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华镇市场:读论语孟子法(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6:06:17
读<论语><孟子>法(三)

好,我们再看下一句。跟我念。程子曰:“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这一句话很有趣,很奇特。这个跟我们读经非常的类似,简直可以当作读经的宣言。论孟只剩读着,只剩就是只有,你只有读着读着啦,就是去读原文啦,论孟就只有去读原文哪,读着读着,便自意足,这个意义啊就从里面产生出来。那么学者须是玩味,你将原文读着读着,去思考它,去玩索它,你只是这样子读书。若以语言解着,这是比照着说,有人是以语言来解经,也就是说,以知识来解经,意便不足。这不是说不能够去解经啊,不是说不能够去看注解,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你只偏重在这个注解,你只偏重在想要了解它的怎么翻译,意便不足。这个意思就是指出,读圣贤书最重要的目的,是领悟圣贤之意,而不是只是道听途说了。所以论孟只剩读着,你就这样读这样读,自然会有所领会,犹其是如果你再加强切己玩味的话,那更是有自己的领悟,有自己的领悟才是真正的了解,如果只看别人的注解,能言善道,这个对于自己的心性,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一句话,不是叫我们不要看注解,是强调,不可以只以文意,不可以只以语言来解圣人之意,假如只有语言来解,圣人之意是不可得的,所意便不足。所以我们看这些文章啊,要领悟古代这个儒者的用心所在,他讲这些话,我们千万不要死于句下。那不是说我们完全不要看翻译了,不要看注解了。其实纵使看翻译,注解,也是要追求圣人之意。所以跟前面一句就相合了,只剩读着,便自意足,也是在玩味,也就是说,古人曾经玩味过了,古人把他的心得告诉我们,我们读古人的心得是要启发自己的心得,而不是拿古人的心得来作茶余饭后之谈,或者来展示自己的博学多文。是这个意思。

那么,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这个确实也有它的真理所在。因为我们前一天不是这样讲,所以有人说,经典很难读,经典很难,我们说经典很难,也有两种认定方法。是的,经典很难,也可以说不难。很难,就是说,你要句句去了解是很难,你要完全去领会是很难。但是我们也可以说,经典并不难。刚才说过,能够懂得一句,从这一句深入进去,整个圣贤之意都在里面,所以经典并不难,只要懂得一句,只要实践一句,就够了。还有第二个理由,经典不难的理由是,很多非常重要,深刻的义理,其实都以非常浅近的文章表达。所以一个纵使没有很高深的,这个语文素养的人,他来读圣贤之书,读论语孟子,甚至读易经,诗经,他也能够有所得。而且所得的那几句话,也应该说是这一部经最重要的话。那么有很多文章都是很浅近的啊,所以不要故意去追求那些深奥的,自己不懂得的,因为不懂得而苦恼,而要去领会自己现在能懂得的,能懂到多少就领悟多少,能领悟多少那就尽量实践多少,从这样子一步一步前进,这才是真实地读圣贤书,才对自己的生命是真有帮助。所以读书也可以说难,也可以说容易。那么这一句话就是说,读书是容易的。纵使只读原文,你也可以领会,而且这个意思是已经是很完足。

宋儒陆象山有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你常常叫我们读中庸,请问,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中庸哪一句是要语,也就是说最重要的话,你把中庸最重要的话告诉我们好不好?陆象山沉默了一阵子,不回答。这个弟子一直在那边等,是不是老师在搜索中庸的那些话,然后想来拿出一句最重要的话告诉我呢?最后陆象山告诉他说,句句是要语啊!弟子问中庸哪一句最重要的你告诉我,陆象山说,每一句都是最重要的。什么意思,刚才不是讲吗?这个圣人的智慧,表现在每一句话里面,每一句话都通于圣人之心。如果这样来看,你懂了一句话,就懂了全部经典,你懂了一句话,就懂了圣贤之意,这样子读书岂不简单吗?所以两面都要说才完足。一个读书人,当然也要博闻广识。刚才说,了解部分才能了解全体,你必须把句句都了解了,你才能够真正地把握到,经典的全部的意涵,或者说你才能够,归纳总结,或者领悟出它的真正的,原始的道理,所谓一以贯之,但是也可说容易。所以说难,你必须博闻广识,说容易,是每一句话,都可以直接透入。所以难易两边都要说。

这个程明道曾经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是彻上彻下语,圣人原无二语。居处,就是平常,平常的言语行动,要很恭敬;执事敬,你对于为人处事要有恭敬之心;与人忠,对于人际的往来,你要能够信守忠实之道。这岂不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吗?但是程明道说,孔子这三个做人的要领,是彻上彻下语。彻下就是下学,彻上就是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德。这几句就是彻上彻下。圣人原无二语,圣人原来就没有第二句话,圣人只有这句话,也就是说圣人教人只有这三句话,你也可以说,整部论语只有这三句话。请问,论语简单不简单?当然简单。所以论语就是这样读着,谁不晓得这三句话的意义呢?所以这里就是自然有得,只是读着自然有得,只要能够玩味,就是要切己体察,要躬行实践。

选经典也可以,但最好是全书通读

好,我们看下一句,跟我念。或问:“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浃洽耳。” 这个很类似刚才所说的陆象山的故事。我们将紧要处看,所以有人将论语孟子啊四书啊选一些章节来读,当然也可以,刚才说,一句话就好嘛,所以选一些名言名句岂不好吗?所以程子说,固是好,程子也并没有那么样的固执,说这样也好啊,只是有一点可惜,不能够浃洽。什么叫浃洽?融会贯通。你认为不紧要的,那是什么意思啊,不紧要的地方,假如现在不紧要,不紧要是小事也要用心哪,所以你大小事都要照顾,这叫浃洽。还有刚才说的,你认为不紧要,难道真的不紧要吗?不紧要处说不定更能够体现大智慧。处理事情处理起来,好象不大合理,说不定背后就是一个伟大的心灵,在处难处之事,他有变通的手段,这当然是更难以学习的地方,所谓可以共学,未可以适道,可以适道,未可以立,可以立,未可以权。圣人的权变之道,就在这个时候,应该这样处理,虽然这样处理好象不合于正常之道,但是这个变道,变化的地方,说不定是圣人更大的手段,所以你怎么说这些就不要读了呢?所以固是好,终不浃洽。所以选经典也可以,那我们最好是全书通读。只要不了解的地方阙其疑就好。

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

再来,下一段,程子曰:“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 诶,这个体会得很好。这个我们就不需要再解释了。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但是这里对孔孟的境界啊就有一点分判了,孔子是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孟子呢就实话实说,这样。

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

 好,再来我们看,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所以论语孟子,从浅处说,就是讲为人处事之道,从深处说,是天地宇宙之心,所以不管大、小,都可以用论语孟子的道理去衡量,就好象权、衡、尺、度一样,所以儒者的学问,是追求完全的理性,以理性面对事事物物,这个理性就是判断事事物物的标准,所以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不是主观的,这个标准如果是主观的,它同时又是客观的。那么主观客观的同时又是绝对的,以这种标准去权衡事物,当然得到它的长短轻重,所以,该怎么看就怎么看,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到最后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这个意思。

读论语孟子最后是要领悟圣贤之心

再来,最后一段。(大家跟读)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这个知道不是我们现在知不知道的知道,而是去领悟道。那刚才我们讲了很多了,读论语孟子最后是领悟圣贤之心,那么圣贤之心是通于天德天道,所以我们要读论语孟子而去领悟道,要不然读那么多你又有什么用,你要做什么?虽多,亦奚以为。

三、结语:切己体察,躬行实践

好,我们讲到这里,剩下最前面的那三句,那大概是,意义也都相通,了解了这几句,也能够了解前面那三句,所以,前面那三句就放给各位自己研读,自己去领悟了。其实我们从头讲到现在,其实每一句话都一样。都是切己体察,躬行实践。切己体察,躬行实践,用这八个字与各位共勉。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附:程子《读论语孟子法》原文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程子曰:“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或问:“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浃洽耳。”
  程子曰:“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
  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又演讲中所言前面三段不知是否是以下三段: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