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新闻联播视频回放:“食品安全”与“奶农利益”孰轻孰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8:26:47

 

2010年以前,我国牛奶的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2010年被调整到200万个。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说,在现有标准下生产的常温奶,由于存在有害菌,显然不安全。在日前举办的牛奶行业内部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而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则认为,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如果执行以前的国标,绝大多数牛奶都不合格。(据6月19日中央电台《经济之声》)

牛奶标准中的细菌总数从50万个一下子调整到了200万个,即使权威专家不给出“不安全”的结论,人们也能感觉到安全系数大大降低。而另一方也没有否认这一点,奶协负责人只是强调“国情”,即目前我国的饲养方式及环境(散户饲养)决定了绝大多数牛奶不可能达到以前的标准。“为了照顾最大多数奶农的利益,把标准降低了一下。”因此,根本性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与“奶农利益”孰轻孰重?

食品安全非常重要,奶农利益也很重要。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选择。但如果非选择不可,那就是应该选择前者。理由有二——

一,生命高于利益。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没有什么比生命健康以及食品的安全更重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如果发展损害了人民的生命及其健康,那么一切的发展、所有的利益都失去了意义。因此,为了奶农的利益,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的生命健康为代价。

二,保障奶农利益还有其他的选择,但食品安全没有。有害细菌损害人体健康,只要食品里的有害细菌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危及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科学规律。为了食品的安全,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有害细菌的含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但除了降低质量标准,保障奶农利益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引导、帮助农牧民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由散户饲养转变为集体饲养,走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也许有人要说,现代农牧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确如此。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规模化、现代化是农牧业发展的方向,早晚是要转型升级的,而且越早越主动、越晚越被动。既然如此,政府就应该在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鼓励、引导奶农走现代化牧业之路。比如,对集中饲养的农户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甚至对现代牧业给予财政上的补贴。此外,制定较高的牛奶标准并严格执行也能起到一种“倒逼”的作用,即用质量标准“逼迫”奶放弃散户饲养。而现在的做法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不仅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不利于牛奶行业的长远发展——蒙牛出口产品被大量退货,就是最生动的例证。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而要保障食品的安全,既要加强监管,又要严格标准——如果国家制定的质量标准就是不安全的,那么食品安全就从源头上失去了保障。因此,我们应该让奶农及其饲养业适应安全标准,而不是让安全标准去适应奶农及其饲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