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卫生兵标准:文明结婚:由移植西俗到中西合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4:55:50

文明结婚:由移植西俗到中西合璧

 2010年11月18日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俊丰 查看:0 次

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沿袭至晚清,不仅保留了古代“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的“六礼”之俗,而且添加了许多繁琐的仪式。

           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沿袭至晚清,不仅保留了古代“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的“六礼”之俗,而且添加了许多繁琐的仪式。传统婚礼中迷信的充斥、门第等级的讲究、排场的奢靡等等陋弊,与近代文明格格不入。特别是像“验贞”这样的陋俗,突显出传统婚俗中对女性的歧视与侮辱。正因为如此,传统婚俗遭到了近代那些开明人士的批判,并在近代移风易俗的潮流中,悄然向着文明结婚演变。

  图1:近代传统婚礼下的一对新人

              新式婚礼习俗最先出现在清末东南的通商口岸。王韬在日记中曾记载过一次西式婚礼:“其法:牧师衣冠北向立,其前设一几,几上置婚书、条约;新郎新妇南向立,牧师将条约所载一一举问,傧相为之代答,然后望空而拜。继乃夫妇交楫。礼成即退,殊为简略。”这次婚礼的时间大约在1859年前后,是目前中国人行西式婚礼最早的记载。但是,这时婚礼的主人公多为信奉基督教的中国信徒,婚礼仪式中充满了教堂的宗教仪式。存在着基督色彩的西式婚礼,与中国的国情相冲悖,所以一开始很难在中国得到响应。

              关心着中国婚俗改革的先进分子,参酌中西礼法,吸收西式婚礼中简洁、隆重和热闹的特点,摒弃了其中的宗教色彩,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一套新式婚俗,即文明结婚。文明结婚在新式知识分子身体力行和倡导之下,在民间逐渐形成一股潮流。文明结婚与传统婚姻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婚礼仪式上。文明结婚的礼仪大致包括这些:由证婚人宣读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宣读之后各方要用印),各方代表代表颂词,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或奏乐等。文明结婚仪式中诸如换戒指、读证书等仪式,是从西方直接移植过来的,在当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明结婚与传统的旧时婚姻相比,有着诸多优点。首先,男女当事人有了一定婚姻自主权。当时一般情况下,婚约要经过男女当事人的认可,方可订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封建制约。其次,婚姻仪式的简化有利于教化风气。文明结婚首先一改传统婚礼重排场的奢靡作风,而注重仪式上的严肃隆重,力求简化。同时,将拜天地、闹洞房等封建迷信习俗也逐一剔除。这种简洁、节俭而又新颖的婚俗形式,受到了男女青年的青睐。最后,旧式婚礼重聘礼轻婚约,文明结婚重婚约轻聘礼。在婚礼中宣读证书,并且新婚夫妇及相关人士都需要当场用印,这样的形式体现了人们对婚姻这种契约关系的重视。

              正因为文明结婚的诸多优点,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提倡。在高唱民主共和、西装革履最为时髦的民国之初,文明结婚曾经一时成为社会的热门。尤其是那些追逐自由婚姻的男女青年,更是对文明结婚情有独钟:“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甚至是身处江南小镇,脑拖长辫的新郎也穿起了礼服礼貌举办起了文明结婚。但是随着复辟闹剧的接连上演,旧式的婚礼又开始了流行。在传统势力较为强势的北方地区,六礼之俗,一如既往。而在较为开放的南方地区,则形成了新旧参半的婚礼习俗。它把西式婚俗中的司仪、证婚人、证书、贺词等形式吸收进来,强调仪式的简洁并且去除了婚俗中的迷信成分,但说亲问名、纳吉纳彩、宴饮回门等形式却一如旧礼。这样的中西搭配,半中半洋的婚俗形式,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最能接受的。

  图2:民国初年的一场新式婚礼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婚礼草案》对迎娶及婚姻仪式进行了具体规定,不过多了一个要向民国国旗和总理遗像敬礼的规矩,其它的大致与清末民初的文明结婚礼相同。在这个时候,婚纱礼服,装点过的用来作为婚车的马车、小汽车开始流行起来。有些人为了简便,把婚礼的举办地由家中搬到了旅馆和饭店。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之下,文明婚礼由一开始的一味的模仿西人,到最后定型为土洋结合的婚姻礼俗。其流变的过程,可以看出传统婚姻礼俗在中国人心是怎样一个难舍的情节。毕竟,几千年传递下来的习俗,一朝一夕是很难彻底改变的。

  图3:民国婚纱下的美丽新娘

              文明结婚虽然并没有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但是这样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也带来不小的震动。文明婚姻最大的贡献就是对社会风气的改良。男女婚姻开始有了自主的选择权,那些充满对女性歧视的婚姻陋俗被摒弃在婚礼之外,婚礼仪式中的简洁的提倡,对传统风俗向近代风俗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