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冷却符文怎么配:如何高效复习初中物理电学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1:37

2010201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论文(自撰)     

如何高效复习初中物理电学知识?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在初中全部知识系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专业知识的难易程度也是众多学生心目中首推其选的难学类物理分支,在复习时更是找不着北。那么如何才能学好电学知识呢?下面我将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分为以下几大类,供学生们参考,以便有目标地针对性复习。

第一,基本物理量、名词、术语、基本概念、定义类。熟记基本物理量名词、基本概念的定义及意义,熟记物理量的单位符号,以及和其他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电阻是一个物理量,用大写字母R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欧姆,符号用大写希腊字母Ω表示,读作欧米伽,也简称。电阻不仅是一个物理量,还是一个名词,用来表示一个电路元件即“电阻器”,通常也叫作电组。有些物理量没有直接给出定义,如电能,而是给出物理意义即表示用电器消耗“电” 的多少或电流所做的功,所以也叫电功。电能(电功)这个物理量用斜着写的W表示,以区别于电功率的单位“瓦特”的符号W(正着写的W),而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用大写英文字母J表示。除了焦耳这个单位还有常用单位“度”学名叫千瓦时,符号是KW·h。特别要值得注意的是电能用斜着写的W表示容易和瓦特的符号W混淆。为了便于记忆我将这类知识点按章节分类、归纳、总结成一个小册子发给学生。

第二,基本定理、定律、定则、原理、规律的内容以及基本定义式、公式,变形式和导出式等。例如: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公式,以及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等等。对于这类知识应该理解记忆,首先要弄懂文字内容的意思再结合定义式弄懂式子中每个物理量的单位符号及意。,有些公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也要理清。例如:欧姆定律的内容含两层意思:一是当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这句话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为了方便记忆可以这样书写,即当R一定I U;二是当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句话是针对不同的导体(或者能变化的电阻)而言,即当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的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小,电阻小的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大,为了方便记忆可以这样书写,即当U  一定 时,I 1/R。欧姆定律的内容就是以上两层意思的综合。

第三,实验作图类,包括实验电路图的设计,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实物电路的连接、补充以及修改错误电路,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等。学生应掌握每个探究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步骤、过程,会分析实验数据,能初步得出结论。分析实验的方法一般采用是控制变量法。在电学实验部分几个类似的探究实验是: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三个实验的电路图很相似,只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的图是将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图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就可以了,其它元件不动。三个实验的特点是:1、都要用到安培表和伏特表,实验研究的方法都是伏安法;2、都要用到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3、都要多次测量得到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实际实验的需要自己设计就行了。

第四,计算类。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很多学生知道相关定理、定律或公式,但不会运用,不会分析题意,不知从何处下手。其实计算题也可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闭合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的计算;二是,闭合电路中只有两个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的计算;三是,闭合电路中只有两个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的计算。无论多复杂的电路经过分析整理成等效电路后基本不会超出上述三种情况。当然需要求解的物理量可能是电压、电流、电阻、电能、电功率等不一。电学计算题其实就是以上三类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其理论依据就是电学定义、定理、定律、规律等。

计算类题从需要求解的物理量来看可分为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电阻的求解;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能、电功率的计算以及热量的计算等。无论是哪一类计算题都要对公式非常熟悉。例如:电功率方面的计算题,可以用到定义式p=W /t导出式p=u2/R=I2R和决定式P=UI四个公式来计算,根据已知和题目的需求套用不同的公式。总之,计算题要多做多练才能熟能生巧。

第五,综合运用类。学习了电磁学后,电学知识更加丰富起来,电学知识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以致涉及到其它学科领域。初中阶段主要是将电学与其他相关物理知识如电学与力学、电学与电磁学等知识融为一体的综合解析运用题。这类题型更需要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我将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大致分为以上五大类,希望能给同学们指引方向以便有目的、有方向的针对性复习,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01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