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ance是什么意思啊:何不少年轻狂(应该拥有自己年轻的信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29:32



  我一边听当事人陈述选择会计专业的想法,一边看到,在这个18岁少年的内心里,装满了太多成人的顾虑 例如,爱好并不重要,生存才是重要的;梦想不过是空想,有什么用呢?生活是很实际的,人要现实一些

  首先从一个案例来谈。

  这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女生,18岁,被父亲带来跟我谈话。这场谈话对我颇有触动,让我想到许多。她的表达里有许多情绪,让我看到一个在生活中长期受到压抑的小女孩。与此同时,她又显得老成持重,对现实顾虑重重,这又让我看到,她那年轻的生命被嫁接了太多成人的东西,显得很不协调,成了累赘。

  现在高考已经结束,分数下来了,当事人马上就要填写志愿,但这让她困惑和为难。她的语文很好,喜欢写作,对文字特别敏感。按她的心愿,她去师范读中文系,将来做一个语文老师,或者去学新闻采编专业,将来做一个编辑。这都是她感到得心应手的专业。但是她的父母、亲戚、老师和周围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对她说:“你应该学会计,将来好找工作。”他们举了一些现实的例子:谁谁师范毕业,几年没有找到工作,谁谁学会计专业,找到了工作。

  但当事人从小对数字不敏感,也不喜欢数学,虽然强逼自己在数学上了花了许多精力,还是学不好它。她的顾虑是,如果将来一生都要跟数字打交道,那真不知会是怎样的生活。她的内心起了冲突,有两个声音反复辩论。

  一个声音说:“我不喜欢做会计怎么办?”

  另一个声音说:“有多少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呢?能够跟其他人一样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一个声音说:“但是,我喜欢文学呀?”

  另一个声音说:“喜欢文学找不到饭吃。”

  跟我谈话的结果是,当事人决定选择会计。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但我希望当事人了解做出这个选择背后的动机:关键不是选择什么,而是为什么选择它?

  探索发现,当事人之所以选择会计专业,最根本的动机是为了避免遭到家人的责骂。她说:“如果我选择中文或新闻专业,将来找不到工作,父母岂不要骂我一辈子!”

  问题在于,父母并不能保证学会计专业一定能找到工作,也不能断定学中文或新闻一定找不到工作。那么,在选择上,她需要更多考虑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她虽然知道这些,还是选择了会计专业,因为,这是父母和周围的人希望她做的选择。如果选择了会计专业,将来找不到工作,那是父母和别人的错误,她就不用为此承担责任,并且,她还可以保留一个可以责怪父母的权利,甚至将来自己过得不幸福,也可以推到父母身上。因此,在填写志愿的专业和职业选择上,当事人的根本动机是避免受到父母的责怪。由此也可以推想,一个在家里受到太多责怪的孩子,会在选择上倾向于逃避责任。

  接下来,我一边听当事人陈述选择会计专业的想法,一边看到,在这个18岁少女的内心里,装满了太多成人的顾虑,例如,爱好并不重要,生存才是重要的;梦想不过是空想,有什么用呢?生活是很实际的,人要现实一些,等等。

  谈话结束之后,当事人走出面谈室,就要回到她的生活中去了。我内心不免有一些担忧,不是担忧她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而是在想,一个孩子,在设想自己未来的生活时,何以如此少年老成,充满了不适合她年龄的各种思虑呢?这才着实让人担忧。当生活向她展示一个崭新的阶段时,她似乎没有梦想,没有热情,没有想象,没有憧憬。在18岁的年龄,她就过多陷入了对生存的担忧,觉得生活无非是像所有人一样,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让自己有口饭吃,一切按部就班。这是不是少了一点什么?

  想到做心理咨询这些年,遇到许多像这位当事人一样的少年,我心里不禁要问:是谁剥夺了少年人的梦想、憧憬、抱负、理想、热情?是谁把他们抛到干涩乏味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小小年龄就变得如此现实,活得如此低落?是什么让这个女孩一定要去走一条违背自己意愿的路 不在意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执意在志愿栏里填上她既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专业,而且将来还会继续勉强自己去从事这个职业,一生如此?我知道,这不是她一时的选择,而是从小到大,她已经习惯于这样违背自己。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就是这样违背自己,他们按照生活的常规去生活,勉强自己像所有人一样。他们习惯于被动地生活,而不是尝试去创造自己的生活。问题是,那些违背自己太多的人,后来就发展出心理症状,而症状就成了他们生命中的阻碍,使他们不能尽量发挥自己,不能充分实现自己。他们过得不快乐,感受不到价值,然后还会安慰自己说:“生活就是这样的”,他们不知道,生活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他们又安慰自己说:“每个人都是这样生活的”,事实上他们并不真正知道每一个人在怎样生活。

  这个18岁的女孩,虽然她身上有不少自然的资源,但她内心也有很深的束缚,这会继续限制她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内在的束缚来自她的家庭环境 那是一个狭促的成长空间,容不下少年的想象和梦想;那里有太多的强求,把一大堆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她。她从早到晚学习功课,但不是出于自觉,而是因为被迫,因而她不能做到有效的学习。有时候她累了,想看一会儿电视,这时爸爸回来了,开始责怪她。她心里很委屈,说:“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啊,做了一天作业,刚看一会儿电视,爸爸就回来了 ”这种强求的环境给当事人的成长造成许多压抑,使她的自主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她的自我变得越来越弱,以至于害怕选择,不想长大。虽然在她的生命里有很好的资源,但她看不到,更不敢确认它们,因而也发挥不出来。她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不相信人会改变,不相信心理咨询会帮助她 她被父亲强迫来跟我谈话,谈话之后,又会被迫按着现实的要求不断违背自己。

  这个18岁的女孩,在她需要做梦的年龄,她不适当地接受了现实,而且,她接受的是一个何其片面、表面、不适当的现实。同时她强求自己去变得那样现实,也让自己没有什么真正的力量了。她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就不相信梦想,当生活中出现某些可能性时,她会对自己说:“这怎么可能?” 她不知道,因为她不相信可能性,她将生活在没有多少可能性的现实里,在那里很低落、很受局限地生活。她不知道,当她对生活不再有憧憬,不顾自己的需求,反而压抑自己的兴趣时,她就把生命中真正的动力排除掉了,自己也就只能按着生活的惯性被动地生活。我相信,一个人的兴趣就是他的天赋。如果一个人很早就打算过被动地生活,他怎么可能释放自己内在的资源呢?怎么可能过创造性的生活呢?

  我想到我的儿子。这个女孩像我儿子一样聪明、敏感,有很好的语言能力,对生活有非常细致的感受力,内心有丰富的情感,也一定有过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但是,我的儿子在表达着这一切,这个女孩却把这一切隐藏起来了,藏在一个很深的地方,生怕它们跑出来捣乱。我的儿子正在按他自己的方式成为自己,而这个女孩却不敢独特,不敢坚持,反而要让自己像所有人一样生活。她以为只有这才会安全,也正是为了安全的缘故,她宁愿违背自己,削弱自己,牺牲自己。

  在我儿子身上,生命正在展现另一种情形:他有热情,他自由,他对生活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他的经验有限,却敢于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去尝试;他会犯错误,但也会从错误中学习;他有些固执,会说:“我就是要那样做!”但这固执里也有合理的坚持;他喜欢什么,就会去努力争取;他自觉学习,也会坦然玩耍;他喜欢独自探索,也会寻求别人的帮助;他内心里有愿望,敢于向别人表达;他想做点事情,也会说服对方跟自己合作;他会讲自己的梦,表现出上天入地的想象力;他开始有自己的抱负,并因而产生了实现抱负的激情;他时而会失衡,表现得偏激,但也能抓到一些本质的东西;他有时显得情绪化,但事后也会对之有所反思;他幼稚,但有力量 在他身上,我看到一种少年的轻狂。

  我想起苏轼的诗词《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其中表现出了何等狂放的豪情。我想起毛泽东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其中充满何其豪迈的抱负。据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对50位名人做的研究,发现90%有成就的人在20岁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并且敢于明确表达自己的抱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类中一批最优秀的人 他称为自我实现者 做了研究,发现在自我实现者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包括,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抱负,不掩藏对成为伟大人物的追求。马斯洛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向他们提问:“你们中间有谁要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你们中间有谁要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你们中间有谁要成为美国总统?”显然,这些问题是在鼓励学生自我表达,不要害怕表现出少年轻狂。如果一个人敢于表现少年轻狂,这可能表明,他有一种自我确认的信心,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一种实现自我的渴望。虽然这种表现可能还不够稳定,显得单薄,有这样那样的弱点,但这也显示,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本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因而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少年轻狂成了一个基础,一个人由此可以建立自己,然后变得稳固、坚定而有力。

  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没有自由的空间,没有鼓励的环境,没有支持的资源;相反,他受到太多的局限和压抑,被成人强逼着向现实就范,他就无法表现少年的意气风发,他就不敢确认生命里那些好的资源,也不能把它们顺畅地发挥出来,相反,他可能很早就发展出一种妥协的倾向,一种压抑和掩藏自己的倾向,这被马斯洛称为是“约拿情结”(害怕自己伟大,嫉妒别人伟大)。少年轻狂是需要培养的,我们的文化和教育要腾出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自然表现出少年轻狂。

  昨天我给儿子读了一句英语:Never laugh at anyone抯 dreams. People do not have dream, do not have much。意思是说,永远都不要嘲笑梦想,一个人没有梦想,这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但在我们这个时代,许多家长正在用各样现实的顾虑去挤压孩子的梦想,逼着他们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生活。他们试图让孩子相信,梦想是可笑的,梦想等于空想。他们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快乐,不顾一切地学习功课,并且不负责任地向孩子承诺,如果现在放弃快乐,将来才会获得快乐。他们会把未来说得很可怕,总对事情的后果做出灾难化的预测。他们威胁孩子,从而让孩子屈从,他们贬低孩子,以为可以让孩子争气。但是,他们这样做,是在把一个何等干瘪、无趣的现实强加给孩子,不知不觉损害了孩子的内在动力,压抑了孩子的生命潜能。他们让孩子学会去强忍现实、被动生活,而不是鼓励孩子用热情去创造自己的生活。终于,我看到许多少年,背负着自己看不见的重负,在现实里缓缓移动着生命的步伐,走向他们各自的命运。

  我想起几十年前少年时的我,仿佛跟现在隔着一个世纪般遥远。当时,我所立身的地方,是一个物质条件太过贫乏的世界,但在我的内心里却有梦,我亲身经历了自己的少年轻狂。高中时代,是一个做梦最激越的生命阶段,一个让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向你招手的生命阶段,一个让你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可能的生命阶段 我就是带着这种从少年轻狂而来的力量,从那里一直走到现在,并且,在我的生命里还有足够的资源让我行走得更远。因此我不忍看到,在现在的时代里,有许多孩子受到压抑,失去了自己的少年轻狂。

  我不忍看到,许多家长和我们的教育,给孩子指定一个唯一的目标,让他们不顾一切朝它狂奔。我不忍看到,许多家长和我们的教育,让孩子变得如此现实,如此少年老成?我相信,少年轻狂里有足够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孩子去实现他们自己!

  鲁迅曾经著文“在未有天才之前”,提醒我们的社会:天才是培养出来的,民众可以成为培养天才的土壤。但鲁迅的最大悲哀也在这里:天才被培养出来之前往往就遭到了扼杀。扼杀天才是容易的,因为天才往往是单纯的,他们会把力量用于正向的发展,而扼杀天才的势力却是强大而诡计多端的,他们很容易就在天才身上找到攻击点,并且实施攻击。据鲁迅观察,他们攻击天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捧杀,二是棒杀。意思并不真的是把他们杀掉,而是让他们不能成为天才,变成庸众中的一员,变成本文案例中那个女孩想变成的那个群体中的一员。

  长期以来我有一个感慨,犹太民众造就了许多天才,而我们庞大的民众群体却扼杀了许多天才。现在,这种扼杀,还在我们的许多家庭里进行,还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进行,还在我们的文化里进行。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系统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大的精神成长空间,就会有许多天才遭受压抑和扼杀,我们的社会就变成了一个“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地方。龚自珍曾经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现在,我们要呼吁我们的民众:人才不是从天而降,而是需要大家培养。

  但是,我也终于看到希望的光亮。在我们的社会里,开始有一些家庭、有一些学校,把孩子成长的空间打开了,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显示他们身上那种自然的少年轻狂。据我个人了解,在南京的高中如南师附中,课堂讨论中竟把帕斯卡尔作为话题,在平常的交往中,学生会表达自己的抱负,有人立志成为中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等等。他们也开始关注世界,谈论的话题不再局限于中国和中国人,他们开始看到整个人类,有了世界的眼光。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从不缺少中规中矩的人,但也要腾出更大的空间,让我们的孩子突破条条框框的局限,去张扬自己的独特,去表现自己的少年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