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型赋值:特色强校:学校变革的新取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1:40:22
特色强校:学校变革的新取向  作者:郑金洲   编辑日期:2010-2-2 10:11:19   点击数: 45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入和中小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变革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学校变革的取向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改变原有的同质化发展状态,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正在成为不少学校发展的价值选择。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特色”成为一个关键词语,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一,强调学校特色是“校本”的自然产物。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我们知晓了“校本课程”,进而也让我们了解了“校本”的含义。对学校办学规律的进一步把握,让我们认识到了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校,要从学校自身去探寻办学方向与目标,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风格。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对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下放,更是激发了学校的活力,促使学校着眼于自身实际,挖掘各种显在或潜在资源,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校本突破了原有的办学模式化、要求统一化、同质发展的教育观念,学校开始把“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作为基本着眼点,把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改进学校实践状态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指向,把学校中的管理者与教师作为解决学校问题的主体,把从学校实际出发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立场。在校本观念的影响下,学校管理者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课程、课堂、教师、学生,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办学特色与品牌、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创新发展成为其工作的重点,不少学校正在步入规模、质量与效益良性循环的轨道,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其二,注重学校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观上和表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学校规模的扩张,校际间的合并,各式各样教育集团的出现,学校占地规模的不断扩大等;(2)校园环境的变化,学校绿化面积的增大,橱窗的改变,校园马路的修缮等;(3)各种文体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校庆活动越搞越大,各种主题活动也在校园中频现。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但如果发展仅限于这种方式,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作为支撑,就有可能流于浅薄。借用物理学的术语来说,单纯的外延发展还只是一种“表面物理”。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学校内涵发展,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强调学校实现精细化发展,秉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这样的发展理念势必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其三,突出学校特色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需要。和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相比,今天的学校改革面临更大的挑战。原有的改革具有“兴利”的特点,改革的阻力小,推进速度快,实现的是帕累托改进;而当今的改革具有“除弊”的特征,改革的阻力加大,改革的对象甚至就是改革者自身,改革不再是众口一词、交口称赞的事情。这种改革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有更大的创新力度,同样也需要有更为强烈的内部变革动力。如果这种动力还依赖外部力量推动的话,就难以持久,难以深入。把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下放给学校,让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背景、环境、传统、资源等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定位和方向,是学校变革的内在要求。在这种办学活力和内动力的探求中,学校特色也就自然浮出了水面。如何界定“学校特色”,这个问题貌似简单实则复杂。在什么意义上讲特色,在多大范围上谈特色,特色的表现形式如何衡定,诸如此类的问题对在实践中实施特色强校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一般说来,能够称之为学校特色的事物总是要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特色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他校做法的简单移植或模仿。它是根植于学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握学校显在或潜在的办学资源,着眼学校过去的传统以及今天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等,做出的符合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选择。特色与务实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学校发展需要,特色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和价值。能够称之为学校特色的事物总是要反映学校自身特点的。特色办学的理念强调没有两所一模一样的学校,正如同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不同的学校总是有不同的发展愿景与不同的实际需求。学校特色如果与其他学校尤其是同类同区相邻的学校趋同的话,也就很难称之为特色。即使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所在区域各学校呈现出相同的办学特色,或者说区域特色,不同学校也应有不同的做法和特征。能够称之为学校特色的事物总是相对稳定的。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学校在相应办学理念的引导下长期实践的结果。没有时间的延续,经验的积累,文化的积淀,就难以有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就需要相对稳定,在后续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并逐渐走向完善。事实证明,学校领导班子的不断调整以及调整后办学定位的“中断”,不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能够称之为学校特色的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美誉度的。特色需要培育、孵化,需要为他人所认知,需要具有学校名称般的符号意义。大概没有哪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锁在深闺人未知”的。特色为他人、他校所认同,甚至成为学校的代名词的时候,就是美誉度达到高峰的时候。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这所学校的品牌,就是这所学校的名片。从上述分析来看,学校特色至少应作如下理解: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求、反映学校自身特点、经由学校长期努力形成的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美誉度的学校实践行为。有这样的理解,还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破除两种观念:“他校做的我不做”与“为特而特”。学校特色是需要反映学校特点,但不能一味地追求学校特点的唯一性,并不见得其他学校做的我就不能再去做,可以将这种“特"推向极致。特色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别的学校虽然做了,但我的学校发展的确需要从这个或这些方面下工夫、做文章,也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有所作为。并且,“特"不是单独、独立存在的,它总是要和实用、务实结合在一起。区分两个范围:区域性特色与全国性特色。从中小学实际情况来看,不宜一下子将自身的办学特色定位在全国的范围上,而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学校的特色。至于说是不是在全国范围内也能称之为特色,需要专业研究人员来进一步确定。把握两种形式:人员特色与项目特色。学校特色不可能全面开花,各方面都有特色可能也就没什么特色了。从当下来看,学校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二是项目。人员表现为品牌校长、特色教师或富有特点的学生群体;项目表现在某一学科、某一活动、某一行为。两种形式都有存在的必要。关注两类内容:学校核心因素之特与学校外围因素之特。学校核心要素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关键所在,课程、课堂、教师、学生是主要表现形式。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在这些核心性因素上。当然学校外围因素形成特色也有价值,某一项课外活动、某一个兴趣小组、某一个社团也能起到陶冶学生性情、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但相比之下,学校更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前者上。在培育和形成学校特色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特色的基础是理念,在特色的形成中,理念起着指导性、基础性作用。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注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着眼于教育发展尤其是学校发展的未来走向,着眼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并且在理念的支配下,将学校中已具备相当基础的“闪光点”逐步孵化为“特色"。一般发展与特色发展。从同质化发展到特色发展,从模仿发展到创新性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本运行轨迹。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一般与特殊、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学校管理者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普及性发展、一般性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在形成特色以后,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发挥特色的连带、辐射的影响作用,促进一般发展,形成一般发展与特色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学校文化既可以成为学校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学校特色培育的氛围与环境。在一些学校,由于校长以及其他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文化管理理念,在学校中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这时,学校文化就成了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学校,虽然并没有把学校文化作为自身特色,但同样不能忽略文化在特色形成中的奠基性作用。一所学校,有共同追求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有为教职工所认同的价值规范和观念,有围绕学校特色建立起的制度支撑体系和行为,也才能使特色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单一特色与多个特色。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发展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这样一种困境:自身学校有许多可以培育成特色的项目,到底如何取舍,是发展单一特色还是多个特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因校而异。刚开始确立特色强校价值取向的学校,不妨先从本校最突出的特色人手,通过这一特色的培育增加特色办学的相关经验,逐步发展其他的特色。而已经在办学特色上有所成的学校,不妨在巩固原有特色办学成效的基础上,确定新的特色方向,逐步将学校的特色丰富化、多样化。学校特色与学校品牌。特色与品牌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美誉度,为“消费者"所赞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校特色发展的终极方向是形成学校的品牌,成为学校的一张独特的名片。品牌的形成一般说来比特色的培育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特色相比,它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外界对学校某一方面的认知与认同。近来,教育界开始对品牌予以高度关注,不少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在苦苦思考自己区域内的教育品牌创建,学校管理人员也在思考自己学校内可以培育哪些品牌,也有教师开始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是否有可以形成为品牌的“潜质”。应该说,寻找并挖掘教育品牌,是教育管理中的一大进步,捕捉并确定品牌就是在增进学校活动的美誉度,探寻学校活动中的亮点与亮色,同时也是在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注脚。(摘自《人民教育》2009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