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阿宝:王阳明与心理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33:31

现在的人们啊,就是吃饭时也总是心神不安的样子。这是因为平时压力大了,吃饭时也平静不下来。

如果这话由一位心理咨询师讲出来,大家不会觉得惊讶。甚至有的咨询师专门研究一种如何在吃饭时保持精神专注的方法。不过这段话是由大儒王阳明讲的,原话为“今人于吃饭时,虽无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这便很不寻常了。事实上,古代圣人贤哲在今天的传人与其说是博士教授,不如说是心理训练师。

公元1472年,伟大的心理训练家王阳明诞生了。古时没有现代的专业分工,前人自居于什么身份,或者自称为什么职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过什么,以及他做的事情在今天的社会分工里可以划到哪部分。以此标准来判断,王阳明从事过确定无疑的心理训练。

王阳明生活的年代里,朱熹的学问是官方学说,科举考试时的标准答案。王阳明认为朱学只是教人研究考据,会成为“口耳之学”。他要传承圣人的身心之学。他的学问后来被称为“心学”。“心”大致相当于心理学中的意识、意志、知觉等的混合体。从一开始便高于一般心理学家的是,王阳明并非要研究这个“心”,而是要训练这个“心”。单就学术内容而言,王阳明的心学类似于意动心理学,然而布伦坦诺这些意动心理学家没给社会留下什么东西,王阳明却深刻地影响过中国历史。

晚年,王阳明用四句话概括自己的学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被称为王门“四句教”,它可以算最早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意之动”、“良知”、“格物”分别可对应弗洛伊德“本我”、“超我”和“自我”三个概念。

人的内心永远存在冲突,只有长期面对内心冲突并试图加以解决的人,才有心思啄磨着怎么把“心”划分开来。王阳明在这里做了可贵的努力。与弗洛伊德“三我”学说不同的是,王阳明认为人不仅有恶的冲动,也有善的冲动。并非符合社会规范的意念就可以顺利转化为行为,很多人都感觉知善而难行。

这是由于两个人实践基础的不同。弗洛伊德作为精神科医生,天天面对的都是拼命压抑自己的不道德观念的人。而王阳明却要帮助许多人把已经形成的道德观念落实到行动上。显然,后者与社会现实联系更密切。

在与别派辩论,或者教导弟子的活动中,王阳明反复声称,“良知”是用语言讲不清的东西,要亲身体验才能把握。“用功到精微处,愈着不得言语。”

他曾经给门人讲了一位禅师的故事。这位禅师遇到弟子提问,就举起手中的拂尘作为回答。有一天弟子把拂尘藏起来,又当面提问,想难为老师。禅师找不到拂尘,就直接把手举起来。王阳明说,我的良知概念就是这个拂尘,别看我天天给你们举,其实它根本不重要。从那以后,如果遇有门人弟子喜欢请教定义啊,概念啊之类的问题,王阳明便会开玩笑地问:我那柄拂尘在哪里?

王阳明坚决反对只在书本文字上讨论问题,认为那不过是“口耳之学”。在《传习录》中曾有这么一段说法:“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从这里出发,他就成了一位体验式教育专家。他的讲学过程就是帮助弟子们一个个“致良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判断是非,做出选择。

这种作法曾经被批判为神秘主义。然而它其实是每一个搞体验式教育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知识传授根本不等于体验形成。除去意识形态的拮难外,当代学者出身高校,重语言,轻体验,平时主要功夫就是写论文,搞文字游戏。这也是他们会轻视王阳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体验式教育外,王阳明依照儒家传统,重视在“事上磨”,就是在实际生活中锻炼心性。“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在这个基本原则上,儒家本高明于佛学,只不过儒家始终没有把他们的基本观念讲得很系统,在理论宣传上拼不过佛家。

王阳明曾经这样批评佛家心理修练方法:“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在潜伏着,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佛学由于提供了系统的心理理论,一向是心理学的代用品。没有心理学的时候它就是心理学。即使在今天,许多人说自己在学心理学,其实满口佛学。而由于他们并不能出家,仍然要生活在红尘之中。所以未免会有王阳明提到的问题——光靠静修,许多心理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一遇到生活事件便现了原型。

自然,王阳明又被今人称为哲学家。不过他那个时代没有“哲学”这个词,他的哲学也不是拿到学院里讲课评职称用的,而是用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长实践本领。甚至,那时候“学”这个字也不是指学说,学科,而是指方法。

身为朝庭命官,统军将领,王阳明能够给弟子们提供的“体验”远非普通学者可比。史载,他在派出水军迎击叛王朱宸濠后,便聚众讲学,在讲学的过程中得到了捷报。可以想象,座下那一众弟子亲身体验本朝重大历史时刻,亲睹什么叫运筹维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该有怎样的感受。

王阳明进行心理训练,首重意志培养,要求弟子在立志时要做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否则就会象一块死肉,就是打都不知道痛痒。这种切肤之志是当代人所缺乏的。 

其次,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坚决反对在道德上光说不练。他要求门人弟子或者从政,或者去宣传学问,总之不能呆在家里空谈。

不妨从王阳明的言行中看看他如何进行心理训练。有位叫周莹的青年千里迢迢去拜王阳明为师,寻找“致良知”的方法。见面之后王阳明却说,你要学的自己都已经具备了,我不用教你。

周莹大惑不解。王转而问他这一路是怎么来的。周莹说自己先乘船,再换车,因为暑热仆人病倒,不得不把盘缠送给他让他回家,自己又从友人处借钱继续赶路。总之是千辛万苦。王又问,你这么一路辛苦,是不是有人强迫你?周说,没人强迫,我是为了致良知嘛!王这才抖出包袱+所以说,致良知的方法你本来就具备!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王阳明力求帮助人们挖掘自己身上的主动性,强化人们的选择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点化的方法和现代心理训练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