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the deficit: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课标解读及内容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03:59

《经济学常识》课标解读及内容解析

 

课程标准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  张雷声

一、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本课程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讲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其中,历史地分析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对市场经济的论述,可以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鸿篇巨制──《资本论》,特别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意义。在对比斯密和李嘉图所处时代的市场经济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市场经济实践的了解,对当前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模式的概览,有助于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涵义。回顾前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列宁和毛泽东的有关经济探讨,可感悟把市场与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的认识过程,体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把握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认清我国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性、重要性。这正是学习本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对内容要求的把握

(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1.1简述斯密所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阐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斯密是英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所生活的时代是18世纪中期。这一时期,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形成,并在欧美进入了鼎盛阶段。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并正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斯密对市场经济问题探讨的重点是“如何增加国民财富”。他最重要的著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主要是研究促进或阻碍资产阶级财富发展的原因,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他的经济思想的中心内容是经济自由,即“自由放任”,力图排除一切封建障碍,反对重商主义,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他认为经济自由是人的利己本性的体现,是“自然秩序”的规律性的要求。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自然的”和“永恒的”制度,并在这个限度内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是:当每个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共的最好的福利,因此,政府对于自由竞争的任何干预几乎肯定是有害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是:通过价值规律、竞争机制等经济规律,对资源进行配置、对市场进行自动调节,实现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1.2简述李嘉图有关国际贸易中“比较成本”的理论观点。

李嘉图是19世纪初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所生活的时代与斯密不同。这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资本主义已进入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已初具规模。他和斯密一样,主张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但李嘉图用国际分工观点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时,提出的是一种依照生产成本相对差别而实行国际分工的自由贸易理论。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如果两国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处于绝对劣势,两国间仍然存在着互利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可能。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是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同等的。处于绝对优势的甲国,不必对所有这些商品都生产,只应生产最大优势的商品。反之,处于绝对劣势的乙国,也不必对所有这些商品都停止生产,只应停产劣势最大的商品。这样,甲乙两国各自只生产比较成本相对有利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

2.3简述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主要过程,了解马克思创立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

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先后研究政治经济学,他花费了40年的时间潜心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和研究。马克思写作和研究《资本论》的过程,是阅读、评述和吸收前人大量优秀经济学文献的过程,是关注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资料和新问题、新现象、新动态的过程,是参加社会革命和工人运动实践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并且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开申明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具有无产阶级的党性。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政策、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揭露了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的实质是剩余价值,全面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运动极其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而且依据这种科学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之后有关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的许多关键问题,提出了科学的预见。

2.4理解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和 “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全面论证和彻底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是:马克思在研究商品二重性时,发现了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使价值本质得到了阐明,从而找到了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种现象的钥匙。

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他的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阐明了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长期陷于困境的所谓劳动价格,实际上是劳动力的价格。从对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研究中,揭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学说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对立和斗争的最深刻的基础。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和 “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奥秘,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要走向灭亡。

(三)走进现代市场经济

3.5运用“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活动方面的重要实例,解释“凯恩斯革命”的涵义。

“罗斯福新政”首次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造成了至关重要的冲击。罗斯福上台后,废除了古典的自由放任主义理论,政府伸出了一只“看得见的手”,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适度调节与控制。“新政”的主要内容是救济、复兴和改革。第一,大力整顿金融业,制定财政信贷和货币政策;第二,对农业进行调节与管理;第三,对工业进行干预和调节;第四,举办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凯恩斯以“罗斯福新政”的实践为基础,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凯恩斯所阐述的是反对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政策,在经济思想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所以称“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回答了当时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所遇到的无法解释的现实矛盾和问题。但是,所谓“凯恩斯革命”的实质,在于用一种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去“革”另一种过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命”。

“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革命”,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6 了解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有: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法国的有计划市场经济;美国的垄断主导型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等。经济模式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基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经济运行的相对定式。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制度特征的,是和各自不同的国情相结合的。其中,也有着一些值得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四)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初期探讨

4.7了解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阐释列宁对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有关论述。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在新生政权遭到国内外反革命武力进攻的极端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当时的苏联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是列宁在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允许农民自主处置余粮。

“新经济政策”理论的重要内容:一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二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实现城乡经济结合;三是实行租让制,搞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列宁的探讨是对当时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4.8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理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毛泽东提倡发展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作出了“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重要论断。

为了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总结了当时苏联和我国的经验,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个讲话,围绕着“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个基本方针,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十大矛盾。例如:在处理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关系问题上,提出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可以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些。在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的关系问题上,提出必须兼顾这三个方面而不能只顾一头,要给工厂一定的独立性和权益,要使农民在增产的基础上逐年增加收入。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提出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在处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指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习,包括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5.9阐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

邓小平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奠基人。他领导中国实行经济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化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两种最基本的配置资源的经济组织形式。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去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发展历程中面临的最深刻、最难解决、对社会主义命运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邓小平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总结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对计划与市场以及这两种经济体制的运行绩效作出了符合实际的认识和评价。邓小平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把经济搞活,出路在于改革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新的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

要在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组织形式,就必须在理论上解决一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其主要的论点有:

(1)社会主义必须是能够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的制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2)中国的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3)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的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做法。任何一种具体制度或政策,只要被实践证明是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应该加以改革。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志;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破除了那种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5.10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强调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 1987年中共第十三大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 1990年底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

○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11理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实践和理论的艰辛探索。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目标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教材内容解析

山东大学马列教学部  周金龙

《经济学常识》作为一门选修课,是必修课《经济与生活》的延伸和扩展,供对经济问题感兴趣的学生选修。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经济学派产生背景、主要观点的分析,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各种经济理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领悟,深化学生对当前我国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教材共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本单元介绍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主要经济观点和政策主张。

第二单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本单元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和经济危机论的主要观点和意义。

第三单元: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本单元在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作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西方国家存在的四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

第四单元: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本单元简要介绍了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在领导本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

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本单元在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和当前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内容分析

一、古典经济学简介

古典经济学,又称“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或“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成长阶段的17世纪中叶,代表了英法两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它被英国的威廉·配第和法国的阿吉尔贝尔所创始,被法国的魁奈、杜尔哥,特别是英国亚当·斯密加以发展,而以英国李嘉图和瑞士西斯蒙第为结束。古典经济学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涉制度,主张经济自由,并试图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但因阶级局限性,古典经济学不能正确阐明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理论中包含了许多庸俗成分。

如下表所示:

阶段

创立

发展

终结

代表人

威廉·配第

阿吉尔贝尔

亚当·斯密

魁奈   杜尔哥

大卫·李嘉图

西斯蒙第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专题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二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犹存;必须引导学生对这一原理提出的背景、目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有一个全面地认识。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获得比较利益是各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情况下,须引导学生对李嘉图提出“比较利益”学说的背景、目的以及这一学说的合理性、局限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本专题的教学难点是:斯密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特别是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又是二元的;要给学生讲清楚这部分内容,应先让学生回顾一下《经济与生活》中学习过的有关知识。

三、主要内容

(一)亚当·斯密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1.斯密所处的时代。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斯密生活的年代,一方面“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科技进步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封建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存在又阻碍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理论的出现。

讲述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回顾一下中学历史课所学过的有关知识。

2.斯密的理论贡献。

斯密与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斯密为了分析财富交换应遵循的规律,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

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他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的,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斯密在研究社会财富的分配时,提出了自己的阶级结构理论。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来划分阶级的人,但其分配理论与其劳动价值论一样是二元的。

3.斯密的政策主张。

斯密从所谓的人的“利己”的本性出发,认为分工和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两大途径,而要扩大分工、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斯密主张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来增进社会利益,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他在论述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时,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4.斯密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逻辑框架。

(二)大卫·李嘉图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1.李嘉图生活的时代。

李嘉图生活的年代,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在此背景下,英国迫切需要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地主贵族势力的存在,许多政策不利于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

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认为,收入分配状况是影响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为了分析收入分配问题,他阐述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劳动价值论中的科学成分,批判了斯密劳动价值论中的不科学成分,同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将劳动价值论推到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李嘉图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来自雇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并第一个提出了相对工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等概念。

3.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李嘉图与斯密一样,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在分析对外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时,他提出了相对成本学说。

4.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逻辑框架。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内容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简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运行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专题教学重点有三个: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意义,二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三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发现之一。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础,剩余价值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搞清楚这两大理论的意义。

本专题的教学难点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抽象、最难理解的两部分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急需发展的内容之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三、主要内容

(一)本单元内容的结构框架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提到了首位,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

第三,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与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

《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写作《资本论》共40年的时间。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和初步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

第三阶段,修改、出版阶段。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它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货币理论。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其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货币的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价值规律理论。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流动。

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采用新技术、改善管理,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实现优胜劣汰,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两极分化。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古典学派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价值等看成是永恒的范畴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从而科学揭示了它们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他科学回答了古典学派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框架。

(四)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1.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雇佣工人的一个工作日,劳动时间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工资实际上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和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科学解决了李嘉图体系的第一个矛盾。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剩余价值的实现。

投资于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叫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在它的一个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下去,其三种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它们之间的转化在时间上必须同时进行。

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资本周转。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质、内部管理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生产资本的构成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在资本完成一次周转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化生产的上述要求是难以满足的,因此,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往往难以顺利实现。

3.剩余价值的分割。

商业资本家是专门在流通领域通过商品的买卖来获取利润的资本家。商业利润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是产业资本家或商业资本家为了获得借贷资本的使用权而交给让渡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银行利润实质上也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未必全部归其所在企业的资本家所有,他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

在资本主义农业领域,存在三个阶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农业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投于农业领域,他要获得利润。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和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地租都来自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割。

4.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1.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之间的矛盾。

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2.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不仅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还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内容分析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简介

现代西方经济学,或称为当代西方经济学,是指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以来西方国家产生的各种经济思想。

现代西方经济学,派别林立,思潮迭起。总的说来,其主流学说均力图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并在总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对各学派的理论主张,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它们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要吸取和借鉴其中某些合理成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专题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凯恩斯革命”的影响,二是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

凯恩斯革命的发生,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的发生,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对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了解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各主要模式的特征,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专题的教学难点是:新自由主义。

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斗争贯穿于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始终。20世纪70年代,随着“滞胀”问题的出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陷入了困境,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获得了迅速发展。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体现在若干不同的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之中,情况异常复杂。

三、主要内容

(一)本单元内容的逻辑框架

(二)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这次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市场不是万能的。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在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刻,罗斯福成为美国的第32任总统。为了挽救濒于绝境的美国经济,他开始实施“新政”。

新政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33年3月开始,主要任务是实现调整与复兴;第二阶段,自1935年5月开始,主要任务是进行改革。

在新政中,罗斯福强调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新政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农业、工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经济制度得以形成。罗斯福新政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也为美国此后连年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实践证明,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

(三)凯恩斯革命

1.凯恩斯革命的内容。

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倒闭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

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摆脱危机。

2.“凯恩斯革命”的影响。

《通论》出版以前,西方没有宏观经济学。该书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发表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直到目前为止,《通论》仍然是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之一,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危机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主张,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政策主张遇到了怀疑,但其影响依然存在。

3.“凯恩斯革命”的实质。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这既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他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因此它的作用是有限的。

(四)新自由主义

1.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滞胀”现象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也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

2.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体现在若干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之中。这些学派主要有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哈耶克新自由主义、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学派等等。其中,以货币学派最为典型。

虽然各学派的理论内容各不相同,政策主张也有差异,但它们一般都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3.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进行了批判,并从不同的角度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在一段时期内,他们的一些政策主张对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它们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另一些新问题,再加上它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左,进入90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

(五)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1.不同模式的主要特点。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属于这一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欧洲大陆与北欧多数国家都采取这一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在强调自由竞争的同时,特别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心和诚实感。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也属于这一模式。

2.各种模式的形成原因。

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受本国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受其传统的自由主义和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等因素的影响。

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战后英美占领当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日本东亚模式的形成主要受日本自然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儒家思想等因素的影响。

3.对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在市场发挥作用的大小、政府干预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三个方面,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相对而言,情况如下: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两极分化。

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但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大大削弱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特征明显。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面,但易于形成商官勾结,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和加剧社会不公。

这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各具特点,它们的基本点却是相同的。首先,它们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其次,在经济运行中,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第三,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

三种市场经济模式,既体现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在要求,也反映了社会化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一般要求。对各种模式,我们都应认真研究、认真分析,既要认清它们的阶级实质,决不能照搬,又要剥离出反映一般规律的东西,从我国国情出发吸收学习。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内容分析

一、本专题知识结构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专题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意义,二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当时苏俄所面临的严峻困难,而且也找到了一条切合当时苏俄实际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对我们清楚在实践中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导意义。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集中了我国建国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成果,即使在今天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专题的教学难点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三位领导人对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问题的认识都比较复杂,甚至前后有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帮助学生梳理清楚。

三、主要内容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十月革命”后,为了夺取战争胜利的需要,苏俄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随着条件的改变,这一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农民的坚决反对,带来了1921年春严重的危机。

在此背景下,苏俄自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2.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一直把商品、货币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

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列宁先是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后又进一步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并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列宁的认识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把这些变化看成是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困难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1.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四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医治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实力,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此情况下,苏联经济界出现了对若干问题的争论。从1952年2月1日9月28日,斯大林先后四次就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意见。这些意见被汇编成册,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书名于当年公开发表。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

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针对苏联当时存在的苏维埃政权可以创造规律的错误观点,斯大林指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

针对社会上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斯大林明确指出: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斯大林与列宁一样,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在50年代初的争论中,他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

他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斯大林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斯大林指出,价值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的学校,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但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斯大林认为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其二是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他提出国有企业要按价值规律的要求来确定价格,进行经济核算,这有利于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赢利。

4.斯大林对国民经济计划化优越性的认识。

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制定、执行科学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避免破坏国民经济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物质损害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保证了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因此,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盈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我们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过几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了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于195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此期间,苏联国内问题的暴露,使我们对待苏联经验的态度由过去的“以俄为师”转为“以苏为鉴”。

怎样借鉴苏联经验,避免我们少走弯路,成为当时我国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从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听取国家34个部委(包括直属局)和部分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的汇报,对我国经济建设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

《论十大关系》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以下十个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其中,前五个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后五个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

《论十大关系》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多数政策主张,直至今天,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苏为鉴,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结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的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四)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国民经济恢复期间,毛泽东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都持积极态度,这对保证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三大改造过程中,虽然采取了一些限制市场作用的措施,但毛泽东仍然非常注意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即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一要求,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2.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出现了把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要限制乃至消灭商品生产的主张。然而,人民公社消灭商品经济的尝试失败了。在此背景下,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第一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和第二次郑州会议。会上他坚持了列宁关于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的主张,坚持了斯大林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并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毛泽东赞同斯大林的说法,但又认为斯大林的说法不完整。他认为,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可能依然存在。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毛泽东提出了某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

4.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目题)。

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毛泽东受斯大林的影响,一方面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内容分析

一、本专题知识结构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专题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过程,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

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相统一。认清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搞清楚我国为什么可以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认清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当前的方针政策。

本专题的教学难点是:一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帮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第一个问题,应教育学生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待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搞清楚的理论问题。这两个问题紧密相关。

三、主要内容

(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

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原因。

第一,建立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需要;

第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影响。

(2)过程。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在“一五”计划中建立起来的。

(3)特点。

这一体制的基本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第一,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

第二,抑制了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增加了财政收入。

第三,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现了社会公平。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与我国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第三,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这一提法打破了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打开了缺口。

2.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运行模式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3.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界定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属性,指出两者都是资源配置方式,都是经济手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人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1)地位。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

(2)类型。

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企业、家庭与政府。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

(3)培育。

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重点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各种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基本形成。

3.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1)地位。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2)建立。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一般商品市场继续发展的同时,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也程度不同地快速发展起来;随着我国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已经形成,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4.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1)原因。

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2)构成。

宏观调控体系包括目标、任务、手段、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建立。

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新世纪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我国各项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第一,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第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体制保证。

第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扩大开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2.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规范分配,实现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环境。

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我们的整体竞争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它不仅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也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体制的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