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励志故事:文言文复习专题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03:14

 第一讲  文言实词

 

知能演练场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人并走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老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路人为逐擒之                           

(2)莫知其孰是                           

(3)此易知耳                              

(4)融正色谓后出者曰                      

(5)必不被捻                               

答案:(1)追赶;(2)谁;(3)分辨清楚;(4)表情严肃的样子;(5)同“撵”,捉住

[参考译文]

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老妇在路上被抢劫,她就拉长声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当时天色已经很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官府那里去。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让两个人赛跑,先出凤阳门的就不是强盗。”他们跑完后又回到州衙门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才真正是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强盗于是认罪。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颜 回 好 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史记》)

[注] ①鲁哀公:鲁国国君。②贰过:重犯同样的错误。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发尽白,蚤死     “    ”通“    

(2)今也则亡                  ”通“    

答案:(1)蚤 早 (2)亡 无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孔子哭之恸          

(2)门人益亲               

(3)弟子孰为好学           

(4)不贰过                 

答案:(1)哀痛到了极点  (2)更  (3)谁  (4)犯过失,犯错误

[参考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故事,三江[注]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戊寅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张贷

[注] 三江:在浙江绍兴北,曹娥江之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②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                       

③著面皆湿                                    

④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答案:①同在一张桌子  ②急忙,迅速  ③打在脸上  ④脸色

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

①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古义:        今义:            

②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古义:        今义:            

③龟山一挡,轰怒非常

古义:        今义:            

答案:①古义:旧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②古义:跑。今义:行走。③古义:不同平常,非比寻常。今义:十分,极。

[参考译文]

从以前的旧例看,三江看潮,其实没有什么潮可看。在午后,人们嚷着传说:“今年是暗涨潮。”

年年都像这样的情形。戊寅年八月,我凭吊朱恒岳少师到了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和我同席。听得海塘上有人喊看潮,我迅速前往,陈章侯、祁世培也紧跟着到了塘上。我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水如一条线,从海宁过来,一直奔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就隐隐露出白色,如同有人驱赶着千百只小鹅在展翅惊飞。潮水又渐渐逼近,喷出的飞沫如突然溅起的冰花,像百万雪白的雄狮遮蔽了江面,浩浩荡荡地沿江而下,如同有怒雷驱赶着似的,那百万雪白的雄狮密密地挤在一起,一个也不敢落后。潮水第二次逼近,就如同飓风逼迫着它,水势要拍岸而上似的。这时,看潮的人纷纷避开,跑到塘下躲避。潮水到了塘上,尽力磅礴而起,水花激射,溅起数丈高,打得人脸都湿了。潮水很快又旋卷着向右面扑去,被龟山挡了一下,轰怒声不同寻常,如同大炮击碎了龙湫,在半空中如雪花般飞舞。(我)看着这一切,惊吓得头晕目眩,坐了半天,脸色才恢复过来。

先辈们说:浙江潮水的源头,从龛、赭两山冲刷激荡而起。  白洋在两山之外,潮头却更大,为什么呢?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史记·滑稽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徒揭空笼,造诈成辞   揭:揭开

B.去我飞亡              去:前往

C.痛吾两主使不通        使:让

D.叩头受罪大王          罪:惩罚

解析:此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可根据词典中的多个义项,用“代入检验法”选义。A项,揭:举;B项,去:离开;C使:使者。

答案:D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解析:此题考查多义实词的辨析能力,亦可采用“代入检验法”选择。A项,“使”均为“派、派遣”;B项,“信”均为“诚实”;C项,“亡”均为“跑掉”;D项,“故”分别为“缘故”和“所以”。

答案:D

3.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

A.道飞其鹄  (名词活用作动词)

B.造诈成辞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C.出而饮之  (使动用法)

D.财倍鹄在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活用的判断能力。答此题可采用“语法分析推断法”。A项,“道”,应为名词作状语,意为“在路上”。古汉语中名词直接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时用作状语,本句中名词“道”直接限制动词“飞”。B项,“诈”本义为“虚伪”,形容词,作“造”的宾语后活用作名词“虚伪的经历”。C项,“出”和“饮”用在代词“之”(代“鹄”)前面,表“使它出来”、“使它喝水”之意,故为使动用法。D项,“倍”本为名词“倍数”,这里表“增加一倍”之意,故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案:A

[参考译文]

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到楚国去献鸿鹄。出了城门,在道路上那只鸿鹄飞走了。(淳于髡)只举着个空笼子,编造虚伪的经历成了一套谎话,前去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献鸿鹄,(乘船)从水中经过,(我)不忍心让鸿鹄干渴,放出来让它喝水,它离开我飞掉了。我想剖开肚子或勒紧脖子自杀,又恐怕别人议论我们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让谋士自己伤害自己(或自杀)。鸿鹄,是长毛的禽类,有很多相似的,我想买一只代替它,这是不诚实而欺骗大王的行为。(我)想逃跑到别的国家去,又哀痛着我的两位国君的使者不能联系,所以来承认错误,向大王叩头接受大王处罚。”楚王说:“好。齐王(竟)有这样诚实的士人啊!”(于是)优厚地赏赐了他,(赏赐他的)财物比有鸿鹄在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倍。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袁 虎 少 贫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尝为人佣                

(2)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        

(3)叹美不能已              

(4)即遣委曲讯问              

(5)因此相要              

答案:(1)曾经;(2)水中小洲;(3)停止;(4)事情的底细和原委;(5)通“邀”, 邀请

[参考译文]

袁虎年轻时,家里贫穷,曾经被人雇佣,载运租谷。镇西将军谢尚从船边经过,那天晚上清风习习,明月皎洁,听到江上小洲之间的商贩船上,有吟咏诗歌的声音,很有情调;所吟诵的五言诗,又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他赞叹不绝。就派人去详细询问事情原委,原来,是袁虎在吟咏自己作的咏史诗。谢尚于是邀请袁虎相见,对他十分赏识。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魏文侯问李克

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兵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制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2)数战数胜        

(3)兵以此亡者何也?        

(4)以骄主制疲民        

(5)是故好战穷兵        

答案:(1)……的原因;(2)屡次;(3)军队;(4)统治;

(5)竭尽

[参考译文]

魏文侯问李克道:“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说:“屡次作战屡次取得胜利。”文侯又说:“屡次作战屡次获胜,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军队却因此而灭亡,这是为什么呢?”李克回答: “多次战斗,百姓就疲惫不堪,多次获胜,君主就骄横,让骄横的君主统治疲惫的人民,这就是它灭亡的原因。所以,喜欢打仗穷竭兵力的君主,他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枯 梧 树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            

(2)邻人遽伐之                          

(3)邻父因请而以为薪                     

(4)此有所宥也                            

(5)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答案:(1)吉利;(2)立即,马上;(3)柴火;(4)狭隘;(5)能够,作为

[参考译文]

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就请求给他当柴火。那邻居很不高兴地说:“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做邻居啊!”这是太过狭隘了,要和不要枯树当柴火,这一点不能作为怀疑枯梧树吉利还是不吉利的依据啊。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攫 金 者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齐人有欲得金者              

(2)清旦被衣冠                      

(3)见人操金                        

(4)子攫人之金                      

(5)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答案:(1)想;(2)穿戴;(3)拿着;(4)抢;(5)只

2.将上面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                                                       

                                                                 

                                                                 

                                                                 

答案: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前往卖金子的人聚集的场所,看见人拿着金子,就抢夺过来。衙役将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道:“人们都在这里,您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答说:“我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啊!”

九、(2010·郑州模拟)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

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

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使。人谓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目之曰《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党,家无詹甔储,天璋处之,晏如也。至顺二年卒。

                                           (选自《元史·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弊也,尚足法耶!    法:效法

B.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  董:督察、监督

C.复河渠,河患遂弭  弭:顺服

D.至则厉风纪,清吏治  厉:严肃整顿

解析:C项,“弭”的意思是“消除、停止”。

答案: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反映卜天璋有治事之才的一项是                  (  )

①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

②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

③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

④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⑤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⑥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A.①④⑥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②表现他刚直不阿;③是说省臣欲中伤他,但未成功,间接表现其廉正;⑤表现他勇赴国难的情怀。

答案: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卜天璋有胆有识,正直廉洁,从不畏惧豪强,能够秉公执法,所以在“吏不敢决”的情况下,省里派他前往审理刘帅案件。在审理谋反案件时,皇帝也放心地让他主持。

B.卜天璋勤政爱民,总是为百姓着想,所以当省臣索要贿赂时他坚决不送,怕给百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以致省臣对他恨之入骨,寻找理由来制裁他,使他蒙受不白之冤。

C.卜天璋忠君爱国,以天下事为己任,他认为做官就应当为国分忧,为民着想,生有意义,死得其所。天历二年,他虽年已八十,依然迎难而上,为安定地方做出了重大贡献。

D.卜天璋治理地方,大致有如下特点:采取不扰民的政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重视道德教化,兴办学校,整顿社会风气,十分注意从百姓角度考虑问题。

解析:B项,错在两点:一怕给老百姓造成沉重负担的意思文中没有;二寻找理由制裁他,使他遭受不白之冤,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是说省臣中伤他,但找不到他的罪过。

答案:B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

译文:                                                                 

                                                                       

                                                                      

(2)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

译文:                                                              

                                                                     

                                                                    

答案:(1)后来被命令审理造反的案件,皇帝看着近臣说:“君璋是个清廉审慎的人,一定能审出实情。”天璋接受命令,案件依靠他而没有发生冤情。

(2)百姓如此饥饿,(如果)一定等到请求(被批准)再行赈济,百姓将要饿死。不申请的责任,我独自承担,不会因为(这件事)连累你们。

[参考译文]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时聪明颖悟,长大后有正直的气节,读书明史,懂得成功失败的重要原则。大德四年,担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个叫刘帅的,强横夺取百姓的田产,官吏不敢判决,行省征召天璋前往审理这个案件,刘帅服罪,田产最终又归还了百姓。尚书省成立,升任为刑部郎中。恰值盗贼横行,当时有人提议要让犯人家属都穿青色衣巾,以与其他百姓相区别。天璋说:“囚徒满路,是秦的弊端,这还值得效法吗?”大家醒悟过来,就打消了这种想法。有人告发诸侯王阴谋造反,皇上派遣天璋审讯这个案子,很优厚地赏赐了他。仁宗皇帝召天璋进宫见驾,当时兴圣太后在座,皇帝指着他说:“这是不贪贿赂的卜天璋。”后来被命令审理造反的案件,皇帝看着近臣说:“君璋是个清廉审慎的人,一定能审出实情。”天璋接受命令,案件依靠他而没有发生冤情。

皇庆初年,天璋担任归德知府,鼓励农耕,兴办学校,修建河渠,河患于是消除。改任为饶州路总管,天璋到任以后,听凭百姓自行生产,万事不搅扰百姓,百姓非常高兴,所辖范围内政治清明。当时省里有个官员督察田地的事情,作威作福,任性胡为,郡县官员争着贿赂他,企盼免受罪责,只有饶州没有贿赂。那个省里的官员十分憎恨天璋,将要用严刑峻法来中伤他,却找不到他的罪过。县里报告发生了饥荒,天璋立即打开粮仓进行赈济,同僚们认为不可以,天璋说:“百姓如此饥饿,(如果)一定等到请求(被批准)再行赈济,百姓将要饿死了。不申请的责任,我独自承担,不会因为(这件事)连累你们。”最终打开仓库进行赈济,百姓依靠这个保全了生命。他在事情到来之时就是这样无所顾虑。

天历二年,蜀兵发动叛乱,荆楚地区大为震动,天璋又被任命为山南廉访使。人们认为他老了,一定不会前往。天璋说:“国家正举步维艰,我八十岁了,常怕死不得其所,又哪里敢躲避灾难呢?”就出发了。到达之后,严肃风纪,澄清吏治,州郡变得整饬不乱。恰值皇上下诏让三品官员讨论时政得失,他就上书列出了二十件事,共万余言,起名为《中兴济治策》,都说中了当时的弊端。回到汴地以后,他把自己的俸禄施舍给亲戚同乡,家里没有剩什么积蓄,天璋对此十分泰然。至顺二年去世。

 

 

第二讲  文言虚词

知能演练场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掣 肘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贱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与之俱至于亶父  于:动词,到

B.二吏归报于君   于:介词,向

C.寡人之乱宓子  之:代词,代“寡人”

D.而令之亶父  之:动词,到

解析:C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C

[参考译文]

宓子贱被派往亶父为官,他担心鲁国国君听信小人谗言,从而会使自己无法按自己的方法治理亶父,要动身的时候,他请求鲁国国君,派两名身旁的人一同前往。(亶父)当地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宓子贱让那两人书写记录。他们每次准备要写时,宓子贱就从旁边时不时地拽摇他们的手肘。他们写的字很难看,宓子贱就为这事生气。那两人很怕他,请求让他们回去。宓子贱说:“你们的字写得太差了,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个人回去后向鲁国国君汇报,说:“宓子贱不让我们好好写字。”鲁国国君说:“怎么回事呢?”回答说:“宓子贱让我们写字(记事),却总是拽摇我们的手肘,字很难看他又生气。那些官吏都笑宓子贱,所以我们就要求回来了。”鲁国国君叹息道:“宓子贱用这个办法来提醒我的不是啊!我扰乱他的治理方案,使他无法按照他自己的办法治理的情况,肯定有很多次了。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于是打发亲信,让他们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有利于亶父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宋 人 御 马

 

 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断首)而投之水。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水。如此者三。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与御。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宋人有取道者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B.如此者三             者:助词,……的方面

C.虽造父之所以威马     所以:……的原因

D.而徒得其威           徒:副词,只是

解析:C项,“所以”,用来……的办法。

答案:C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个赶路的人,他的马不前行了,他在马脖子上砍上一刀将它丢进水河里。重又赶路,马还是不走,他又在马脖子上砍上一刀将它丢进水河里。这样做了有三次。虽然是造父对马发威,也不过如此,学不到造父训马的方法,只学到发威的手法,对驾御的方法没有帮助。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非 刺 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杀之而复上船           

(2)舟中之人皆得活          

(3)未之见也          

(4)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答案:(1)代词,代蛟;(2)结构助词,的;(3)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4)结构助词,的。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地名)得到一把宝剑。返回的路上过一条江,(船)走到江中间的时候,有两条龙绕着船将船挡住。这时次非问船家道:“您见过两条龙围住船时还有人和龙都能活的吗?”船家回答:“没见过。”次非捋起袖子举起胳膊撩起衣服,拔出宝剑,说:“这不过是江中的腐肉朽骨罢了,如果丢弃宝剑而保全自己,我还珍惜什么呢!”(次非)于是跳进江中刺杀蛟龙,杀死了龙以后重新上船,船里的人全部保住了性命。

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潛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其”的用法,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B.其重之也如此

C.其词有“瑰伟之文……”

D.乐其林泉之胜

解析:A项,代词,代黄庭坚;B项,代词,代苏轼;C项,代词,他的,指苏轼的;D项,指示代词,那,与例句同。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B项,介词,在/介词,比;C项,介词,把/介词,因为;D项,句中语气停顿。

答案:D

[参考译文]

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黄庭坚在文章方面诗歌尤其突出,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把黄庭坚配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潛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于是自号为山谷道人。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选自《左传》)

  [注] ①乡校:地方学校,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②子产:名公孙侨,郑国大夫。然明也是郑国大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④是吾师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④为“这”;②表示判断,“是”;③为“对,正确”。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郑人游于乡校”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解析:都解释为“在”;A项为“对”;B、C两项均为“比”。

答案:D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的得失)。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实行它们;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它们。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毁掉乡校)难道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到那时)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

六、下面的短文中共有十二个“其”字,并已给它们编上了号码。请你先仔细辨析它们各自的用法和意义,然后将它们的号码分别填入与该“其”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例句后的括号中。

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闻于犬曰:“羊数詈君,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

例句:(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

(2)此皆言其可目者(  )

(3)狼曰:“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  )

(4)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

(5)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8)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

(9)其皆出于此乎(  )

(10)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1)其如土石何(  )

答案:(1)⑥ (2)⑨ (3)③ (4)⑩ (5)? (6)④ (7)? (8)② (9)① (10)⑦⑧ (11)⑤(例句中的“其”的意义依次是:它的、它、其中的、那、难道、自己的、一定、如果、大概、是……还是、不译)

[参考译文]

狐狸对狼说:“羊肉大概是很鲜美的吧!你如果有这种欲望,不妨从羊群中叼一只来吃,也好一饱你自己的口福。”狼说:“那把凶猛的牧羊犬怎么办呢?”狐狸挑拨牧羊犬说:“羊多次咒骂你,它的话不堪入耳,你却一点也不发火,是没有听到呢,还是害怕主人?等它嬉戏追逐的时候,我愿意为你洗尽那耻辱。你一定要答应这件事!”牧羊犬笑着说:“欲加之罪,难道还找不到理由吗?”牧羊犬保护羊群更加小心谨慎了。狐狸与狼气愤地离开了。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晋平公与群臣饮,饱酣,(  )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袄(  )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

小人言于侧者,(  )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虚词是                                               (  )

A.遂 而 则         B.乃 而 故

C.乃 以 则          D.遂 以 故

解析:乃:竟然;而:连接相承关系;故:所以。

答案:B

2.下列四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  )

①惟其言而莫之违 ②援琴撞之 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④左右请除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都是代词,其中“莫之违”是宾语前置句,“莫违之”。句③是助词“的”。

答案: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两个“莫”字意义不相同。

B.“师旷侍坐于前”、“琴坏于壁”、“有小人言于侧者”中三个“于”字意思相同。

C.“寡人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中两个“也”字作用相同。

D.“以为寡人戒”的“以为”与《出师表》中“愚以为宫中之事”的“以为”意思

相同。

解析:“以为寡人戒”中的“以为”是“以(之)为”,两个词,“把它作为”;“愚以为”是“我认为”。A项中前“莫”是“没有什么事”之意,后“莫”是“没有谁”之意。

答案:D

[参考译文]

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分开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晋平公说:“是我说的。”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人的人应说的话。”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借鉴。”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子困陈蔡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黎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乎:介词,在

B.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而:表修饰

C.所恃者心也                所:……的

D.而心犹不足恃              犹:还是

解析:B项,“而”,表顺承。

答案:B

2.将上面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                                                                       

                                                                               

                                                                                

                                                                                

                                                                                                                                                            

答案: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孔子处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某地因(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出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我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看见的有时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有时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了解一件事情并不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太难啊。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宝 绘 堂 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

[注]  ①锻炼:打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解析:“去”应解释为“离开”,这里引申为“消失”。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解析:A项,均为介词,解释为“因为”;B项,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解释为“却”;C项,均为介词,前者解释为“被”,后者解释为“替”;D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解析:C项为意动用法,其余三项为使动用法。

答案:C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解析:原文中是说老子认为这四者都是有害的,而圣人却并未废此四者,还暂且用来寄托心意。该项的阐述和原文不符。

答案:D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译文: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译文:                                                                    

答案:(1)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

(2)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沉溺在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让人感到很快乐,即使事物珍奇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沉溺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珍奇的事物也不会让人感到快乐。老子说:“五色使人的眼睛看不清东西,五音使人的耳朵听不清声音,五味使人的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种东西,只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编草鞋。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给鞋子涂蜡。这难道有什么美好的声音、颜色和气味吗?但他们以之为乐并且终身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这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沉溺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书画都担心失去;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看轻生死而看重画,岂不是颠倒错乱,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书画)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飘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为什么不愉快地接受呢?然而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为我造成祸害。

驸马都尉王晋卿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信奉礼义,学习和问难诗书,经常与贫苦的读书人较量。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摒弃、远离歌舞和女色,而致力于书画。又在私宅的东边建了宝绘堂,用来收藏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爱好书画那样,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也许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专题三  第三讲  断句与翻译

知能演练场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丁 氏 穿 井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不闻

  给上面文言文语段中的文字断句:

有 闻 而 传之 者 曰 丁 氏 穿井 得 一 人 国 人 道 之 闻 之 于 宋 君 宋 君 使人问 之 于 丁 氏 丁 氏 对 曰 得 一 人 之 使 非 得 一人 于 井 中 也 求 闻之 若 此 不 若 不 闻

答案: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不闻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就出去洗东西和取水,常常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的家里打了井时,他告诉别人说:“我打井得一人。”有的人听了他的话然后转述道:“丁氏打井得一人。”国人谈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这件事。他就派人去问姓丁的。姓丁的回答说:“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听话听成这样,不如不听。

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天 之 道 其犹 张 弓 与 高 者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天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是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参考译文]

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要抬高一些。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天道,是减损有余的用来补给不足的。但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总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有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能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道者才能做得到。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会自恃,有功劳却不居功自傲。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 戎 死 孝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给上面文言文语段中的文字断句:

仲 雄 曰 和峤 虽 备 礼 神 气不 损 王 戎 虽 不 备 礼 而 哀 毁 骨 立 臣 以 和峤生 孝 王 戎 死 孝 陛 下 不 应 忧 峤 而 应 忧 戎

答案: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参考译文]

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对刘仲雄说:“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刘仲雄回答道:“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担心和峤,而应该去为王戎担心呀。”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吾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 欲何言?” 答曰:“ 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注] ①收:逮捕。

②将佐:将领和僚属。

③罗企生:字宗伯,时任殷仲堪幕府咨议参军。

④出市:到刑场。出:到达某地。市:东市,晋时刑场。

给上面文言文语段中的文字断句:

桓 南 郡 既破 殷 荆 州 收 殷将 佐 十 许 人 咨 议 罗 企 生 亦 在 焉 桓 素 待企生 厚 将 有 所 戮 先 遣 人 语 云 若 谢 我 当 释 罪企 生 答 曰 吾 为 殷荆 州 吏 今 荆 州 奔 亡 存 亡未判 我 何 颜 谢 桓 公

答案: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吾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

[参考译文]

桓南郡(桓玄)打败了殷荆州(殷仲堪),俘虏了殷的将领十几人,咨议参军罗企生也在其中。桓玄素来厚爱罗企生,要杀他时,先派人对罗企生说:“如果向桓玄道歉,就会免去死罪。”罗企生回答道:“我作为殷荆州的下属,现在殷荆州跑了,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脸面向桓公谢罪。”已经到了刑场,桓玄又派人问他:“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罗企生答道:“从前晋文王虽然杀了嵇康,但他的儿子嵇绍却成了晋国的忠臣。希望桓公能留我弟弟一条性命,服侍我的老母。”桓玄答应了他的要求,赦免了他的弟弟。桓玄以前曾给罗企生的母亲胡氏送了一件羊皮袍子,胡氏当时在豫章,得知儿子被杀的消息后,就把这件皮袍给烧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恭从会稽还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注] ①王恭:字孝伯,性格率直,官至中书令、青州刺史、兖州刺史。晋安帝隆安年间,与桓玄、殷仲堪起兵谋反,兵败被杀。

②王大:即王忱。王忱字元大,小名佛大,人称阿大,王坦之子,为王恭的同族叔父,官至荆州刺史。

③簟(diàn):竹席。

④荐:草垫。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

译文:                                

                                  

(2)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文:                                

答案:(1)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

(2)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参考译文]

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领?”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非常吃惊,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有很多,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1)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  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国语·鲁语》)

[注] 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

(1)译文:                                

                                    

                                    

(2)译文:                                 

                                     

                                     

答案:(1)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

(2)人们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的。

[参考译文]

季文子任鲁宣公和鲁成公相国,没有一个穿丝绸衣服的婢女,没有一匹吃粮食的马。仲孙它劝谏他说:“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文子说:“我也愿意那样。然而我看到国家的百姓,那些父老兄长吃着粗粮又穿着破衣的很多啊,我因此不敢不节俭。人们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2)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3)子无以应之,则将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4)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1)译文:                                  

                                     

(2)译文:                                 

                                     

(3)译文:                                  

                                     

(4)译文:                                 

                                       

答案:(1)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征讨戎族(叛逆),(他)得到(一匹)良种马,准备把它献给厉王。

(2)不如把它丢掉。厉王贪得无厌而且轻信谣言。

(3)您没有东西应付他们,那么就会有谗言到国王那儿去说,厉王必定相信那些话。这是(自己)买祸啊。

(4)知道厉王贪心要东西还去招惹他,(这是)芮伯的罪啊。

[参考译文]

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征讨戎族(叛逆),(他)得到(一匹)良种马,准备把它献给厉王。芮季说:“不如把它丢掉。厉王贪得无厌而且轻信谣言。今天班师回朝献了马,厉王左右的人必然认为您收获不会就只一匹马,于是都向您索要。您没有东西应付他们,那么就会有谗言到国王那儿去说,厉王必定相信那些话的。这是(自己)买祸啊。”(芮伯)不听,最后还是献了马。荣夷公果然派人来索求,(没有得到,)就到厉王那进谗言,说:“芮伯还有隐藏(没有全部献给国王)。”厉王发怒,驱逐了芮伯。君子认为芮伯也是有罪的啊。知道厉王贪心要东西还去招惹他,(这是)芮伯的罪过啊。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纯 孝 之 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 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注] ①铛(chēnɡ):一种平底锅。②焦饭:锅巴。

翻译上面的文言文:

译文: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吴郡的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任吴郡主簿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把(它)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袁府君(袁山松)当日带兵出征。此时陈遗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就带上随军出发了。在沪渎作战,(官军)大败逃溃,跑到了山里,很多人都饿死了,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他笃行孝道的报答。

九、(2009·江西九江模拟)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九年,出镇南关。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蕲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闻谅山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备险奥,乃令筑长墙,率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群议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悉返侵地。

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招慰安集之,越人争立团,树冯军帜,愿供粮运作向导。子材亦毅然自任,于是率全军攻郎甲,分兵袭北宁。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报,乃挈军还。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挥涕不能已。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

  [注] ①镇南关:又称友谊关,位于中越边境。②谅山:与下文文渊、郎甲、北宁均为今越南地区名。③龙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边防要地,与越南高平省毗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宵薄敌垒     薄:逼近

B.子材亦毅然自任     任:承担、担当

C.请战,不报         报:报告、汇报

D.子材亦挥涕不能已   已:停止

解析:C项, “报”,批准。

答案:C

2.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都属于冯子材令军民“感奋”的原因的一组是      (  )

①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 ②亲率勤军袭文渊 ③必死拒之 ④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 ⑤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 ⑥军民拜迎者三十里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⑤⑥             D.②③④

解析:①是回家后的生活情景;②③④是令军民“感奋”的原因;⑤⑥是令军民“感奋”的结果。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冯子材是广东钦州人,曾跟随向荣讨伐广东敌寇,同治年间相继在镇南关、贵州任职,后因为疾病调回到广西。

B.法国入侵越南时,张树声派使者去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最初拒绝,后来听说张树声的德才好,就接受了邀请。

C.法军兵分三路进攻。冯子材用言行激励将士,与清军各路部队合力痛击法军,迫使敌人逐渐退却。

D.冯子材班师回国时,越南人民夹道啼哭送行,冯子材也情不自禁挥泪相别,进入中国边境,又受到当地军民的敬仰和迎接。

解析:A项,“赴贵州提督任”是在光绪元年,“因为疾病调回到广西”不对,从文中“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可知应该是称病回家。

答案:A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译文:                                                            

                                                                 

                                                                  

(2)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

译文:                                                             

                                                                  

(3)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

译文:                                                            

                                                                

答案:(1)(使者)等到到达(冯子材家)时,(发现)冯子材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说明来意,(冯子材)推辞了这事。

(2)敌人声称某一天攻打关口,冯子材料到敌人(必然)提前到达,就决定先发制人。

(3)越南人民对法军的暴虐感到痛苦已经很久了,听说冯将军的队伍到了,都来迎接,争着犒劳慰问他们。

[参考译文]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当初跟随向荣讨伐广东敌寇,升补为千总。后调动隶属张国梁的部下,累积战功做到了副将。国梁死了,代替他统领他的部队。同治初年,率领三千人镇守镇江。同治九年,调到镇南关。光绪元年,赴贵州担任提督。光绪七年,调回广西。第二年,借口生病回家。

过了两年,法越之战爆发,张树声邀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派遣使者前去请驾。(使者)到了(冯子材家)时,(发现)他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说明来意,冯子材推辞了。后来,听说张树声贤明,就到广州去。听说谅山有警,立即赶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烧镇南关后退兵。龙州危急,冯子材认为关前隘口跨过东西两岭,十分险峻,就命令修筑长墙,率领所属部队扼守,派遣王孝祺勤军驻扎在后为掎角之势。敌人声称某一天攻打关口,冯子材料到敌人必然提前到达,就决定先发制人。众人议论不想战斗,冯子材据理力争,亲自率领勤军袭击文渊,夜晚逼近敌人堡垒,杀死并俘虏了很多敌人。

法军兵分三路进攻,冯子材对将士们说:“要是法军再打入关内,我们有何面目见广东父老?一定要拼死把守关口!”士兵气势高涨,同清军各路部队合力痛击,敌人逐渐退却。过了一天敌人又蜂拥而至,冯子材指挥众将屹立不动,遇后退者就杀头。自己手持长矛冲出营垒,带领两个儿子冯相荣、冯相华投入战斗。众将士因为冯子材年已七十还冲锋陷阵,都受到激励,也拼死战斗。关外的散兵和侨民也来助战,收复了所有被侵占的土地。

越南人民早已不堪忍受法军的暴虐,听说冯将军的队伍到了,都来迎接,争着犒劳慰问他们。冯子材将他们召集来安抚慰问,越南人民争相建立团众,打着冯子材部队的旗号,愿意为清兵运粮做向导。冯子材也毅然自当重任,于是率领全军攻打郎甲,分兵袭击北宁。这时停战的诏书到了,冯子材愤而请战,不被批准,只得班师回国。走的那一天,越南人民夹道啼哭送行,冯子材也挥泪不能自已。入关到龙州,军民一起跪拜迎接,长达3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