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悦月子中心婴儿死亡:人民大街数座广场 看百年兴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36:09
沿长春纵向中央干道人民大街——数三座广场 看百年兴衰  卫星广场 资料图片  站前广场 资料图片  人民广场 资料图片

  主题策划:广场的故事

  记者 张贤达

  长春是一座广场遍布的城市。从城区来看,几乎每条主要街路都能找出一两处广场,比如吉林大路上有东方广场,南湖大路上有赛德广场、南湖广场,卫星路上有卫星广场、世纪广场等。但是,要说长春哪条街上的广场故事最多、历史最长,记者认为一定是人民大街。

  站前广场原名北广场

  站前广场是长春的脸面,也是人民大街上的第一个广场。很多外地人初来长春,都会选择在站前广场照张相,留做纪念。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站前广场的历史,相信他们在了解这里的历史后,一定更愿意在此驻足,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

  据长春市规划院研究员杨照远介绍,1907年,长春站建成之初,日本当局就要求在站前修建一个能容纳一个师团(大约1.5万人)的广场,以便漂洋过海的东洋显贵们一踏上长春的土地就能检阅自己的部队,向世人炫耀日本的国力和军事实力。因此,站前广场在建设之初就带有明显的侵略目的。

  “很多年轻人常常问,长春有南广场、东广场、西广场,为什么没有北广场?”杨照远说,“其实,站前广场当年就叫做北广场。”

  据了解,站前广场的设计半径为183米。“从规划角度来看,当时修建广场,一是为了美化城市,二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城市交通问题,希望用环岛式广场舒缓交通压力。”东北师范大学曲晓范教授将这些特点归结为“满铁附属地道路的典型特征”,他认为,“站前广场牢牢地占据着城市纵轴线的北端,并与城市其他支路成直角相交。这种布局在'满铁附属地’市区道路的规划格局中占主导地位。除长春之外,沈阳和鞍山'满铁附属地’的格局也都是这样的。”

  在这个规模空前的广场产生的同一时期,“满铁附属地”内的所有区域,日本殖民主义者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分成住宅区、商业区、粮栈区、工厂区、公共娱乐区、行政机关区等矩形街区,俨然一个“国中之国”。在长春近代城市建设的大幕上,当时的人们已经能隐约觉察到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人民广场最具历史厚度

  人民广场是1932年动工修建的。日本殖民当局把伪满洲国原基准点的石标放在了广场的中心位置,打算以这个中心,成就其大陆政策的美梦。据了解,现在人民广场中央苏军烈士纪念塔的位置,就是这个基准点的原址。

  人民广场初建时,伪满洲国的年号叫大同,作为伪满首都新京市的中心广场,也因此被命名为大同广场。据原长春市方志委专家于祺元介绍,当年的广场内径130米,外径300米,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按照当时的设计要求,广场地下铺设了各种电缆和给排水管线,周围不架空线,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

  日本侵略者的黄粱美梦最终破灭,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苏联红军进驻长春。苏联红军将大同广场改名为斯大林广场,并把广场中心的城市基准点石标挖出来扔掉,随后又雇用一些日本人,在这个基准点的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苏军烈士纪念塔。

  苏军烈士纪念塔是为了纪念在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同日军作战中牺牲的苏军将士而修建的。纪念塔采用苏式造型,用花岗岩方条石分6个层次垒砌而成。塔高27.75米,塔身呈方锥形,底层边长6米,顶层边长两米;塔座为圆形,面积314平方米,分4层石阶;塔身第四层中部镶嵌苏联国徽图案;顶部有绿色飞机模型、呈振翼状向北翱翔姿势。碑身上写有中文“苏军烈士永垂不朽”和“中苏友谊万古长青”字样。整个纪念碑用了两个月时间修建完成。

  1946年5月至1948年10月19日,长春被国民党军队占领。长春解放前夕,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国民党军为了完成蒋介石死守长春的命令,对城内的共产党员大肆搜捕,并将抓捕的所谓共产党情报人员全部押到人民广场附近处决。

  “那时候每隔几天,国民党守军就要在这里枪毙一次人。”曾经历过那段触目惊心岁月的于祺元回忆,“当时,国民党守军的防守区域在今天南关大桥、西安桥等几个大桥一带,所以,国民党守军选择在市中心人民广场旁的一片空地当刑场,并打算以此'震慑’我军及为我军工作的进步人士。实际上,这正是国民党守军深感不安的一种表现。”

  解放后,人民广场和我们这座饱经磨难的城市一起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人民广场成了长春人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几届政府的努力,这里花红柳绿,成了长春的“天桥”,摆地摊的、耍杂技的、看热闹的比比皆是。但也正因为人流量太大,给人民广场的管理及周边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2003年,人民广场被关闭,这座经过近百年“辛劳”的广场得到了休息。尽管不再繁华热闹,但却多了几分静美。

  卫星广场是城市的南大门

  卫星广场内有一尊醒目的雕像,名字叫做《迎》。迎,有欢迎的意思,中国人虽然礼数众多,但是自己人之间往往省去了一些礼数。记者的理解是,这个“迎”更多的是欢迎来长春的客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就属于地标性建筑的卫星广场被称为长春的南大门当之无愧。

  长春是一座历史并不悠久的城市,很多居民都是外来的,这座城市里很多醒目的地方在从前都是荒无人烟的。卫星广场一带开始发展始于伪满洲国,始于伪满建国大学的修建。

  建国大学是伪满洲国的最高学府,于1938年5月开学,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校舍是红砖结构的简陋建筑。建国大学仿照日本帝大的办学方法,设总长(校长),分学部。总长由伪满总理大臣张景惠兼任,一切权力都操纵在日本人手中。但是,由总理大臣兼任该校校长,可以看出日本人当年对这所大学抱有多么大的期望。曾经做过张景惠秘书的世纪老人高丕琨先生在他的《伪满人物》一书中,对建国大学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日本军国主义者想把这所学校办成为殖民统治服务培养骨干分子的场所。”当时,这一区域的建筑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伪满新京政法大学(今光机研究所子弟小学)、伪满新京工业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院内)、伪满新京医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院内)、伪满大陆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旧楼)等。

  时光荏苒,1993年,长春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人民大街工农广场以南道路改造,向卫星路一带延伸了两公里多,两侧现代化建筑也拔地而起。1996年,长春市在人民大街与卫星路交会处建设了卫星广场。一个新的地标,就此走进长春人的生活。
寻找消失的广场  自由广场 资料图片

  记者 张贤达

  从前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大马路,圆广场,四排树,小别墅。”这句顺口溜体现的是长春城市面貌特征。说起“圆广场”,就不得不提到人民大街上已经消失的三座广场。

  ■消失最早的新发广场

  新发广场位于人民大街和新发路交会处,它是日本殖民者建设的伪满“国都”的六座圆形广场之一。当时,日本人正在对长春进行大规模的规划和建设,为接续已经建成的“中央通”(现人民大街长春站至胜利公园段),作为市区的纵向中央干道向南面延伸,建成了新发广场。

  “当年,我经常到新发广场溜达。记得当时广场的中间建有一个亭子,还有一座圆形的砖楼,好像是供水用的。那个广场很小,好像还没有西广场大呢!”年近九旬的张坚老人向记者介绍。解放后,老人曾在当时的长春县政府(今新发广场附近)工作,对于这座消失的广场记忆犹新:“不过,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些只是概念性的。1979年以后,这座广场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消失了。”

  ■被遗忘的自由广场

  自由广场,伪满时期被称为至圣广场。这个名字令年轻人或从外地迁移到长春的市民感到陌生。尽管新发广场被拆除的时间要早于自由广场,但至今人们还会用“新发广场”这个特定词来指示地点和方位,而自由广场却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极少有人提起,渐渐地从人们的脑海中逝去。

  不过,记者曾在长春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找到一张1992年拍摄的自由广场及当年的友谊商店的照片。从照片上看,这座广场面积不大,但却非常有特色。广场正中间有一只孔雀雕塑翘首南望,四周浓浓的绿意像孔雀开屏;广场周边的车非常少,但是仍可见到吉普、面包、小型货车、轿车,与广场周边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和穿着并不鲜艳的行人构成一幅生动的历史影像。这张照片很有可能是最后保存下来的全面记录自由广场全貌的珍贵图片,因为次年即1993年,自由广场就被拆除了。

  ■交通枢纽工农广场

  工农广场虽然随着南湖大路的改造在2000年被拆除,但是它的名字却借着沿线公交车的“站名”而保留下来。它位于人民大街与工农大路交会处,至今仍然是长春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工农广场是上世纪30年代随着“中央通”的南延而修建的,那时它的名字叫“建国广场”。这个听起来很响亮的名字揭露的却是日本侵略者赤裸裸的政治野心和当时中国低微的国际地位。

  如今,这三大广场虽然早已无迹可寻,但是有关它们的种种细节,却不应该被历史所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