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人民医院电话:食品安全不应挑战群众“心理底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46:40
最近网络流传着一条关于食品安全的热帖,点击率非常高。“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牛奶,吃完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房,喝点甲醇勾兑酒,吃个染色馒头。然后躺在甲醛四散的床上,盖上黑心棉棉被心满意足地睡个好觉。”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是网民的调侃,但铺天盖地曝光的“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无不触动人民群众的末梢神经,挑战人民群众的心理底线。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如此之高,背后透露的是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缺失、从业人员道德操守的沦丧和行政执法落实的失效。

  民以食为天。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也是采取多种措施来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但缘何仍无法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究其深层原因是高额的利润让他们铤而走险,管理的缺失让他们胆大妄为,执法的失效让他们明目张胆。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应从严治理,宣教并重,多措并举,从源头上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一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设置食品安全“防火墙”;二是强化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培训,打造食品安全“警示牌”;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构筑食品安全的“安全网”。

  食品安全,不是某个现象,也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维稳的一条“高压线”。只有我们把好食品的准入关,强化从业人员道德操守教育,构筑长效健全的监管机制,人民群众才能吃上放心食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