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姆联门将红牌客串:犀利哥说民国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6:21:20
102、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其实瞿帅哥一点都不需要泪水的滋润,因为他从小就是在泪水里泡大的。
   瞿帅哥的祖上最高学历是秀才,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好不容易中了个举人,举家若狂,可考进士却总是落榜。
   于是父亲将所有的希望,将祖宗八代未完成的心愿全寄托在幼小的帅哥身上。
   瞿帅哥开口说的第一个字就是“中”;手里拿的第一件东西就是课本。白天、黑夜;路上、枕上、厕上,他和书本总有一个约会,推也推不掉的约会。
   可以离开父母一会儿,却不能离开课本半步;可以顶撞父母,却不能背错半个字;不仅背一本书,还要背家里所有的书。
   你可以想象,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幼小孤单的身影,在发黄的古书里寻找未来。不,是寻找怎样安慰一颗失落的心。
   所以瞿帅哥从小就懂得一个真理,读书,就是为了老爸。因为只有读书时,老爸才会高兴,才会绽开笑容,多孝顺的娃。
   父亲眼神不大好,深更半夜,天上高挂半轮残月。朦胧中以为黎明到了,立马将瞿帅哥从床上拉起来。可怜的帅哥一声不吭,继续背书。其实他心里明白,可是不忍心说破。老爸,我知道你的苦,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看着儿子深深的埋首于发黄的书中,父亲总是激动的热泪盈眶,朦胧中,他仿佛看见了儿子高头大马,身披彩带来报喜。
   犀利哥悲叹,这个老爸有点冷,这个儿子太别憋屈!
   不在憋屈中爆发,就在憋屈中更憋屈,瞿帅哥终于爆发了。17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入翰林。
   几代人的梦想,他只用了几年年就实现了。当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瞿帅哥身形瘦削,如风中之柳。没办法,读书时太受亏了,大了怎么补都补不回来。不过要放在现在,绝对是中年发福男妒忌的对象,家庭主妇崇拜的偶像。
   现在,瞿帅哥从慈禧的泪水中找回了久违的母爱和温暖。
   有母爱也不错,而且是级别最高的母爱,别人求都求不来。 所以当慈禧一哭时,瞿帅哥就默默的跪在那儿,一直到眼泪流完。
   老太太,您就尽情的流泪吧,我知道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眼泪过后,将是无尽的爱和关照,仕途的关照。
   犀利哥看得有点眼酸,谁说这个冷漠的铁娘子没有女人味,没有爱心?她哭起来一点都不含糊,货真价实咸咸的泪水,一会儿就聚成弯弯的小河流。
   今夜的泪水让你如此美丽,无论什么样的女人,流泪的时候最动人。
103、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除了母爱,瞿帅哥还有朋友之爱。他有个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叫张百熙。他们一起成长、一起读书、一起考取功名,一路风雨互相扶持,也一起在等待机遇,等待男人的雄起。
   庚子年后,军机处重新洗牌。慈禧有意选年纪轻一点的优化人员结构,充实领导班子,选来选去,选中瞿鸿禨和张百熙这哥俩。他们约定,无论谁入军机处,都要保举另外一人任两江总督,
   在昏黄的油灯下,哥俩庄严的宣誓,“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许下一个诺言,见证一段真情。
   军机处毕竟是国家中枢机构,逢进必考,这样显得公平、公正、合理,透明。
   考试题目很潮流,谈谈你对新政看法?可自由发挥,无标准答案,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限(最好控制在一万字以内)。
   张百熙开始了,他饱含无限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情,任思绪遨游。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英国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开始落伍了?为什么会落伍?背景是什么、事件很详细、意义有几点,慢慢道来。他越写越多,越写越激动,感叹号越来越多,泪水涌上了张百熙的眼睛。
   怎么看不见了?  
   天黑黑,当然看不见了,监考的都趴桌上睡着了,而那边瞿帅哥已早早交卷。
   慈禧看着张百熙的卷子,越看越吃力,越看越迷惑,这爱国字眼满天飞,感叹号一波接一波,高潮迭起。
   停,不能再看下去了,不然要喘不过气来了。
   瞿帅哥的卷子简明扼要:只谈了四点:整饬吏治、造就人才、变通军制、开浚财源。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包括到位。 结尾还语重心长的说,新政是一项大政策,不要急,慢慢来。这正合慈禧的心事,她就是想慢慢拖。
   最后谁进了军机处,当然是帅哥。
   张百熙也没泄气,他还在等待一个结果,一个诺言。
   瞿帅哥为难的说,我刚到军机,人微言轻,不要急,慢慢来。
   几个月下来,张百熙等不及了,主动要求降一级,做个巡抚总可以吧。
   对不起,瞿帅哥义正言辞,“我一直把你作为总督的候选人,巡抚暂时还没考虑”。
   张百熙终于等不起了,拍拍屁股走人,临走撂下一句伤心欲绝的话:千万不要相信男人的誓言,尤其不要相信帅哥的誓言!
   犀利哥举双手赞成,说得完全正确,许下一个誓言,等待接受欺骗。
   “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用在情场上,扯谎;用在官场上,扯蛋! 104、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进了梦寐以求的军机处,可是瞿帅哥还得熬,从排队开始熬起。
   军机处最讲究论资排辈,一般是四大常委,按先后顺序站队。
   一个领头的,掌舵,叫军机塔拉密(满语军机领班)。召见时领班可以侃侃而谈,发表自己的见解,俗称扬眉吐气。
   一个有经验的,顾问。只有太后、皇上问了才能开口,俗称不敢放屁。
   一个能写的,吹捧。只负责写,很少有回答的机会,俗称昏天黑地。
   一个体力好的,只负责跑腿,俗称作趋炎附势。
   向皇上报告时,军机领班走在最前面,手捧装有奏折的折盒。新来的军机资格浅,在最后面,快到奏对的地方,最后的军机大臣突然快步跑到前面。
   干什么,想抢班夺权?怎么敢呢,是为大家服务。
   他动作敏捷的掀开门帘,让各位大臣依次过去,然后放帘。奏对完毕,掀帘、放帘,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最后的一位就叫挑帘子军机。
   所以刚入军机的新手,第一件事情就是练习掀门帘、放门帘。好在门帘家家都有,多练习练习手熟了就好。练习久了还能增进夫妻感,天天为夫人掀帘开道,能不感动吗。
   犀利哥也经常在家练习掀门帘,却被老婆数落整天掀来掀去,进不了单位的决策圈,大把的蚊子倒进来了。
   瞿帅哥也正在家练习,大臣们个头不一,掀得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必须要恰到好处,还真是个技术活。
   我已开始练习,开始慢慢着急,着急什么时候来新人。
   熬一熬吧,什么时候再进一个新军机,就不用自己掀帘、放帘了。
   门帘一起一落,新人、旧人一进一出。
   两年后,来了新人,瞿帅哥不用为大家服务了,可是他还想再升一步。
   做军机领班?甭想了,那是贵二代的专利。 瞿帅哥只想做个做个汉族大臣领班。这时汉族军机领班是王文韶,他是瞿帅哥的老师,其实压根没辅导过什么,只是考试时的主考官而已。
   瞿帅哥对这位年迈的老师非常尊重,整天搀扶着王老师。尤其是见慈禧时,更是鞍前马后不离王老师左右。将老师搀扶到慈禧面前,跪下;要起身时,赶忙扶起来,搀下去。
   慈禧又流泪了,感动?老样子,她只要一看见瞿鸿禨就流泪,想儿子啊。我的娃当初要有他这么孝顺就好了。
   不过慈禧有点担忧,这位王大人年纪确实大了,身体衰弱成这样,能撑得住吗?
   105、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年纪大了,毛病就多了,王文韶的耳朵最近渐渐不听使唤了。最高指示听不到,这麻烦可大了。
   别急,有好学生瞿帅哥呢,他出了个主意,老师,我的眼神就是你的耳朵。 如果太后问话,你看我眼神,我向左看,你就不说话;我向右看,你就点头赞成。反正太后的话都是正确的,不需要多说。
   这一天来了,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讨论筹备北洋编练新军事宜,慈禧问王文韶是否可行。
   王文韶听不清啊,他看瞿帅哥向左看,就没作声。
   慈禧有点不高兴了,都说你是老油条,但这么大的事,得表个态啊。
   “王大人,你同意吗?”她重复了一遍
   瞿帅哥赶忙出口:“王大人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也许没听到,请皇太后体谅。”
   “哦,你耳朵聋得这么严重吗?”慈禧关切的问王文韶。
   王文韶看见瞿鸿禨向右看,赶忙回答:“是。”
   几天后,谕旨下来了,王文韶年纪大了,朝廷体恤老臣,退出军机处回家休养去吧。
   从此,瞿帅哥接过了王老师的枪,成了汉族军机大臣的领班,汉族大臣的NO.1。
   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犀利哥忍不住为瞿帅哥低声吟唱:你的眼神,柔弱中带伤。
   犀利的眼神可以杀死人,柔弱的眼神照样可以,杀人于无形。
   王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满腔的委屈,和一双要命的重听的耳朵,挥挥手,和军机说再见,和北京说再见。
   别急,瞿帅哥来了,准确的说,是他的信来了。
   信很简洁,只有一句话:“请中堂大人的安,问中堂大人的好”!
   从此,瞿帅哥的春天来了。军机处,他说了算;慈禧那儿,他更是说了算。 只可惜,父亲早已去世,看不到这一切了。瞿帅哥只能在坟头大把大把的烧钱,当然不是真钱,是冥钱。老爸,你再也不用三更半夜的叫我起床了,现在是别人三更半夜起来为我服务。
   边烧边哭,边哭边磕头,边哭边感谢。感谢老爸,感谢您优良的遗传基因赐予我皇帝一样的面容,我是几千万分之一中的幸运者;感谢万能的皇太后,您比我的亲娘还亲,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一切。
   瞿帅哥哭得那叫一个惨,眼泪鼻滴一起下再加哀嚎。在太后那儿不敢哭,现在可以痛痛快快、真真实实的象男人那样哭一把了。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尝尝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
   可犀利哥一点都不感动,男人靠相貌骗取女人的欢心,没骨气;靠眼神出卖老师的仕途,没出息,还好意思在这儿哭。 106、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对瞿鸿禨的哭,袁世凯却深表同情,大家都是过来人,都知道官场的苦。从不敢对活人哭,只能向死人哭;只知道向领导笑,却从不会向下级笑。
   犀利哥也深有体会,哭笑不得,弱势群体啊。
   袁世凯一直都不大喜欢读书人,准确的说,是讨厌不知世事的书呆子。瞿鸿禨是个标准的读书人,但袁世凯刚开始并不讨厌他,因为他不是书呆子。
   用眼神就可以杀人于无形,这种人当然不是书呆子。而且太后又是那么的喜欢瞿鸿禨,那么的照顾他,为他流了那么多的眼泪。
   所以袁世凯很想和瞿鸿禨搞好关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大家共同进步,互利共赢。
   既然有这个想法,中间人就开始撮合了。先跑到瞿鸿禨那儿,说大人的道德文章,袁宫保仰慕得很,想和您换个兰谱,结拜为异姓兄弟。
   两人身份、地位相同,门当户对,结拜都不掉谁的价。
   “兰谱?我从不搞这些江湖习气的东西”,瞿鸿禨淡淡的说。
   犀利哥不禁击节赞叹,回答得太妙了,朝廷命官世凯成了不入流的江湖大佬。
   中间人又回话给袁世凯,袁若有所思,哦,我差点忘了,那年我弟弟在河南参加乡试,瞿大人是主考官,论理他也是我的老师,我怎么敢和他称兄道弟。他是做学问的人,我是为国家干实事的人。
   苦了中间人,瞎搀和;两边不落好,只能免官走人。
   既然走不到一块,那就让对手老无所依,埋葬在寂寥的春天里,这是官场上的老规矩。
   袁世凯和瞿鸿禨的第一次碰撞来了,这是心与心的碰撞,却不是爱与爱的呼唤。
     宫保哥--袁世凯 瞿帅哥--瞿鸿禨 洪哥---黎元洪 彪哥----张彪
    武哥--孙武 财神哥--刘公 恍惚哥--温镜澄 蒋社长--蒋翊武
    老庆--奕劻 香帅--张之洞 老瑞--瑞澂
 107、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这次碰撞虽不是火星撞地球,可也算得是天地大碰撞,因为它关系到国运。
   朝廷立宪政改喊了好几年了,却一直未见动真格的,上下都在嚷嚷,慈禧想想也要有所交待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不搞政改,死路一条。
   犀利哥感叹:多开明的老太太,大家以前妖魔化你了。
   首先从改革官制开始,既然最高层明确表态了,这场改革一开始就大张旗鼓、轰轰烈烈。
   朝廷任命了14位编撰官负责其事,由奕劻、瞿鸿禨和领班大学士孙家鼐主持,11位协助的编撰官都是皇族、大学士、军机大臣、各部院尚书,唯一的一位地方督抚就是直隶总督袁世凯,连张之洞这样的老臣都没沾上边,可见上面对袁世凯的信任器重。
   袁世凯踌躇满志,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他有一揽子规划: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接着召开国会,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
   袁世凯一向是个稳打稳扎的人,现在为什么这么激进,难道他还没吸取康梁戊戌变法的教训吗?
   袁世凯当然知道,他很清楚现在“激进”的代价。
   首先是自我炒作的需要。
   什么最能拿来炒作,当然是潮流。立宪是潮流,任何时候,挺立潮头当然名利双收。
   其次,就便进入最高决策圈。根据袁世凯的估计,责任内阁成立后,凭自己的实力,副总理大臣那是唾手可得;和奕劻一正一副,朝廷大半个天都能遮下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慈禧现在很宠自己,可毕竟年纪大了,万一哪天走了,皇上重新掌权怎么办?现在有内阁掣肘,国会顶着,他也会有所顾忌,君主立宪制度下,不敢随便拿自己怎么样。
   既然是秘密,犀利哥是怎么知道的?
   很简单,犀利的想出来的,代价是犀利的损失了无数的脑细胞。
   108、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现在袁世凯得先去拜访一个人----瞿鸿禨,他负责全盘操作官制改革,有否决大权,必须去他那儿探探风声。
   对袁世凯突然登门拜访,瞿鸿禨显得非常惊讶,惊讶过后是热情,特意和袁世凯长谈,两人越聊越投机,推心置腹,瞿鸿禨最后终于吐露了心里话。太后一直都想变法自强,以前让康梁捣腾黄了,现在决心很大。为了永保大清基业,只能改革,没有回头路可走,而这所有的一切还要仰仗宫保大人。
   有了这话,袁世凯就放心了,他在京广通声气,拜帖子、办party,摆酒席,会见新闻记者,俨然是京城中最活跃最闪亮的一颗星、中国政改的总设计师。
   几天后,瞿鸿禨上了道密折给慈禧,系统精辟的阐述了改革的大政方针。
   改革很好,好得很,必须要竖起新政这块牌子,这是大家的共识。
   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问题还是出在老百姓身上,综合素质不高啊,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政,什么是立宪。所以改革不能急,不能轻许诺言,全面提高老百姓的综合素质才是关键。 所以目前只能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大权还是在上面,全盘操控,没办法啊,老百姓没这素质,一时半会操控不了;底下吗,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政改想得象花儿一样。
   具体怎么做呢?
   和放权无关的改革,全听。
   和放权有点相关的改革,先不听,说了后再听,充分重视舆论。
   和放权重要相关的改革:听了,研究研究。
   和放权极为密切的改革,听了,不表态,能拖则拖;拖不下去了,再听,再拖。
   总之一句话,你说,我听;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这孩子,越来越善解人意了,慈禧一边读奏折,一边流着泪。
   犀利哥不禁拍案而起,瞿鸿禨说得好啊,太好了,说出了多少人得心里话;说出了多少人憋在心里而不敢说的话。母子情深,心有灵犀,现在哥终于信了他对慈禧这位母亲还是有真感情的。
   改革,多么迷人的糖衣炮弹;瞿鸿禨,多么迷人的制糖高手。
   谁会首先被糖衣炮弹放倒呢?
  
 109、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糖衣炮弹对准的往往都是最厉害的角色,袁世凯,就是你了。
   袁世凯此时正站在舞台之巅被无数耀眼的聚光灯照着、烘着、烤着。
   犀利哥知道聚光灯下的感觉,有过一次真实的经历,曾被一只聚光灯长时间的聚焦。
   那是照身份证大头照,灯光一亮,犀利哥就开始迷糊了,心潮澎湃,不知所已,这感觉,太奇妙了。先是紧张,后是兴奋,接着是浮想翩翩,把自己想象成对着下属讲话的领导;想象成接受万千歌迷膜拜的巨星,现象成一本正经的CCTV播音员。想法多了,这表情就不知道怎么摆了,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折腾了大半天,还是摄影师提醒,放松点,象平时一样。
   犀利哥恍然大悟,把自己想象成什么都不是,才最轻松,才能进入最佳状态。
   可袁世凯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什么都不是,虽然他一直不想过分显摆,但慈禧已经把他推向前台,无数聚光灯照着他,烤着他,让他从里到外都热起来,沸点沸起来了。
   当达到沸点时,预示一切就要开始降温了。
   让袁世凯降温的还是那个女人,慈禧。
   在官制改革行进的如火如荼之际,慈禧特意单独召见袁世凯,几句鼓励的话后,直接切入正题,
   “近来有许多弹劾你的折子,我都留在宫里未给大家看”,慈禧淡淡的说。
   按惯例,太后说这话,袁世凯应当磕头,不说话只磕头,诚惶诚恐的磕头不止。
   不过这次也许给聚光灯照恍惚了,袁世凯竟未听出真意,以为是阻挠官制改革的事,不假思索的冒出一句“此等闲话,皆不可听。”
   慈禧面露不快,挥挥手叫袁世凯退下。
   犀利哥温馨提醒:在官场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分清主次,分清大小,弄清楚自己是谁;和领导相处,金钱可以暧昧,主次、大小绝对不能暧昧,必须不能把自己当人看。
   记住了,本事用在刀刃上上,但绝对不要用在领导身上。
     110、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官制改革终于出来了,考虑到军机处是重要行政中枢,依然保留不变,至于责任内阁,慢慢来。
   什么都没变,那叫什么改革。
   别急,既然是改革,肯定是会有所改革的。
   户部变成度支部(财政部)
   兵部变成陆军部
   刑部变成司法部
   工部变成农工商部
   增设了邮传部,主管电信邮政、铁路运输
   犀利哥赞叹,这名字多有现代化气息,改革终于改到点子上了,中国开始迈入现代化。
   为了显示改革的公平、公正、合理,不让少数人垄断改革的成果,瞿鸿禨建议军机大臣不得兼任各部最高长官,很快得到慈禧的批准。
   于是军机大臣徐世昌、荣庆退出了军机处,专心他们本部的工作,他俩都是袁世凯的铁哥们。
   鉴于外务部的特殊性,经常和洋人打交道,熟谙洋务的外务部尚书瞿鸿禨继续以军机大臣兼任此职。可瞿鸿禨打报告说自己忙不过来,顺便保举秘书林绍年进入了军机处。
   这还不够,新成立的陆军部要统一全国练兵大权,原来统辖北洋六镇的练兵处也一并划归陆军部。袁世凯做了改革的表率,北洋六镇拿出四个镇交给了陆军部。
   新成立的邮传部又开始说话了,要收归全国的电信、铁路,于是袁世凯督办电信邮政、铁路的差事也顺理成章的交给邮传部。
   将最厉害的角色推到最闪亮的舞台,让他充分的表演,然后聚光灯全灭,最亮的星成为最黯的星,这就是慈禧老太太的“阳谋”。
   当然,老太太知道大清国最有才干的还是袁世凯,朝廷不能没有他,只不过挫挫你的锐气,让你长个记性,再厉害,也只是我手里随时可以轻轻捏死的一只小蚂蚁而已。
   沸点终于降成了冰点,正好冬天也到了,袁世凯全身拔凉拔凉的,没有一处不凉,尤其是心,凉透了。
   无官一身轻,可袁世凯是无官一身重,这打击也太大了,他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上楼做宅男,只吃饭发呆,不见客聊天,一个冬天都没下楼。
   不会想不开吧,要患了抑郁症,不慎坠楼那麻烦就大了。
   放心,袁世凯先天没有抑郁症的基因,何况犀利哥已经帮他猜透了老太太的心思。现在好好在楼上冬眠,蛰伏,反省,养精蓄锐。对于你这个级别的天才,永远都不缺机会,缺的只是等待。
   犀利哥送你一句名言:冬天快要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111、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冬天很快过去了,春天终于来了。
   天津车站,春暖花又开。
   仪仗队整齐的排列着方队,锣鼓喧天,直隶总督袁世凯亲率满城文武欢迎一位尊贵的客人。这位客人很年轻,来头却不小,农工商部尚书、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贝子载振,刚刚钦命考察东三省回来。
   看来这个年轻人是个厉害角色,竟劳动袁世凯亲自接站。
   犀利哥肯定的告诉你,这个年轻人一点都不厉害,厉害的是他爸爸----奕劻。
   无论什么年头,爸爸都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当然前提是爸爸得很有本事。
   现在暂时不管爸爸的事,隆重接风洗尘,按照官场的规矩,自然是一条龙服务,酒足饭饱后,KTV助兴,请来了天津城色艺最佳的角献唱助兴。
   载振就好这个,话又说回来了,当官的谁不好这个,男人谁不好这个;普通男人只是心动罢了,载振这个级别的男人是既心动、又行动。
   说起振贝子这位爷,和女人拉拉扯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久前,就在一次拉扯中完成了飞越,创造了历史。
   还是在天津,这儿一向都是达官巨贾的后院,远离了敏感的政治中心,安全舒适。
   这位女子叫谢珊珊,天津一等一的名妓,交际花。
   载振在津大宴宾朋,也没什么大事,喝喝花酒,联络联络感情,谢珊珊作陪。酒过三巡,气氛慢慢达到高潮,划酒猜拳、胡言乱语,谢珊珊觉得的气氛还不够,满桌子乱串,敬酒、说笑,欢歌笑语一起来。
   突然,她将脸上的脂粉抹在农工商部侍郎陈璧的脸上,陈璧,奕劻的干儿子、载振的干哥哥。
   胭脂在脸上,小陈很高兴;载振不高兴了,论地位、身份、还是相貌,我哪点比他差,嚷着要往自己脸上抹。
   最终,在满屋的胭脂味中,大家一哄而散,胭脂的故事也哄传京津。
112、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闹得太不象话了,御史弹劾了,公务员聚众喝花酒,还轻薄不尊,作践自己。如果你是平民,再怎么作践都没人管;关键你是国家公务员,国家的脸面就这样被你糟蹋了。
   女人就这样把你征服,国家就这样被你糟蹋。
   一个妓女上了给皇帝的奏折,这在大清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谢珊珊用她的胭脂轻轻的给历史抹下了一笔浓墨重彩。
   虽然创造了历史,但后果并不严重。慈禧很懂得男人心,这个级别的男人在外面谁不是红旗飘又飘,看在他爸爸的面子上,下旨训斥了几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话说的,很艺术,艺术的离谱;所以载振一直以这最高指示自勉,希望再有犯错的机会可以改正。
   为了充分领会和实践最高指示,载振踌躇满志的准备犯错,犯一次大错。
   现在时候到了,在KTV包房里,这个角上场了,她是个妩媚的绝色佳人,一个歌妓――杨翠喜。
   杨翠喜绝对是个尤物,乳名二妞儿。幼年家贫,被卖给杨姓大户,后拜师学艺,取名翠喜。16岁开始在哈尔滨卖笑生涯,身材曼妙,尤其擅长唱靡靡之音,将《拾玉镯》、《卖胭脂》等三俗小戏演得荡气回肠。 沙俄在当地驻兵,经常去看戏,老毛子给唬得一愣一愣的,大呼中国国粹,俄爱你。
   杨翠喜到底有何销魂之处,听听李叔同是怎么说的: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如无。夕阳微雨后,页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晚风无力催杨柳,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字啼,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
   李叔同就是著名的弘一大师,能将艺术大师唬得“痴魂”,魂不守舍的发呆,这水平,绝对和灭绝师太有一拼。
   弘一大师曾写过名句“今宵别梦寒”,今夜的寂寞让你如此寒冷,或许正是因为缺了翠喜婉转的歌喉。
113、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
  
   杨翠喜人虽小,心却很大,总想找个好人家,最起码也要道台以上的,而且欠发达地区一般不考虑。她辗转南下来到了天津,这儿是达官贵人的后院,机会很多。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她碰到了生命中的那个他。
   当戏子遇见高官;当风情万种的交际花遇见情场饥渴男,会发生什么?
   两个字,发呆。
   载振首先发呆,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翠喜,看得那个投入,那个痴迷,忘记了公事,忘记了身边的人,他真想时间停止转动,只为他们两人而停留。
   杨翠喜接着发呆,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没看过这么多的高官,连袁世凯都亲自作陪,这个翩翩青年郎一定是天潢贵胄。翠喜的眼睛一直瞄着载振。她真想时间再长点,她将这个男人琢磨透,要将自己的未来盘算够。
   发呆很容易看出来,都是眼睛发直;当一个男人眼睛发直的时候,他的心中只有女人;当一个官员眼睛开始发直的时候,他的心中除了女人还是女人,但绝对不是家里的黄脸婆。
   当载振眼睛开始发直的时候,袁世凯知道,自己的冬天真正过去了;同在旁边作陪的补道员段芝贵更知道,春暖花开的日子来了。
   犀利哥也知道,大家的春天一起来了。
   戏演完了,段芝贵善解人意的问:“贝子爷看他们演得怎么样?”载振依然沉浸在爱的发呆中不能自拔,答非所问:“杨翠喜甚好。”
   话都挑明了,下面就是段芝贵的事了。
   为什么不是袁世凯的事?
   犀利哥告诉你,袁世凯这个级别,肯为别人拉皮条?就算肯,谁敢接受他这个级别的皮条客,不亢奋死也要惶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