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饮品的做法: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冯晓春老师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9:30:57
按语:近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婚姻家庭咨询中心高级顾问、祝你幸福杂志社高级编辑冯晓春老师来聊城,作了“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的专题讲座。
冯老师从事编辑工作30多年,采访过大量的教育案例;从事心理咨询期间,担任山东省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辅导专家。所咨询的案例中,80%是有关亲子、家庭教育的,在为很多家长解忧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咨询经验。
下面,将是冯晓春老师在该次讲座上的讲稿整理,登出,供广大读者,尤其是我市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学习。
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冯晓春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来到我们聊城市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家庭教育、关于怎么做好一个好家长的一些想法,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这里面有二重含义:第一、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第二家长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一起学习和成长。
我们杂志的理念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家长谁取得了家长执照,有的请举手,没有,不好意思,我也没有!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开车上马路,就要考驾照,考路考等进行一系列技能的训练,对吗?但家长结了婚,生了孩子,我们就成了家长,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好的家长,哪怎么办呢?我们一直按照父母怎样教育我的,我们就怎样教育孩子。我还得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小时候挨过父母打的请举手,一大片,你们打过孩子的请举手,好,谢谢大家,这就是我们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因为我们没有学习过怎样做一个好的家长。我们只能复制上一代人对我们的教育。现在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那一套完全不管用了,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你说的道理都对,非常正确,你也是为他好,但是你的孩子就是不听,可能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苦恼。我是爱孩子的,我说的道理都是正确的,都是为孩子好,可是我的孩子就是不听,为什么?这就是我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知道,谁都想把孩子培养成材,一个人的成长工程就像一棵大树:这个树的树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家长的素质就是这棵树的树根;接下来,树干 才是家庭教育,就是你怎么样教育你的孩子,这是树干;再接下来,树枝、树叶分别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后的果实是你成才的孩子。大家仔细想想这个结构会发现,其实决定你的孩子能不能成才的关键是家长的教育,我们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只要我把孩子养大了,我送到学校了,孩子的成长就是学校的事情了,我们没有什么作用了。看到刚才这个结构,你就会非常清楚,你在哪一个位置上,你是树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是枝和叶。我们第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幸福、有出息,我们都希望自己树上的果实长的很大、很好。但是我们的劲该往哪个地方使呢?你要给一棵树浇水的时候,你要浇到他的根上,就是我们家长首先要学习,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这个果子才能长的好。如果我们想要果子长的好,我们就要拼命给这个果实浇水,浇糖、浇蜜、浇肥料管用吗?不管用,这是一般的常识,所以对我们自己来说自身的提高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哪一个家长愿意担负起自己的成长和孩子成长的责任,你的孩子就会发展的非常得好。如果你不关心孩子、忽视他,将来孩子就可能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学校教育不能完全替代的。
我们爱孩子,我们都想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孩子,我想让大家都来考虑一下,如果你想送给孩子一个最好的礼物的话,你准备送给他什么呢?爱心是一种答案,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快乐、健康,不错,这些都是很好的礼物。但是对于一个这么弱、这么小的未成年孩子来说,我们父母送给他们的第一份礼物最好什么呢?是你的和谐的夫妻关系。很多家庭夫妻两个人吵打,是你对还是我错,争的不可开交,在这其中最受伤害的就是你的孩子。你可能想,我的方法正确,我不能让孩子受伤,你想拼命的去否定对方的看法,结果在你们这种争斗当中,孩子往往受伤了。我们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的家庭是个爱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和其他任何系统都不一样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任何一个人的行为情绪都会影响到这个系统里的其他的人。举一个例子吧,这个系统就像一个大鱼缸,夫妻关系就是这个鱼缸和鱼缸里的水,孩子是养在缸里的鱼,这个水怎么样,温度合不合适,水量够不够,氧气够不够,这个缸漏不漏,鱼最知道。我们很多家长觉得,我的婚姻不幸福,我忍着。我曾经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案例,母亲把孩子领来了,说冯老师你帮我看看吧,我这孩子不上学,他不愿意上学了,他不听话,结果,我经过仔细的了解,他们夫妻二人谁也不和谁说话,打的一塌糊涂,有的人在外面弄第三者,出去瞎折腾,天天不回家,孩子就出问题了,他就给我说,冯老师我虽然有第三者,可是我们孩子不知道,他以为孩子不知道。我告诉你,我们的孩子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他非常敏感,我们高深、快乐、难过、我们的沮丧,我们的各种各样的感受,我们孩子全部都有,而这些的感受放到孩子身上,都是被放大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弱小,你想一想,这个鱼缸出了问题,你有了第三者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就等于这个鱼缸有裂缝了,这个水就会往外流,这个鱼肯定能感受到。我就跟这个先生说,你觉得你孩子不知道,你孩子可能具体的不知道,你外遇的对象叫什么名字,住什么地方,你忙什么,但是他能感受到的你的心已经不在家里了,孩子是会感受到的,而且会影响以后他对婚姻的看法。所以有的人觉得我打麻将,我赌博彻夜不归,没关系,他睡他的,但是这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有一个三岁的小孩,他父母打架的时候,他在窗帘后面躲着,非常害怕的样子,结果他们打着打着,一下看见孩子非常害怕,他母亲觉得不大好,就跑到孩子跟前说:“你不要只看见爸爸妈妈在打架,我们都是爱你的,你不用担心。”你知道这个三岁多的孩子什么表情,眼泪一下就出来了,他说:“你们不用爱我,你们不打架就好了!”我要你们不打架,这就是一个三岁多的孩子的心声。所以说,我们为了爱孩子,也要经营好自己的婚姻,你们两个人相处的方式,将来孩子是会学习到的。如果你们两个人动不动就吵架、打架,将来孩子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处理他在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他的婚姻就很难幸福。虽然这段和我们家长关切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如果一个孩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面,他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没有被爱的感觉,也没有价值感,他就无心学习。你想一想,如果我们大人觉得有危险、不安全,我们整天担心,我们还有心干我们的工作吗?肯定没有。孩子和大人是相通的,所以说,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一定要经营好我们自己的婚姻,这需要我们很好的成长。
在一个家庭里面,我刚才说是一个系统,系统里面每个部分都是有联系的。那什么样的系统是健康的呢?看这个三角形,我做的不是很标准,它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父亲母亲孩子,他们的距离是相等的,说起来很抽象,如果用语言来表述,就是爸爸爱妈妈也爱孩子,妈妈爱爸爸也爱孩子,孩子爱爸爸也爱妈妈,这就是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我们现在很多的是由于生计的问题,父亲没有梳理这个三角形,孩子和母亲离的很近,爸爸在一边,这都不是一个健康的关系。可是我们确实需要去打工,需要在外面不能回家,怎么办呢?我们的古人非常清楚,大家看这两个字“安寕”安这上面是个房子,家里只有一个女人就安了,明白吗?如果有两个就乱套了,对吗?你外面如果有个小情人,你就会天天惶惶不可终日,今天怕这个找来,明天怕那个找来,你一定也得不到幸福。再看“寕”,有家,你的心在家里,你可以外出,但你的心要放在家里,要让你的家人感觉到你的心在家里,感到你的爱。还有个皿,这个皿就是吃,就是容器,家里有吃的东西,家里也不要太多的财富,有吃的就可以了。然后是丁,小孩,有房子,有心,有女人,有小孩,这就是安宁。就是说,我们这个三角形,其实空间距离并不是最重要的,凡是这个人距离很远,但是他的心一定要在家里,一样可以安宁。再看这个三角形,这个意思,不是刚才那个意思了。我们说孩子成长的系统工程,就是这样一个三角形,大家可以看,这个底边很宽,面积很大,上面很小,他在说什么呢?他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多多的付出,付出不是干家务,家长一定要清楚,付出是我们自己去学习,去成长,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给孩子正确的爱,去引导孩子。这样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你会发现,你可以做的工作越来越少了,你越来越省心了,慢慢地孩子就会离开我们。因为不管我们多么爱孩子,我们最终都要和孩子分离,因为我们会死在孩子前面,所以,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自己有能力。健康的教育就是要让你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你要越来越放手。如果不是,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时候,这个面积很小,你很省心,你生下来,就把他扔给了父母,你们替我弄吧,管吃管喝就行,你很省心,或者你整天忙于工作,你对孩子关注的很少,或者你不学习,你不成长,总而言之,你没有在孩子身上付出你一个父母该付出的东西,最后,你会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你越来越应付不了这些东西了,将来发生的问题,早恋、啃老、吸毒、甚至犯罪杀人,还有杀父母的,我都见过,就是这个样子。
你为了你们家族的幸福,为了你千千万万代的幸福,你也要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正确的爱,给他必要的关注,这样你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轻松。否则,你就真是吃不了兜着走,无论你挣多少钱,你当多大的官,最后你的孩子给你来个马加爵、药家鑫,这一系列的东西,有幸福可言吗?你整个的人生完了,真的是。所以说,我们孩子还这么小,就接触到这么多知识,我觉得应该还是很幸运的,我们一定要加油!但是这里有一点,可能会害了孩子,我接触过一位母亲,她自己非常优秀,长得很漂亮,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各方面都很好,她在结婚的时候也很挑剔,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到37岁才结婚,这时候,她同学的孩子都上小学了,有的个别上中学了。大家到一块交流,当家长太难了,孩子很难教育。各说各的苦衷。她说这有什么难的,我就不信。结果她在孩子没出生之前就买了很多书来学习。生了孩子以后,孩子还抱着呢就背唐诗,她费得的功夫真多,大家听听,孩子还抱的时候就背唐诗,英语汉语一块说。然后各种各样的玩具,这些玩具怎么玩,进行引导。她认为这是正确的。她付出了很多努力。反正我做不到这些。结果她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某科研机构来做筛选,测量智商,但是数字都是保密的。她通过关系打听她孩子的分数。院长告诉她你儿子智商第一名。她就更努力了,在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成绩保持在前三名,她每天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点空间也不给孩子,你什么时候该学习,你要玩什么,你怎么玩,你说话,你发音,就是一切的一切都要教导引导。结果孩子在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已经全班倒数第三了,后来上了初中后,孩子直接不去上学了。就是这种强权对于孩子的控制,都不是爱孩子。限制了孩子的成长。最后,这个孩子的发展真是令人担忧。我们有一句话叫——孩子缺爱,脾气变坏。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同这个观点。但是有的家长会说孩子还缺爱吗?我们现在家里都是“非常6+1”,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只关注这一个孩子,我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他了,怎么还缺爱呢?孩子缺少的是他成长所需要的爱,而不是你认为的爱。这个爱是什么呢?孩子缺爱的内容。我们举一个例子吧,希特勒小时候他爸爸拿鞭子抽他,抽完之后,还要他跪在地上,责骂自己。他就是这样被教育出来的。包括拉登,在他家里他是个被忽视的孩子,他父亲有50多个孩子,关键是他母亲是一个失宠的妃子。所以他始终生活在这个位置上。他很想被强权的父亲认可,让最强势的父亲感受他的力量。结果没用,这始终是他的心结,不管他以后做生意挣了多少钱,他始终没有走出这个心结。后来在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宗教的狂热中,他把最强势的美国看做了他的父亲。其实他个人和美国没有任何的冤仇。他这是一种心理投射,我一定要让最有权威的人看到我的力量。这其实是他的心理基础,就是因为他从小缺少爱。
我们知道家是一个爱的系统,家庭是个讲感情的地方。我们很多家长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说的话孩子不听,其实家长和孩子的链接是情感的链接。情感的链接说起来有点空,其实是你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和谐的家庭不是看起来很平静,没有矛盾的家庭那不是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家庭也不是你好他好大家好,为什么呢?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每一个人都能很安全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不管这个感受是好还是不好。比如我今天很生气,我回到家里就可以说出来。你的孩子受了委屈或者是不合适的地方,他回来也可以说出来,他不用担心,但如果你的家庭整天只有说教,只是接纳孩子好的感受,他有好事他敢和你说,他有不好的感受就不和你说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孩子就会不断的掩饰自己或者是内心的自责。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的孩子在学校被老师罚站了,他回到家里告诉你,我恨死我们数学老师了,他当堂罚站我,我再也不想上他的课了。这时候你们会怎么说,很多家长会说,老师批评你是为了你好(和家长互动)没错,老师确实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你这个时候说这句话,你会发现孩子瞪了你一眼,然后回他屋里去了,把门一摔,不搭理你了。你就着急啊,你还想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犯什么错误了老师罚你站。你敲门让他说出来,你给我说说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孩子会说你和老师过去吧,我不和你说了,咱两个没话说。你的困惑就来了。我说的都对啊 ,你不听老师的话怎么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多家庭的沟通在第一步就被挡住了,就是因为你没有接纳孩子的感受。我在泗水讲课的时候有一个家长拼命的举手,我就让他站起来,我问他你有什么问题,他说接纳孩子的感受不就把孩子惯坏了吗?有这样担心的家长不止他一个,我就对他说这是个好的问题。下面我再接着讲。讲完之后再讨论。我就说你听听我这样处理问题对你有没有帮助。第一步要接纳孩子的感受。我对孩子说,是不是当堂被老师罚站,你很难受啊 ?是不是觉得的没有面子啊?这就是接纳孩子的感受。如果你感觉到很难理解的话,你就把他的感受说出来。你是不是觉得没面子,孩子一听,你还是我真是我亲妈啊!我就是觉得没面子,我很喜欢的女生也看见我被罚站了,难过啊 !这时候你再问他,你能告诉妈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因为孩子感觉你理解他,愿意告诉你,孩子就会告诉你说,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转头写板书,同桌问我问题,我就给同桌回答。结果老师转身的时候没看到同桌在问,光看见我回答了。老师就把我叫起来了,你说我冤不冤啊?这时候你再怎么说啊?孩子觉得他有点冤。你再认可他的感受,接纳他的感受。你说有点委屈、有点冤。孩子觉得你真是我亲妈啊!我快被冤枉死了,在这样的时候,你再说什么孩子就会听进去。我们刚才在接纳孩子感受,一直在向孩子走,这个时候你才能拉着他走,他也会跟着你走。下面接着说: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如果换了你是个老师,你班五六十个学生,你能把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能看的一清二楚吗?孩子想了想说不能。这个是很难的事情,然后你这样说,如果每个学生都像你这样说话,这课还能上下去吗?那也不行。所以我们要有规则意识,课堂纪律就是为了维持秩序,这是一个红线,每个人都不能跨越,你能理解吗?孩子说想想我也能理解,然后孩子又提问题了,如果我不回答同桌的问题,同桌对我有意见怎么办?你告诉孩子,这是个好问题,我们想想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其实很聪明,他说以后这样吧,给他一个约定好了,给他做一个手势,下课再解决。大家可以看到,通过这个事情,就教会了孩子怎样处理情绪,就是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如果你很生气,就用语言说出来。第二步,教他换位思考。第三教给他了规则意识。第四教给了他怎么解决问题。通过这个事情,孩子就会学到很多。所以说孩子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我们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好机会。你如果这样考虑问题的话,孩子一遇到问题你就不会情绪失控。我们很多家长一看,孩子被罚站了,回来还骂老师,你的火一下就出来了,着急的家长可能巴掌就上去了,交流就中断了,你也没法教育你的孩子了。所以接纳孩子的感受和孩子有情感的链接是我们家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有什么问题呢?家庭教育学业化。我不是说家庭教育不重要,家长变成了整天督促孩子控制孩子学习学习,写作业写作业就会这一件事。我可以告诉你,你用这样的方法,孩子是学不好的。我曾经接过这样一个案例,是一对在济南打工的夫妇,带着8岁的儿子,说冯老师我家孩子就是不写作业,每次写作业都磨蹭,怎么说都不行,气死我了,了解下来,我和孩子谈,问他为什么写作业拖拉,他说我不喜欢我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他说我告诉你,你别告诉我妈。我感觉她不是我亲妈。我说怎么不是亲妈呢?他说我这句话憋了老长时间了,我不敢告诉他。小时候我从树上掉下来,痛的都哭了,我妈跑到跟前又踹了我两脚,说叫你爬树,摔死活该。你说这是亲妈说的话吗?然后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写作业呢?他说我妈就知道让我写作业,除了关心我的作业,什么都不关心。我想出去玩,她也不愿意,我想老家的伙伴 ,她也不让我回老家,我太难过了。再说了我写完学校的作业,她就另外布置其他的作业,总有写不完的作业,反正我也捞不着玩,我就一边学,一边玩吧。孩子就是这样,这就是孩子,孩子拥有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情感在他那里都是放大的,同时他的理解力又是很差的。你让一个孩子领会你的功利心,你当然觉得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大学 ,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的工作,没有好的工作就没有好的未来。孩子不可能通过你的催促看到你背后的爱,包括他摔下来,你再踹他两脚,他感受不到你还爱他。孩子觉得你不是无条件的爱他,因为孩子觉得你爱的是我的作业、是我的分数,孩子就会利用你爱的地方,你不是光在意我的作业吗,我那么弱小,也不能和你斗争,我也没有权力去惩治你,他的潜意识就会反抗你让他做的事情。因为我觉得的你不爱我,你凭什么管我。我们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好,我就要在他需要的地方把尊重给他,把无条件的爱给他,同时把他需要的空间给他,而不是你步步紧逼,这会毁了你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生命,他虽然是你的,但他不属于你,他属于他自己,他有他自己的这种心智,他有他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想法。你再爱他,也代替不了他,所以你必须让他自己成长。
孩子既需要无条件的爱,也需要帮他建立规则。我们知道,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就没有安全感。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我爱孩子,我就给他自由,但你的自由不能无边无际,必须有规则。今天很多孩子非常调皮,其实他在用自己的行为,探索他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他不知道这个边界的话,他会拼命的探索,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来。所以我们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也就是这个规则有的是铁的,有的规则是绝对不可逾越的,但有的规则是有弹性的。如果孩子大一点的话  比如说每天要去上学,我们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孩子也不一样,你要和孩子一起去商量、去讨论,我们哪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哪些规则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有一些变通,如果我们把规则定的过死的话,就可能使孩子形成比较麻烦的强迫症啊,所以既要有规则,又要有弹性,所以建立规则的时候,你要温和的坚持,你不要发脾气,你不要生气,你不要觉得生气了以后,孩子会害怕你,如果一个人在恐惧的情况下建立起的东西,是不会成为他内心生发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你逼着孩子学习,你非常努力地要求他在时间上应该怎样,孩子因为害怕你而去遵守这个规则的话,他自己的动机永远也不能形成。说到建立这种规则,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台湾有个心理学家叫金为勇,大家很多人可能在电视里见过他,他有一个儿子,他儿子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养着,结果是上学以后,根本不写作业,一玩玩到睡觉,一看还没做,赶快急着写。他是个心理专家,他一看,这样不行。他就开始给这个孩子建规则了,他一点都没有生气,也没有任何的压迫,他干什么呢?他就给儿子说,儿子,学习、写作业,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是你自己必须完成的事情,每天放学以后,你也可以你自己安排,你写完作业以后,你也可以做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什么时候写作业,你什么时候玩,我不管。我管什么呢,我管你几点钟睡觉,九点钟必须上床睡觉。然后,他就找到的老师,跟老师说,我正在对儿子进行这样的教育,希望学校配合一下,当我的孩子完不成作业的时候,请老师不要客气,该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非常认真地观察他的孩子,依然是玩玩玩,玩到该熄灯的时候,作业还没有动,孩子一看,哭了。说妈妈,我求求你了,让我晚睡一会吧,我好写完作业,如果我写不完,明天老师就会批评我。金为勇想到孩子被老师批,他也很难受,但是他忍了,我们做家长的,有时候需要忍耐,这个教育,就是这样,三分教育,七分等待,真的是。他说他忍了,咱们昨天已经约定好了,这个规则是铁规则,不可以,你必须睡觉。这个孩子生气就睡觉了。他也不和他生气,他说,孩子我是爱你的,这个规则我们必须遵守。就这样,孩子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都没有写作业。其实他急死了,但他还是忍着,一直到第二十一天的时候,这个孩子回到家,把书包往桌上一放,说都别理我,我写作业。这个孩子他需要品尝他的行为能带来什么后果,他需要亲自品尝,他才能够成长,他才会知道,他会干什么。可是我们很多家长,他不想让孩子品尝这些后果,我们就使劲督促他,没有品尝,所以他的动机就没有生成,结果他的孩子从那以后,再没有拖拉过作业,回到家就写作业,写完作业,该干什么干什么,这就是教育、这就是温和的坚持。这需要很大的能量,这需要我们家长对孩子有信心。
学习的最大技巧,就是相信孩子能学好。其实,这也是我们心理学上非常重要的理念,你越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真的长成你想的样子。你越不信任他,他最后就长的像你担心的样子,这种心理的互动,这种心理的暗示,作用真的是很大。为什么说家庭教育不简单呢,也就在这些地方。并不是说,你看一本书,你听一次课,你就会教育孩子了,他需要你个人的成长,你心理能量的增加。刚才说到相信孩子,我们知道,这些年其实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赏识教育没有错,但有点走歪了,动不动就夸,孩子你是最棒的,你这是吹捧孩子,这会让你的孩子觉得,如果我不是最好的,我一点价值都没有。我还接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小孩,他从小,就是被这这样夸起来的,他的老师如果给他的作业是甲的话,后面要跟五个小加号,他觉得,这才可以。如果给他划了三个甲号,他就觉得今天非常糟糕。结果他就因为一次考化学,在高中的时候,考的不够好,考了80多分,他觉得天一下子就塌了,他就觉得我如果不是最好的,我就是一个混蛋。这个孩子就一个劲的自责,结果他去自杀,跑到六楼,结果窗户是锁着的,跳楼也没有跳成。他给我说,冯老师,我真没用啊,我就干这一件事,我就没干成。孩子相当痛苦。所以说,我们的孩子心理问题,就是我们在他们小的时候,我们和他的互动出了问题。这样都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这个孩子当然通过心理治疗以后,他最后接纳了自己。孩子发展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那我们应该怎样鼓励孩子呢?我们常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标准是高一点好呢,还是低一点好呢?很多家长觉得,我对孩子标准很高,严格要求他,他会严格要求自己,他就会发展的很好,我的标准是清华、北大,或者是一本,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家长在对孩子树立标准,提要求的时候,只能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他定一个合适的标准,你千万不要拿你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如果你拿你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的话,你的孩子就会不接纳,你否定他,会很伤他,可能你们觉得很难理解,你有个好榜样,你怎么还痛苦呢?你们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想一想,如果你们的另一半,就别人的老婆或者是丈夫多好多好,你会怎样想呢?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他的感受比我们还要夸张还要大,孩子为什么有心理问题,就是因为他的感受是扩大的,他的理解能力又是很差的,所以很多的东西,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都进入了他的潜意识了,你不要觉得你的孩子不听话,其实你整天说,我的孩子就是不爱学习,我的孩子就是内向,我的孩子就是不听话,这一些都会进入他的潜意识,最终会影响他的一生,所以我们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我说的这些话,是给孩子增加力量呢,还是减少力量呢?所以我们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说正面的话,说鼓励的话。孩子的内心深处,还是需要鼓励的。在我们杂志第一期,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孩子考了59分,你怎么鼓励他,你对孩子说什么,很多家长就觉得,就差一分你就及格了,你怎么不能把那一分给我考出来呢?我给大家分享的观点是,你要关注孩子已经做出的努力,首先你的态度是要真诚,你要从心里欣赏你的孩子,你如果是装的,不是诚心诚意的,你的孩子是会感觉到的。你可以把孩子叫过来,给他说,你是不是没考及格,心里不好受啊,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其实接纳孩子的感受这就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然后你给孩子说,这次考试满分是100分,你考了59分,其实有一半的知识是掌握的,然后你给孩子说,这59分你是怎样拿到的。让孩子分析原因。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到的。孩子就会觉得被鼓励了,也知道方向在哪里了。我们鼓励孩子,其实有个前提,我们给孩子定的这个标准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给孩子定一个什么标准,他跳一跳就能够够到,其实很多家长啊,心里都有一个理想的样子,希望孩子好,没有错,你如果老是拿理想的样子来要求孩子,如果他经常达不到要求,他就会丧失信心。这种绝望的感觉会伴随他的一生,会影响他的生长。如果我们定的标准,他一跳就能够够着,你就非常高兴,你的心情他也会看到,下一次,他可能跳的更高,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所以家庭沟通,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家庭教育不是说教,其实父母怎样去做,更重要。如果父母经常读书,孩子也会喜欢读书,身教重于言教。
沟通就是分享内心的感受,最好的沟通就是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