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人民医院:画说农历新年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2:09:37

画说农历新年习俗



画说农历新年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时有一些固定的风俗习惯:

  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农历新年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农历新年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办年货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年初一走亲访友拜年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年画、灯笼和鞭炮







  贴年画和贴春联都起于贴门神。年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已出现了。年画中以门画起源最早,它是由古时的门神画演变而来的。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讲究工整、对偶、简洁,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新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愿意精选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相传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农历新年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合家团圆,熬年守岁



  农历新年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年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共享天伦之乐。


  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敬神佛和拜年



  待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上新年新装,先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过年才算真正结束了。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过小年。



这天传统老板会请员工吃小年饭,而员工则要留意这天雇主是否在席上有鸡,如果雇主夹鸡头、鸡肉给雇员,此称“无情鸡”,即暗意老板即将解雇该雇员。



  这天亦是“祭灶送神”日,即神明上天述职,禀报人间善恶。民间流传用黏性很強的糖來祭灶,也是想把灶神的嘴巴封住,这种祭灶专用的糖就叫做“祭糖”。除了祭灶,这一天还有送神仪式。家中除了供奉的神明外,人们认为门、井、堂、庙也一样有神明,称为“家堂神”,这一天都要上天。送神宜早,所以一大早,家家戶戶备牲礼、果品,焚香並烧金纸及甲马,送诸神上天。把神明都送回天上之后,就可以大扫除,除旧迎新。

  年三十-即除夕。












古时候的这天,一定要是整个家族宗族在一起,无论是什么人都要回到宗族队伍中和大家一起过,认祖归宗,亲戚有序,同宗相聚,无论多远的游子都要回家团聚、祭祖祭神,吃团圆饭。这夜,一家人围坐一起, 谈天说笑彻夜不眠, 谓之守岁。 守岁可祈求双亲长寿, 故又称“ 长寿夜”。 

  大年初一-元旦,又称新岁,古时亦叫贺正,贺岁。



一般传统习俗,先合家换上新衣,共聚一起,互相祝贺拜年,已婚的则必须到每位长辈房里拜年,长辈无须还礼,只是要给未行“冠礼”的小辈压岁钱,小辈则需把钱压枕头底,即为压岁,保佑平安健康成长的寓意。再来就是合家给祖先拜年,然后到庙上烧香,拜拜菩萨,祈求神明保佑来年里凡事都顺利。之后才向亲朋戚友互相拜年,有些宗族旺盛的,可能要分几天才能完成。

  大年初二-女婿日。



这天外嫁女儿都会带夫君回娘家小住几天。岳父母则会好好款待女婿,共聚天伦之乐。

  大年初三-赤口日。这天传统礼俗中,比较容易与人发生口角,所以这天大家都不拜年,留在家中或出外游玩。

  大年初四-接神日。民间流传这样的一句话“送神宜早,接神宜迟”。一般接神时辰多在近中午才开始。接神日的供品,主要是牲礼(三牲:猪肉、鸡肉、鱼)、四果(如柑橘、苹果、香瓜、葡萄等四种果)、酒、菜碗、甜料(如花生仁、紅枣、冬瓜糖、花生糖等)。 还有寿金、刈金和甲马,准备甲马是因为要犒赏负责迎接、保护神明返回人间的神兵天將,故甲马上通常印有盔甲、弓刀或马匹、马夫等图案。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来被红纸代替。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大年初六,马到成功。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引文来源  画说农历新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