五郎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莽和尚形象,是作者的首创,也成为故事的一大亮点。水浒故事的传播远在其后,水浒作者在塑造莽和尚鲁智深时,眼前就摆着杨五郎这样一个样板。你看,这两人都是关西好汉(杨家一说起自陕西神木),出家前都是军官,出家的地点又同是五台山。杨五郎出家是受五台山智聪禅师的指引,鲁智深则是由五台山智真长老剃度,后来还多次受他的呵护、指点。鲁智深不守戒律,酗酒动粗,也与五郎相似。戏曲中的五郎便是吃酒犯戒、又耍横使蛮的。而两人后来又都重上战场,杀敌保国,打的都是契丹人。可以说,没有杨家将中的莽和尚杨五郎,很可能就没有水浒中的花和尚鲁智深。只是从艺术上看,鲁智深的形象远比杨五郎生动,可谓后来居上、青出于蓝了。

    其实鲁智深的“前身”不止杨五郎一个。智深原名鲁达,本是提辖官,因抱打不平、杀死恶霸屠户,才不得已出家。而杀屠户的素材,是从五代故事中来的,来自一位皇帝。

    五代时后周的开国皇帝叫郭威,年轻时是个小军官,爱喝酒,好打抱不平。他听说集市上有个屠户很霸道,心中不忿。一次乘着酒意去买肉,故意刁难那个屠户,招呼他上前切肉,又叱责他“割不如法”(没按要求切肉)。恶屠户发起飙来,敞胸露怀,指着郭威说:“尔勇者,敢杀我乎?”(你有种,敢杀我吗)郭威二话不说,抓起案上的刀就把他捅死了。

    这显然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型。两个杀人者同是有正义感的下级军官,而被杀者又同样是横行市井的恶霸屠户。斗杀的策略,也都是命屠户割肉,然后借故挑剔,激怒对方,后发制人,致敌死命。唯一的不同,是一个用刀刺、一个用拳打。《水浒》把那三拳毙命的过程写得花团锦簇,让人看了更加痛快,这是文学家加工的结果;而整个故事框架则应是从郭威那儿而来。

    《水浒》作者在鲁智深身上熔铸了一个圣僧罗汉和一个开国皇帝的形象,难怪这个人物如此大度厚重、霸气十足!

 

---------------------------

侠义无双 水浒英雄中谁才是与生俱来的真活佛

 

   鲁达是个天生的活佛:生来无牵无挂,一个孤人,一副热心快肠,食量很大,酒量不小,火气很烈,真真一条好汉。“禅杖劈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鲁达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惩恶扬善,一身好本事。虽说人称花和尚,也不守清规戒律,但侠义心肠,不曾滥杀无辜,真真是活佛在世。在梁山好汉中,鲁达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侠义之人。他为人直率,得人亲近,是人们最喜爱的形象之一。

 

    拳打镇关西

    鲁达是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一名提辖官,一名下级武官。延安府地处西北,这里驻守的部队应该是争对西夏的。所谓的老种、小种经略相公相传是宋代的名将种师道、种世衡。鲁达在种世衡那里做官,日子逍遥自在,了无牵挂。在一般人看来,他是个很怪的人。在整部《水浒传》里,他从未有过亲近女色的念想,连暗示都没有。但他并不仇视女人,多次救下弱女子。他不置产业,也不娶妻,可能是因为平日大手大脚花钱,没有娶妻的财物;也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不近女色,这个可能不大可信,除非他不是正常人;也可能是因为做着低级武官不能娶妻,经常地战争没有时间和机会。最终他只是一个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吃饭时,与朋友谈枪棒,很投机。听得别人啼哭,好生烦躁,他将杯碗都扔到地上。听到金老父女的诉苦后,他又好生可怜,非常生气,可怜金老的遭遇,定要帮他;惹他生气的是霸道的郑屠。于是,他、史进、李忠三人凑银子送给金老,让他回家有盘缠。李忠给的钱少,鲁达不高兴,李忠这人为人小气,鲁达一直都不喜欢。接着,鲁达气呼呼地回家准备了一下,第二天,他让金老父女逃走了。他自己在那路上守着,不让人去报信,也不让追赶,等到金老走远了,他才去找郑屠。

    郑屠是个屠户,为什么能叫镇关西?那是因为他与小种经略相公有关系。在现在看,那叫有背景,而且很可能有经济上的关系。郑屠卖肉,生意不错,因为权力垄断,只他一家能经营,就能多挣钱。郑屠自然会到小种经略相公那里去好好孝敬。他强行典下金翠莲做小妾,而自家大老婆不许,他许下别人的钱没给,到头来却又要人又要钱,当真混账。这样的家伙太可恶,鲁达是个疾恶如仇的人,碰上鲁达算他倒霉。

    来到状元桥,鲁达恨得气呼呼的,但并不急着打人。他先叫郑屠将十斤精肉切成细末,不得带一点肥肉,而且必须是郑屠自己动手。接着让郑屠将十斤肥肉切成细末,不能带一点瘦的,也要他自己切。最后他让郑屠切十斤寸金软骨,也要弄成细末,不带肉。这时,郑屠有些不耐烦了,他说:提辖官人莫非是来消遣我的?鲁达将两包肉一下子摔到郑屠脸上,说:洒家特来消遣你!这句话好生痛快。对待恶人就要像鲁达这般手段。先将郑屠消遣一番,然后再用拳头教训他。郑屠不管怎样也是小种经略相公面前的人,顿时火起,拿刀来和鲁达理论。他自然只有挨打的份儿。这段描写是《水浒传》的名段之一,非常精彩。鲁达一拳打在郑屠鼻子上,流出血来,鲁达气他强骗了人家落难的父女,乘人之危,卑鄙。第二拳打在眉际,整个脑袋都震动了,郑屠讨饶,知道厉害了,这是恶人真实面目。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郑屠顿时没气了,他恨他没有一点骨气,只是讨饶。然而,鲁达原只想教训他一下,没想到,一时气急,下手太重,竟把他打死了。鲁达立即狡辩,然后逃命,幸好他孤身一人,没有牵挂,很快就逃走。

    他本是行侠仗义,不想却失手打死了人,惹祸上身。然而,能够帮别人把自己搭进去,也可看出鲁达的心肠。这时鲁达不再是武官,而是逃犯。犯下官司,先想到逃避,可知鲁达也不能算是个遵从法律的老实人。其实,以他的个性,在官府里肯定不会讨人喜欢,上司对他的印象肯定也不怎样。当府尹带人去找小种经略相公禀明这件事时,这位经略相公并没有回护鲁达。这里可以看出官场的黑暗,抓一个罪犯还要经过上司长官的同意,做什么都需要后台。可能小种经略相公正为打死郑屠责怪鲁达呢。鲁达在他帐下做官是公事,而郑屠给他送银子是私情。私情总是比公义更令人高兴,尤其是在那样一个人情泛滥的社会里。

 

    花和尚

    鲁达四处逃窜,路上恰好遇见自己所救之人--金老。金老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的女儿很快又被人养作外室。主人赵员外是个不错的人,金老时来运转,要报恩。可知好人总会有好报。机缘巧合,鲁达听从赵员外的安排在五台山做了和尚。五台山有一片大寺院,那里经过历来达官贵人的施舍,寺院里很有些金银土地,鲁达喝酒的那些店铺都是寺院开的。寺院还出卖度牒,就像出卖户口或者名额一样,以此来获得金银财物。因为买的多是富人,他们认为这样就是结善缘,为自己祈福。就像中世纪基督教组织出售赎罪券一样,人们认为购买那东西就可以赎罪。

   鲁达成了僧人,度牒都是现成的。出家成了一种逃避罪责的手段。更换了户口,鲁达这个人就世上从消失了,官司自然就免了。鲁达就用鲁智深这个名字活下来。长老道行高深,看出他是个会成正果的人。其实不如说长老看出鲁达是个天性纯朴的人。虽然其他僧人都不愿意收留他,长老还是将他留下来。那些人只是看出鲁达相貌凶恶,不想接纳他,可知他们的眼力不济,内心不净。果然,鲁智深不是一个守清规戒律的和尚。夜里不学打坐,只是睡,而且口出妄言。解手不去茅房,在佛前弄得很脏,很不讲卫生。这些坏习惯都让那些僧人不能接受。久而久之,他们都说鲁智深的坏话。鲁智深做和尚也只是他逃命的权宜之计,其实心里并不愿意。而且他根本没把这些清规戒律放在心上。他本身自由自在的豪爽个性与寺院的规矩有着极大的冲突。他不属于这里,迟早会离开。

    实际上,表面上遵守所谓的清规戒律,内心里若是不能够坦荡干净是不能成佛的。这样修炼只是白费劲。修佛关键在于修心,那些僧人怎会明白。而且寺院管理着很多买卖,他们真的四大皆空?鲁达虽然做出诸般事情,但内心终是干净,一片侠义情怀,他早已进入佛的境界。

    多日的素餐,鲁达无法忍受,他要吃肉喝酒。这一天,在半山腰,他一连喝了两桶酒。回到寺院,他口出妄言,打那些僧人,自然又被告状了。这次,长老护短不得,只好好生教导他。然而,没过多少日子,他又喝得大醉,还吃狗肉。在半山腰练起拳脚,打倒亭子,打坏金刚。回到禅房,吐得一地,还当众吃狗肉,让别人也吃,影响很恶劣。弄得长老只好将他逐出五台山,送往别处。

    他的这些行为有点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没有上天之前,天不怕地不怕,到处惹是生非,天真得很。在离开之前,鲁智深打造了两样兵器,那师傅说不能太重,使不动的。他却不服气,认为自己应该跟关公比比。这都不是老练的人说出的话,也显出他的好汉气概。五台山虽没有让他做得真和尚,却给了他一个身份。歪打正着,正贴近鲁达的心性,他的确是个活佛。

 

    桃花山

    来到刘家庄投宿,他恰巧帮刘太公救下女儿。山大王周通强行要娶庄户人家的小姐做压寨夫人。这是电视里经常出现的情节,周通下了聘礼,强行成亲,这是时代混乱的反应。这样的婚姻是不合法的,封建社会的婚姻有着半买卖的性质,平常人家是很难娶到媳妇的。若在平时,周通就是有钱怕也娶不到像刘小姐这样的妻子。如今他是山大王,可以强行娶来。这是古代性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的饥荒,不光劫财而且劫色。但周通没有硬将这女子抢到山上,而是讲礼,下聘礼,来庄上迎娶,还拜老丈人。

    但是,人家毕竟不情愿。鲁达看着这事他便要管。而且他的主意很有意思,自己坐在小姐的绣床上,脱得光光的等周通来。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胖大和尚坐在小姐的绣床扮新娘子,是一件多么滑稽的事情!与《西游记》里孙悟空在高老庄见猪八戒很相似,孙悟空的本事高过猪八戒,于是他便狠狠地消遣了猪八戒一番,还用金箍棒教训他。周通来了,拜了丈人。他的丈人害怕得很,想象不出和尚会如何劝他。结果周通醉醺醺地摸进了小姐的房间,这是一段滑稽的场面:

    大王道:“你看我那丈人是个做家的人,房里也不点碗灯,由我那夫人黑地里坐地。明日叫小喽罗山寨里扛一桶好油来与他点。”鲁智深坐在帐子里都听得,忍住笑不做一声。那大王摸进房中,叫道:“娘子,你如何不出来接我?你休要怕羞,我明日要你做压寨夫人。”一头叫娘子,一面摸来摸去;一摸摸着销金帐子,便揭起来,探一只手入去摸时,摸着鲁智深的肚皮;被鲁智深就势劈头巾带角儿揪住,一按按将下床来。那大王却待挣扎,鲁智深把右手捏起拳头,骂一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做甚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 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一个醉醺醺的大王,一个准备好的胖大和尚,两人在一个小姐的绣床上打架。这样的场景总能给人带来喜剧效果。周通当然打不过鲁智深,吃了亏,便去搬兵,结果请来的李忠却是鲁智深的老朋友。鲁智深也不护短,让周通退了这桩婚事。他尚是个清醒的人,分得清是非黑白,不看情面。于是他留在桃花山过了几日,但他不喜欢两人的小气,不是好汉的性格。如是他拿了些金银,滚下山来。虽有些狼狈,却是好玩,像一个恶作剧的顽童。

    行走江湖,鲁达的经验还不太丰富。结果挨了饿,来到破破烂烂的瓦罐寺,和尚们个个看着都伤心,他们也没有吃的。好容易发现一点粥,鲁智深还要与他们抢着吃,当真狼狈。而这个大寺院却是被两个出家人弄坏的。那两个出家人,杀人放火,还养女子,干的是恶人的勾当。于是鲁智深很快与他们交手,因为饥饿,力乏,斗不过他们,只好逃命。不想途中又遇见打劫的,真是祸不单行。这让鲁智深明白了江湖的险恶。幸好,打劫的人是自己的老朋友史进,他也是个无家可归的落魄之人,很快两人联手杀掉了瓦罐寺里的恶人。总算吃了一顿饱饭,分了些金银,接着各自走自己的路。

   这里实际上给了他一个暗示:其实他还可以选择落草。先前好生兴旺的寺院,如五台山一般,如今便败落了。都是和尚自己造的孽,若不好好修心,多大的寺院也能毁坏。五台山的状况是瓦罐寺的过去,瓦罐寺的现在便有可能成为五台山的将来。和尚便要吃斋念佛,为何要出来做贼,这和尚定然不是什么好人。在这样的乱世,和尚大多不像和尚,鲁智深一路走来,看到的和尚竟都成了贼。鲁智深也是和尚,他也可以做贼的。他们表面上都是花和尚,都不守清规戒律,内心里却是大大的不同。那些人是真恶人,鲁智深却心地善良,从不滥杀无辜。真正的佛是在心里,旁人是不能知道的。

 

      大相国寺

    来到东京,鲁智深找到了大相国寺。那里的长老并不喜欢他,让他去看菜园子。就像玉皇大帝让孙悟空当弼马温一样。而且他还天真地以为在长老面前讨了个好差事。其实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好差事。但是,寺院安排了,他只有服从。长老打算让他去压住那帮泼皮无赖的。他去的第一天,泼皮们就想来暗算他。结果是自讨苦吃,被鲁智深扔进茅坑里弄了一身的屎尿。他们只是告饶,知道情况变了,只得巴结讨好鲁智深。

    众人弄来酒肉请鲁智深享用,他很高兴。他喜欢酒肉,有了酒肉,大家在一起就是朋友,都高兴。结果,那树上的老鸦却叫得让人心烦。众泼皮弄来梯子也弄不走那鸟。如是鲁智深便要把那杨柳给拔了。说到做到,他真的将那树拔了起来,当真是好大力气。就像武松搬那千斤大石头。这段文字说得很轻松: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这样的轻松地拔树,鲁智深的神力在水浒英雄里算得上首屈一指。拔了树,他一时高兴起来,就舞动禅杖,显出自己的本事,舞到精彩处有人喝彩。却是林冲在那里。英雄识英雄,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兄弟。人生中能得到一个知己真是很难,一个有本事的人,希望有识货的人。鲁智深遇见林冲便是这种情形,他了无牵挂,空有一身本事,流落江湖,见到一个识得自己功夫的,真是高兴。

    但是,林冲却是祸不单行,自己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鲁智深好生热情,作为大哥,他对林冲真不错。多次声明可以替他解决高衙内,兄弟的事就是他的事。林冲得罪高俅,被刺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护送,救下林冲性命。而且,因此被高太尉追捕,最后无处安身,流落江湖。这样的一个热心人,他的世界总是自由的。

 

    落 草

    鲁智深落草二龙山是没办法的事。他在江湖上无处落脚,还险些成了孙二娘的馒头馅,可能因为他长得胖被盯上了。他寻求的落脚之地总是寺院,不论寺院里有没有僧人。瓦罐寺里的僧人被赶走,宝珠寺里的僧人都还俗成了强盗。于是,鲁智深去投奔他们,结果邓龙不接纳,看他本事太强,怕自己控制不住,有点像王伦对待林冲。鲁智深恼怒,准备动手,可是势单力孤,只得逃下山。路上遇见杨志,两个失意的人大战一场,互相生出钦佩之意。杨志已经不能在世上立足,也正想找个地方。两人一下子成了搭档,这是一个很厉害的组合。曹正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他们能混进二龙山,很快就杀掉了邓龙,收拾了喽罗,开始他们的强盗生活。强盗很少用智力,他们总是凭借武力来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且水浒英雄在身体上一般都强壮,力大,都有一手绝活。这些都是他们生命力强大的标志,他们也因此被人们所喜欢。

    鲁智深在二龙山的日子逍遥自在,天不管地又管不着。这是他想过的生活,也是他能过的生活。他天生受不得约束,如今自立为山大王,也不想有什么大发展,没有压力。后来,二龙山的头领还很多,很兴旺,敢主动攻打州县。鲁智深的鲁莽行为还给他带来灾难。为救史进,他潜入华州府,被华州知府抓住,险些丢了性命。他的一生总是为别人,为了替金翠莲复仇,他打死郑屠,丢掉官位逃走在江湖上。金翠莲虽然有仇恨,但是官府是不会管的。公共权力已经偏向郑屠那边,而他们父女又不具备复仇能力。于是就需要一个侠客为他们完成复仇,鲁智深就是这样的侠客。不求回报,只管惩治恶人,让众人出一口恶气。为了救林冲,他只得逃离东京,来二龙山落草。为了救史进被抓。为了成全宋江的兄弟义气,他一条禅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听到钱塘江潮,他还以为是大军杀来,拿出禅杖赶出来。当得知是江潮后,他明白自己的一生将尽,洗尽身躯,平静死去。的确是高僧的机遇,平静地看待生死,乐呵呵地圆寂。书中经常写他脱得赤条条的,也正显出他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本性,干净纯朴。不带一物来,不带一物去,不是活佛岂能有这样的好境界。

    相对于李逵的滥杀无辜,他总是救苦救难,不曾滥杀一人,一副菩萨心肠;相对于武松的阴冷的复仇,他显得很克制,不想报复得过分;相对于宋江的处心积虑,他多像一个天真的顽童,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相对于林冲的委曲求全,瞻前顾后,他要痛快得多,快意恩仇,从不拖泥带水。他的行为举止使他成为水浒英雄里的代表。水浒英雄的优秀本质在他身上体现得很有光彩。最终他那显得有些完美的结局就可以说明一切了。对于这个污浊的世界,他已经不再留恋,平静地去西方极乐,生亦很欢,死也很喜,终成正果。

 

----------------------------

为什么鲁智深总是搭救女人 武松总是欺负女人

 

    我看《水浒》,评价《水浒》人物,特别佩服的人是金圣叹。但是,偏有一处和金圣叹正相反。金圣叹觉得武松是天人,108人中排第一。我呢,是横竖觉得武松不及鲁智深。

    只是,那是一种直觉,一直不知道二人到底差在哪里。

    后来终于明白了:鲁智深总是搭救女人,武松总是欺负女人。

    鲁智深次次救的,都是女人,或是和女人有关的人,从金翠莲到刘小姐到林冲老婆,直至为救玉娇枝而身陷囹圄。

    武松次次打的,都有女人,就如我上一期文章中讲到的,从嫂子潘金莲到孙二娘到蒋门神小老婆。

    下面,还有更多的女人被他辣手摧花。

    张团练替蒋门神报仇,买嘱张都监,设出一条计策陷害武松,诬陷他做贼,一定要害他性命。

    好在有施恩父子相救,在飞云浦杀掉押送他的两个差役和两个蒋门神徒弟,沉吟半晌,总觉得不杀张团练张都监和蒋门神,一口恶气难消,便翻身入城。入得城来,进入张都监家,在厨房里,只见两个丫鬟,正在那汤罐边埋怨张团练蒋门神,按说她们不仅无辜甚至怨恨张团练和蒋门神,武松却倚了朴刀,掣出腰里那口带血刀来。把门一推,“呀”地推开门,抢入来,先把一个女使头发揪住,一刀杀了。那一个却待要走,两只脚一似钉住了的,再要叫时,口里又似哑了的,端的是惊得呆了。施耐庵到此,还自家站出来评价道:“休道是两个丫鬟,便是说话的见了,也惊得口里半舌不展。”武松手起一刀,也杀了。两个小丫头,一声未吭,横尸灯影。

    然后武松又径踅到鸳鸯楼,杀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按说,冤仇已报,可是,下得楼来,看见张都监夫人,夫人见条大汉入来,兀自问道:“是谁?”武松的刀早飞起,劈面门剁着,倒在房前声唤。武松按住,将去割时,刀切头不入。武松心疑,就月光下看那刀时,已自都砍缺了。武松道:“可知割不下头来!”便抽身去后门外去拿取朴刀,丢了缺刀,复翻身再入楼下来。只见灯明,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把灯照见夫人被杀死在地下,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

    还不住手,又走出中堂,再寻出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房里。

   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这一瞬间,武松杀了九个女人。

    其中最多两个与他的冤屈有些瓜葛:夫人和玉兰。其他七个全是滥杀,而且,都是十几岁的小姑娘。

     多少人观众和读者不容我说武松一句的不是,难道他们真的认为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都该死?!都应该为了成全大英雄的名声而死?

     武松杀人后,逃到张青家,打扮成头陀,继续逃命,逃到白虎山一家酒店里,要酒要肉。

    几碗酒下肚,又被朔风一吹,酒却涌上。武松几次三番要店家卖肉给他吃,店家几次三番告诉他店里没肉了。

    正在这时,只见外面走入一条大汉,引着三四个人入进店里。店主人捧出一樽青花瓮酒来,又去厨下把盘子托出一对熟鸡、一大盘精肉来放在那汉面前。

    武松一看,恨不得一拳打碎了那桌子,大叫道:“主人家!你来!你这厮好欺负客人!”店主人连忙来解释道:“青花瓮酒和鸡肉都是那二郎家里自将来的,只借我店里坐地吃酒。”

    武松心中要吃,那里听他分说,一片声喝道:“放屁!放屁!”

    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个踉跄,直撞过那边去,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

    那对席的大汉见了,大怒,指定武松道:“你这个鸟头陀好不依本分,却怎地便动手动脚!却不道是'出家人勿起嗔(cheng)心'!”

    武松道:“我自打他,干你甚事!”

    完了,这句话一出口,武松的形象就完了。

    这句话直接否定了他自己标榜过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路上见到的不平,不就是不关自己的事?

    如果照这样的理论,镇关西欺负金翠莲,小霸王强娶刘小姐,高太尉陷害林教头,他们都可以对着“管闲事”的鲁智深大喝一声:“我自害他,干你甚事?!”

    殷天锡打死柴皇城,再打柴进,疑似宋江抢走刘太公女儿,他们也可以对着李逵大喝一声:干你甚事?!

    一部《水浒》,被武松这八个字,抹杀了。

    梁山大旗上的四个字“替天行道”,被武松这八个字,抹黑了。

    我们知道,武松在调戏孙二娘和蒋门神的小老婆的时候,说过很多的下流话。

    而此时说出来的这八个字,是更加下流的下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