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卫视散打天下:莫因错解命题意图陷入解题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28:48

莫因错解命题意图陷入解题误区

高考作为全国高级别选拔考试,其试题的命制都经过命题专家的反复研究,试题呈现形式新颖、材料选择科学、设问角度巧妙,能准确反应课程设置的目标和要求。试题的呈现形式、材料选择、设问角度都必须服务于命题意图。这也为我们准确领会命题意图提供了必要和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审题、答题的过程就是命题的逆过程。准确领会命题意图可以有效提高答题速度并提高正确率。然而,许多考生由于不能正确领会命题意图,时常陷入解题误区。甚至一些教师也因误解命题意图,仅从字面上理解题意,在一些问题上争论不休,也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本文将以几道高考试题为例,谈一谈正确领会命题意图的问题。
    误解一:错将命题者要通过试题告诉考生的信息,理解为需要考生判断正误的信息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I,第5、6、7题是一道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对考生解读和提取信息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
    例1:(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I)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1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图1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这组题图形形式新颖,是由一幅产业重心移动图拆解而成。
    第5题:试题要求考生判断图中①、②、③号产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对应关系。许多考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先试图提取教材中关于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情况的有关知识,再确定产业编号与各产业的对应关系,但是高中现行教材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重心转移问题并没有明确叙述,于是许多考生因此陷入思维混乱,从而导致判断错误。
    其实命题者通过选项的设置,已经暗示了命题意图。在四个选项设置中,只有一个选项,即B选项符合③号产业为第一产业。而③号产业重心移动不明显判断起来比较容易。命题者要考查的是第一产业的产业特征,即农业的地域性特征。教材关于第一产业的特征有明确表述,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地域性特征明显,因此产业重心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移动。明确这一点,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出③号产业为第一产业。如果领会到命题者的这一命题意图,此题就比较简单了。
    ①号产业为第二产业,②号产业为第三产业,是命题者要通过考生判断出③号产业为第一产业告诉考生的一个结论,并不需要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通过试题告诉考生这个结论,是为后面的第6题和第7题提供设问基础,同时也是为了考查考生现场学习能力。现行高中教材并不能提供直接判断出①号产业为第二产业,②号产业为第三产业的明确信息,考生也不可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直接判断。可是许多考生误解了命题意图,花费在直接判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重点移动方向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陷入解题误区。后面的题目又必须以这一题的正确解答为基础,导致全盘皆输。
    第6题:根据右图比较容易判断出,①号产业重心移动最快。可是由于前一道题判断错误,进而致使此题跟着出错。第7题:在明确经纬度变化的意义的前提下,判断①号产业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②号产业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③号产业重心移动不明显,略向北移,并不是特别困难,考生判断错误,还是由于第5题判断错,此题也跟着犯错。

2


    误解二:偏离命题者的考查本意,将分析重点引向试题背景材料的深层解读
    例2:图2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8~11题

 

 

 

 

 

 


    8.略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l 5°                     D.60°~70°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第9和第10题,命题者实际上只是要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几条特殊纬线昼长的记忆,因为中学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纬度在不同季节的昼长计算。可是许多考生都试图进行估算,这其实是误解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第9题是一个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题目,只要记住教材中高度地区夏至日各纬度昼长(赤道终年昼长为12小时、20°纬线最大昼长13小时13分、40°纬线最大昼长14小时51分、60°纬线最大昼长18小时29分),可以肯定Q地的纬度在60°-70°。
    第10题实际上与第9题考查的是同一个问题,即:不同季节,不同纬度昼长。只是变换了设问方式而已。9月份,在9月23日前,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在9月23日以后,太阳直射南半球,但离赤道很近,昼长接近12时。排除B选项。C、D选项,解答思路与第9题一样,用同样方法排除。可是许多考生试图进行估算,以为在同一时间随纬度变化,昼长是均匀变化的。其实根据教材中各纬度昼长数据就可以看出,同一时间随纬度变化,昼长并不是均匀变化的。20°纬线最大昼长与40°纬线最大昼长相差1小时38分,而40°最大昼长与60°纬线最大昼长相差却有3小时28分。
    第11:这是一道非常精彩的试题。难度很大。但如果正确领会命题意图,采用特殊值法,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题干中有“6时、18时除外”这一限制条件,我们就假设为每天6时和18时,只有这两个时刻,Q点才可能在赤道上,既然排除了这两个时刻,也就排除了Q点在赤道上的可能,直接排除A、B选项。再利用前面试题结论,Q点可以分布在极圈之外的地点,排除C选项,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D。
    可是许多考生在分析这道试题时没有准确领会命题意图,没有使用排除法,而使用穷举法,试图对命题的背景材料进行深层解读,陷入解题误区。
    误解三:错将命题者创设的试题情境,理解为实际情境,忽视答题的限制条件
    例3:(2004年高考广东地理卷)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7~9题。
    7.略
    8.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图4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图3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9.这支商队完成整个航行至少需要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这道题在高考之后争论也非常多。命题者在题干中给出“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的材料,是命题者根据考查意图而创设的一个试题情境,其考查意图是东亚季风、东南亚的季风以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问题。
    可是很多人误解了命题意图。在争论之中,查找了许多古代中国与东南亚之间航海与商业贸易的资料,试图将这道题同实际的航海与商业贸易挂上钩,在教堂过程中给学生补充很多这方面的知识。然而,命题者在题干材料中给答题设定的限制条件:“利用风力”,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这只是命题者为试题设计创设的一个试题情境而不是一次实际航行活动的再现。因为古代航海并可能单纯“利用风力”,它还要考虑到流浪等许多复杂因素。
    还有人将注意力集中到北印度洋及马六甲海峡洋流方向上,甚至在马六甲海峡洋流到底是受季风(信风)影响的风海流还是北印度洋洋流影响的补偿流上争论不休,这显然是忽视了“利用风力”这一限制条件。实际上,此题根本不需要考虑洋流问题。
    正确的分析过程应该是:8、乙地位于东南亚,丁地位于印度半岛,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要途径马六甲海峡进入北印度洋海区。在乙地北半球夏季出发,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影响马六甲海峡,这样可以顺利通过马六甲海峡;从丙到丁,要等到下一个风季,即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时才行。9、甲到乙航行时选择冬季,乙到丙航行时选择夏季,丙到丁航行时选择冬季,丁到甲返航时选择夏季,画图分析可以看出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