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弹唱钢琴谱 简谱:自主合作探究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56:50
自主合作探究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研究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怀源

摘要: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赋予了生命意识的语言文字不断内化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努力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习语言的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情感体验。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情感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 探究式 学习

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对新知识必须有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学生对此作出主动的反应,使新的学习材料与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原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新知识获得意义,同时原有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或者通过改组得到改善和发展。

二、语言学习规律

人类的语言学习分为“习得”与“学得”两种方式。就一般而言,人类的母语素质主要靠“习得”,即在广阔的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吸收语言材料,潜移默化地发展自己的语言。

运用皮亚杰等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的图式(认知结构)理论来阐释语文学习过程,认为人的语言素质是以语感图式为依据和标志的。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对自身语感图式进行不断建构、充实、发展的过程;而这种建构,主要地是依靠以课文所代表的规范语言的逐步内化来实现的。只有将规范语言不断内化,才能丰富语感,发展语言。

三、语文学科的特性

语文这一学科,是以作为生命意识冲动的产物的语言为基本元素,以按一定原则编排起来的由语言组合成的文章为基本形态,以培养学生掌握适应语言吸收和表达的需要而对语言进行组合的知识和能力为基本教学任务的一门课程。也有人下过这样的断言:“汉语的所有特点都是它浓郁的人文性的体现。这是中西语言最为根本的差异。”(申小龙著《语文的阐释?前言》)

因此,语文教学就是:抓住课文中的情感性诱导物、哲理性诱导物和意象性诱导物,诱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做课文的知音者;启迪学生于课文内涵丰富处,隐约朦胧处和思想深刻处发现疑点,让学生做课文的咨询者;点拨学生领悟课文中以高尚、真挚为特征的情感之美,以逼真、传神为特征的形象之美,以深刻、缜密为特征的真理之美,以新颖、巧妙为特征的艺术形式之美,让学生做课文的审美者。

从以上三方面来看,语文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做为学习主体对附予了生命意识的语言文字不断内化的过程。

操作主旨

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情感体验;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情感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操作程序

师 启发激趣 指导点拨 引导拓展 归纳总结

生 自读质疑 深读理解 精读体会 反思评判

学习的第一步是感知。研究表明,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如果忽视“整体”,一头钻入“部分”中去,企图一点一点地“消化”,必然会事倍功半的。因此在这一阶段,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读书时间,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形成整体印象。

第二阶段的探究、发现,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语言材料之后进行的。此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阶段的讨论、研究,是把学生探究、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能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讨论解决。在讨论的过程中注意研究具体的语言材料,不使讨论变为空谈,流于形式。研究的内容可以是文章的内容、中心,可以是作者表达中心的方法,还可以是个别词句,更可以是学生对文章的独特见解和看法。

第四阶段是评价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对学习材料、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的反思和评判,是教师对语言材料学习的归纳总结,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实施策略

一、疑为起点

疑问是学习的开始,也是学习的原动力。

1.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在每篇课文学习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把预习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在讲读课文中质疑。

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读书,有哪些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自己读书看能不能弄懂,自己弄不懂的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把有价值的问题筛选出来。通过这样的训练与指导,学生不但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还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

3.诱导学生在不疑处质疑。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不是所有的意思都直白地写在文中。那些文中没写到的地方,那些能突出中心的地方,往往也是学生忽略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在这样的地方多做思考。

如在《苦柚》一课中,伯父买下了一筐又大又苦的柚子。他会把这些苦柚带到万里之外的地方去吗?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上新的冲突,学生便会去讨论、研究,既体会了文章,又加深了情感体验,还感受到作者文章表达之妙。

4.鼓励学生在学习之后质疑。

一篇文章学完后,让学生提问题,既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使疑问成为新的起点,让学生不断地去探究、发现。

二、思为核心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这是宋代大教育家程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作学问有条规律,那就是以思为本。孔子也曾说:“学而不思则罔”。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时间里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由此可见,“思”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他一切学习活动的核心。

1.读中思。

阅读与思考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把语言及其蕴藏的意味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就必须要不断地思考。要不断把语言转化为形象,在头脑中加工处理。初读时思写了什么,深读时思是怎样写的,体会时思为什么这样写。使所有形式的读都围绕思展开。

2.疑中思。

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有了疑难,教师及时地予以启发,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思维的训练,不断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增加思维的深度,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3.议中思。

引导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获得的大量信息中不断地检索,找到自己的认知点。始终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增加了思维的强度。

三、读为主线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各种形式的读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感知读。

学生预习或初学课文时的读为感知读。目的是感知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建立初步的形象,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人、事、景、物,在头脑中“活”起来。形式多为朗读。

2.理解读。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读都可称为理解读。而这里强调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种方式的读以默读为主。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想,在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一步一步深化。

3.研究读。

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当学生碰到疑难问题或认知产生冲突时,再去读课文,把自己的观点拿到文中去印证,也可以从文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让其他同学去研究。研究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的,读完后依然可以讨论、辩论、争论。通过读深化理解,促使讨论,通过讨论的气氛使读更加有滋有味。研究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默读。

4.体味读。

体味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及独特的心理感受通过读的形式外化出来。此种形式的读多在理解了内容之后,形式多为有感情的朗读或分角色朗读。

这些读的方式不但在整篇文章的教学中循环,而且在每一课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四、议为形式

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此,叶圣陶先生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说:“上课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是集会的主席。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

1.讨论时机。

讨论必须在学生充分读书,产生疑问,并且这些疑问自己无法解决时进行。

2.讨论内容。

讨论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有疑问或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之处。

3.讨论实质。

使学生通过讨论确实加深理解,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4.讨论要求。

讨论必须是老师带动下的大多数学生参加的活动。在其间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一个多元互动过程。

操作说明

一、牢固树立主体观念。学习过程中的读书、思考、讨论、感悟,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指导者、引导者。开始对学生讨论的要求不宜过高,以放为主,首先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待多数学生习惯了这种方式之后,再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上讨论,甚至是争论。

二、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理解语言材料,做到胸中有全局、有重点、有学生。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存在疑难问题,哪些地方必须让学生理解、掌握,心里要一清二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教学的思路要随学生学习的思路而不断调整,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讨论、研究的重点不能脱离实际,走向片面,否则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并没有价值。

三、充分调动情感因素。除了利用文章内在的情感因素之外,教师要做积极的投入者而不是旁观者。要把自己对文章、对学生的情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随时能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变化。对学生多用富有情感的评价,而不是乱抛“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之类的“术语”。

四、重视形成性评价。学习的评价贯穿整个的学习过程,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表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应该得到及时的表扬鼓励,不良的学习习惯能得到及时的纠正。评价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逐步领悟学习语文的方法。

五、模式操作要灵活。本模式是整篇课文的教学程序。程序中的四个阶段可以在几课时内分开进行,也可以在一课时内同时进行。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情况,可以做适当的变化。如在第一课时可以是感知—探究、发现—讨论、研究—评价。第二课时仍可进行这些环节。但第一课时侧重的是研究内容,第二课时侧重的是研究语言表达。

参考文献:

1.胡学增、沈勉荣、郭强编著《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

2.林宣龙《“五环节”读书指导教学模式简述》

3.李寰英《要从讲学理做起》

4.董菊初《叶圣陶教育思想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