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新闻稿:李开复谈学习:学会“无师自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9:50:37

李开复谈学习:学会“无师自通”

 

  “教育就是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这是教育家B.F.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的东西”就是学习的能力,“自修”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自己能适应社会,做各种不同工作的平台。专业知识虽然重要,但是大学毕业生更需要的是思考的能力、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进入大学后,老师只是引路人,学生必须自主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你会发现自修更重要。微软公司曾作过统计,员工的知识只有10%是过去学习积累的。中国有些大学生毕业几年后就有“赶不上”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在读书时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毕业后又没有终身学习的习惯。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时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抱怨老师不够好,懂得不够多,学校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会劝这些学生:“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进入大学,你不能只跟在老师身后走,应该开始走在老师的前面。不要指望通过一堂课就能把知识学好,关键看自己。

 

  首先,应该自己把课本琢磨透。可以在老师教之前尝试自己去学习,这样可以发现自己什么地方学习能力不足。中学时,学习是争取能“记得”更多;大学时,应该要求自己“理解”,应该对所有的知识提出疑问:“为什么是这样?”一旦理解了“为什么”后,你将能举一反三。解答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不要总是用一种思路,这样才能创新。碰到问题不要像机器一样一步一步做,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

 

  在大学阶段,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可以向老师请教,或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大学中人才济济,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同学都是你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一个人对不同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想法都可能不一样,所以互帮互学对大家都有益。

 

  有些同学告诉我,他们很羡慕我读书时有个得图灵奖的大师教我专业知识。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是他其实没教我专业知识,而是给我指了大方向,分享了他的经验,给我资源,教我做人。我的专业知识是自修的。入门时,我曾经多次红着脸去问我的师兄最基本的知识,课余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你的周围都是良师益友。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时时切磋,你才能学得最多。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或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读书时,尽量多读一些英文的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注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合自修。除了书本,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各种信息,回答各种问题。有些人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不会用互联网自己求证。

 

  当你开始独立学习时,不要仅以达到学校的要求为满足,也不要以为在大学功课好就够了,在21世纪,人才已是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独立学习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已在网上无偿开放,不妨去做做MIT提供的网上课程、功课、考题。如果感觉困难,也不要气馁,尽量利用这个资源来挑战自己。

 

  学会“无师自通”,是大学4年间你可以给自己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