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斗精灵图片:蒙古长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0:26:58


作者:潇雨默涵     朗诵:清浅

   
      第一次听到长调,就激起了我内心强烈的震撼。那如泣的颤音,属于蒙古族的血液,属于高原上浩荡奔淌的河流。而蒙古民族的心灵,更属于这夺人魂魄的音韵。马头琴苍劲深沉的音色,记载着历史的苍茫悠远;蒙古人的粗犷和豪放,记载着匈奴民族的勇猛顽强。 
  
    语言隔离不了血脉啊,丢失多年的儿子,总能一眼就认出母亲!没有旷古悠长的寂寞,就不会发出这样的吟唱。没有曾经千年的沧桑,怎么有如此的哭歌。 
   
    第一次听到你的呼唤,我低下头来,无声地哭了。叫一声额吉啊,屈膝跪在白音胡硕,灵魂被这滔天的波澜撕扯。 
   
    多少年,不再听到鸿雁排队撩过头顶,多少年没有见过成群的马儿骠健的身形。那遥远的科尔沁草原啊,百灵鸟还在吟唱吗?它可是被这咧咧寒风哑住了喉咙?随风而逝的长调,你究竟想引领我去往哪里?我的脚,走不出这漫漫荒原;失去了雄鹰,谁来指引这空荡荡的苍天? 
   
    长调,你叫我肝肠寸断!此刻我像一个无助的孩子,泪流满面。我是找不到家园的羔羊,只有醉倒在你天堂般的梦境:梦见高原大河奔涌,梦见大地重现葱茏,梦见草原鲜花盛开,梦见百鸟飞翔歌唱,梦见万马奔腾驰骋;我梦见老额吉跪拜在毡房虔诚地呼唤! 
  
    如果我真的长醉于此,永不醒来。那么,就把我的身体化做这敖包上的一块祭石,倾听那悠悠远古泣血的长调!

 















蒙古长调

 

蒙古民歌是天籁之音。
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是民歌的海洋,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位蒙古族同胞的口耳之间,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歌。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音乐宝库。
碧绿的草原苍茫辽阔,一望无际,朵朵白云像崭新的棉絮般静静地浮动着,在蓝天映衬下,越发显得皎洁。羊群如同碧海中流动的云彩,马群好似绿浪中奔腾的浪花,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绿色翡翠盘里的珍珠。天地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夕阳西下,远山披上了晚霞的彩衣裳,牛羊背上如同镀上了一层金,天边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
蒙古人有三件宝,那就是: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
蒙古民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蒙古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歌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胸襟的开阔。
蒙古民族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其音乐歌曲的内在品质也大都饱含苍凉、孤独、悲怆的艺术之美。
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能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内蒙古地区大致形成了五个地域性风格色彩区:呼伦贝尔风格区、科尔沁风格区、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大体上来说,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科尔沁民歌旋律平和流畅、蕴藉深沉;锡林郭勒民歌苍凉而古朴;鄂尔多斯民歌旋律活泼跳荡、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则显得沉着而有耐力。各风格区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也偶有交错现象。
长调中特殊的发声技巧称作“诺古拉”,即波折音,类似颤音,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独特风格有重要作用。长调牧歌是草原文化的代表和蒙古族音乐的结晶,广大牧民和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歌手在“长调”中不知倾注了多少的感情,发挥了多少创造力。对于“长调”艺术中文化意蕴的认识,我们永远也不能穷尽,它的价值和魅力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