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小吃店: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冲突( 潘雪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8:46:35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科的课程目标大致分为: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与应用类。情感目标是每门学科、每堂课都需要考虑的重要目标。笔者认为,语文在众多学科中是最利于开展情感教育的,同时也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者情感冲突最彰显的学科。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冲突的内涵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在社会交往的诸多形式中,“冲突”和“合作”是两种最值得关注的形式。在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会合作中都存在社会冲突,完全和谐的社会合作是不存在的,不存在冲突的群体即使存在,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以齐氏的观点来审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冲突,我们可以表述为:语文课堂情感冲突是指当教学活动参与者(师生或生生间等)用不一致的行动路径去达成相同或不同活动目标时所感到的不一致或相互协调。这是课堂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师生、生生之间以及他们与学习内容之间交往的一种基本互动形式。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理想实现应该是:教师认可教材情感,准确的把握课文的情感,并准确的传导给学生,使得学生、教师、课文三者情感一致,产生共鸣,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水平。然而由于教师、学生、课文三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情感差异,课堂上的情感冲突必然普遍的存在着。而正是这些差异、冲突才使得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必要的冲突是教师、学生生命活力张扬的表现,当然不当的冲突也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对语文课堂中情感的冲突类型和作用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冲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作用,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课堂情感冲突的类型分析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情感表达,本身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作品之间的情感差异很大。教师、学生由于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等差异,对于同内容的学习,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也就可能产生不同情感的冲突与融合。为了便于理解,图示如下:
  事实上,在课堂上有多少个学生,就会有多少个学生之间的互动,而每一个学生又分别与教师、课文互动,那样分析就异常复杂。本文为了分析的明晰,图中的学生指的是群体而非个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情感差异及其冲突。
  A类:是我们最理想的类型。教师、学生、课文的情感完全融合,即不产生情感冲突。这表现为教师认同并准确传导课文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也完全融入课文之中,三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如课文《纸船》、《爸爸的花儿落了》《背影》等的课堂中常常会出现师生共同悲伤、共同落泪的场面。
  B类:教师认同课文的情感,但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很难接受甚至排斥这种情感。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师按照教材规范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并联系实际告诫学生不要看重金钱而应该看重情感时,学生由于受世俗文化影响,认为现在社会就是要重利益而淡漠人情。他们认为现实社会的人们都是物欲熏心,被名利二字蒙住双眼的。重“情”只会使自己在世人面前呈现出“傻子”的形象,师生观点、情感产生冲突。
  C类:学生认同课文情感,但与教师发生冲突,这种情况较少。比如有些课文表现的是主人公如何爱工作、爱学生,而教师平时未能做到这些,从而导致学生利用课文对教师的权威进行挑战,如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一文的学习。
  D类:教师与学生情感一致,但与课文冲突,如一些作品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黑暗,人民生活的苦难,但教师与学生对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生活比较熟悉,认为课文反映的有些过时。
  A类是我们教学的理想追求,但学生不会自然的融入到课文之中产生共鸣,教师有必要采用一些方法引导,必须“披文以入情”;B类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产生的情感冲突,采用一些方法,提升学生的情感水平;C类要求教师本身作好调节,通过课文查找、剖析自己的不足,并让学生们监督,才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D类,教师作为社会规范文化的传递者,必须符合规范文化的要求,在情感上融入课文,使得课文的情感准确的表达给学生。教师不能受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迎合一些庸俗的情感,更不能宣扬反规范文化的言论。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师生是课程的创造者,他们应当致力于课堂中自然发生的课程问题”,即教师、学生都有各自对课文解读的话语权。但是,这种解读应以求“真”为前提,抛弃了课文的本真而求师生话语的快活,便失去了教育培养人、发展人的本义。教育不仅仅在于唤醒学生,更在于提高学生。学生情感水平的提高需要以课文为素材,不能抛弃课文。情感教育要从学生现有的情感需要出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情感,使之健康、丰富、细腻。诚如前苏联心理学家A.H.鲁克所说:“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如果轻视这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人全部生活中的相应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的野蛮状态中。”
  三、课堂情感冲突的作用
  (一)课堂情感冲突的积极作用
  1.激发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观点所产生的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其知识技能体系,因此,课堂情感冲突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因素。
  2.帮助学生进行情感宣泄,促进其心理健康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力张扬的过程,情感互动、冲突是生命力的外显。让学生在课堂上适当的情感宣泄,适度表达自己的不满,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利于增进其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齐美尔就认为:“冲突有助于不同观点和情绪的宣泄,反面的观点和情绪如果表现出来,可以使这种观点和怀有敌对情绪的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当一名学生的观点受到其他同学的质疑、挑战时,该学生就会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样,通过冲突,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可以产生新的观点,获得更深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拖兰斯曾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冲突的存在,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就是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在相互的观点碰撞中,也会生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此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师是制度的权威,如果教师在学生内部发生冲突时,能够准确的把握并解决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教师的权威。
  (二)课堂情感冲突的消极作用
  1.可能导致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抵触
  “去圣”、“解魅”的大众文化以其声像形式、视窗形式吸引着学生,而语文教材的经典作品在努力使传统文化“再圣”、“再魅”,语文教学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倘若教师不考虑现实性,不给经典以活泼的生存空间,冲突就会非常激烈。学生们认为:“爱国、高尚的人格观念本身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有些文章并不是很能体现这种思想,老师硬要这么提升,便不得不接受。如《小橘灯》这篇文章,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打破黑暗统治,争取光明。但我在一篇报纸上看到作者冰心说,这只不过是后人把这种思想加到她的文章上的。”教师的这种“硬提升”会导致学生的抵制。
  2.可能导致师生间的情感对立或学生间的情感对立
  课堂情感冲突如果突破一定限度,其强度越大,教师越会对学生情感的分歧、离轨采取压制乃至暴力方式(如体罚),强求两种情感在价值取向上的一致。“特别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减少不必要的能量耗散,在此情境中更倾向于采取暴力形式迅速压服学生,解决冲突。”在平息冲突的过程中,教师常会倾向于获得一部分学生,通常是好学生的支持,因为好学生在情感上更易于接受教师的观点,也可能是基于迎合教师,而不得已表现为支持教师,从而导致好生与差生之间的情感对立。
  3.可能引发课堂上的对抗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能把握好过度竞争和适度竞争的界限,就可能会诱发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就会减少或断绝师生、生生的交流,从而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的化解冲突的消极作用,利用其积极作用呢?
  四、课堂情感冲突的应对方法
  (一)冲突的化解
  化解冲突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课文、教师适应学生,二是学生适应课文、教师。前者可以用“导”的方法,即通过一定方法引导,利于学生接受;后者用“变”的方法,即学生内部改变,从而乐于接受课文情感。
  1.导的方法
  (1)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觉进入课文学习,绕过冲突。
  不同时代的作品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由于时代背景不一致,学生对一些非现时的作品不感兴趣,很难形成情感共鸣。教师有必要设置相关情境、活动,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参与。如《看云识天气》是一篇说明文,加之学生平时对云缺乏观察,认为有天气预报,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去根据云的形态去推断天气情况。因此,为了将学生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云除了能推断天气情况之外,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去查资料,深入课外调查。如有的学生就说,我们还可以利用云进行人工降雨,以缓解地区干旱情况。这样,首先就调起了学生的兴趣。二是假设你是“云”,请说说你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篇既富说明性语言也生动形象的佳作,加深了对云的理解。这两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自己主动去研究课文。
  (2)提供思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决冲突。
  让学生有一定的冲突,这样学生才会投入学习,到其无法解决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时候,教师提供其解决的思路,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笔者教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时,对于夏洛克的形象,学生对教参认定的“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产生疑议,认为夏洛克并不冷酷,是“按约办事”,讲究信用的,而且商人本身就是讲利益的,重利也并不为过。笔者就提示学生来探讨生活中“情”与“理”的关系,借此来剖析夏洛克的形象。这样,学生既能产生崇尚正义、仁爱和友谊的人文主义理想,同时也理解了夏洛克贪婪、阴险、偏执、冷酷、凶残的高利贷者形象。
  2.改变的方法
  (1)改变学生的认知评价
  在情绪、情感的发生过程中,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主观的情感需要,由个体的认知评价决定。如人在森林里看到熊时会惊慌、逃跑,而在动物园里看到熊则不会,因为人认识到前者有生命危险,而后者不会。因此对同一篇课文,认知评价的差异导致情感的差异。教师的调节就在于通过适宜的方式和恰当的说明,使学生的认知评价发生改变,认识到课文的内容符合他的原有需要,表面上的不符和是出于自己认识上的偏见、肤浅或误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而不是拒绝或反抗。比如学习说明文时,学生认为中考写作未必考到,学了没什么大用,而且枯燥乏味。教师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到说明文的重要作用。其实说明文在生活中到处都用得到,产品的说明书就是说明文,许多广告也是说明文,某个产品的性能、功效如何吸引顾客,就要用到说明文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见到的好的和不好的说明文的例子,结合课文学习,学生便会积极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中去。
  (2)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人与人的情感冲突发生,往往是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问题,倘若站到对方的角度反观自己,就会获得新的认识,从而使冲突解除。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一些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不能给予深切的同情,反而会出现诸如读到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时,主人公被当作酒店的吃客一样嘲笑;在学《变色龙》时,对赫留金的可怜表现也常常是抱之一笑,把他当作小品中的丑角一样看待。若如此,便是我们情感教育的失败。原因可能是作品与学生实际有些距离,也可能是学生缺乏被欺负的人生经历。这时候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假如自己处于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境地,自己就是主人公,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可以采用改写、角色扮演等方法激起学生情感的卷入。
  (二)冲突的利用
  恰当的利用冲突,可以让学生积极的情感得以发展,消极的情感得到克服,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水平和认识水平。同时,一定的情感冲突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与教师、课文互动的反映,缺乏情感的波澜,沉闷的课堂气氛,其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可以从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考虑:
  1.内容上超出预期的方法
  超出预期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处理,使呈现的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在未预习课文的前提下,教师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了,让学生们想象一下并说说“范进中举后的情态、心理”,然后与课文叙述的结果进行比较。学生从科举时代人们普遍具有的思想出发,预料中举后的范进应该是异常高兴、倍感荣耀,这才与当时“读书人”的思想相符合。但课文的叙述超出了学生的预期,范进的中举而疯癫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这是学生内部前后情感之间的冲突。
  2.形式上失配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通过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形式上引起学生不同的观点的冲突、碰撞,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辩,深入课文的学习,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如笔者在教学《孔乙己》时,学生讨论对孔乙己到底是哀还是怨,哀是同情,怨是怨愤,看起来二者矛盾,形式上失配,引导学生通过对环境、外貌、心理、语言、行动、细节等的体察,发现二者其实是统一的,从而感受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再如学习《苏州园林》时,如果逐段的分析,学生会索然无味,一位老师在开课不久,讲到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时说“苏州园林建造很注重整体的安排,局部景物的分工配合以及远、近景次序这些问题,从而赞扬了设计者和匠师的智慧,我认为文章就该结束了,我不讲了”。这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这种教学形式的突变让学生难以接受,教学形式上的失配使得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反应。学生认为并不能这么简单,于是学生从文中找到观点来与老师进行辩论,从而由老师的讲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究、争辩,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