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歌词找歌名葬礼: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闻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4:57:21
首页︱省委领导︱省政府领导︱专题︱博客青海︱青新论坛︱数字家庭︱理财︱软件︱寻医问药社区︱E时尚
新闻︱政务︱理论︱三江源︱旅游︱可可西里︱青海湖︱青海书画︱购物︱游戏︱手机 ︱数码︱汽车︱青海通

青海国防教育网
青海民族文化网
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海北旅游网
',1)">青海国防教育网
青海民族文化网
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海北旅游网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青海时政 正文
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http://www.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2011-01-13 15:08
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24日中共青海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省推进“四个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着力推进“四个发展”,开创青海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牢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确定的发展战略,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玉树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发展基础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青海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迈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推进,国内外经济深度调整和变革,必将促进我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显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加快发展和玉树灾后重建,大力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必将为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支撑。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新青海建设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举措更加有力,发展后劲更加坚实,已经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完全有基础、有能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的基本省情,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不足,资源约束日趋凸显,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日趋增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考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主要路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更加注重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国情、省情和我省发展阶段性新特征。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是青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生动实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必须把“四个发展”贯穿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促进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必须坚持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实现总量增加与结构优化有机统一,着力推动跨越发展。坚持项目带动,增投资,强基础,扩规模,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坚持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形成有利于投资消费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以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为重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速度与质量的双重跨越。
——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资源转换与生态立省有机统一,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坚持以发展惠民生、促民生,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着力推动和谐发展。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努力解决好事关各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各族人民。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统一,着力推动统筹发展。以构筑战略新高地和培育经济增长极为目标,以重点产业突破、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为抓手,加快特色产业园区、示范区建设,形成“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支持东部城市群优先发展,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有机统一,着力增强“四个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深入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增强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开放型、创新型青海建设,提高市场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开放提升的轨道。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扶贫开发取得重要进展,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基础更加坚实;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一个大台阶,建成高原生态旅游名省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效更加显著;社会管理水平上一个大台阶,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均经济总量、人均投资强度、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六个方面走在西部前列。
二、坚持投资消费双轮驱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坚持投资消费并重,持续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优化投资结构,注重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形成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5)强化投资支撑带动作用。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依据国家投资政策和方向,加快实施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等项目,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梯次推进,确保“十二五”期间投资成倍增长。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效益,切实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拓展投融资平台,扩大开发性融资规模,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建设项目的投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降低门槛,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努力形成多元化、多领域、多形式投资的新格局。
(6)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东连陇海、北接兰新、西通南疆、西南连接拉萨、东南通达成都的铁路网。加强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建设,实现主要出省通道、西宁至州府通高等级公路,提高州府至县、乡公路等级,全面完善和提升“六纵九横二十联”公路网。加快构建“一主八辅”机场格局,完成西宁、格尔木机场扩能改造,建设德令哈、大武、花土沟等机场,全面提升航空运输能力。紧紧抓住国家大规模投入水利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引大济湟、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利用、重点蓄水和调水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积极配合国家做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加快输油输气管道工程建设。
(7)推进清洁能源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打造柴达木国家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推进格尔木“光伏城”建设。加快发展水电,建设羊曲等大中型水电站,积极推进通天河、澜沧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前期工作,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大力推广洁净煤节能技术,建设一定规模的火电和热电联产机组,增强水火电及太阳能、风能调峰互补能力,实现能源多元发展。加强电网建设,实施青藏、青新电网联网工程和大电网全省覆盖工程。
(8)加快矿产资源勘查步伐。充分发挥省内地勘单位作用,积极引进国家及外省高资质地勘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以祁连山、柴北缘、东昆仑和三江北段等重要成矿区带为主战场,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形成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力求能源、有色金属、钾盐等紧缺优势矿种勘探取得战略性突破,确保“358地质勘查工程”目标全面实现,为青海长远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基地。落实各级政府工作责任,加大地质勘查外部环境整治力度,探索建立地勘与地方利益共享机制,确保地勘工作有序进行。加快天然水合物勘查、评价和开发试验研究,促进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全省基础测绘工作。
(9)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认真实施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意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提振消费信心,提高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增强居民消费预期。继续完善家电下乡、农机补贴等政策,进一步培育住房、汽车、旅游、文化、社区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
三、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必须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支农惠农强农力度,夯实农牧区发展基础,促进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和谐繁荣。
(10)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以特色、设施、集约、加工、转移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建设一批生态农牧业种养殖基地和制种基地。加快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调整优化布局,重点发展十大特色产业,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争取建成海东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大力推进海东高原现代农业、海北现代生态畜牧业、海南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黄南有机畜牧业“四大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菜蓝子”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观光休闲农牧业。积极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能力,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牧区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11)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建立完善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完善服务体系,调整农产品价格,增加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通过支农补贴、生态补偿、土地流转、林权改革、征地补偿、宅基地置换等途径,增加农牧民补贴补偿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引导农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合理布局,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12)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创新扶贫开发模式,以东部干旱山区、高寒牧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和集中连片开发,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加强贫困地区水电路、户用能源、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以工代赈等工程。加大对口帮扶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扶贫济困。促进农牧区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机衔接,实现阶段性扶贫目标。
(13)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病险水库加固、灌区节水改造、抗旱水源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易灾地区水土保持,完善农牧区小型水利设施,全面解决农牧区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大农牧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海南灌区配套工程建设。推进农牧区电网改造,加快实施以电代薪、以煤代薪、以气代薪工程,积极推广太阳灶、户用光伏电源、小型风力发电设施,提高农牧区清洁能源普及率。推进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
编辑: 叶枫
评论 笔名:
发表标题:
相关文章
新闻搜索 关键字: 新闻全文



丹噶尔民俗文化旅游节 在湟源感受不一样的腊八

唐蕃古道历史重镇用“民俗”吸引游客

王建军参加两会讨论对大通发展提出新希望

青海玉树异地转移就读师生返乡过寒假

·专家博客主题笔会专题
·回顾"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青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题
·聚合:北京青海商品大集活动开幕
·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专题
·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专题:青海省第六次少代会
·网络媒体江西行本网专题
·富民强区 网络媒体内蒙行
·聚合:湟源打响王母文化品牌

·河南平顶山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16人死亡   11-01-12 13:30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具体方案公布   11-01-13 09:32
·国务院决定将国企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   11-01-12 18:44
·人大教授评点干部喜欢说官话:要么没"料"要么没"胆"    11-01-13 09:05
·文化部副部长:5年内逐步取消单体网吧    11-01-13 11:20
·国台办呼吁台方取消对大陆学生的歧视性规定   11-01-12 13:24
·李克强出席英国工商界晚宴并发表演讲   11-01-12 13:32
·外交部就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   11-01-12 17:44
·“中国形象片”人物篇本月亮相美国   11-01-13 09:05
·工信部和工商总局联手整治手机“吸费”    11-01-12 23:20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2005,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青B2-20040023号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什么? 谁知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内容 那里有团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论文 下载 如何找到《内蒙古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的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速帮我查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资料!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决议》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制定规划要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怎么翻译? 由谁能够提供《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贵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求《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求《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简述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2005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成果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 谁知道2005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关于“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 关于国民经济的英文翻译 我国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