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我散文:鲁迅曾经励志以笔墨拯华夏,吾辈曾在网吧孽海里沉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00:29
        鲁迅的文章艰涩难懂,青年学生才不喜欢鲁迅,于是,《药》、《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便很识时务地撤离了中学教材。教育能够对学生学习的感受关注的如此无微不至,也算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了。
  
  百年前的鲁迅,其文章的犀利笔锋像匕首一样直戳敌人的心脏,即使弥漫着恐怖枪声的漆黑之夜,也能看见闪亮的寒光,那光亮,让敌人惊魂,却是时代的曙光。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时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在鲁迅的眼里,刘和珍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对于刘和珍事件的社会流言,却是这个社会当时默无声息的缘由,但鲁迅却明明将刘和珍等看作“民族的脊梁”。针对当时社会恐怖和百姓的愚昧,鲁迅提笔开《药》,将夏家为革命而死的夏瑜和华家得痨病而死的华小栓并行而写,那个激进却缺乏策略的革命青年的鲜血,竟然成了治愈奄奄一息的痨病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人血馒头,但终究还是没有摆脱死亡的厄运,却不能不说是“华”“夏”的悲哀。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仅是那个时代阿Q的专长,恐怕现在也很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鉴于鲁迅精神的现代价值,很多人都在竭力呼吁保留鲁迅的位置,但无论如何挽留和惋惜,鲁迅终于还是与时俱进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学生不喜欢鲁迅的艰涩难懂,更多的应该是鲁迅诠释不了现时代的社会怪象,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咋就不好了呢?
  
  学生们不喜欢鲁迅,这样的说辞应该不是中肯的,如果改成部分学生或者少部分学生不喜欢倒是真相,至于不喜欢鲁迅的那些学生,应该有不少人对网吧情有独钟。传统意义上的网吧少年,一般是问题少年,或者是问题学生。网络时代符合了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与生活方式,即使条理清楚的意识观念和社会规则下不能为所欲为自我张扬,却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泄途径和情感归宿。网吧,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老师的训斥,也没有父母的唠叨,不必因为成绩不如人就自惭形秽,也不必因为升学无望就倍感前途渺茫,这里可以放纵和释压,可以在暴力游戏不断升级中实现自我超越,可以在没有禁锢的天空下得到自我满足。对此,同为学生的刘和珍是不懂的,就像现在的学生对鲁迅是不懂的一个道理。
  
  学生们在网吧里虚度青春,源于自我价值的模糊和精神信仰的缺失。发生在校园里的各种出乎意料的事件,足以证明。好学生是没有精力投入其他事情的,他们要在父母的期望和老师的教诲下完成传统的望子成龙(或者望女成凤)的学习目标。而那些考学无望的学生,可就是另一番景致,比如殴打老师、结伙抢劫、离家出走、彻夜上网或者强奸等。以前曾有老师言讲,学习就为考大学,赚大钱,娶美女,虽然太过世俗,却也毕竟现实。鲁迅纪念的刘和珍,显然不是这样的学生,她有自己的信仰,即使柔弱的肩膀,也微笑着勇敢担当,甚至不畏流血,不惜牺牲。而这却不是网吧少年可以做到的。
  
  要是鲁迅活着,对于网吧少年肯定是一种别样的惋惜,他们虽然是中国的少年身份却成就不了中国的少年事业,将来一定会贻误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时代。追根求源,老师并不都是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诲人不倦,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当今老师过分看重甚至着迷于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荣誉的升学率,应试教育却没有给所有人以机会,即使仅有的机会,也是不平等的机会。当然,老师对于鲁迅的概念,是全力满足考试的需要,至于鲁迅之然和所以然,自不必对学生深入讲解,现在又不作考试,不会也罢。
  
  鲁迅的离去,定会让未来的人对于鲁迅更加陌生,不会再懂得刘和珍为什么不好好念书而去请愿,不再懂得华小栓的痨病为什么人血馒头会治不好,也不再懂得阿Q为什么尊严丧尽却能获得精神的胜利,以至于我们将会从文学上割裂那个“人吃人”的时代,从而更加专注于考试或者网络。毛主席称颂“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挟尸要价事件,司机跪谢自称寻死事件,网吧少年沉迷游戏现象,都足以证明鲁迅的撤离还为时尚早。

                                                     2011年双十二纪念日(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