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和can的区别及用法:2004年国内、国际十大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42:56

2004年国内、国际十大新闻

2004年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新华社近日评出2004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一、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在政策的带动下,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耕地总量保持稳定。

      二、三部重要党内法规相继颁布实施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三部重要党内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三、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在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宪法地位被明确,保护人权、保护私有财产等也写入宪法。

  四、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3月和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大力加强大学生和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

      五、一批审计案件曝光并被查处

     6月23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作审计报告,曝光了一大批违法违规案件。这批案件得到严肃查处。

六、中国在雅典奥运会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8月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共获得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在金牌榜上名列第二,实现历史性突破。

      七、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9月16日至19日举行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对中央军委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

      八、反分裂国家法立法程序启动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委员长会议将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议程草案。12月25日开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十分必要和适时。

  九、宏观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民经济继续在健康持续稳定的轨道上发展,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将首次进入世界贸易前三强。

  十、多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引起社会关注

     从新年伊始北京发生群众游园踩踏事件,到陕西、河南、内蒙古等地相继发生特大矿难、空难,2004年中国频繁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在事故处理中,“问责制”逐渐规范,一批负有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被严肃查处。

 

2004年国际十大新闻

新华社北京1230日电 新华社评出2004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1、禽流感肆虐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

年初,禽流感疫情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蔓延,数千万只家禽病死或被宰杀销毁,泰国、越南等国还出现多起人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疫区的禽产品在世界许多国家遭到禁运。

2、勇气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

1月,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顺利登陆火星,开始了探测工作。两辆火星车各携带9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向地面发回了数万张珍贵照片,并分别在火星上发现曾经有水存在的证据。这次火星探测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之外的另一颗行星上进行地质勘察,有助于人类早日解开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一科学谜团。

3、恐怖袭击事件频发

2月,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列地铁列车爆炸,造成近50人死亡,130多人受伤。3月,伊拉克两座穆斯林清真寺发生爆炸,造成271人死亡,500人受伤;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旅客列车连环爆炸事件,造成196人死亡,1500多人受伤。8月,俄罗斯两架民航客机因遭恐怖分子破坏而坠毁,89人遇难。9月,恐怖分子在俄罗斯别斯兰市一学校劫持了千余名师生和家长,造成331人死亡,700多人受伤。

4、美军虐俘事件震惊世界

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布美军残忍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后,世界舆论哗然,国际社会强烈谴责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美国总统布什(图片-新闻-网页)等白宫官员不得不对虐俘事件表示道歉,部分涉嫌虐俘的士兵被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5、欧盟大规模扩员

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10国成为欧洲联盟正式成员,使欧盟成员国增至25个。欧盟经过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扩员,成为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和自由贸易区。10月29日,欧盟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草案,向欧洲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6、阿拉法特逝世

11月11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郊区的贝尔西军医院逝世,享年75岁。巴勒斯坦领导层顺利完成权力过渡,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和立法委员会选举定于2005年1月9日举行。巴以同意恢复接触,双方冲突出现转机。

7、胡锦涛主席拉美之行引人瞩目

11月11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古巴进行了国事访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举行了会晤。访问期间,中国同4国签订了39项合作文件。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鲁宣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同智利启动两国自由贸易谈判。

8、乌克兰总统选举酿成政治危机

乌克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于11月21日举行。24日,乌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当选新总统,但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认为大选存在舞弊,拒绝承认选举结果。12月3日,乌最高法院裁定第二轮选举投票结果无效,重新举行第二轮投票。尤先科在12月26日举行的新一轮投票中胜出,但亚努科维奇拒绝承认失败,并向最高法院提出起诉。截至12月29日,危机仍未解决。

9、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强震和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里氏8.7级,美国地震监测网测定为里氏9级),并引发海啸,影响到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索马里、塞舌尔、肯尼亚等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29日,这次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8万。

10、世界经济创30年来新高

2004年的世界经济有望创下30年来的最佳业绩,预计将增长5%,高于2003年的3.9%。据估计,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3%、2.2%和4.4%;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可达6.6%,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7.6%,拉丁美洲和非洲增长率分别为4.6%和4.5%。但是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居高和美元大幅度贬值等问题将可能对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