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扫弦手势有几种:诗词联基本知识18讲[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40:30
第六讲 词的基本知识(下)
  
  

  (四)词的押韵:
  

  

  古人填词最初就用诗韵。但填词用韵时常有通押,后来便有人把诗韵的某些韵部合并,另编词韵。清代的戈载取各家之长编成一部《词林正韵》(见附录),成为通行的韵书。再后来出现了《诗韵新编》又有不少人按《新编》来填词的。
  

  

  词的押韵虽比诗宽,(平水韵30个平韵,词林正韵平、上、去声为一部只有十九部,另入声五部)但押韵比较复杂,不像诗那样有固定的押韵位置。词是一个词牌一个押韵位置,一种押韵方式。(1)有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的,如《江城子》、《长相思》、《望海潮》等;(2)有押仄韵一韵到底的。如《天仙子》、《渔家傲》、《青玉案》等;(3)有中途换韵的叫“平仄韵转换格”如《更漏子》、《南乡子》、《菩萨蛮》等,《更漏子》四次换韵,都不在一个韵部中。例: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
  

  

  Δ Δ ○ ○ Δ
  

  

  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Δ Δ ○ ○
  

  

  (4)有一同韵部中平仄换韵的,叫同部异声,又叫平仄韵通押格。如《西江月》、《醉翁操》、《渡江云》等。例:张孝祥的《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而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 ○ Δ ○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 Δ
  

  

  (5)有平仄韵错押的。即开始押平声韵中间换押仄韵(不同韵部),而后又押平声韵,后面这个平韵必须与前面的平韵一个韵部。如《定风波》、《相见欢》、《诉衷情》等。例: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
  

  

  竹杖芒鞋轻腾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下阕略)
  

  

  Δ Δ ○
  

  

  (6)词的押韵在仄声韵中,上声和去声可以通押。但入声独立性强,不与上、去声通押。例如《念奴娇》、《满江红》等。词的押韵还有一点与诗不同的是可以重韵,也可以叠韵,如白居易的《长相思》、陆游的《钗头凤》等等。
  

  

  (五)词的平仄
  

  

  词的平仄规律基本上是继承了律诗的规律,语言上也是以一个双音词或一个双音词组为一个节奏单位。尤其是五、七言句子的平仄与律诗平仄基本相似。但句与句之间没有律诗那样严格的“粘”,“对”要求。除了“二、四、六”分明外,“一、三、五”在有些词谱里注明平仄,这一点填词时务必注意,不可想当然任意填写。最好是买一本词谱(白香词谱,唐宋词格律,或姚普的实用规范词谱),学写时,左谱右词,对着填写,词谱不要用太宽太多。平韵的仄韵的,平仄转韵的,平仄韵通押的,平仄韵错押的,每种掌握几个词牌就够了。(见附录)
  

  

  (六)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与诗的对仗有几点不同:
  

  

  (1)平仄不同:诗的对仗必须在平仄相对的基础上进行,词则不一定。凡两句字数相同者一般皆可对仗,有时是平对平、仄对仄。如苏轼的《江城子》“左牵黄,右擎苍。”诗的对仗一联中,其上句末字必仄,下句末字必平。而词则不然,一联中上下句末字有同平同仄的。如:秦观的《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半红牙”,霞、牙都是平声。当然词的对仗也有律句式的。
  

  

  (2)位置不同:诗有固定的对仗位置(颔联,颈联),词是一个词牌一个位置,有的要求对仗,有的不要求对仗。同一个词家,在同一词牌里,这首对了,另一首不一定对。但应明确,词谱里规定要对仗的地方还必须对仗。如《浣溪沙》下阕首二句应对仗,《西江月》上下阕首二句也应对仗。
  

  

  (3)不避重字:诗的对仗要避免重字,词则允许。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蒋捷的《一剪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