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周末双休工作:罐装思想加工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9:37:56

罐装思想加工厂-学校

21世纪网 Silver 2011-12-14 10:28:02 核心提示:学校应是传道授业解惑机构,缺逐渐成了考试培训中心,以及罐装思想加工厂。

11月人民大学在自主招生政策中对被农村户籍推荐考生设定中提及的“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让“出身论”卷土重来。

三代内无大学生的家庭,不一定是寒门,不少家庭也信奉“读书无用论”。但在很多人看来,读书、应考,仍然是一条较为顺理成章脱离原有生活状态的道路。

寒门中人,可能比富裕家庭的人更有出人头地的情意结。贫困是磨难,有时也是一种动力。因为资源分配不公,底层社会上升的通道被堵塞,寒门中人战胜出身的难度增大。

读书、应试是最常见最通用的上升通道。这个通道通常受堵于资源分配和收费。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里的教育投入远较农村为重。《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提供的数字显示,艰苦地区有92.5%的校长反映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流失,其中74.6%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骨干教师。

做志愿者期间,和山区里的老师聊起城乡教师的待遇,他们颇沮丧不平。人都留不住,遑论引进。

学费上涨对寒门学子的影响比富裕家庭更甚。高校收费改革到1996年左右并轨时,全国平均收费标准年均约为500元。2005年,这个数字飙升到5000元。

按照教育部的折中数据,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成本中,理工学科是1.4万~1.6万元/年/人,人文学科是每年1.2万~1.4万元/年/人。若按现在平均每生每年5000元学费、1200元住宿费的标准计算,学生家庭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为44%,若按平均每生每年学费8000元、住宿费1200元计算,这一比例则高达66%。国外这一比例通常在13%~15%。

所以出现了重庆渝中区状元考上北大但缴不起学费的事。

读书、应试的目的是什么?是借以获得更好的社会身份。

在偷闲斋里读到《乌合之众》中的一段话,“应试教育的结果便是,工人不想再当工人,农民不想再做农民,而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只想让他们的子女进入政府部门供职。”说的不就是我们的现状?

18世纪后期,工业化生产的模式急需工人懂得写字、计算和操作机器,出现了现代化的专职教育机构。学校其实是工业化的产物。

社会学里的功能学派认为,学校既是社教化的工具,也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的一个中途训练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把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运作规则,透过种种教学活动灌输给学生。

学生在学校时经历的一切,包括赏罚分明、绩效为上、鼓励竞争、尔虞我诈、见利忘义、合纵连横、见异思迁、跟红顶白等等,都是社会的缩影。学校也扮演着分类和甄选的角色,通过考试与其他评核的方法,让个体看似合理地分配到社会上不同的位置,各司其职。

也有人认为学校是控制社会的工具,这是冲突学派的观点。通过阶层之间的权利安排,如校长、科主任、级主任、班主任等(西方还有校董和校监),使之更合理化。校规、校服、标准答案等等,则让学生放弃了自我、跟随权威、为精英阶层创造有利的管治环境。

学校还应该有一个潜藏功能,比如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培养次文化,并以个体独立的角度审视社会。

很遗憾,中国的学校缺少的是让学生们提出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氛围。我们指望学校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机构,现在逐渐成了一个考试培训中心,以及罐装思想加工厂。

根据我们求学的经验,学校课程的形式与内容,是社会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角力争夺的结果。得胜的集团,可以传递他们偏好的那套地位文化。这是韦伯学派的观点。不信?想想我们寒窗十年里用的政治、历史课。

教育讲投入产出,而且所产出的产品有一定的标准。“贵子”是教育投入的合格产品,把“贵”字界定为“找到有户口和编制、待遇好、稳定、体面”的工作,那么寒门难出贵子是必然的。

其实,寒门中人自有自己的理想。“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人们所说的“青云之志”,未必就是读书考试当公务员。

读书是因为这个过程让人愉悦,不是为了考试。

现在我什么书都看,小说传记童话八卦杂志大小报章。尤其喜欢看《汉语字典》。一直希望课外读物是银行存折,奈何上面数目越来越少,惨不忍睹,激发不了阅读兴趣。

过了30岁后,对我而言阅读的意义只有一点:长点见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致于狂妄自大,也可以不至于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