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天在下雨:匈奴人究竟去了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44:54

匈奴人究竟去了哪里?

  (参考,因为匈牙利人和芬兰人都自称为匈奴人的后代,而两者语言相近,都属于乌拉尔语系,从语言上来考查,可能是比较容易寻找匈奴后裔的方法。关于说乌拉尔语系的资料附录在后面。)

  匈奴,原本是活跃在中亚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公元3世纪开始了漫长的西迁。匈奴人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匈奴的骑兵擅长使用长矛和弓箭作战。为了找到新的适合放牧的草原,匈奴人带着家眷和大量的马匹牲口开始了迁徙。匈奴军队有着强大的力量和严明的纪律,他们以不可阻挡之势扫清了西迁路上的所有障碍。当地的民族为了躲避恐怖的敌人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从而掀起了一阵巨大的迁徙浪潮。这一连锁反应由君士坦丁堡和东罗马帝国一直延伸到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最终在公元476年淹没了西罗马帝国。

  匈奴人终于发现了所喜爱的土地,他们定居在匈牙利平原,在蒂萨河畔的塞格得城建立了自己的大本营。匈奴人需要广阔的草原来放牧他们的马群和牲口,从这一片区域开始,匈奴人通过同盟或是征服的方式控制了由俄罗斯的乌拉尔山直到法国的莱茵河之间的区域。

  匈奴人是马术精湛的骑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训练,一些历史学家相信正是匈奴人发明了马镫,增强了骑兵在持握长矛冲锋时的战斗力。匈奴骑兵的机动能力使敌人带来感到恐惧,他们每天要更换几匹战马以保持这一优势。匈奴人的第二个优势是他们使用的复合弓,远远超过了西方的任何同类武器。站立在马镫上,他们能够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发射弓箭。匈奴人的战术是令人惊异的闪电般的突袭,并因此而带来恐怖。他们是一支由轻骑兵所组成的军团,他们的行政体系需要一名伟大的领袖来统率整个部落。

  当伊朗人种的游牧民(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占据着草原地带西部即南俄罗斯时,无疑地还包括图尔盖河流域和西西伯利亚;草原地带的东部是处于突厥-蒙古种民族的统治之下。其中在古代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是以"匈奴"一名而被中国人所知。匈奴一名与后来罗马人和印度人称呼同一蛮族的名称(Huns〔Hunni〕和Huna)是同词源的。可能这些匈奴人(直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才在中国编年史上清楚地记载了匈奴一名)在公元前第9和第8世纪时已经被中国人称为严狁。更早一些的时候,他们可能被称为"草粥",或更含糊地被叫作"胡人"。在历史的黎明时期,汉人所知的胡人是指那些当时居住在中国边境上,即在鄂尔多斯、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那些民族。马斯佩罗推测:所谓北戎即"北部之戎",分布在今天的北京西部和西北部,是一支胡人部落。其他的部落在公元前第4世纪时已经归降于赵国。赵武灵王(大约公元前325-298年在位)甚至从他们那里夺取了山西最北部(大同地区),实际上还夺取了今鄂尔多斯北部地区(约公元前300年)。正是为了有效地防范这些游牧民的进攻,秦国(陕西)和赵国(山西)的汉人都改他们的重车兵为灵活的骑兵。这一军事改革带来了中国服装上的彻底变化;弓箭时代的长袍被从游牧民那里学来的骑兵裤子所取代。从游牧民哪里,中国武士们还模仿了羽毛装饰的帽子、"三尾服"和后来对名为"战国时期"的艺术起到很大作用的"带扣"。也正是为了防御匈奴,赵国及其邻近诸国的中国人开始沿其北部边境垒起最初的城墙,后来秦始皇统一和完成了城墙的建筑,成为了长城。

  据司马迁记述,正是在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匈奴似乎成为一支统一的、强大的民族,他们由一位名叫单于的首领统帅着,单于的全名汉文译音是撑犁孤涂单于,中国人把这些词解释为"像天子一样广大的首领"。在这些词中可以发现突厥-蒙古语词根,特别是"撑犁"是突厥-蒙古语词(Tangri,天国)的译音。在单于之下,有两个最大的官职,即屠耆王,意为左右贤王。汉文译音"屠耆"与突厥字(doghri)有关系,意思是"正直的"、"忠实的"。就基本上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所能谈到的固定居住地而言,单于住在鄂尔浑河上游的山区,以后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就建在这儿。左贤王--原则上是单于的继承人--住在东面,可能在克鲁伦高地。右贤王住在西面,可能像阿尔伯特·赫尔曼认为的那样,在杭爱山区、今乌里雅苏台附近。接下去,匈奴统治集团内依次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然后是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这个游牧民族,在行进时被组织得像一支军队。一般行进的方向是朝南,这在突厥-蒙古种各民族中已成为习惯;类似的现象在匈奴的后裔、6世纪的突厥人中,以及成吉思汗的蒙古人中都可以看到。

  汉人描绘的匈奴肖像上的特征,我们在他们的继承者突厥人和蒙古人身上也可以看到。威格尔概括道:"他们的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胡须浓密,而领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头部除了头顶上留着一束头发外,其余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由于寒冷,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是皮制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

  上述服装的一些细部,特别是裹齐踝部的裤子,对匈奴人与斯基泰人来说都是共同的。有许多习惯也是相同的:如葬礼上的牺牲。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在酋长(或首领)的墓上,割开其妻子及随从们的喉咙,至于匈奴人,其人数达到上百或者上千。希罗多德(IV.65)记载,斯基泰人将敌人的头盖骨在沿眉毛平处锯开,在外面用皮套蒙上,里面嵌上金片,作为饮器使用。《前汉书》证实了匈奴人中有同样的习惯。这一习惯特别是从老上单于用月氏王的头盖骨来饮酒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确实,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把头看作战利品的。希罗多德(IV.64)曾提到斯基泰人在战利品中展示他们砍下的敌人的头颅以及挂在马缰绳上的头皮,以示夸耀。

  在匈奴的后裔,即公元第6世纪的突厥人中,一个战士坟墩上的石头,其数目是与他一生中所杀敌人的数目成比例。这种嗜血性的风俗也同样盛行于印欧种和突厥-蒙古种的游牧民中。斯基泰人用敌人的血洒在插在一个小土堆上的神圣的短弯刀上,以及喝一杯被他杀死的第一个敌人的血。匈奴人在订盟约时,要用人头盖骨制成的容器喝血。在悼念死者时,斯基泰人和匈奴人用小刀把脸划破,"让血和泪一起流出来"。

  像斯基泰人一样,匈奴人基本上是游牧民,他们生活的节奏也是由他们的羊群、马群、牛群和骆驼群而调节。为寻找水源和牧场,他们随牧群而迁徙。他们吃的只是畜肉(这一习惯给更多是以蔬菜为食的中国人很深的印象),衣皮革,被谢裘,住毡帐。他们信奉一种以崇拜天(腾格里)和崇拜某些神山为基础的、含混不清的萨满教。他们的单于或者最高君主,在秋季召集全体匈奴人(这个季节马最壮)课校人畜。所有的中原汉人著作家都把这些野蛮人描述成顽固的掠夺者,他们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耕地边缘,侵袭人畜和抢劫财产,然后在任何还击可能来到之前带着战利品溜走。当他们被追赶时,他们的战术是引诱汉人军队深入大戈壁滩或是草原荒凉之地,然后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况下,以雷雨般的箭惩罚追赶者,直到他们的敌人被拖垮,被饥渴弄得精疲力竭,他们才一举而消灭之。由于他们的骑兵的机动性以及他们的弓箭技术,这些方法相当有效。在从最初的匈奴到成吉思汗时期的所有草原居民中,这些方法都很少变化。对于所有那些由马上弓箭手组成的部落,无论是东方的匈奴人或是西方的斯基泰人,这些方法都是共同的。正如希罗多德所陈述的,斯基泰人对付大流士就是采用同样的策略。大流士及时地意识到这种危险,并且在这种"退出俄罗斯"可能终止灾难的来临之前就撤退了。有多少汉人将领后来因为缺乏这种谨慎,他们受到匈奴人佯装逃逸的蒙蔽而进入沙漠荒凉之地,在那儿遭到了屠杀呢?

  至于匈奴在突厥-蒙古种各民族中的语言位置,一些作者,如白鸟库吉倾向于把他们归入蒙古种人。相反,伯希和从汉文译本所提供的反复核对的几次巧合中,认为全面来看,这些匈奴人应该属于突厥种,特别是他们的政治领导人。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其族属尚无定论,主要有突厥、蒙古等说。无文字。战国末,常扰掠秦、赵、燕北边,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之。冒顿单于在位(前209~前174)时,统一各部,建立国家,统有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老上单于(约前174~前160)时,匈奴势力东至辽河,西越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草原游牧帝国。汉初,匈奴不断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遂迫汉朝实行和亲,且岁奉贡献,并开关市与之交易。然而,匈奴仍屡屡背约南侵,成为汉朝一大边患。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举出兵反击匈奴,匈奴势力渐衰。汉代,匈奴由于天灾、人祸及汉军的打击,发生过两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并立局面。结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引众南徙阴山附近。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远征康居,击杀与汉为敌的郅支单于,消灭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公元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和亲。另一次是王莽篡汉后,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但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允许。匈奴又一次分裂,成为南北二部。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云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等郡,东汉末分为五部。至西晋,南匈奴人在逐步转向定居农耕生活,但除了上层贵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教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外,匈奴仍然聚族而居,社会结构变化不大。304年,匈奴刘渊建立政权,民族共同体开始瓦解,逐渐汉化。除刘赵政权外,十六国中的夏(赫连氏)和北凉(沮渠氏)也是匈奴支裔建立的。

  公元91年,汉军出居延塞(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余众后来归附于兴起的鲜卑。多数学者认为,西迁的北匈奴就是欧洲史上的匈人。

  起源

  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著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後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後世所谓的匈奴。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还有人认为匈奴与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可混为一谈,匈奴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战国末期之前,还未游牧至中国北部。上述看法,在近现代学者中并未取得统一。由于匈奴的起源问题不能解决,匈奴的族属与匈奴的语系也都成为悬案。

  周朝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战国末期赵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秦朝

  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命蒙恬北击匈奴,收河套,“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西汉

  真正与匈奴进行大规模战斗是在汉朝。汉初前201年,韩王刘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冒顿单于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计逃脱,之后开始与匈奴和亲。其后的文、景诸帝也是沿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元朔二年(前127年)派卫青占领河套地区,前121年派霍去病夺取富庶的河西走廊,前119年卫、霍分东西两路进攻漠北。霍去病击匈奴至今蒙古国境内狼居胥山,卫青东路扫平匈奴王庭。右贤王率领四万余人投归汉朝,单于及左贤王逃走。汉朝在东部联合乌桓,西部以和亲(前105年,汉武帝封细君公主下嫁乌孙国王)、通商的方式联合西域诸国,压缩匈奴的空间。

  前73年,汉与乌孙联兵20万进攻匈奴,直捣右谷蠡王庭。前57年匈奴分裂,郅支单于获胜据漠北,呼韩邪单于前51年南下投靠汉朝。后来郅支单于则率部众退至中亚康居(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即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一带),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北王庭。前36年,为了清除匈奴在西域的影响,甘延寿、陈汤远征康居的匈奴,击杀郅支单于。前33年呼韩邪单于娶王昭君与汉修好。

  西汉时期的单于有:头曼单于、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军臣单于、伊稚斜单于、乌维单于、儿单于、呴黎湖单于、且鞮侯单于、狐鹿姑单于、壶衍鞮单于、虚闾权渠单于、握衍眴鞮单于、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

  东汉

  48年,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为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先后败之于漠北和阿尔泰山,迫使其西迁,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国古书中消失。

  187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董卓专权之际,南匈奴发生内讧。195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东汉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掳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蔡文姬归汉。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

  汉朝之后

  南匈奴南下汉化,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三国时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个部。4世纪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为将。乘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的混乱时期,刘渊起兵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自称汉王,311年攻占洛阳,316年攻占长安,灭西晋。史称前赵或汉赵。

  匈奴的一支地位低下的族群称为羯人。汉赵的大将羯人石勒自立,建立赵国,史称石赵或后赵,351年被汉族人冉闵所灭。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后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后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创立夏国,史称胡夏。后被北魏所灭。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鲜半岛。后来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后被汉族外戚杨坚所篡。杨坚创立隋朝,统一中原。

  以上是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之后,亚洲部分的匈奴最后一点残余部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身份从中国历史中彻底宣告终结,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消融于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族。

  匈奴后裔汉化后,据说有一些目前还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等地。

  ————————————————————————————————————————————————————————————————————————————————————————

  乌拉尔语系

  百度百科

  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往东,越过乌拉尔山脉,直到亚洲西北部广大地区的一组语言 。分为芬兰-乌戈尔语族和萨莫耶德语族。芬兰-乌戈尔语族包括芬兰语支和乌戈尔语支,共约15种语言。萨莫耶德语族分南 、北两个语支,有4种语言。

  分布

  乌拉尔语系指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往东,越过乌拉尔山脉,直到亚洲西北部广大地区的一组语言。分为芬兰 -乌戈尔语族和萨莫耶德语族。使用人口约2000万。

  芬兰- 乌戈尔语族包括芬兰语支和乌戈尔语支,共约15种语言,分布于欧亚大陆广大地区。芬兰语支主要有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和拉普语。乌戈尔语支主要有匈牙利语、沃恰克语和沃古尔语。萨莫耶德语族分南、北两个语支,有4种语言。北支的重要语言是涅涅茨语(以前称尤拉克 -萨莫耶德语),分布于西起苏联阿尔汉格尔市,东到叶尼塞河河口之间的广大北部冻土地带,使用人口约 2.5万。南支的重要语言是塞尔库普语(以前称奥斯恰克-萨莫耶德语),分布于稍靠南的西西伯利亚塔兹河两岸,使用人口约2000。

  历史

  据6000年前乌拉尔语各言的差别还不算太大。石器时代生活在东欧平原的乌拉尔先民随着社会发展他们需要拓宽领土已获得充足的食物来源,操着乌拉尔语各方言的群体于是开始朝四面八方迁移,渐渐疏远。方言间的差别越来越大,最后让人无法再沟通。最终于公元前4000年前分化出萨摩耶德语跟芬-乌戈语。大部分芬-乌戈尔人定居于俄国北部和中部乌拉尔山区。在以后的2000多年间,芬-乌戈尔人最远抵达波罗的海。此期间他们还与斯拉夫人、突厥人同化。公元前2000年芬语支从芬-乌戈尔语中分离。稍后,非芬-乌戈尔人种的萨米人采用了这种初期芬语(即刚从芬-乌戈尔语分化出来的语言),在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萨米语雏形产生。而芬兰语跟卡累利阿语、爱沙尼亚语等的分化是在纪元后。

  最早操乌拉尔语的人群于西元前5000年居住在距伏尔加河与卡马河汇合处很近的乌拉尔山区,即库尔干人家乡的北面。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支后来分成三支向外扩散:向北的一支沿着伏尔加河上游进入北欧,演变为芬兰语、芬兰以北的拉普语、爱沙尼亚语、莫尔多维亚语、乌德穆尔特语、马里语;向西的一支演变为马扎尔人,后从中亚迁移进入匈牙利;向东一支,沿卡马河、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现有科米语、汉蒂语等。操乌拉尔语的现在都是白种人,以前是否黄种人还不清楚。萨莫耶德语支包括涅涅茨语﹑塞尔库普语,也属于乌拉尔语系,属于黄种人。

  主要语种

  芬兰语:芬兰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波罗的-芬语支。近亲语言有爱沙尼亚语、卡累利阿语、维普语、里沃尼亚语、沃梯克语、英格里亚语。北方爱沙尼亚人跟西南芬兰人谈话可以不用翻译。

  芬兰语特点为辅音少,单词长,重音总在第一音节,很少有复辅音,特别在词末芬兰人也总是尽量避免辅音的出现。这些特点很顽强,哪怕在借入其他语言词汇的时候也会让其符合这些特点。例如koulu「学校」, ranta「岸」, lyijy「铅」分别来自瑞典语的skola, strand, bly. 可以发现,芬兰人只保留了词首复辅音的最末辅音。当然,这种特点产生的时间也很早,从匈牙利语里的同源词pes?/fészek已能看出。

  芬兰语没有性,没有冠词,动词变化没有将来式。名词有15个格,根据人称、数发生屈折变化。其他语言的介词、代名词,不变化小词等在芬兰语里都以后缀形式表现。例如:laula-n auto-ssa-ni-kin [我也在自己的车里唱歌],如果将其结构用英文展现的话则是sing-I car-in-my-also.

  芬兰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满足“省力论”。观察如下例子,

  “二”,*kakte>kaksi

  能够得到如下规律:

  构拟的古芬兰语里的塞音t演变成为擦音s.

  元音e演化成i.

  人称代词“你”h?n源自瑞典语。

  近年来,由于英语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一批英文直接转写词汇。

  如

  “forest”voresti,“wire”vairata [f/w>v];

  “beer”biiri,“yard”jaarti,“garbage”karpetsi [b/d/g>p/t/k]

  “stove”tuovi,“apartment”paartmentti

  现代芬兰语有个特点,现代芬兰语中属格和宾格都是-n. 这是因为现在的属格-n是从-m演变的。如古芬兰语中n?en miehe-m tule-va-m.(我曾见到的男人过来了。)中的-m演化成-n之后得到的结果跟n?en miehe-n tule-va-n.(我曾见到那个男人过来。)一样。只有通过语境了解意思。

  n?en [miehen [tulevan]]

  看-1sg [男人-Acc-Sg [来-Part]]

  ‘I see [the man [who is coming]]’

  n?en [miehen tulevan]

  看-1sg [男人-Gen.Sg 来-Part]

  ‘I see [the man’s coming]’

  匈牙利语:匈牙利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支。它的近亲语言汉特语、曼西语(合称“鄂毕-乌戈尔语”)流通于俄罗斯秋明州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匈牙利语有很丰富的音素,重音总在第一音节。 跟所有乌拉尔语言一样,匈牙利语也没有性。有比芬兰语更多的语义格——达24个。存在冠词,语序自由。 该语言三人称单数代词源自土耳其语。

  语音

  乌拉尔语系诸语言的特点:语音结构很不相同,芬兰语的辅音少,已失去腭化齿龈音。匈牙利语辅音多,有清、浊的区别。芬兰语有8个元音:i、ü、u、e、?、o 、?、a,匈牙利语也有类似的元音系统。沃恰克语有7个实足元音,3个简化元音。元音有长短之分, 如芬兰语的 tulen( 火的),tuulen( 风的 );tuleen(火中),tuuleen (风中)。有些语言有元音和谐现象,一般出现在一个词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和拉普语都有辅音交替现象。大多数芬兰 -乌戈尔语词的重音落在第一个音节上。

  语法

  有些乌戈尔语言的构词法属于粘着型,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则更多采用熔合法来构词。大多数乌拉尔语言的名词都有数和格之分,格的平均数目为12个,一般包括主格、受格、所有格和 3种表示空间位置的格,这是各个语言系统的基础。

  芬兰语、匈牙利语和拉普语的句子词序是主语—动词—宾语, 萨莫耶德诸语言的句子词序是 (主语)—(宾语)—主要动词-(助动词),括号代表不是非有不可的成分。在变化了的主要动词上添加后缀,以跟主语的人称和数一致。例如: 涅涅茨语:慴iky pev▂umd′o-msaravna t′eńe-va妱 (直译:“那个傍晚很好地记住-我们”,即“我们牢记那个傍晚”)。动词“有”的意思,用动词“是”加上动作者的方位格或与格表示,如:“父亲有一幢房子”,芬兰语说is?-ll? on talo(直译:“父亲-在是房子”)。句子中词的功能用格的后缀和后置词表示。

  在沙皇俄国时代,萨莫耶德诸语言没有文字。1931年,苏联政府为涅涅茨语和塞尔库普语引进拉丁字母。1937~1940年之间,拉丁字母为基里尔字母所取代。其他乌拉尔语言使用经过修改的拉丁字母,有些语言还采用一些变音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