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冰激凌机多少钱:养生概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54:40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特别是随着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着健康,盼望着长寿,"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但是怎样才能健康?又如何能达到天年?重要的一条途径是努力学习和切实遵循养生之道。关于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里就非常明确地写道:"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这里的"半百而衰",就是由于不懂得或不实行养生之道;而"尽终其天年",活到自己应该活到的岁数,就是由于认真实行了养生之道的结果。这段论述指出了能否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关键,是在于人们是否懂得和实行了养生之道。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是否又等同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保健呢?保健作为医学专用术语,是近代西医传入以后才有的,它是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灿烂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医学领域里,中医传统的养生学,对于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是祖国伟大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奇珠。
生命基础
生,是指生殖、出生、生长之活力;命,原意为指使,此指“天赋之命”,“非人力所能为者”,即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生命一词见于《北史》,其云:“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总之,生命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
现代科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现代科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运动形态,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生命现象就是这一系统中物质、能和信息三个量的综合运动的表现,生命活动的各种特征本质上都是这种复杂系统的效应和属性。宇宙万物千变万化,自然界里绚丽多彩,然而不外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但有生命的物质有许多非生物界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生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并能够以远远超出机器生产的效率来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而不排放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还可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它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和自我复制能力;它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进化演变等。这些观点与中医养生学的看法论述的角度不同,但观点一致。
自古以来,人们对生命之谜怀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不断的探索。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不能理解,产生了超自然“神”的观念,认为有一种神灵控制着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和变化。在我国有女娲氏抟土造人的传说,而圣经则宣扬“上帝创造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有生命的物质是由非生命的物质演变来的。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生物可以演变成另一种生物,低级生物可以进化为高级生物。人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其他生物进化而来的。
人类现在赖以生存的地球大约是在45~60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地球在无际的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地球上并没有生命,只是一片寂静的世界,有的只是高热的大气和原始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变迁,地球不断冷却,大气及地球存在着与生命有关的物质,如水(H2O)、甲烷(CH4 )、氨(NH3)和氢(H2),经过复杂的变化,逐渐组成一些最简单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便是组成生命的基础,即蛋白质的基本成分。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凡是有生命的物质,都是由蛋白质和碳氢化合物构成的。蛋白质和碳氢化合物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所以,恩格斯给生命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他说:“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质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
原始海洋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出现,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地产生了原始的生命形态——原始细胞。它的出现,也就是第一个生命现象的诞生,开辟了生物发展史的新纪元。据考古学家对化石的分析表明,地球上最早的细胞出现在32亿年前。在这以后的亿万年中,随着自然界的变化和生物进展,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到目前为止,已有记载的动物有100多万种,植物有30多万种,大的有庞然大物象、鲸等,小的有肉眼看不到的病毒、细菌等,形态万千,可它们都是发展、演变、进化而来的。
祖国医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第一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第二 阴阳是生命之源
-第三 精气是生命的核心
第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体要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所谓“四时之法成”,是说人们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正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即是说人体的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具体地说,“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类生命的起源,源于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于太阳和地球,特别是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万物生长靠太阳,一切生物,归根到底,依靠于太阳的光能和热能。光和热是地球上生命的能源,如果缺乏足够的光和热,生命就不能发生和存在。恩格斯曾说过:“我们的地球本身也只是由于有太阳热才得以生存下去……如果没有太阳所放射到我们这里的排斥运动,地球上的一切运动都一定会停止。”我们日常吃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用的燃料也来源于植物,来源于其光合作用,其能量都来自太阳。所以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不仅如此,万物生长还要依赖于地球,因为这是生物活动的基地。地球必须散热降温,形成地壳;必须质量足够,吸引空气;必须形成大量的水蒸汽,降为雨水,才有可能造成生命发生的条件。有机体必须与周围环境进行代谢,而构成有机体或原生质的元素,无论占百分之九十几的四种常用元素,即碳(C)、氧(O)、氮(N),或占百分之几的多种元素,都是来自自然界,主要来自地球。
祖国医学又认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这就是说,即使有太阳之阳,地球之阴,但二者不相交转化,任何生命现象也是不可能的。对此,《黄帝内经》里高度概括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里的德流气薄,就是天地气交。只有如此,事物才有生化的可能。这样也就清楚了别的行星上为什么没有生命的现象。原来生命机体的生存,起码有三个条件:第一,要有适当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可能有生物存在。行星距太阳太近则太热,太远则太冷,而中医认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第二,是必要的水分,因为生物体绝大部分蛋白质存在于水溶液里,如果缺水就会使生物机能停止或者死亡。第三,要有成分适当的大气。氧和二氧化碳,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气体,而行星,大小不足以吸引空气,大而无水亦无从化生。只有地球与太阳处于现在这样的动态关系,绝大部分地面比较适中而均匀地接受太阳能,造成一种“阴阳相错”、“天地气交”的局面,于是在适当的光热、水汽、空气等条件下,生命就由此变生出来了。
由此可见,祖国医学对生命起源的学说,从其根本观点来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这是由于它认为,天地水火是生命发生发展的物质根源,人虽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不过是“物之一种”,从万物群生分化出来,都来自“天地合气”。自古以来,在生命的本质和起源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祖国医学不但没有“神创论”、“天命论”,而且正是站在唯物主义方面,在与疾病作斗争,与巫神迷信作斗争,与“天命论”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又说“四时之法成”呢?这是由于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活动也是对立着的两方,人体就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否则,人体生理节律就会受到干扰,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会降低,即或不因感受外邪而致病,也会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故《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本句的意思是四时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运动,是万物生命的根本,若不注意养生,违逆了春生之气,则少阳之气不能生发,就要发生肝气内郁的病变;违逆了夏长之气,则太阳之气不能生长,就会发生心脏方面的疾病;违逆了秋收之气,则太阴之气不能收敛,就要发生肺热胀满喘息的病变;违逆了冬藏之气,则少阴之气不能闭藏,就要发生肾气虚惫不足的病变。可见,由于破坏了五脏适应四时阴阳递变的正常规律,不可避免地要导致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失调而发生病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中医养生学把适应四时阴阳看作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所谓“适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人体生命活动既然与自然界运动变化密切相关,那么,掌握宇宙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在这个自然王国里获得自由。即是说,人类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
第二,阴阳是生命之源。
所谓阴阳,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事物。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正因为阴阳是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所以,它既可代表事物所固有的两种相互对立属性的统一体,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因此,任何事物不但具有阴阳对立的两方,而且在其中的任何一方,又有其阴阳相对的两个方面。
事物相互对立的阴阳属性,是由其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的。一般地说,凡是活动的、上升的、明显的、进行性的、机能亢进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都属阳;与它相反的一面,凡沉静的、下降的、隐晦的、退行性的、机能衰减的,或属于器质方面的,都属于阴。从事物属性来看,“天为阳、地为阴”,天在上而清故属阳,地在下而浊故属阴;“水为阴、火为阳”,水性寒而下走故属阴,火性热而上炎故属阳。再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来看,静属阴而动属阳,当事物处于沉静状态时便属阴,处于躁动状态时便属阳。
《黄帝内经》里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体的阳气就是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的,所以生命的本源,本于天地阴阳的变化。生命之源之所以在于阴阳,是由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而事物之所以能够运动发展变化,根源就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面。正如《黄帝内经》里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里非常清楚地回答了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都必须以阴阳为根本。因为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万类生物生成变化的总纲领,生命一切变化的根源,生死转化的本质和动力,也是人的精神、认识活动产生的地方。可见,阴阳是生命之源,不管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好,还是人体也好,必须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
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还要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如《黄帝内经》中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平,和也,秘,密也。阴平阳秘,即阴气和平,阳气固密。精神乃治,就是精神活动正常。离决,分离决绝,阴阳的协调被破坏,达到分离决绝的地步,则精气竭绝,生命终结。本句的意思是:只有阴阳和平固密,精神才能治而不乱;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也就竭绝了。这说明阴阳协调,对保持人体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的:“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主要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主要条件。”事实就是这样,在生命活动中,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是生命的主要运动形式,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的始终,决定着生命的存亡。阳化气,阴成形,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各自向对立方面转化。生命的新陈代谢就是这样,旧的衰亡,新的生长,生生化化永不停息。世界上万物万类,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从中医养生学看来,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由于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生命的运动和变化。但阴阳二气之中是以阳气为主导的,如《黄帝内经》里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即是说,人体生命以阳气为主导;若阳气充盛,则人体生机盎然,否则生意凋残,折寿损年。大医学家张景岳亦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黄帝内经》进一步明确指出:“阴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不难看出,衰老是由阳气耗损所致,而重视维护阳气,就能推迟衰老。与此同时,《黄帝内经》里又指出阴精与天年的密切关系,如“阴精所奉其人寿”,“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从这点来看,衰老又是阳气日减的结果。可见,阳气和阴血的不足,两者都是导致衰老的根本原因,但二者又不可截然分开,因为保存阳气有助于化生阴精,聚存阴精亦有益于护养阳气。
第三,精气是生命的核心。
《庄子·知北游》里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东汉哲学家王充亦云:“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辨崇》),并且还指出,人是禀受了元气中的精微部分,即“精气”,又名“元气”。祖国医学据此提出,气不仅是物质性的,而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人之所以有生命,也就是因为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就在于元气的盛衰存亡;新陈代谢的生化过程,称之为气化生理;生命的现象,本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等等,这都反映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的生命动力。
不仅气是生命的核心,精亦是生命的核心,这是因为精是与生俱来的,禀受于先天,为生命的起源物质,故《黄帝内经》中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神相传,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从而说明万物化生,必从精始。男女之精相合,便构成人之身形。所以后人将此与身俱来之精,称为“先天之精”。此精是生命的基础,人的生成必从精始,由精而后生成身形五脏、皮肉筋骨脉等。不仅如此,人出生之后,犹赖阴精的充养,从而维持人体生长的生命活动。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可见,精气为维持人体生命机能所必需,诚为须臾不可离者。若阴精充盈,则生命活动旺盛,身健少病;若阴精衰虚,则生命活动减退,早衰多病。故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之真谛就在于保养精气,而精气维持生命机能的作用主要体现于藏精与行气两个方面。那么,怎样才能使精气内藏呢?《黄帝内经》里说:“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阴气,即五脏所藏之精气,精气内藏的关键在“静”,妄自躁动则易于耗散。藏精还要顺应自然,特别要注重“秋冬养阴”。春夏秋冬的阴阳变化,寒暑燥湿风的交替往复,本为气之常也,亦是机体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但机体内的精气,还必须与外界进行不停的交换运动,不断地自我更新,才能保证生命机能的正常运行,这是指气必须充满全身,运行不息。正如《黄帝内经》里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医学入门·保养说》:“元气流行者寿,元气滞者夭。”指出了气在人体运行不息,由此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促进健康长寿;若气行郁滞,则多病而夭亡。
以上三点是祖国医学对生命起源的一些认识,尽管不能像现代科学认识的那么具体,但基本观点是正确的,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新陈代谢
祖国医学认为,生命就是生物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化气与成形的对立统一是生命过程之最根本的特殊的矛盾。这就是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本质。关于这一点,《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阳化气,阴成形。”即是说,阳是化气过程,即把机体中的形质,化为无形的气(肉眼难辨的精微物质),以为功能活动。而阴是成形过程,即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己的形质。
化气与成形总是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但在正常生命条件下,又保持其动态的平衡,互为前提,互相转化,是谓“相反相成”。生命过程就是不断的化气与成形的过程,即有机体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现在看来,化气过程即异化作用或分解代谢,包括体内组织成分的分解和能量储备的分解,提供同化作用和有机体其他种种生命活动的需要。成形过程,即同化作用或合成代谢,即摄取外界的物质构成自己的组织和能量储备。又因物质与能量是密切联系的,生命物质都蕴藏着一定的化学能,故物质交换就意味着能量交换。新陈代谢实质是与周围环境进行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正如恩格斯所说:“有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一般和最显著的现象。”可见,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显著的特征,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具有这一基本特征。如果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逐步减弱,人就开始衰老;一旦停止,生命就必然终结。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植物的生命,均是如此。
第二个特征是具有反应性
所谓反应性,是指生命体在受到来自外界和内部刺激时,均具有产生反应的能力,如冷热刺激的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呕吐反射,排便反应等等。
第三个特征是生长和发育
任何生命体都经历从诞生到生长发育的过程。所谓生长,是指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时,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便随之而增加。所谓发育,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一直到死亡。上述两点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四个特征是生殖和遗传
生殖的结果,可使生物的种族得以绵延不绝;遗传的结果,是生物体维持其稳定性的基础。二者是一切生命体的显著特征之一。
生命的运动形式
众所周知,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气的聚、散、离、合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活着的人体,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人体。在《黄帝内经》里进一步指出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原文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凡有形之物称为器,器是升降出入运动生化之宇。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时间。空间而存在,也不能不与其周围事物联系而孤立,所以一旦升降出入的运动息止了,事物也就神机化灭,气立孤危了。这里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如果这种升降出入的运动一旦停止,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对于人体而言,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因此,在生理上,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如肺的宣发与肃降,脾的升清与降浊,心肾的阴阳相交、水火既济,都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关系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活动,所以升降失常,可波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种种病理变化、如肺失宣降的胸闷咳喘,胃失和降的暖腐呕恶,脾不升清的便溏腹泻等,都是指升降失常的病变而言。
一般来说,脾胃的升降,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更具重要性,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居于人体中部,通连上下,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若脾胃的升降出入失常,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饮食清气无法进入,废浊之物也不能排出,继而可变生多种病症。
生命的维持和死亡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不仅精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且神、脏腑、经络与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为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神与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具体他说,人体生命的维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第二 精、血、精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三 津液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第四 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
-第五 生命活动必须依赖经络
第一,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神在祖国医学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泛指一切生命活动,包括思维、意识、情绪、感知、运动等,即神、魂、魄、意、志五种神志的综合反应。此即为《黄帝内经》“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的意思。它说明,只有神、魂、魄、意、志都健全地存在于形体组织之间,这样的生命体,才可以叫做人。换言之,健康的生命所具备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是精神作用的结果,是精神的象征。《黄帝内经》里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可见,神的得失关系到生命的存亡。而狭义的神,只是指人的精神活动。
神是以精血为物质基础,它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由心所主宰。如《黄帝内经》里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思是心主血脉,产生神明活动,神能统帅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故喻为君主。说明神产生并总统于心,是人体脏腑组织等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神虽由精气而生,但反过来又能支配精气的活动,正如张景岳所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以上说明,神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大医学家李东垣在《省言箴》里说:“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长寿的保证。《黄帝内经》里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而指出,精神守持于内,则能调节人体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以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保持健康状况。
第二,精、血、津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这是因为精、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如《黄帝内经》里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就说明人体的产生必先从精始,精是人体的起源。同时,在形体已成之后,也是以精作为生命基础的,故《黄帝内经》里云:“精者,身之本也。”人身阴精若能充盈,还可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免于疾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是最好的说明。精为真阴,是人身元气的基本物质,人能使阴精内藏,不虞匮乏,不但春不病温,而且机体结实,行动矫健,年老不衰。精盈则生命力强,不但能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抗御外邪的侵袭,而且还能推迟衰老。滋阴学派的创始人朱丹溪,认为人体的成熟、衰老在于阴精的盈虚变化,而老年人还能延续生命,又在于胃能盛纳水谷之精。他在《格致余论》中说:“六七十后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因天生胃气尚尔留连,又借水谷之阴,故羁縻而定耳”,从而论证了先后天阴精对维系生命的意义。后世医家在救治危重急症。保存人体生命的疗法中,有较多的涵育益精之方,如张仲景重视急下存阴,温病学派则强调“治温之法,重在救阴”。
精气神三者,古代养生家誉为人身“三宝”,是养生的关键。但在这三者中,精能化气生神,故精又是气神产生的基础。所以《黄帝内经》主张“积精全神”,以却病延年。《黄帝内经》还认为,若五脏之精不藏,则阴虚无气,乃致夭亡。张景岳曾高度评价阴精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曰:“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乎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涟,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完全说明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亦是健康和长寿的根本,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血亦是一种重要物质。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意思是对于供养人体的营养物质来说,没有比血更重要的营养物质了。
血是脉管中的红色液体,也是由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于血液仅存在于脉管之中,所以脉有“血府”之称。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濡养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人的目之视、足之步、掌之握、指之摄以及皮肤的感觉等,都要依靠血的供应。若血行障碍,皮肤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可见麻木不仁;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会出现手足不温,严重者痿弱不用。因而五脏六腑,外而皮肉筋骨,必须在血液运行不息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功能。
另外,血亦是神的物质基础;血脉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若血虚或血热,均可导致神志方面的病变,如心肝血虚,可见失眠、多梦等症,血热重者则有神昏谵语之患。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同样不能缺少津液,所谓津液,它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津液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内的液体及泪、涕、汗、尿液等等。
《素问·经脉别论》里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的生成与输布的简要说明。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而成。而津液的输布,还要依靠脾的转输、肺的宣降以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升清降浊的作用。其中,尤以肾的作用最为重要,所以《素问·逆调论》里说:“肾者,水脏,主津液。”津液的循行输布是以三焦为通道的,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经胃下降到小肠、大肠的水液,还要在小肠和大肠不断被吸收。经脾、肺、三焦而发于皮毛的就成为汗,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膀胱的水液,则通过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排泄于外而为尿。通过以上各有关脏腑的作用,津液的输布可以外达皮毛,内注脏腑,滋润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这就是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津液对于人体亦很重要,它可布散于体表能温润肌肤,内注于身体则灌溉脏腑,输送于空窍可润泽目、耳、口、鼻,流注于关节以滑利关节,渗透于骨髓能补益脑髓等。若津液大量丧失,会引起关节屈伸不利,头昏耳鸣,目视干涩,肠燥便秘,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
由上可知,精、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其不足,将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生命健康。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阴精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首先精亏可导致神志不聪。《医林改错》认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这说明中医虽然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心的功能密切相关,但与脑也有重要关系。而脑之所以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又是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即“脑为髓海”,精髓所藏于脑最多。若阴精亏损,不能生髓,常致脑海空虚,症见记忆衰退,思维迟钝,目眩昏冒。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里的伎巧,即指智力,意为肾的功能正常,肾精充实,则身强矫健、多智灵巧。
其次,精亏形坏无子。所谓形坏,是指身体衰老,不能正常活动;无子,是指没有生殖能力。《易系辞》说:“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说明精是生殖发育的基本物质,它对繁衍后代以及人体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若肾精亏损,则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故张景岳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也”。又因为肾精亏不能生化天癸,而天癸是促使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又说:“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还有,若精亏,可导致诸窍不利。原因是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耳的听觉功能,前阴的排尿,肛门的大便排泄,均与肾的精气密切相关。另外,肾藏精,精生血,血藏于肝,肝开窍于目;肾阳能温煦脾阳,而脾开窍于口,所以诸窍的功能正常与否,均与阴精是否充足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明确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里的九窍,即指头部五官七窍,下部前后阴二窍。九窍不利,是说上七窍、下二窍上下不通利,其原因是随着人的年龄不断增大,阴精阳气一天比一天亏损,不能濡养诸窍,故诸窍不利。
第二,血液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灵枢·天年篇》里说:“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这里的中寿而尽,即短命夭折的意思,其原因是气血亏损,血脉不通,不能濡养脏腑筋骨皮毛肌肤,从而说明了血气亏损是导致衰老夭亡的重要因素。血虚首先影响气虚,从而造成气血两虚,经常出现少气、懒言。疲倦无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等生理功能大大减退的现象,故《灵枢·寿夭刚柔篇》说:“血气……胜形则寿,不胜则夭。”说明根据血气胜衰可推测机体的盛衰,寿命的长短。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故血虚常常影响心肝脾的功能。如果影响于肝,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出现视物模糊,两目干涩;肝血虚,不能濡养筋脉,会出现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指甲变脆和变厚;肝血不足,脑失所养,则发生眩晕。若影响于心,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心神不藏,常常出现面色不华,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血虚往往是脾虚的结果,脾虚不能统血,常见出血的病变,如月经过多、尿血、便血、皮肤紫斑等病。
除血液亏损可导致人体病变外,血液运行不畅亦能损伤生命之功能。
血瘀后,首先产生疼痛,此疼痛常具有痛处固定、久痛不愈、反复发作之特点。其性质多为刺痛,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等特点。其次是发热,原因是瘀血阻滞,卫阳闭郁而不能宣发,可以见到局部或全身的发热。还能见到咳喘,这是由于瘀血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出入,以致壅而为咳为喘。血瘀后,心悸怔忡亦常见,原因是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而心悸怔忡。血瘀后,还可见黄疸,此因肝胆血脉瘀滞,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血瘀后,痈疮易见,这是由于湿热、火毒等邪侵犯人体,导致败血留滞,血瘀肉腐则会形成内、外痈疮。血瘀后,常见的还有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失常,由血脉瘀阻,经脉不通而导致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
血瘀除产生上述症状外,还常见到癫狂,身上出现瘀积包块,皮肤颜色异常,舌质上有紫红色的瘀点、瘀斑,甚或舌色紫暗。这些都说明了血液运行瘀滞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是不能忽略的。
第三,津液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灵枢·天年篇》里说:“人之寿夭各不相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长久,是指寿命尽其天年,而尽其天年的重要一环,是要津液布扬,即津液能够布散到周身,濡润全身的器官关节。若津液亏损,可引起肠燥便秘、咽干、口燥。口渴。不能濡润皮肤腠理,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面容憔悴、荣华颓落的老态;若不能渗入骨腔、化精生髓,髓海不足,则胫酸无力、耳鸣目眩,鼻干目涩。
第四,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
人的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于气。原因是气乃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元素,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人当然也不能例外。《黄帝内经》认为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
张景岳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故《天元纪大论》曰:“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这就是说,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万物赖气而生化和存在。正因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宋《圣济总录》提出:“万物壮老,由气盛衰”的观点,并认为“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大医学家刘完素反复强调气在防病延寿中的重大意义,指出气是人体盛衰寿夭的根本,他说:“故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者。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这就完全说明,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和根本,它充满全身,运行不息,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气本是指流动着的细微物质,就人体而言,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等。由于这种气富有生命力,人体各种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也就是气的生命力的表现,所以也有人将气直接理解为功能,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气分布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从总的来源看,不外乎肾中的精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吸入的清气三个方面。其中肾中精气来自父母,藏于肾中,为先天之精气;水谷精气来自脾胃,为后天之精气;清气则存在于自然界中,经肺吸入体内。所以气的生成,与先天之精是否充足,后天之精是否盈盛,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均有密切关系,而其中脾的作用尤为重要。如《灵枢·五味篇》里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可见后天水谷在气的生成上是举足轻重的。
归纳起来,气对于生命的作用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保卫肌表,抗御外邪。此指气能护卫体表,防御外邪的侵入。如《素问遗篇·刺法论》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都说明了人体只要正气充足,就能抗拒外邪的入侵;若正气虚弱不足,外邪则易犯之。
第二,温煦人体,维持体温。《难经·二十二难》里说:“气主煦之”,就是指气的熏蒸温煦作用。若气的温煦作用失于调节,则出现四肢不温、畏寒、怕冷等症。
第三,激发推动,运行体液。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的循行,津液的输布,都要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若气虚推动无力,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脏腑、经脉的功能就会减退,或者发生血行停滞,水液停留等各种病变。
第四,固摄体液,不使溢泄。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于控制血液,不使溢出脉管之外;控制汗液与尿液,使其有节制的排出;以及固摄精液等等。这里所说的固摄作用与上所述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比如,气对血的作用,一方面气能推动血的流行,一方面又能统摄血的流行,这样才能使血液得以正常循行。如果气虚而推动作用减弱,可以导致血行不行,甚至产生瘀血;气虚而固摄作用减退,便将导致出血。
由上可知,气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难怪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一口气”,《难经·八难》亦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但由于气的来源不同,分布各异,其功能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气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
元气。它是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又称“原气”、“真气”。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禀生以后,又要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里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可以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元气愈充沛,脏腑组织功能愈健旺,身体便健康少病。反之,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伤损,就会出现由元气衰惫而产生的种种病变。正因如此,经常培补和保养元气,就成为养生学说的重要原则。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故又有“卫阳”之称。卫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保卫肌表,抵御外邪,司汗孔开合,调节体温。正如《灵枢·本藏篇》里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若卫气虚,可见皮肤干枯,毛发失泽,或易感风寒,或表虚自汗,津液自泄。
宗气。此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聚集中胸中。《灵枢·邪客篇》里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这不但说明了宗气所在的部位,并且指出了宗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正由于此,人身的呼吸、声音、语言的强弱与宗气的盛衰相关。
营气。营有营运和营养两个含义,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精粹而富有营养的物质。它除了有营养全身的功用外,还能化生血液。
除了上述几种气之外,还有五脏之气、经络之气,我们还将在后面专题介绍。下面再谈一下气运行失常后所出现的各种病变。
气虚。就是气不够用。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大病或久病后,年老体弱以及烦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人体正气虚弱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幼科准绳》里说:“凡气虚之证,初发身热,手足厥冷,乍凉乍热,精神倦怠,面色(白光)白、饮食减少、四肢倦而卧睡安静、便清自调。”具体地说,气虚不能荣于上则头晕目眩;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形体失养则体倦乏力;气虚,鼓动运行之力不足,以致气血不能荣于色,充于脉,则表现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
气陷。即气虚下陷,主要表现为腹部坠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的病症。气陷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脾气受损则升举无力以致气虚下陷。中气下陷,脾胃运化失常,则表现食少、腹胀肛坠。泄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应在上,今反在下,即因其衰弱不能升举,以致下陷而飧泄无度也。
气脱。此为大汗、大泻、大失血、精液大泄以及中风、厥症等病情相当严重的一种病理变化。由于气的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血及津液的正常,当血液或津液大量损耗时,就会发生“气随血脱”或“气随液泄”的病变。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虚几至脱绝,便见气息低微、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弱,甚至汗出如珠。
气郁。主要由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其病机与肝、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能疏达气机,发泄壅滞,若忧思郁怒等情志过极,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而成为气郁,表现为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脉沉涩等症。气郁日久,影响及血,以致血循行不畅,脉络阻滞,则成血郁。表现胸胁刺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或瘀斑等。特别是气郁日久可化火,而成火郁,表现为性情急躁。口苦咽干、目赤耳鸣、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
气滞。此指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阻滞的病变。在病变的脏腑或部位就会出现胀闷、疼痛等特征。如经络气滞,营卫之气运行失常,表现受阻部位的经络、肌肉、关节胀痛。
气逆。是由气的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升发大过所致的病变。临床上以肺、胃、肝的气逆较为多见,若肺气逆,则表现为咳嗽、喘促;胃气逆,可见呃逆、暧气、恶心、呕吐、反胃等症;肝气逆,可见眩晕甚至昏厥。
第四,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灵枢·天年篇》在论述生命为何会有长寿、短寿时,明确指出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即“五脏坚固”是生命长寿的必备条件,而“五脏皆虚”是短命的根本原因。其根据是因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组成的统一体。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功能是否健全有密切关系。
先看生命与肾。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以男子八岁为一阶段,以女子七岁为一阶段,分别论述了人的生长壮老已的整个生命过程。可以看出,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因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又为一身阳气之根,它是全身各脏器的调节中心。正如张景岳所说:“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五气活则营卫而赖以和调,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故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此虽云肾藏之技巧,而实皆真阴之用。”据此,张景岳认为,五脏为人身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命门为肾之本、阴精为命门之本。这里张氏虽然强调阴精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但更重视元阳。认为“天一生水”,即水由天一之阳而生。故水之所以生物,惟赖有此阳气;水之所以能化气,亦赖有此阳气,并强调指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赵献可更强调命门的作用,把命门位于心君之上,称为性命之门,而为人身之真主。认为人之所以有生,生命之所以能持续,实源于火;火为阳之体,造化以阳为生之根,故人身亦以火为生之门。这里即揭示了命门所以称为性命之本,即因其中有火的存在。这火即为全身生活机能之所系。火强则生机可由之而壮,火衰则生机可由之而弱,火灭则生机由之而死。赵氏所谓的命门之火,实质上就是肾阳,即元阳;景岳所谓命门水就是肾阴,即元阴。而肾阴、肾阳的作用,就是肾的功能体现,故肾是生命的中枢,调节的中心。
现代医学认为,肾虚与内分泌失调,兔疫功能降低,遗传装置的改变,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现代研究表明上述三种情况都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
再看生命与脾胃。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若脾胃虚衰,功能异常,供给减少或过多,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就将受到影响。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女子发育过程中指出:“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这就说明,人的衰老是先从阳明经脉开始的,其原因是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人的衰老首先表现在气血供应的不足。
古语有道:“民以食为天”,可见,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吃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安谷则昌,饱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谈得上事业上的成就和贡献。因此,饮食对于人体来说,十分重要。它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保证生命生存下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里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此外,在《灵枢·平人绝谷篇》里还具体指出了不能进食的死亡时间,即“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这就说明了,人若少进饮食或不进饮食就会造成精气乏竭,势必影响机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活动的终止。而人少进或不进饮食的关键,又在于是否有胃气。故古代医学家特别强调“胃气”的重要性。正如《中脏经》曰:“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胃气绝,五日死”。《素问·平人气象论》也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可见,胃气的虚实,关系到人体之强弱,甚至是生命的存亡,所以《医宗必读》里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现代科学认为,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蛋白质虽由人体自身合成,但其原料来源全靠胃肠道的功能,即指胃的“受纳”与脾的“运化”功能,亦即中医所说的“胃气”的功能。不少国外学者也曾指出,蛋白质的变化是变老的原因之一。就目前看来,研究较多的是胶原蛋白的变化。用放射性同位素证明:胶原蛋白在成熟动物体内很少或没有转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出现渗透肿胀,酸性溶解度减低以及对胶原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产生较大的抗力等变化。动物实验也进一步证实减少能量,或降低体温是减慢胶原蛋白衰老的两个途径,这似乎是吃得少更可延长寿命,如果胃气亢进,吃得过多,产生的能量过大,可促成蛋白质的上述变化,从而加速了衰老;相反,若胃气太弱,吃的太少,亦会导致蛋白质的变化而致衰老。这又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再一次证实了生命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还有生命与心、肝、肺的关系。中医学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主血脉,其华在面”。正因为心具有这些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黄帝内经》认为心是“生之本”,即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宰,这就决定心的功能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生命的寿夭。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若心的功能不健全,即会产生心气虚症、心阳虚症、心血虚症、心阴虚症,甚至心火亢盛、痰迷心窍、痰火扰心、心血瘀阻诸多病症。
肝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它与人体气血的密切关系。肝主藏血,它具有贮藏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又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血气的和与不和,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肝。此外,中医学认为肝与胆相表里,胆为肝之府,而《素问·六节脏象论》提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由此可见,肝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亦是很大的。
肺在生命中的价值,是由于肺主气。不仅主一身之气,而且主呼吸之气。历代养生家皆非常重视气的作用,理由是气为血帅,气率血行,所以气要比血重要得多。至于道家、佛家,那就更重视气在养生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善养生者,必先养气,能养气者,可以长生。”
总之,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养生必须重视对五脏的保养。
第五,生命活动必须依赖经络。
这是因为人体之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既能运行气血,又能传递信息,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的。我们古代的祖先,在从事生产实践时,既要同自然环境作斗争,还要为战胜自身的疾病付出巨大的代价。当身体的某处有了病痛时,就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揉按或捶击,以使病痛得到缓解;有时偶然发现体表某处被火烧的或被乱石荆棘刺伤,结果使身体某部的疾患得以减轻或消失。这种现象的多次重复,就使人们逐渐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从无意识的刺激发展到有目的地去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来解除体内疾病所造成的痛苦。这样,人们对穴位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
针刺局部的穴位,可以产生明显的针感传导现象。这种针刺时出现的特殊感觉和反应叫做“得气”,因此穴位又称,“气穴”。临床经验证明,针刺时施以捻转提插等手法,可以使针感加强或向某一特点的部位传导。伴随实践经验的积累,对穴位治疗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而且新的穴位又不断地被发现。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已知的穴位进行分析与归类,发现许多治疗作用大同小异的穴位,往往成行地分布在一定的部位上,而且这些分布在一定部位上的穴位,能够治疗一定脏器的疾病。如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一般都能治疗肺脏、支气管、咽喉部位的疾患。临床又进一步证实,具有类同治疗作用穴位的分布与针感传导线路常常相一致,这样使人们认识到穴位和穴位之间有着一条联系的途径。古代医家就是在观察穴位的基础上,发现穴位之间的联系,产生了线的认识,并探索出各条线路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这样通过一番由点到线的认识,以及同类归经、经上布点的归纳与总结,于是形成了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联络网,它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经脉纵贯上下,是主干;络脉联缀交错,网络全身,是分支。因此,经脉仿佛大地之江河,络脉好似原野之小溪。十二经脉分别络属相应的脏腑,构成脏腑表里相合关系,使脏之气行于腑,腑之精归于脏。每条经脉各源出于一条脏器,由里往外,通上达下。手三阴经由胸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这样把脏腑和体表各组织紧密地连接起来。奇经八脉也从正面与侧面、纵向与横向,将十二经脉维系在一起。通过经络的起、止、上、下、循、行、出、入、侠、贯、属、络、交、连、支、布、散,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络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气血运行通路,人体气血,循环不休,周流不息,以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由于经络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保证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经络不仅有运行气血营养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传导信息的作用,所以经络也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导网。经络凭借四通八达的信息传导网,可以把整体的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局部去,从而使每一个局部成为整体的缩影。
由于经络在生理上具有联系内外、运行气血、传递信息的作用,所以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血运行及信息传导的异常。而这些异常变化,与经络所属的脏腑、经脉所循行的部位、经脉的通达与否、经气的虚实多寡、经气的厥逆暴乱以及经气的终绝衰亡,都有密切的关系。
由上可知,经络系统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医学各学科的理论基础,人体一切生理和病理作用,都在经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进行。一些著名科学家认为,经络系统实际上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是保持人体健康、长寿的关键。如果人人都能认识到经络在控制人体、保证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经常自觉地通过不同途径锻炼经络,则人类的健康水平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其结果,人类的寿命理所当然地达到百岁。
衰老探索
衰老是死亡的前奏。要想实现长寿,“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必须对衰老之谜进行全面、深刻、认真的探索,找出衰老的根本原因,实现抗衰老、推迟衰老的目标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正如美国国立老年研究所所长格留利其所说:“迄今为止,我们最大的努力在于要对衰老过程有更好的了解,但是这种努力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新技术,这些技术必能大大延长人的平均寿命,或者也会明显地延长人的自然寿命。”
尽管人们都不想衰老,但衰老是生命的一种现象,是生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的生命不能永世长存,一切生物个体都会逐渐老化——衰老直到死亡。由此看来,每个人迟早是要衰老的,也可以说,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衰老不可抗拒,但事实上人们衰老的早晚有很大不同,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的,有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而有的人却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原因究竟何在呢?可见,对衰老的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衰老与早衰
衰老是生命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指50~60岁以后。国外将40~60岁,称为渐衰期,60~74岁为近老年期,75~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就是长寿者。我国一般认为,50~65岁为老年初期或称初老阶段,65岁以上为老年阶段,80岁以上为高龄阶段。当然,由于人的体质情况和平均寿命不同,单凭年龄来划分衰老分期,是不够科学的,还应结合衰老的特征来划分衰老分期,这样才比较灵活、实际。事实上人体的衰老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不但不同的人衰老开始的年龄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各个器官结构和功能退化的年龄也不一致。一个人按出生后个体生存时间来计算的年龄称作“时序年龄”或“年代年龄”,“年历年龄”。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一般人状况相当的年龄称作“生物学年龄”。生物学年龄又可再分为生理学年龄与解剖学年龄。部分人的时序年龄与生物学年龄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可以为5~10岁,甚至更大。也就是说,衰老可能提早,也可能推迟。起伏在时序年龄临界线上的生物学年龄存在着极为普遍的个体差异。
国际上对什么叫衰老,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其中一种比较通俗易懂而又比较切合实际的说法是:“衰老,乃是指机体各器官功能普遍的、逐渐的降低的过程”。亦有人认为,衰老是一种多环节的生物学过程,是机体在退化时期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如一个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其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各器官功能的普遍降低。举例说,如果将一个年为20岁的青年的器官功能定为100%,那么,一个年为70岁的老年人,其脑血流量约减少20%,心脏射血量约减少30%,肺活量约减少40%。可见,衰老不是一两个器官,而是包括全身几乎所有的器官,这也是和患病后器官功能降低所不同的情况。例如有人患肝炎时,他的肝功能会降低,但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并不明显。而人在衰老时,器官功能的降低却几乎涉及全身所有的器官。
衰老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生理性衰老;另一种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结局,病理性衰老则可结合防病加以控制。病理性衰老,有人称之为早衰。所谓早衰,是指生命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疾病,从外部侵袭引起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提前出现身体脏器的退行性改变,生命在其途中发生夭折。
现有的研究证明,动物(包括人类)衰老的速度,与其寿命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衰老的速度越快,寿命便越短;衰老的速度越慢,寿命便越长。举例来说,鼠类的衰老速度大约比人类快30倍左右,可以认为,人类寿命比鼠类大约长30倍。研究人员在对老年人进行衰老速度的测定时,也发现长寿者的衰老速度参数要比一般的人好。这就启示我们,衰老速度较慢,可能正是这些人获得长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既然衰老速度的快慢极大地影响人类的寿命,那么对人类衰老速度的测定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对人类衰老速度的测定,主要是通过测定一些器官的功能,取得必要的数据。国外学者测定人类衰老速度的项目,有多至数百种的,但一般多为十来个到二十来个项目。例如美国巴尔的摩老年学中心,测定人类衰老速度的项目共24个。其中主要的是下列项目:一秒钟用力呼气量;收缩压;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量;血清球蛋白量;口服葡萄糖两小时后血浆葡萄糖量;听觉;视敏度;基础代谢;Ⅹ线测定手骨皮质的情况;肌酐排出量;最大工作效率;反应时间。我国一些老年医学研究者也对速度进行了测定,其主要项目有: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反映视功能的视调节能力;反映听功能的电测听;反映肾功能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反映神经功能的神经传导速度;反映嗅功能的嗅觉;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握力;反映血管功能的血压;反映神经运动功能的运动频率;反映心功能的心电图等。
根据衰老速度的测定,及时制定抗衰老的具体措施,这样能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衰老的原因
这里主要是研究和探讨诸多内外因素如何通过机体内在变化而引起和加速衰老,亦即探讨生理性与病理性老化的机理,弄清衰老的机制。对衰老原因的认识,是衰老理论的核心,是探索延年益寿之道的基础。
-第一 七情太过
-第二 疾病损伤
-第三 遗传因素
-第四 睡眠很差
-第五 环境失宜
-第六 缺乏运动
-第七 饮食不节
-第八 劳伤过度
-第九 房劳过度
-第十 吸烟嗜酒
第一,七情太过。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里的“白了头”,就是中医所说七情(忧思喜怒悲惊恐)中的忧伤对人体刺激后所引起的衰老征象。可见,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促进衰老的来临。正如《素问·疏五过论》所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这就是说,过度的情志变化,使气血损耗离乱,脏腑的生理功能失调,持久不复,则易入衰老之境。《灵枢·百病始生篇》还提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而中医认为病起于阴比较严重,难以治愈。总之,情志的变化可以影响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因而能够促使衰老。正如《吕氏春秋》中所说的:“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缓之也,毕其数也。毕数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喜、大恐、大忧、大怒、大哀,五者损神则生害矣。”
第二,疾病损伤。
此指疾病可加速衰老,促进早亡,缩短寿命。原因是患病后,可加重阴阳平衡失调,加重气血精神脏腑的亏损,甚至导致气散精竭神去,阴阳离决而死亡。有人调查106例90岁以上活着的老人,健康无病者58人,占54.7%,表明无疾病所伤者易获高寿。可见,疾病是导致或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第三,遗传因素。
大量事实证明,人类及动物的衰老和遗传有密切关系。因遗传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样。正如王充在《论衡,气寿篇》中所说:“强寿弱夭,谓禀气渥薄也。……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寿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先天责在父母”,先天禀赋强则身体壮盛,精力充沛,不易变老。反之,先天禀赋弱则身体憔悴,精神萎靡,变老就提前或加速。据某次调查,四川省372名百岁老人中,祖孙三代有长寿记录的13人;广西巴马瑶族53名老寿星,其上一辈有31人也是特别高寿。遗传学家曾追踪了1600名孪生老年人,发现他们的年龄非常接近,同卵生的,寿命平均只差3年,两卵生的差6年。而且许多孪生子之间引起死亡的疾病也往往类似。由上可知,衰老确与遗传密切相关。
第四,睡眠很差。
这是因为经久不眠,必然导致衰竭。不要说长时不眠,就是长期睡眠不足,对健康也有很大损害。其损害,首先表现在神经系统过度疲劳,以至可能发生神经衰弱、体力和脑力劳动效率降低、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头晕脑胀、眼花耳鸣、全身乏力等症状,轻者可以恢复,严重者还影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进而导致器质性病变或早衰。可见,睡眠极差能促使衰老。难怪古人说:“眠食二者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事实证明,睡眠可以消除疲劳,还清一日身体活动中的“氧债”,调节各种生理机能,稳定神经系统的平衡,是生命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五,环境失宜。
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前者如大气、日光、水分、地质、森林、植被、天文、气象、电离辐射等等;后者如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劳动条件、家庭、文化、教育等等。这些环境因素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人体借助机体内在调节和控制机制,与各种环境因素保持着相对平衡,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有害的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或者超过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引起疾病,促进早衰。不但人是这样,生物也是这样,很多生物在古代有,现代找不着了,就是因为那些生物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绝了种。关于人的寿命与环境的密切关系,《黄帝内经》里早就明确指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高,是指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下,是指平原地区。因为“高者气寒”,植物生长缓慢,生长期长,寿命也就长;而“下者气热”,植物生长较快,寿命就相应短促。这可从马晒人与爱斯基摩人的对照中得到印证。爱斯基摩人生活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长年奔波在冰川雪地,饮食以肉为主,但他们的血脂却不高,年过50岁还具有青春期的面容和活力。而生活在非洲的马晒族人虽然其生活方式(游牧生活)及饮食结构与爱斯基摩人很相似,但是他们的平均寿命却很短,属于目前世界上寿限较低的民族之一。由此可知,人体衰老与否,的确与人们自身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同样,社会环境的好与坏也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首先是不同的时代,人类的寿命就不同。据考古学家鉴定,中国猿人的死亡年龄,在14岁以下的占69.2%,15~30岁的占11.7%,40~50岁的占14%,50岁以上的仅占5.1%,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猿人大都未成年就死亡了。而近几十年来,人类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其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六,缺乏运动。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一语道破了生命的奥秘,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条规律。事实证明,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有位病理学家通过数千名尸体解剖的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是14.5%,体力劳动者仅1.3%,两者相差11倍。动物学家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被俘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好得多,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而自幼养在笼内过着“优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寿命才4~5岁。此外,野猪的寿命也比家猪长一倍。那么,为什么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寿命长呢?重要的一条是野生动物为了采食、自卫、避敌、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经常要东奔西跑,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祖国医学亦认为“动则不衰”。如《吕氏春秋》里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这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
第七,饮食不节。
早在30年代,英国奈尔大学的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就做过这样的试验:限制一组小白鼠热能的摄取量,但保证其他必要的营养;另一组小白鼠自由取食。结果,自由饮食的小白鼠175天后骨骼就停止了生长,限制饮食的小白鼠300天、500天乃至1000天后骨骼还在缓慢地生长着;自由饮食的小白鼠不到两年半全部死亡,限制饮食的小白鼠活了3~4年,限制组小白鼠的肿瘤发病率也比自由饮食组的少得多,最常见的肾硬变几乎完全消失。经过多次重复试验,结果都是一样,这就是老年学研究中最惊人的“麦卡效应”。
近年来发现的一些长寿老人,除其他原因外,普遍都有控制饮食的习惯。可见,限食能延缓衰老、实现长寿。为什么适当限食能延缓衰老呢?美国兔疫学家奥福尔指出:限食可使机体免疫力在老龄时仍保持旺盛,使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定时紊乱得以推迟,从而延缓衰老过程。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大村裕教授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比进食前增加数万倍。这种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增殖,并能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大脑早衰的主要物质。大村裕教授指出,目前虽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来控制饱腹时“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脑中的生成,但推迟脑血管硬化和大脑衰老,则是完全可能的。
上面的论述告诉我们,人们必须注意节制饮食,否则会导致早衰。关于这一点,我国古籍中的论述颇多,如《管子》曰:“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东谷赘言》中曾反复强调多食之危害,书中说:“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凡此皆说明了饮食不节,可损脏腑,诸病丛生,折寿损命。所以,《寿世保元》强调指出:“食唯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第八,劳伤过度。
劳伤,是指过度劳累引起疾病而言,《素问·举痛论》里说:“劳则气耗”,指出形体过度劳倦主要伤及人体的正气。《素问·上古天真论》里亦云:“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若把妄作妄为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50岁就已显得很衰老了。所谓妄作妄为,是指错误的生活方式,它包括范围很广,如劳伤过度等。
第九,房劳过度。
房劳过度之所以引起早衰,是因为交接多则伤筋,施泻多则伤精。而肝主筋,肾主藏精,性生活不节就会损伤肝肾,在中医的抗衰老理论中,保精护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措施。这是因为精不仅是繁衍人类的生命之源,而且亦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精和肾的充坚与否,是决定人体是否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一旦精亏肾衰,就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减退或障碍,导致疾病和衰老的发生。因此,古人反复强调“善养生者,必宝其精”;而要宝其精的关键之一,是要节制性生活,特别是老人,更应注意这个问题。如《厚生训纂》中说:“年高之人,血气衰弱,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一度不泄,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制而纵情,则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这就是强调纵欲可导致衰老,缩短寿命。《素问·上古天真论》里明确指出:“以酒为浆,……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这里的半百而衰,就是酒醉后肆行房事、纵情色欲所造成的。
第十,吸烟嗜酒。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人的死亡大约有20%是间接或直接由抽烟造成的,因抽烟死去的人数要比车祸死去的多3倍。抽烟还会折寿,40岁长年吸烟人的肺同75~80岁不抽烟人的肺差不多。此外,抽烟还能诱发各种疾病,如心肌梗塞、肺癌、胃溃疡等,甚至到全身各器官均可受害。但它传播流行之广却又遍及世界各个角落,无怪乎不少人称抽烟为“20世纪的鼠疫”。事实的确如此,烟草中仅有毒物质就有20多种,如尼古丁、烟焦油、亚硝胺、砷、一氧化碳等一系列毒物。尤其是烟点燃后所形成的烟草雾中含有更多刺激性及细胞毒性物质,数目竟达780种以上,而且浓度很大。烟草的烟雾中还含有即便是污染空气也较少见到的强致癌性物质,如烟草叶子蜡性层燃烧时放出的烷化四芳烃和五环芳烃。尼古丁是最厉害的植物毒物之一,急性中毒后死亡之快,与氰化物相似,因此是烟草致命毒物中的主犯。由此可知,抽烟所造成的衰老是明显的。
吸烟能引起早衰,同样嗜酒过度亦可导致衰老。酒的有效成分是酒精,酒精是有害物质,过量饮酒可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对人体损害极大。
首先,长期多量饮酒,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合成,使血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和脑血管溢外,并可引起心脏脂肪变形,心功能降低。
其次,当胃内酒精超过20%时,则对胃酸分泌和胃的消化功能起到抑制作用。长期多量饮酒造成的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食道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维生素缺乏症等,并会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变性,发生脂肪肝口肝硬化。
还有,嗜酒过度能引起中枢神经的深度抑制,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祖国医学亦同样认识到过量饮酒对人所造成的危害。《饮膳正要》中说:“少饮为佳,多饮伤形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饮酒过度,丧生之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云:“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风,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之精,生痰动火”;“过饮不节,杀人片刻”。古人的这些告诫,都充分说明了饮酒过量能降低人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衰老。
衰老的解剖和生理病理改变
第一,机体表面的改变。
人的生理机能的衰退往往是逐渐变化的,最早出现的细微变化,多从形体、外貌上反映出来。常见者为皮肤、毛发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而是容颜、牙齿及形体的改变。机体表面的这些形态变化,主要是由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如细胞减少、萎缩、变性、组织弹性减低等。机体表面的改变主要表现如下:
(1)外貌。衰老时,外貌表现明显,突出地表现在面部。面部皱纹是衰老改变的重要征象之一,它的产生是由于失水、皮下脂肪和弹性组织逐渐减少以及皮肤受到肌肉的牵拉。最早出现皱纹的地方是额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皱纹变多变深。皱纹以后在眼角、耳前颞部及口角两边相继出现。眼角和颞部的皱纹在两眼角外侧呈扇形放射状,有人把它看成是年龄超过40岁的标志。皮肤由于脂肪和弹力纤维的消失而松弛,可见眼睑、耳及胯部皮肤下垂。眼的外观,以下眼睑肿胀为其特征,一般在40~50岁时出现。皮肤上还可常见到褐色的色素斑或略突出皮肤的扁平疣,称为老年斑、老年疣。它是老年人多发的一种点状色素沉着,60岁后明显增多。目前已研究出了种种能抑制老年色素斑形成和消除其积累的有效药剂,如天然或合成的某些抗氧化剂等。
白头发给人们以老人的印象,并几乎成了老人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头发变白是老化现象。原因是色素量少的毛发取代了充满色素的毛发,直到有色素的毛发全部被取代为止。这里要说明的是,比头发更明确地表示老化的却是鼻毛的变白。鼻毛只生在鼻孔的入口处,数量少,它与头发不同,不随年龄增加而变稀薄,因此要检查变白的程度及变白的多少是比较容易的。鼻毛的变白多在36岁以上开始,到50岁以上时几乎全部变白。衰老时,除头发变白外,头发脱落也先后出现。有人提出,在60岁时,约有80%的老人出现脱发,75岁以上则有90%的老人脱发。此外,衰老时,一般眉毛稀疏,部分或全部呈白色,个别的眉毛全秃,且胡须逐渐变白。
(2)视力。不少人在40~50岁时发生“老花眼”,说明视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退。原因是晶状体的视调节功能改变。晶状体如同照相机中的聚光镜(凸透镜),它是一个透明的有弹性的组织结构。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屈光能力,从而使不同大小和不同远近的物体的形象,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这就是所谓晶状体的视调节能力。但在衰老过程中,晶状体的弹性逐渐降低,其屈光能力逐渐减小,因而视调节能力也就逐渐降低。通常,一个10岁的儿童,其晶状体的视调节能力约为1400度左右,至25岁时减至830度左右。一个人在阅读书本时,约需有333度的视调节能力,而对于一个50岁左右的人来说,其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却只有250度,如果这个人不是近视眼,这时必须戴一副老光眼镜,才能使其调节能力增至333度以上。此外,晶状体在衰老过程中的混浊度逐渐增加,当这种混浊使晶状体的透明性明显降低或丧失时,便会形成白内障。
(3)听力。一般来说,从30岁开始,听力就逐渐减退。至50岁左右便开始自感听力减退,例如听不到手表声。在大于65岁的老人中,听力减退的占27.4%。听力减退的原因,可能与鼓膜的增厚和弹性减退;听小骨链关节的机械效能减退;内耳的听觉神经细胞——耳蜗的毛细胞数逐渐减少等有关。
(4)身高。老年人由于椎间盘萎缩变薄。脊柱变短且弯曲,可出现驼背和身高降低。如果同时合并臀部及膝部弯曲,势必加重身高的降低和姿态的改变。国内有人对534名老年人作了8年的观察,发现在8年内男性老人平均降低了3.7厘米,女性老人平均降低3.9厘米。
(5)体重。多数老人的体重逐年减轻。其程度随摄入的营养、体质与生活方式而异。其原因在于细胞逐渐减少。当然也有不少人减轻并不明显,甚至有所增加。
衰老时,除上述机体表面的改变外,老年人还常伴有牙齿脱落。在牙齿脱落后,牙龈萎缩,齿槽吸收,致使脸面下部皱缩,口腔变形,显得嘴巴与鼻子间的距离缩短。
第二,机体内部脏腑器官的改变。
随着不断的衰老,各个系统脏器的结构、形态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而结构、形态的变化,必然地要带来器官功能的改变。
(1)呼吸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气管、大大小小的支气管及肺泡。其主要功能是吸进氧气与呼出二氧化碳。衰老时,由于骨骼、韧带和胸部肌肉萎缩、硬化,胸廓前后径增大,从而出现“桶状胸”。衰老时除出现桶状胸外,肺组织萎缩、肺泡扩大、泡壁变薄,弹性减少,使得肺容量有所改变,吸气量和肺活量减小,而余气增多。随着衰老的不断进展,肺活量逐年呈直线下降。例如,男子50~59岁为4.0±0.1升,70~79岁为3.2±0.1升。男子平均每年减少26.4毫升,女性平均每年减少21.6毫升。肺的总容量平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减少4.5毫升,最大呼吸容量于30~90岁间可降低近50%。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呼吸之气。人体通过肺,呼出体内的浊气,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正如《中国医学汇海·内景通释》中说:“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出纳自然,乃清浊之交通,人身之橐龠。”当人在衰老时,肺气常表现出不足,因而职司呼吸的能力大大减弱,体内的浊气经常不能顺利排出,极易出现咳嗽、气喘无力、语声低怯等症状,活动时症状加重。
(2)循环系统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身的血管特别是动脉,都会逐渐硬化。血管硬化的程度在全身并不都是一致的,有的组织器官硬化早些,有的硬化得晚些。硬化的原因是血管壁内的弹性纤维逐渐变直,出现分叉和断裂,同时钙的含量增加,弹性组织内钙盐沉着。正常情况下,弹性纤维能使大的动脉具有在受血流冲击时扩张和回弹复原的能力,但衰老时,弹性纤维的前述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而动脉也就失去了弹性。
心脏到老年期呈褐色萎缩,大小及重量减轻,各瓣膜出现增厚变硬。心率一般都减慢,其原因是窦房结的自律性下降,结果使心脏每分钟输出量减少。65岁的老年人与25岁的青年人相比,其心博出量约减少40%,心脏的潜在力量70岁时只相当于40岁时的50%。
对人在衰老时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祖国医学亦有正确认识。如《灵枢·天年篇》里指出:“六十岁,心气始衰……气血懈惰。”意思是,由于心功能减弱,血液运行无力。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心脏机能衰减。
心脏机能衰减,无力鼓动血脉,故心中空虚而悸动,气促而短,劳则加促。心衰、气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不能上荣于头部,脉络不充,可见面色(白光)白。气虚日久,心阳亦虚,导致阳热温煦功能不足,阴寒之邪阻滞心脉,出现心脉瘀阻的病变,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晦暗,心胸憋闷或冷痛。
(3)消化系统的变化。
衰老时,平滑肌纤维及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薄,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力减弱,结肠及胃扩张,故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及内脏下垂等现象。此外,牙齿及牙齿组织会出现明显的磨损和老化改变,但牙釉质的硬度不发生改变。40~50岁的人,牙齿磨损程度甚至可达髓腔,使牙髓显露。受到磨损的牙齿比较敏感,冷、热食物的刺激均可导致疼痛。由于牙龈萎缩,牙齿的间隙明显增大,牙周膜也逐渐变薄,这些都使牙齿的动摇性增大。
衰老时,味蕾减少,老年人的味觉发生变化。因此,老人饮食,口味可能要重些。此外,衰老可导致肝细胞萎缩,纤维组织增生,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合成和储备的蛋白质也减少;胆囊壁、胆管壁变厚,胆囊变小,弹性降低,胆汁浓缩并含有大量胆固醇和胆红质,容易沉积形成胆石。
中医学认为,饮食物在人体的消化。吸收、转输,有赖于脾、胃、小肠、大肠等以脾为中心的协同作用来完成。衰老可导致脾虚不运,从而出现周身乏力,气短懒言、四肢倦怠、食少纳呆、脘腹胀满或疼痛,大便溏泻,或大便不爽等症,并且面色萎黄。舌淡、脉沉弱无力。此外,还有脾虚不运而致水湿内停之浮肿,中气下陷脱肛,脾虚血失统摄之出血等症。这些都是老年脾虚所出现的常见症候。
(4)泌尿系统的变化。
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衰老时,肾脏最重要的改变就是肾小球数量逐渐减少。40岁以上的人,肾小球的滤过率每年平均下降1%左右,肾小管也受到动脉硬化的影响。因此,老年人的肾脏清除废物和重吸收的功能有所减低,尿里常可见到微量蛋白质、红细胞,有时还会出现尿糖、尿比重偏低等情况。老年人的肾脏储备力差,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肾功能不全。
此外,由于膀胱粘膜萎缩而常发生膀胱炎;由于激素影响,前列腺肥大常导致尿储留;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总量上升,终至胰岛素不足,因此,糖尿病发生率高。
中医学认为,水液的环流代谢,尿液的排泄,虽然与脾阳、肺气、三焦之火有密切关系,但它们均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气的推动。一旦肾阳不足,肾的气化功能低下,则肺、脾、三焦等脏腑在水液环流代谢过程中的功能减退,水液不能正常输泻,故常见到目下如卧蚕状、小便排出无力、夜尿频繁等现象。
(5)生殖系统的变化。
对于男子来说,产生精子的精曲小管周围的基底膜与固有膜的胶原纤维增生,使精血小管的纤维化逐渐加重,从而使精子的产生逐渐减少,直至最后丧失生精能力。此外,产生男性激素(睾丸酮)的间质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使睾丸酮的分泌量逐渐减少;而睾丸酮的减少可导致性功能的降低。
对于女性来说,其生殖系统的变化比男性明显,首先是卵巢停止排卵、绝经。一般绝经期为47岁左右,这时卵巢仍分泌雌性激素,但逐渐下降。由于阴道萎缩,腺体分泌减少,性生活也受影响。据有些学者的调查报告分析,女性在绝经后丧失性兴趣的百分比,60~65岁组为61%,60~71岁组为73%。
对于生殖系统的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年六十,阴痿,气大衰。”这里的阴痿,即指肾所藏之阴精不足,这样肾阴、肾阳亦虚。肾阴肾阳亏虚,无以化生肾气。肾气虚衰,五脏六腑生化功能减退,从而出现生殖器官萎缩,性功能逐渐消失。
(6)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衰老时,甲状腺组织萎缩,特别是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可促进向衰老变化;肾上腺雄激素分泌减少一半,甚至完全消失;甲状旁腺功能下降,激素分泌减少,对低血钙的分泌反应也下降;雄激素分泌减少,不能对抗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致使钙从骨中丢失。此外,衰老时,血中垂体加压素含量有所升高,而加压素有升高血压的作用。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也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7)免疫系统的变化。   表现为免疫能力随年龄而下降,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减弱,但自家免疫反应增强,自家抗体增加。具体表现在:胸腺在性成熟后逐渐萎缩;T细胞数的减少;B细胞制造抗体能力的下降等。
由于细胞免疫力下降,对已知抗原不产生反应,不能识别新抗原,失去保护机体能力;由于防卫和监督能力的下降,致使癌细胞、细菌、病毒自由活动并增殖,使感染机率增加,肿瘤发生率增高。
(8)运动系统的变化。
此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都要发生变化。首先是肌肉的改变。表现在肌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间液体增多,肌肉萎缩,失去弹性,肌群体积减小;或者由于肌肉组织间纤维组织增生,使肌肉成为假性肥大,肌腱韧带萎缩而变僵硬。其次是骨胳的改变。骨骼中有机物减少或消失,在长骨端及骨盆,骨变成海绵样状态,或发生骨质疏松症,以致使骨骼变脆。最后是关节的改变。关节软骨纤维化、磨损及骨化;肋软骨钙化,变脆易断;滑囊变僵硬致使关节也僵硬。有时软骨可完全消失,致使老年人活动时仅以其关节两端骨面直接接触。一般地说,关节组织的老化改变,在28岁后即可表现出来,特别是支持体重的关节,变化比较明显。
(9)神经系统的变化。
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大脑,脊髓及发自这两个部位的神经细胞同分布至全身各处的神经。衰老时,神经细胞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神经细胞内的脂褐素则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大脑的重量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硬脑膜变厚,硬脑膜下的蛛网膜逐渐胶原纤维化和钙化。
此外,衰老时,神经的传导速度变慢,如20~30岁的年轻人R神经传导速度为7.5米/秒,而80~90岁的老人则为5.2米/秒。对近事的记忆力减退,睡眠时间短,易醒,爱打瞌睡,温度觉、触觉和振动觉的敏感性下降,而味觉阈升高(菜肴要求调料浓度高)。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均与神志活动有关。如《素问·宣明五气篇》里说:“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衰老时,人体五脏功能均减弱,这样皆可在神志活动方面反映出来,如不耐思考,前言不搭后语,记忆力减退等。
衰老时,除上述各器官、各系统发生变化外,造血系统亦可发生变化,表现为骨髓体积的减少;骨髓中贮备的造血母细胞数量的减少,老年人的贫血倾向等。
综上所述,人体衰老的器官功能改变有几点共性,这就是普遍性、进行性、退行性及内禀性。所谓普遍性是指衰老现象在体内各脏器普遍存在;所谓进行性,是指衰老过程不停顿地发展;所谓退行性,是指衰老变化表现为脏器功能随增龄逐渐减退,对外环境的适应力逐渐减低,死亡的威胁呈对数加速;所谓内禀性,是指人体衰老的变化有其内在固有基础,结构改变与功能改变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
归纳起来,人体的老化过程,不管发生的机理如何,总存在着细胞的逐渐丧失,表现为器官的大小、重量和细胞数量的改变。一般地说,各器官功能老化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由于功能性细胞数量的减少,引起生理活动的改变,如器官的耗氧量降低和功能储备量减少;血液循环量减少;有些器官的功能可因老化而完全丧失,如女性绝经后,卵巢停止排卵等;解剖结构完好,但可出现功能减退,如神经传导速度变慢等;少数器官的功能可出现反常的提高。
第三,衰老的生理与病理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内脏储备力低下。
人体所有的器官,在一般情况下都不是竭尽全力工作的,而是留有一定储备的,只有在必要时才将储备力付出使用。而衰老时,这种储备力减少,例如老年人在平坦的道路上慢慢地行走时,没有什么痛苦,如快步行走或跑步时,就要发生气喘和心慌,而且在停止运动以后,呼吸和脉搏数也不像青年人那样很快复原。这些都说明肌肉、肺、心脏的储备力减低。
二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
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身体具有逐渐适应和习惯的能力,叫做适应力。衰老时,人的适应力降低,当发生气压、气温、湿度等的气候上的改变时,就容易生病。如在阴天、刮大风时,或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易出现全身酸痛无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失眠、情绪抑郁等现象。国内外有人统计,老年人在严寒和酷热的季节患病者较多,如在寒冷的12月、1月、2月多患肺炎及心肌梗塞;在夏天易患中暑及腹泻。
三是自理能力下降。
所谓自理能力,是指自己能够料理自己、不需要别人帮助。衰老时,体力逐渐减退,行动不便,极容易失误,因而发生外伤等的机会也较多。
四是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减退。
老年人易发生传染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代谢紊乱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原因是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衰退与紊乱,抵抗力极其低下。
衰老问题的探索
衰老尽管不可避免,但衰老可以推迟;而推迟了衰老,人的寿命则可大大延长。因此,对于衰老的探索就非常有意义。
近二三十年来,生物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改变了描述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面貌,开始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出现了分子生物学,并得到迅猛的发展。新的学科及其分支相继出现,特别是老年医学得到了长足的进展,这样就使得有关衰老学说的探索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将有关衰老的主要学说介绍如下。
-(1)衰老的的遗传学说
-(2)生物钟学说
-(3)差误学说
-(4)衰老的色素学说
-(5)体细胞突变学说
-(6)自由基学说
-(7)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
-(8)中枢神经系统衰退说
-(9)免疫功能改变学说
-(10)自身中毒学说
-(11)交联学说
-(12)溶酶体膜损伤学说
(1)衰老的遗传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生物的衰老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把人的机体比作一个国家,那么细胞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一个成年人的全身约有一千多万亿个细胞。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其中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如果用一种特殊染料将细胞染色,就可发现着色较深的核仁,还可看到一些网状染色体,这就是所说的染色质,它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又叫DNA)和碱性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婴儿出世,就带着他父母的遗传基因。1974年艾博特等人对九千多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了“父母长寿的,子女也长寿”。大量事实证明,人类及动物的衰老和遗传有密切关系。即使同是人类,因遗传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样。比如从世界各国平均寿命可以看出,女性的寿命一般比男性长5~10岁。这是男女在遗传上有所不同的缘故——男女染色体成分有区别。男和女的差别发生在第23对染色体上,其中女性第23对染色体都是ⅹ染色体,而男性的第23对染色体中一个大的是ⅹ染色体,另一个小的是Y染色体。Y染色体中所含遗传成分很小。因此女性的遗传物质是十分完整的两套,两套染色体可以相互弥补。就是说一套染色体受到某种影响发生了损伤,可以由另一套提供相同的遗传信息加以修复,而男性却只有一套是完整的,另一套是不完整的,若损伤发生在第23对染色体中的X 染色体上,那就无法修复了。据认为这便是男性寿命较短的根本原因,也是女性的免疫系统衰退较慢的原因。
(2)生物钟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一切生命着的东西,嘟好像一个时钟,它的寿命长短是由预先的时刻表规定的。美国著名老年学学者海弗利克教授从60年代开始研究细胞水平的衰老过程。他首先证明人体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只能分裂50代左右,以后就发生衰老死亡。这就说明,衰老在机体内类似一种“定时钟”,即衰老过程是按一种既定程序逐渐推进的,凡是生物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生命过程,只是不同的物种又各有其特定的生物钟而已。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人类遗传的全部奥秘就在细胞核中的一种叫DNA的化学物质中。其中某一小段DNA分子就称为“基因”,每种生物都有它安放在DNA的分子上的衰老基因,这个基因决定着生命活动的全过程,犹如拟订演出节目一样,待一幕幕节目依次演完后,人生的戏剧便告结束了。 总之,生物钟学说是在分子水平上说明衰老原因的新学说,这种学说认为,衰老是在特定种属生命周期中已安排好的一个时刻,特定的遗传系统会激活退变过程。这些退行性变化有组织特异性,反映的是退变器官特有的分化程序。因此,这个学说也被称为“程序性衰老学说”。
(3)差误学说。
这是从遗传学角度并从分子水平说明衰老原因的新学说。机体衰老时,对蛋白质的合成能力明显下降,合成蛋白质的酶也发生误差,从而导致DNA传达与复制的能力下降或发生误差,这些误差的积累,引起了生物衰老。不但蛋白质合成中会有差错累积,在DNA、R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也会发生差错,从而积累起错误的遗传信息。在年轻个体中,存在着功能正常的修复酶,能将DNA损伤修复。但是年老细胞修复酶的功能衰弱,错误不能得到修正。如果机体完全缺乏修复系统,那么只能生活很短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4)衰老的色素学说。
这种学说又叫衰老的渣滓学说,或有害物质积累学说。此为代谢学说的内容之一。1842年,汉诺佛在动物神经细胞内发现一种褐色自发荧光的不溶性颗粒;1911年博斯特将它命名为脂褐素,又叫衰老色素。衰老色素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随年龄的增长而在体内逐渐沉积增多。增多的脂褐素可分布在体表的色素斑、神经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它可使胞质RNA持续减少,终至RNA不能维持代谢需要,使细胞萎缩或死亡。
(5)体细胞突变学说。
所谓体细胞突变,是指当生物在某些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生物学因素的作用下,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突然的改变,引起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机体的衰老。此为从细胞水平说明衰老原因的学说,是拥护衰老无可控制的代表学说。具体地说,这种学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畸变,导致衰老。
(6)自由基学说。
这种学说首先由哈曼于1956年提出。他认为,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与体内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对机体造成损害,引起人体衰老。1973年,坦珀尔又指出,从生化角度对老化的现代解释立足于自由基的产生,继而引起自由基连锁反应,导致膜损伤及生物分子交联。其结果由于酶活性降低,核酸代谢差误,膜功能障碍,脂褐素堆积而引起细胞整合性的下降,最终导致机体的衰老和死亡。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自由基学说在对生物衰老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的说明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关于人类衰老机制的现代理论中重要的一种。
自由基这个词,从字面上看,是自由的化学集团,用化学术语来说,是指有未配对的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化学基。它们一般都非常活泼,存在的时间短暂,例如过氧化基及羟基。自由基对人体并不是绝对有害,只有当自由基反应异常或失控才会引起组织的损害或机体的衰老。其主要危害,一是氧化人体内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使脂肪变性,形成过氧化脂质,并进一步分解产生醛,而醛能交联蛋白质、脂类及核酸;二是引起核酸变性,影响它们传递信息的功能以及转录与复制的特性,导致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并产生合成差错;三是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导致某些异性蛋白的出现,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四是引起细胞外可溶成分的降解,如患风湿性关节炎时,白细胞进入关节的滑液中,自由基使原来具有滑润作用的滑液中的粘多糖发生氧化降解,结果滑液失去滑润作用,对关节发生明显的损害。
由上可知,自由基对人体有很多危害。但在正常生活环境下,其危害性仅仅表现为慢性的,这是因为人体中有一些抗自由基的物质在起缓解作用,像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类。维生素E就是一种抗氧化剂,它能抵抗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脂褐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这种防御物质的浓度下降,从而削弱了对自由基损害的防御能力,加速了生物的衰老变化。
(7)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
内分泌腺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和脑垂体等。它们在人体内部有各自的据点,小的不到1克,大的也不过30克,其所分泌的物质——激素也微乎其微,然而它们的作用却大得惊人。激素的分泌失常,均可造成机体内稳定状态严重破坏,导致衰老。如性腺功能的减退是衰老的早期信号之一,长寿人在高龄时还有生殖能力就是最好的说明。美国哈佛大学老年学家登克拉提出,人脑子里的脑垂体会定期释放一种能够抑制或干扰人体利用甲状腺素的激素,从而使细胞利用甲状腺素的能力降低。而一旦细胞不能利用甲状腺素,细胞就会逐渐衰老或死亡。
1889年,法国医学界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新闻:著名医学家勃郎- 塞夸宣布他将狗和豚鼠的睾丸提取液注射到自己的皮下,这位72岁高龄的老人,竟然感到体力和工作能力大增,宣布自己获得了“返老还童”的效果。从此以后,注射睾丸提取液、人睾丸同种移植、结扎输精管、猿猴睾丸移植等方法曾经大为流行。这些方法有时确能带来精神改善、体力增加、促进食欲等短期效果,但没有人因此而真正返老还童,所以很快就停止使用这些方法来抗衰老。
(8)中枢神经系统衰退说。
此是通过细胞间、脏器、个体水平解释衰老原因的学说。彼得洛娃曾用实验的方法,使狗的大脑皮层长期过度兴奋,结果狗的高级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出现许多类似衰老的症状,如身体消瘦、毛和牙齿脱落、肌肉无力、容易患病与死亡。她据此认为,衰老与大脑功能减退有关。
人的大脑大约有140 亿个神经元,从出生直到18岁左右,脑细胞的数量变化不大,但从成年起,脑细胞由于退化死亡而逐渐减少。到60岁左右,将失去一半。此外,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也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开始影响智力和体力环境的平衡。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常表现出老年时特有的某些心理特征的变化,如多疑、忧郁、孤独、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等。
(9)免疫功能改变学说。
这种学说是从细胞间、脏器、个体水平解释衰老原因的学说。沃尔弗德等人于1962年根据衰老过程中发生变异细胞能激发免疫反应、又能使机体的实质细胞发生损害的情况,提出了自身免疫学说,并以此解释衰老。老年人多有的神经痛、关节炎被认为是免疫系统自身攻击的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与自身的组织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机体在许多因素影响下,免疫系统把某些自身组织当作抗原而发生免疫反应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正常机体内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产生许多有害的影响,使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从而加速机体的衰老与死亡。
(10)自身中毒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生物体在自身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一些有害于机体本身的毒素。而衰老就是由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使肌体长期慢性中毒而造成的。例如大肠内的食物残渣的积留,受细菌作用而产生酚。蚓跺等毒素,逐渐使机体慢性中毒而出现衰老。因此,有人主张饮用酸牛奶以抑制大肠内腐败菌类的发育,以防老化。
(11)交联学说。
此是从分子水平说明衰老原因的学说。1973年美国衰老研究会集中讨论了这一问题。
交联系指两个以上反应基因的物质与蛋白之类作用时,一个反应基因与一个蛋白分子结合,其他反应基因与别的蛋白分子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大分子。交联学说认为,人体的细胞与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发生交联反应的成分,因而往往容易发生多种交联反应。交联反应是所有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在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只要发生了极小量的交联干扰,就可以对机体产生严重的损伤作用。生物体内大分子中发生异常的或过多的交联,可以引起生物体的衰老和死亡,这就是衰老机制的交联学说的基本要点。
(12)溶酶体膜损伤学说。
所谓溶酶体,是一种细胞超显微结构,它含有许多水解酶。在衰老过程中损伤了溶酶体保护膜,使水解酶释放出来,引起细胞溶解死亡。
人们发现,在结缔组织退化、衰老色素增加的部位,溶酶中膜会受到破坏。另外,脂肪过度氧化。紫外线。电离辐射和睾丸酮等是导致细胞损伤的原因,而应用某种膜稳定剂或抗氧化剂,如氯丙嗪。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抗组织胺类药物,可以延长细胞或动物的寿命。由此认为,衰老的原因,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加,溶酶体膜受损,释放水解酶,导致细胞的死亡有关。
以上所述是有关衰老问题的一些主要学说,其中有整体水平的,有细胞间、组织、器官水平的,也有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尽管目前还没有一种学说得到公认,但人们对衰老机制的认识却大大前进了一步。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类衰老之谜一定会揭开。
下面再谈一谈祖国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开始了对有关衰老的理论的探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里描述的是女子35岁后逐渐衰老的过程及其发生的原因。其衰老的最初变化,是毛发脱落、变白;再经过14年时间,由于与肾气密切相关的一种物质——天癸的衰竭,而导致了女子生殖机能的完全丧失,即月经停止,没有生殖能力,形体更加衰败。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即内分泌系统的性腺在老年时萎缩得最为明显。
同样,《黄帝内经》对男子衰老的原因及过程也有详细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又说:“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男子衰老的表现除了女子所有的毛发落、头发白、生殖能力丧失外,原文里又有了新的内容,即牙齿脱落和运动障碍。以上外形的改变,是人衰老时最明显的标志。根据中医学“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体表的变化是内脏的反映,也就是说,外观的老化,是五脏衰弱的表现。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外形的改变,常常伴随着一些内脏生理功能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内脏器官储备力降低的观点是一致的。关于这一点,《灵枢·天年篇》阐述得更为清楚,原文曰:“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肝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堕,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魂魄离散,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骼独居而终矣。”从原文可以看出,五脏的衰弱;才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人体的衰老,是由五脏的虚衰所致。另外,原文又补充了一些人体衰老的外观变化,如在皮肤方面的“荣华颓落”、“皮肤枯”;在运动障碍方面的“故好卧”等;特别是在视力方面,明确指出,由于肝功能的减弱,出现了目视不明,即视力减退。在神志方面,60岁苦忧悲,80岁魂魄离散,故言善误,100岁时神气皆去,都说明人的衰老一定要在神志方面表现出来。
除上述有关衰老的论述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位俱出矣。”这些论述都非常正确地指出了人体衰老的变化,为我们研究衰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尽管祖国医学在衰老的认识上没有现代医学那样具体、那样深刻,但难能可贵的是,祖国医学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论点。其对衰老机制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阴阳失调
-二 精气虚衰
-三 肾气亏损
-四 脾胃虚衰
-五 心脏虚衰
-六 肺脏衰弱
-七 肝脏衰老
一是阴阳失调。
《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即人体的生命活动,必须以阴阳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明确指出,人的衰老同阴阳失调有关,即“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可见,阴阳失调能导致衰老,而调节阴阳就有抗衰老的作用。调节阴阳,不仅要调节内外环境使之平衡协调,而且要调节细胞内的平衡。据美国学者意见:DNA(脱氧核糖核酸)属阴,它作为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中,与“阴在内,阳之守也”相当;RNA(核糖核酸)属阳,它将基因印压在外部的细胞质,与“阳在外,阴之使也”相当。两者与蛋白质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又是一切有生命的生物的基础,这种论述同《黄帝内经》所谓“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的说法似相吻合。
根据阴阳平衡在体内的重要性,大医学家朱丹溪认为,由于人之情欲无涯,致阴精日日消耗:从阴阳完实起,阴气仅够供给30年视听言动之阴耗,因此人身之阴难成易亏,阴常不足,老年人六七十岁后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易患病减寿。针对衰老与真阴不足的关系,许多医家主张节欲养性,借存阴精,以防衰延寿。清代喻嘉言说:“夫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以百年有常。”这里的百年有常,即指活到一百岁时,仍能活动自如。而之所以能这样做,是由于人身阴阳相抱、互不背离、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到中年以后,由于阴阳平衡失调,机体即可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从而疾病丛生,出现衰老。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人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明确指出,中年以后,阳气日渐损伤。而阳气虚损,阴气自然偏亢,衰老也即逐渐形成,若发展到“阴阳离绝”,会导致精气绝灭,人必死去。
二是精气虚衰。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说:“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这里的气,指真气,包括元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等,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为生化之根;精,即阴精,包括肾脏所藏先天之精在内,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基础。精与气相互资生,是维系生命的关键。精充、气足,才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而精亏、气惫,是早衰、变老的原因。任何损伤精气的内外因素,均能加速衰老、减少寿命。因此,尽管人体衰老的原因繁多,表现复杂,但都必须伴随着精气的病变。如《灵枢·决气篇》里说:“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故在诊断上,首先必须判断人体精气的盛衰畅滞,在治疗上则以维护精气为主要目的。而要想长寿防老,却病保生,关键亦在于保养精气。
三是肾气亏损。
中医学认为,“先天之本在肾”,肾气是决定人体强弱寿夭的关键因素。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强壮衰弱、寿命的长短,在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是,肾主藏精,主生殖发育,与遗传密切相关。如《灵枢·天年篇》在论述人是如何形成时,明确指出与先天禀赋有关,即:“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以为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意思是说,人体胚胎的形成,全赖父精母血、阴阳两性结合而成。这就是说,人之先天禀受于父母,即现代所说的遗传。肾主藏精,先天之本在肾。张景岳说:“夫禀受者,先天肾也。……先天责在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后代禀赋不足;自然形成多种遗传病而损害健康,引起早衰。
原因之二是,肾藏元气,为一身阳气之根,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元气是正气的主要成分,正气就相当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肾气虚,元气就衰;元气衰,正气也就弱,可表现为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而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是一个与衰老有着密切联系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和紊乱,又加速了机体的衰老过程。
四是脾胃虚衰。
先天禀赋固然对寿命的影响重要,但后天调养对寿命和衰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景岳全书·传忠录》所说:“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赖后天以为立命之本。……其有先天所禀赋不甚厚者,但知自珍而培以后天,则无不获寿。”“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所削者夭者更夭。”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这是因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即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组织皆需要脾胃供给各种营养素,脾胃是生命的源泉。如果脾胃虚衰,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便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水肿、气短、头晕、四肢无力等各种各样的疾病或症状,从而加速衰老甚至死亡。如《灵枢·五味篇》里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五是心脏虚衰。
心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它能协调脏腑,运行血脉。若心气虚衰,会影响血脉的功能及神志功能,从而加速衰老。故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对心脏功能的保养,认为“以此养生则寿”。《千金要方》认为,老年以后,“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情”。人届老年,心血亦渐不足,心血不足,则神不守舍,因而常易出现健忘、言善误或惊惕等神志失聪的表现。现代医学认为,在老人身上出现的循环系统的改变,大多是由血管硬化所引起。
六是肺脏衰弱。
肺主一身之气,人身诸气的生成、运行及功能活动,都与肺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只有肺的功能正常,人体才能维持旺盛生机不致衰退,并抵御外邪以免因病夭折。若肺气衰,全身机能都会受到影响,出现不耐劳作。呼吸及血液循环功能逐渐减退等衰老表现。
七是肝赃衰老。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衰老同肝有密切联系,即《黄帝内经》所谓“五十岁,肝气始衰”。肝的功能下降后,其他脏腑亦随着衰弱。原因是,肝藏血,具有贮存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又主疏泄,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祖国医学认为,“百病生于气”,这个气既是指气的气机运行失常。而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人即会衰老,甚至死亡。
以上所言是祖国医学对于衰老的一些认识,这些认识完全是正确的。人们要想延年益寿,必须在此基础上全面制订抗衰老的措施。衰老推迟了,古人所说的“尽终其天年”才能得以实现。
天年、长寿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人们渴望长寿。希望能够“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谓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天然寿命,一个人应该活到的岁数。天年与长寿,尽管二者含义不一样,但都是人们一生中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古以来,为了长寿,人们曾做过各种寻找灵丹妙药的试探,甚至采取神秘的法术,但结果却是徒劳无益。但从现代的科学水平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平来看,要使人类寿命普遍延长,甚至达到天年,是有可能的。事实上,不仅世界各地超过百岁的老年人不断增多,而且整个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发达国家都先后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可以预料,到21世纪的时候,将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人的平均寿命龄接近或达到一百岁左右。
天年
究竟人的寿命有多长?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几千年来,这个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曾经捉弄过千千万万人的心,打卦、算命、求神仙、问上帝……花样之多,无奇不有。
所谓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比较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通常采用平均寿命。平均寿命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也可以表明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达状况。
寿命的长短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它与先天禀赋的强弱,后天的给养、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各人自出生后,带着先天的遗传因素,经历社会因素的洗炼,生物因素的干扰,特殊意外情况的遭遇,从而使寿命不尽相同。这些是否意味着人的寿命就深不可测呢?并非如此,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通过不断的努力,人们总能够探索出长寿的规律,准确地算出寿命的长短。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究竟人应该活到的岁数是多少呢?《黄帝内经》认为是一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礼记》称百岁为“期颐”。《尚书》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据上所述,祖国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但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达不到自然寿命,其原因有些至今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尽管历史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类社会总是要不断进步。古人所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看来,显然已经过时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证明,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已大大超过古代人。现代科学又是怎样认识“天年”的呢?
长期以来,根据科学家们的细致观察,发现各种动物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寿命期限,也就是各有不同的自然寿命。这个寿命与各种动物的生长期或成熟期的长短有一定关系。例如在哺乳动物中,狗的寿命是10~15年。其生长期为两年。猫的寿命是8~10年,其生长期为一年半。牛的寿命是20~30年,其生长期为4年。马的寿命是30~40年,其生长期为5 年。骆驼的寿命是40 年,其生长期为8年。科学家们经过了大量的统计研究,发现一般自然寿命为生长期的5~7倍。若按这个规律去计算,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其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0岁。持上述观点的人以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提出:“动物凡生长期长的,寿命也长。”科学家巴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寿命系数”,即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7倍。以上所说是第一种计算寿命的方法。
第二种观点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在1961年提出来的。他畏据实验研究发现动物胚胎细胞在成长过程中,其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阶段就出现衰老和死亡。这与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周期有关。二者相乘即为其自然寿命。海尔弗利的具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他将胎儿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当细胞分裂到50代时,细胞就全部衰老死亡。他又在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根据细胞分裂的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而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鸡的细胞分裂次数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为一年零两个月,其寿命为30年。小鼠细胞的分裂次数是12次,分裂周期为3个月,其寿命为3年。
还有一种观点,是根据哺乳动物的性成熟期推算寿命。根据生物学的规律,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而人类的性成熟期是13~15岁,据此推测人类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10~150岁。
以上三种推算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哪种推算方法,其结果都表明,人的寿命应该在百年之上。事实上,古今中外长寿老人活到百岁的不乏记载,甚至活到150岁以上的也不罕见。我国唐代医学家甄权、孙思邈和王冰都活到百岁开外,而且还能读书行医。四川绵竹县的老中医罗明山,1980年5月,他适值113岁时,每天还看6小时的门诊,能诊治40多位病人。苏联有一部影片,记录了曾被誉为“地球之祖”的穆斯利莫夫,167岁时还精力充沛地整修花园,划船、骑自行车的情景。近代的不少资料都已说明,人类的平均寿命正逐渐向天年靠拢,以前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则有“八十不为老,七十不算稀,六十正当年,五十小弟弟”的说法。
长寿
对于人来说,长寿是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人的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即使是能够活到天年,也只是历史的一刹那。因此,人们把生命看得尤其重要,正像俗话所说,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生命。
-第一影响寿命因素表
-第二根据健康人的生理特征预防疾病
-第三善待生命,避免意外事故
-第四重视和普及健康教育
-第五积极进行抗衰老的研究
由于影响长寿的因素非常之多,人们就必须注意克服不利于长寿的因素,而去利用有利于长寿的因素。美国《家族》杂志曾根据许多资料编写了一份寿命测算法,里面详细地介绍了诸多影响长寿的因素。我国一些老年医学工作者参考这份寿命测算法,并结合我国情况,整理出基本符合我国人的预测项目。
影响寿命因素表
影响因素
影响方式
影响年限
饮食
A.每天至少吃一顿包括所有基本营养素的饭菜
B.每天吃一粒多种维生素或一粒维生素A、C、E
C.每天不吃一顿高纤维食品
D.每天不按时吃两顿或三顿饭
E.经常不按顿吃饭或吃东西不细嚼就咽
F.经常喜欢吃黄油、动物油、腌肉、精制白糖,每种
G.喜欢吃野菜、野果、野味
H.喜欢吃粗粮
+2
+1
-1
-1
-1
-1
+2
+1

A.常喝一点酒(两杯左右果子酒或2两白酒)
B.常大量喝酒,有时还喝醉
+1
-2

A.天天抽烟,甚至超过两包
B.抽烟每天达到1-2包
C.抽烟每天不足1包
D.虽不抽烟,但常与抽烟人一起生活
-8
-6
-2
-2

A.经常适量喝茶
B.不喝茶
+1
-1
体重
A.能保持正常的体重
B.体重比正常体重多5公斤
C.体重比正常体重少10公斤
+1
-1
-1
睡眠
A.睡眠经常少于5小时或多于9小时
B.每天睡眠都在9小时以上
-2
-4
运动
A.每周至少坚持3次体育锻炼,每次半小时
B.每周工作之余散步1小时,或做轻微体力活动
C.不进行体育活动或很少参加体力劳动
+2
+1
-2
药物
A.长期服用有副作用的药品,如激素
B.不经医生诊断,乱吃药
-2
-2
工作
A.喜欢自己的工作,但又不是工作狂
B.做体力劳动工作者,但又不很累
C.做体力劳动极少的工作
D.长期从事丰富的脑力活动
E.经常操劳过度
+1
+2
-1
+1
-2
精神
A.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B.经常心烦和情绪低落
C.经常精神紧张,不能松弛
D.心胸宽阔,精神宁静
E.思想常处于矛盾之中
+1
-2
-2
+2
-1
性格
A.性情文雅、随和、理智
B.喜欢交朋友
C.喜欢生气,性情急躁
+1
+1
-1
环境
A.工作环境受到污染
B.生活在热闹的都市里
C.居室空气流通,气温常在20℃以下
D.工作在山清水秀、富有负离子之地
-2
-1
+1
+2
娱乐
A.喜欢音乐、下棋、旅游、读书、钓鱼等活动
B.文娱生活贫乏或根本不喜欢
+2
-2
遗传
A.生活在长寿家族中
B.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各有一人于50岁前死于心脏病的
C.50-60岁之间死于心脏病,各有一人有糖尿病、甲状腺病、癌症,每有一种病例
D.兄弟姐妹,有在50岁以前死于心脏病、糖尿病、溃疡病的
E.50-60岁之间死亡者
F.妇女,其女性近亲中,如有60岁以前死于乳腺癌的
+2
-2
-2
-2
-1
-2
婚姻
A.男子婚后分居或离婚后独居
B.如果因妻子死去的独居
C.分居、离婚、或鳏居的男人如与家庭其他成员同居
D.家庭美满幸福、性生活和谐
E.女子婚后分居或离婚后独居
F.寡居女子
G.男子单身未婚或女子单身未婚
-3
-2
-1
+2
-2
-1
-1
生育
A.生育过多、孩子超过七个的母亲
B.第一胎出生者
C.母亲生你时,年龄小于18岁
-2
+1
-1
体检
A.血压经常在130/90毫米汞柱
血压常在140/95毫米汞柱
血压常保持在150/100毫米汞柱
B.胆固醇超过正常
+1
-3
-5
-1
由上表可知,一个人寿命的长短的确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要想长寿,必须在上述各个方面都要努力做好。当然,上表所列并不是影响寿命的全部因素。只能说这是影响寿命的大部分因素。但如果这大部分因素做好了,亦可使你的寿命大大延长一步。以上所谈是争取长寿的第一个问题,即充分利用有利于长寿的各种因素,而避免不利于长寿的因素。
第二,根据健康人的生理特征预防疾病。
人类的死亡,迄今为止,还主要是由疾病所引起。据医学专家统计,病死的约占死亡总数的85%以上。在致死性疾病中,又以冠心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这五种疾病为最多。这五种疾病,约占老年人死亡病因的90%左右,它是决定人类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开展对致死性疾病的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如果能够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那意义就更大了。关于这一点,早在《黄帝内经》里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原文把“预防为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在几千年前,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尤其是当前人们在对许多疾病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人们不应当更加重视预防吗?
预防疾病,除重视在各个方面养好生外,重要的一点是还要经常根据健康人的一些生理特征来预测自己是否有了疾病,以便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把疾病消灭于萌芽之中。所谓健康人的生理特征,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眼睛要有神。
所谓有神,是指目光明亮,视物清楚,精采内含,眼睛转动灵活,人们常常用“水汪汪”来形容。目光炯炯有神,说明人体视觉器官与大脑皮质等的生理功能良好。俗话说:“眼是心灵的窗户”,即中医所谓“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眼睛的视觉好坏,不仅反映心脏的功能是否良好,而且祖国医学认为,眼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皆有关,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这说明眼睛是脏腑精气汇集之地,脏腑虚衰,必影响于眼;相反,眼睛有病,也反映了脏腑病变。如《灵枢·论疾诊尺篇》里说:“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意思是,目眦赤为心火,白睛赤为肺火,黄为中焦湿热,目珠肿为肝火,胞睑红肿或湿烂是脾胃湿热,全目赤肿是肝经风热,目胞色暗晦为肾虚。
二是面色宜红润。
《素问·脉要精微论》里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意思是面色是人体五脏气血的外荣。气血旺盛,则面色荣润;若气血衰减,则色泽枯槁。也正因为病色的出现,是内在脏腑病变的反映,因而它和病因、证候联系起来,可以观察多种病变。《灵枢·五色篇》总结为:“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是古人通过临床体验作出的结论,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不仅如此,中医学还认为,面部青色,主风,主寒,主惊风;面部黄色,主湿;面部白色主虚。鉴别面色是否正常,主要应依据面部是否失去润泽的光彩而枯槁;肤色的深度是否较之平素明显变化而暴露。《素问·五脏生成论》里说:“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意思是人的病色虽已暴露,但尚有明润光泽的生气,说明脏腑虽病,而胃气未伤,故预后较好。具体的理解是:凡色见青如翠羽、红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猪脂、黑如乌鸦羽毛的都是有生气的色泽。相反,若见到反映心、肝、脾、肺、肾五脏的真脏色,则说明预后不良,如《素问·五脏生成篇》里说:“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血丕)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这是病色显露,而又枯槁无华的色泽,表示无胃气、脏真之气枯竭,故这类青如枯草、黄如枳实、黑如煤灰、红如凝血、白如枯骨的面色都是死症之色。由上可见,经常察看自己的面色如何,能够判断身体是否健康,有无疾病,以及病情轻重。
三是呼吸应微徐。
所谓微徐,是指人的呼吸要从容不迫,不疾不徐。众所周知,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因为这样二氧化碳就排不出去,人体急需的新鲜氧气又吸不进来。《难经》认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这说明呼吸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密切相关,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现代医学认为,呼吸困难常见于肥胖、贫血、各种肺疾患者及心脏病患者。若突然呼吸困难,可能是异物堵塞气管的表现,也可能是粘痰栓塞引起的急性大叶肺不张所致。这时需要紧急体位引流或支气管镜吸引痰液。当老年人患心脏病,特别是左心衰竭时,对呼吸困难往往习以为常,然而确乎是个重要症状,特别是夜间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常需紧急处理。许多老年病人为了使睡眠好些,不知不觉地把枕头抬高了,这往往是呼吸困难的一个征兆。
四是语言要洪亮。
《素问·五脏生成篇》里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说明肺主气,而声由气发,故声音洪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若语言低微,气短,说明肺气病变。若发不出音来,称为“失音”,有虚实之分。见于外感风寒、风热或感邪后又伤于饮食等,多属实证;见于内伤,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多属虚证。
五是情绪常稳定。
所谓情绪稳定,是指七情和调,又叫和喜怒。《灵枢·本神篇》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如是则……长生久视。”久视,久活也。命能长久的首要一条是和喜怒,这是因为情绪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外界的情志刺激和蛊惑,要善于通过调节自己的感情,如和喜怒、去忧悲、节思虑、防惊恐等方法,排除各种杂念,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对心理和生理产生的影响,平素若精神恬静,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从而发挥对整体的主导作用,自能内外协调,疾病就不可发生。
六是腰腿灵便。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未老腰先病。腰腿灵便,步履从容,则证明筋肉经络、四肢关节皆很强壮,有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抗老防病。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惫矣”。即是说,若肾气充足,则筋骨健壮、腰腿灵便、活动自如;若胃虚者,腰酸腿痛、步履艰难,严重者,可致弯腰驼背。
七是二便正常。
亦有人云:“前门松,后门紧。”前门松,指的是小便正常而通畅,没有阻碍,控泌有常,说明泌尿系统正常无病。后门紧,是说肛门括约肌紧张度良好,肠道无特殊性疾病。《素问·五脏别论》里说:“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魄门,即肛门,大便由此排出。五脏使,是说魄门的生理功能与五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为五脏所使役。具体地说,魄门的启闭要依赖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方能不失其常度。水谷不得久藏,是说经过肠胃消化吸收后剩下的糟粕在此既不能不藏,又不能藏得太久,不藏是指大便泻泄,久藏是指大便秘结,无论是大便秘结,还是泻泄,均反映了脏腑功能失常。
八是牙齿坚固。
齿为骨之余,而肾主骨,所以牙齿坚固,反映肾气、肾精充足。若肾精虚衰,则牙齿脱落或枯槁不荣。若属血虚,则齿色白而不泽;若阳明热盛而津液受伤,则齿干燥如石。
九要不胖不瘦。
因为体胖与体瘦皆为病态。中医学认为,胖人多气虚,多痰湿,易患中风,消渴病;而瘦人多火,易患劳嗽。现代医学认为,过胖可增加机体额外负担,因其耗氧量比正常人增加了30%~40%,大量的脂肪组织在腹腔内沉积,使横膈抬高,使心脏和肺脏的活动范围均受到限制,所以肥胖者往往有胸前区压迫感,呼吸短促。过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机体营养不足,或者是消耗太大,储存太少;另一方面,过瘦常常是某些疾病带来的后果,如糖尿病等。
十应脉象缓匀。
缓,和缓;匀,均匀。此指人的脉象要从容和缓,不疾不徐。因为气血在脉道内运行,所以脉象的正常与否,能够反映气血的运行。《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见,通过评脉,能够发现是病者,还是健康人。常见的病脉如下:   浮脉:按之不足,浮于指下,如水漂木感,主病在表。   沉脉:按之有余,主病在里。
迟脉:脉象去来极慢,一息三至,主寒。
数脉:脉来促急,一息六至,主热。
滑脉:脉象圆滑流利,如珠走盘,主痰,主孕,兼主风热、食滞。
涩脉:脉象往来艰滞,如刀刮竹,主血少、伤精、气滞、情志郁结。
虚脉:脉象浮大迟弱,空虚无力、主气血两虚。
实脉:脉象长大坚满,举按有力,主邪有余,为邪正博激,面见脉体壅满之象。
洪脉:脉象既大且数,来盛去衰,主阳热盛。
微脉:脉象极细极软,若有若无,主气血衰微。
细脉,脉象沉细而软,状如发丝,主气血两衰。
濡脉:脉象细软、轻虚,主诸虚,主湿。
弱脉:脉象沉细迟软,应指无力,主阳虚、真气衰弱,主气血不足。
弦脉:脉象端直以长,举之应指,按之不移,挺然指下,主痛,主饮,主肝风。
芤脉:脉象浮大而软,如指着葱,按之中空,主亡血失精、阴虚发热。
促脉:脉象数而时止,立即复来,止无定数,主郁火独亢,或为实积,或暴怒气逆。
结脉:脉来迟缓而见歇止,歇止无定,主阴寒凝积或血气衰弱、精力不继。
代脉:脉来缓而中止,止有定数,衰弱无力,主脏气衰微,属危重之候。
散脉:脉象轻举浮散,按之中聚,来去不明,漫无根底,主肾败,元气离散,多属死候。
十一是头发润泽。
祖国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而肝藏血,所以头发是否润泽,反映肝的藏血功能。同时,头发的好坏,又赖肾的精气盛衰,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其华在发”。因此,头发的生长、脱落、黑白润泽,又反映了肾气的情况。
十二是双耳聪敏。
耳主管听觉。《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说明耳的听觉与肾有内在联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这说明人体各部发生病变时,皆能通过经络而反映于耳部,耳与全身组织器官有密切关系。
十三是记忆良好。
《灵枢·海论》里说:“脑为髓之海。”髓海充盈,则精力充沛,记忆力强与分析理解力好。反之,肾气虚弱,髓海不足,则记忆力减退,分析判断力差,是衰老之象。
十四是食欲正常。
由于“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饮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则是健康的反映。   若食欲减退,在新病多为伤食,或者外感发热;久病多属脾胃虚弱,或肾阳不足;若食欲亢进,消谷善饥,属胃火亢盛;饥而不食,多为胃阴不足;病中能食,是胃气未伤,预后较好。
以上十四条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必须具备的,亦可以说这是健康人的生理特征。有病还是无病,可根据这十四条标准来衡量,若有一条或是几条不好,则应及时进行调理,调理无效,应找医生迅速诊治,千万不要延误了病情。
第三,善待生命,避免意外事故。
意外事故是影响人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种种迹象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意外事故引起的疾病或死亡,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人们几乎天天都能在报纸、广播、电视里听到或看到哪里又出了车祸,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什么大火,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据传说,北京市第一批买摩托车的人,现在已经没有几个活在人世间了。事实上,又何止摩托车出事呢?
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一场大火,78人当场丧生;利比亚一架波音飞机坠毁,157人全部罹难;印度教徒骚乱不到一个月,1150人毙命;索马里内战一年,加上持续干旱,造成30万人命归黄泉。以上几条消息只是近两个月所发生的事。事实上新闻媒体每天都在报道世界各地因意外事故和暴力行动酿成的死亡事件。人的生命是不能再生的资源,每人只有一次生命机会,理应珍惜生命。然而,除了难以对付的疾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外,交通事故、工伤、中毒、火灾等人为的事故和各种矛盾激化导致的暴力冲突,每时每刻都在对人类生命进行疯狂的掠夺。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曾为1993年第45届世界卫生日制定这样的主题:善待生命,预防意外伤亡和暴力。
所谓善待生命,就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做任何没有必要的有碍生命的冒险举动;所谓意外事故,是指车祸、沉船、飞机失事、自杀或被杀等。人类因意外事故死亡者,在不同的国家里,比例不完全一样,一般为百分之五至十。
善待生命,要因人而异,这是因为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不同,其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如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自我保护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预防摔伤,因摔伤常易引起骨折,若头部猛烈撞在硬地上,还可引起颅内血肿,严重时危及生命。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光滑地面特别是水磨石地面有水或果皮时,穿硬底鞋或已磨光的塑料底鞋走过时很易滑倒,因此走路要小心,鞋子要防滑。
有的楼梯铺有地毯,但地毯未紧贴于楼梯的台阶,很易踩空而摔跤。
在车内(不论大轿车或小卧车内)均应抓住扶手,否则如遇急刹车,身体突然向前倾倒,易撞于硬物上,轻者引起挫伤,重者可致骨折。老年人多数患有颈椎骨质增生,原来椎间孔已变窄,头颈部突然向前向后移动,很可能压迫神经。如站在公共汽车内,更要抓住扶手。在行进的火车及飞机里,宜扶壁而行,以防突然因剧烈的震动而摔倒。
从职业上来说。对于煤矿工人,其自我保护的最重要一点是防止煤矿瓦斯爆炸。对于司机来说,就要注意行车安全;“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酒后驾车”等等,这是司机同志都必须牢记的。对于从事餐饮的厨师同志来说,要谨防“美味综合症”,不能因为吃喝方便,就大吃大喝,以致营养过剩。
从性别上讲,不同的性别其自我保护的方式也不同。如年轻貌美的女子,最好学点防身术,并且不要在夜深入静时走路。
善侍生命,还包括不要轻生,尤其是处在逆境中时,更要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就是提醒人们:“世事皆有倚伏,如意处常有不大如意之变。”
第四,重视和普及健康教育。
这是提高人类寿命,实现长寿的一条战略性措施。所谓健康教育,是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强化健康意识的一项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视并开展了健康教育,我国的健康教育事业自改革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从全局看仍然是当前社会卫生工作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其表现是许多地区还没有把它摆在应有的位置上。
健康教育工作在今天之所以应当受到重视,主要因为它是从转变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着手来实现和促进社会预防,从而更有效地保障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预防工作如果离开了健康教育,即使投入再多,效果也是有限的。
当今的健康教育发展早已越过了一般卫生宣传的阶段,它是以传播和教育并重为特点的科学,它的着眼点已从预防一般传染病转向预防诸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当代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当代死亡率高的这些疾病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所以,当代的健康教育更重视人们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养成;其受众也不仅包括病人,还包括更广泛的健康人群。从这个意义上说,预防当代主要疾病,促进人民健康,最迫切的任务不是扩大医疗服务和各类新技术的应用,而是发展健康教育。道理很简单,前者是“治已病”,后者是“治未病”。“治未病”(即预防)就离不开健康教育。如果忽视健康教育,忽视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今天的健康人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在美国休斯敦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卫生教育大会上对出席会议的1500名卫生教育家们说:“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大部分卫生问题,只要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不必花费昂贵的钱财,就可以得到预防和避免。”“只有人人参与了卫生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现有肝炎病人和带病毒者一亿多人,各种地方病现症患者6000万,结核病患者620万;有些传染病发病率仍在较高的水平上波动,并在某些地区有暴发流行;职业危害和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目前更加突出;全国0~14岁儿童中痴、呆、傻、先天畸形的有260多万,智力低下的约600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进行广泛性的群众性的健康教育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特别是在农村,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更重。健康教育一定要密切结合我国有8亿农村人口以及农村卫生水平较低的现状进行。农村普及健康教育,首先是大力加强人才开发。对农村可采用定向培养的办法,以保证农村卫生保健服务的需要。
第五,积极进行抗衰老的研究。
抗衰老,这是目前医学生物学领域中最新的一个尖端课题,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从事多种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同样年龄的人,有的衰老得早,有的衰老得迟。衰老早的人,就会影响长寿;相反,衰老迟的人,长寿的可能性就大。当前,不少科学家正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多方面的实验研究、探索,以揭开衰老之谜,找出抗衰老的有效措施。如哈尔曼等人发现,若给小鼠喂以含有0.5%维生素E的饲料,可使其平均寿命增加3%~7%;维生素E为何能延长动物的平均寿命呢?有些学者认为:它可能对动物的某些致死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的科学家认为,延长胸腺功能,人的寿命也会延长。实验证实,将新生小鼠的胸腺切除,其生存期便从原来的3年缩短为6个月,而垂体退化的侏儒鼠在注射一次淋巴细胞后,则可使它们的寿命延长3倍,故目前有的学者实验,将年轻人的胸腺T细胞取出冷冻储存起来,过40~50年后,当这个年轻人衰老之后,再将解冻的胸腺T细胞注射进去,这样会恢复其青春的活力,提高免疫力,抵抗老年病,寿命就会延长。另据南堆等人的研究报告,豚鼠与小鼠神经细胞中的脂褐素的蓄积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如对这些动物中的老年个体使用氯酯醌,却可使其神经细胞中的脂褐素明显减少。霍奇斯查尔得等人的研究报告说,给小鼠使用氯酯醌,可使雄性小鼠的平均寿命增加27%,使雌性小鼠的平均寿命约增加5.9%。
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元素与衰老也有着密切关系。如缺钙时,常表现为腰腿疼。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而老年人摄食量减少,且对钙的吸收率降低,因而容易造成缺钙。看来俗话所说的“人老先从腿老”是有道理的。镁及微量元素锌、铜、硒、铬、硅等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中均被列入保护因子。如缺铬可使实验动物血糖、胆固醇水平升高,并产生主动脉斑块及角膜混浊。已经发现动物缺铜与人类的缺血性心脏病有50多种相似之处,如均有高血脂及高尿酸症,动脉纤维化为异常结缔组织,心脏肥大异常心电图以及突然死亡等。此外,硅对维持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硬化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微量元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这种酶存在于心脏、肝脏、肺、胰等重要脏器中,它可以破坏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的过氧化物,保护细胞膜,因而有抗衰老作用。上述微量元素均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而饮食是最主要的途径。其中牛奶富含钙;各种肉类、蛋类含锌、铜、硒、铬等元素较多;谷物、绿色蔬菜中含镁、锰、钼较多。因此,吃的食物越杂,获得健康所需的全面营养的机会就越多,就能有效地抗衰老。
科学家还对限食延寿进行了研究。如马凯伊曾用雄大鼠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限食可以延长哺乳动物的寿命,并在不同种类及品系的动物实验中得以证实,但目前限食延寿的机理尚在研究中。
长期以来,营养学家还对一些食物的抗衰老作用进行了研究。如花生、芝麻、玉米渣、瓜子、豆类,它们富含VE,是抗氧化的一种营养素,常吃可以抗老防老。由于老化时血清白蛋白降低,体内酶的活性也减少,体蛋白以分解为主,合成缓慢,所以老人每天应吃一百克左右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以鱼类为最佳,这是因为鱼内纤维短,好消化,海鱼脂肪中的六烯双碳(DHA)能防止心脑血管病以及血栓形成。酸奶是把乳酸杆菌加入奶中制成的,使奶中乳蛋白形成微细的凝奶,易于消化,并能促进胃壁进行分泌,造成酸性环境,提高钙、铁、锌的吸收,还能增加肠道内有益细菌,抑制腐败菌,减少体内毒素的形成,有抗衰老作用。平时多吃些深绿色的菜,亦有抗衰老作用,这是因为这些蔬菜含β胡萝卜素多,而β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防衰老的营养素,在体内能自身调节。
除食物抗衰老外,亦有不少中药、中成药能够抗衰老。宋代《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四》载一妇女年已72岁,外貌仍十分年轻,其养生妙法就是长期服枸杞,谓此物“以四时持服之,令人与天地齐寿”。“与天地齐寿”等说法是夸张,但枸杞的提取物确有抗脂肪肝、降压和调节血管的作用。现代实验证明,何首乌有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黄精有抗菌、抗霉素及改善糖代谢作用,槐实的扩张血管、降脂和润肠作用也已为实验证明。人参有提高大脑功能和减少疲劳感的作用;黄芪、党参、灵芝、白术等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天冬、麦冬、菟丝子有改善细胞的代谢作用。其他如女贞子、地黄、茯苓、山药、桑椹、菖蒲等,不少都有增强体力、智力的功效。若干补肾药还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中成药里具有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的有:《普济方》里的神仙饵茯苓延年不老方(药有白茯苓1500克,白菊花500克);《千金翼方》里的彭祖延年柏子仁丸(药有柏子仁五合,蛇床子、菟丝子、复盆子各半升,石斛、巴戟天各75克,杜仲、天门冬、远志各90克,天雄30克,续断、桂心各45克,草蒲、泽泻、薯蓣、人参、干地黄、山茱萸各60克,五味子150克,钟乳成炼者90克、肉苁蓉180克);《集验方》里的养血返精丸(药有破故纸炒60克、白茯苓30克、没药15克);《圣济总录》里的补骨脂丸(药有补骨脂150克、白蜜120克、胡桃肉60克)。
以上所说的五个方面,都是实现人类长寿的重要措施,缺一不可,只要能够切实做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能够实现的。我们相信,超过百岁,乃至150岁,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奢望。现在可以肯定,到公元2000年人类社会将真正成为一个老年社会,人类生命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养生源流
养生之道,在我国源远而流长。远古时代,人类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过着衣不蔽体、茹毛饮血的生活,是谈不上养生与长寿的。但火的发现,为人类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因为火的应用,改善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人们吃熟食,不仅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也防止了一些肠道传染病。此外,火的应用,可使人类战胜严寒,温暖人体的肢体关节、胸腹、腰背。除了祛除寒冷之外,我们的祖先还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如灸,熨等,用以治病除疾、养生防病。由此可知,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自从发现并应用了火,人类就开始了养生防病,益寿延年的实践活动。
劳动是人类独有的特点,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如由于“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庄子·盗距》),说明古人筑巢穴,栖木上是为了躲避野兽,以防猛兽的伤害。《易·系辞》又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字,以待风雨……”,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改变居住环境以适应寒暑之变。
我国今存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最早的应推公元前十四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了,在甲骨文上,已有一些生理(如女子乳房胀为“母”字。产妇临产先出水后儿头先露的“流”字等)和疾病(如牙上生洞的“龋”字)的记载,也还有一些关于个人卫生方面的记载,如有表示洗脸的“沐”字,表示洗澡的“浴”字,有关于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已经有了防病保健的思想萌芽。商朝的开国宰相伊尹也颇谙养生之道,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提到伊尹是精于烹调技术的人。在《吕氏春秋·孝行览》中,也记载了他的食养食调之论,说:“时疾时除,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至周代,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除疾病治疗外,对食物营养也十分重视,据《周礼·天官志》记载,当时宫廷中已有专门的营养医生,指导“六饮、六膳、白馐、白酱”等多方面的饮食问题,同时还结合时令,指导安排四季的饮食,管理配膳,提出饮食之宜忌等,可见古代对于食养、食疗极为重视。
早期的养生理论和实践
所谓早期是指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并初步形成大变革时期,从而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在学术界产生的著名学派就有“九流十派”之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不论在养生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儒家养生说。儒家学派的鼻祖孔子,就是我国古代养生大师,且为养生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如孔子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里的“三戒”,即是根据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特点不一样,而提出的具体养生方法。除三戒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理论,如他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意思是只有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另外,孔子对于饮食卫生还提出了某些宜忌问题,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论语·乡党》),从而明确指出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以及变色、变味、腐败变质的食品都不宜食。这些饮食卫生要求,是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重要一环。除孔子外,孟子亦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养生思想,如他非常强调精神调摄,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孟子自己提出:“我四十不动心”,意思是在我四十岁后,要自己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不因情志所动,不为名利所惑,情不动则心安。不但孟子强调寡欲,荀子亦是这样,如《荀子·正名》谓:“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意思是,欲是人生固有的,既不可贪得无厌地纵情任性,又不可去、止,要“从所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满足欲望。
道家养生说。此指春秋战国时的“黄老”或“老庄”学派,至汉始称道家。道家学说虽以老聃、庄周为基,但其形成却在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数千人,以道家居多。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
“虚”为道家养生之第一大要,老子言“虚其心”,庄子言“虚无”,宋子言“虚其欲”。虚为何如此重要呢?宋子曰:“虚者,万物之始也,故虚可以为天下始。”又曰:“虚而无物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虚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育万物,虚为万物之始,始者,物之初也。生之本,本乎自然,善养生者,当从虚中悟出生的道理来。
总之,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生,希望能够“长生久视”。“寿敝天地”。所有这些思想,促进了他们对生命来源的探索和卫生保健的讲求。
先秦杂家养生思想。(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就养生思想而论,它是先秦诸子著作中,内容最丰富的。书中主张趋利避害,顺应自然。《吕氏春秋·尽数》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何为害?五味太过,五者充形则生害,此其一,乃饮食为害,七情太胜,过胜则伤神,乃情志为害,此其二;六淫太过,太过则伤精,乃六淫为害,此其三。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无过。自然神安而形壮,年寿很长。”此外,《吕氏春秋》还提倡动形以达郁,即认为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若郁而不畅达,则百病由之而生,如《吕氏春秋·尽数》里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从而明确指出“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管子养生思想。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如他所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其曰:“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此即为节欲存精。   《黄帝内经》养生观。《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它的问世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学原则和方法,如调和气血,法于阴阳,形神兼养,起居有常,谨和五味等等。
第二,对生命的起源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唯物的,是符合实际的。如原文提出:“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等。此外,《内经》还对生命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
第三,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强调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内经》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我国防病与养生的先河。
第四,重视对衰老的探索。在《内经》中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原因,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延缓衰老的措施,初步建立了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第五,明确提出治未病,把预防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由上可知,《黄帝内经》对养生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可以说,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和《内经》分不开的。
汉代的一些医学家。思想家对《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作了某些补充和发挥。
王充提出了人之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的观点,如他在其代表作《论衡》中,论及生死寿夭,延年之道者近二十篇。他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从而明确指出了先天禀赋强者寿,先天禀赋弱者寿短的观点。
华佗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医家,也是杰出的养生家,据《后汉书》记载,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首先,华伦积极推行吕不韦的运动延年说,如他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合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方伎传》)。其次,他继承《庄子》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法则,在实践中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法,这种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锻炼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对后世保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的弟子吴普施行五禽戏法,至“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医圣张仲景亦非常重视养生,他曾批评那些不注意养生的人说:“怪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还特别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如他在《金匾要略》里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同时还明确指出:饮食之冷热,五味之调和,以适宜为度,方可起到养生的作用,反之,于身体有害。
《神农本草经》是一部成书于东汉时代的中药专著,此书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类。其中上品药物为补养类,计一百二十多种,多具有补益强身、抗老防衰之功效,提倡以药物增强身体健康,如人参、黄芪、茯苓、地黄、杜仲。枸杞等,均为强身益寿之品,后世医家据此而创制了不少抗老防衰的方药。
在秦汉时期,由于秦始皇、汉武帝,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求者,所以社会上出现了一批自称持有长生术的方士和得道的神仙,道家也得到很大发展。于是乎,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之类的养生书充斥天下。还有不少的道家提倡迷信、妄图炼制金丹以求长生不老。如在公元前219年,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出海找长生不老药,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自然,鼓吹和信奉炼丹、服石可使人不老不死者,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误服者多中毒暴死。故自汉以后,许多医家都指出乱服丹石之害。但也应看到,当时统治者的谋求长生,客观上促进了方士对炼丹、服石、导引等养生方法的探索。东汉时期的魏伯阳,即总结了前人经验,著成《周易参同契》三卷,阐述了炼丹的理论和气功的理论和方法。所述炼丹之术,在化学史上有重要贡献,对气功的论述,至今仍有研究和参考价值。
1973~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的墓葬中发现一些养生的资料,如彩绘的导引图,《养生方》、《却谷食气》、《十问》等,这批古书据学者考证,多数是战国中后期至秦初时期写成的。《导引图》主要介绍了44幅导引身姿,包括呼吸运动,徒手运动和一些利用器械的运动;《养生方》是一部以养生为主的方书;《却谷食气》、《十问》也介绍了一些养生理论和技艺。
养生学的发展和充实
此指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这段历史时期。东汉时期传入的佛教与在秦汉时代就盛行的道教,在这个时期极为盛行。一些著名的医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就是道家。魏晋时期,统治者把道家学说作为统治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从而使老子养生之说也得到了一定的继承和发展。自隋王通提出儒佛道“三教归一”的纲领后,唐代的统治阶级就把儒、佛、道三教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儒、佛、道三家著作中的养生内容,被当时的医家和方士所继承,并巧妙地加以融合、发挥,从而使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充实。
葛洪养生说。葛洪是东晋著名医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其一生主要是在炼丹及从事医药的实践中度过的,著《抱朴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养生学家。他首先从预防为主的思想出发,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长寿。葛氏非常重视节嗜欲、保性命的养生法则,他说:“且夫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修养之道徒设耳”。至于养生功法,他认为以轻便易行、有益身心为原则,不必拘于时辰、名物、身姿,“或屈伸、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但觉身体有不利则行之”。此外,葛氏还继承秦汉诸家的养生学思想,强调精气对养生防衰的重要作用,提出“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气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从上可知,葛洪虽以炼丹著称于世,然其养生思想非止一端,为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陶弘景的养生说。精于医学,通晓佛、道,“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精研,便有养生之志”(《梁书·处士传》),后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养生学家。他辑录了“上自神农以来,下及魏晋之际,但益于养生者”,撰写了一部《养性延命录》,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在养生理论和方法上,都比前代有所发展。由于养生得法,终年81岁。《养性延命录》的主要养生观点如下:
首先他继承了《黄帝内经》里“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认为天地自然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指出人体“载形魄于天地,资生长于食息”,并引用《妙真经》等书的论述,精辟地阐明了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养生的理论认识。例如,《养性延命录·教诫篇》里说:“仙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个口号使人们认识到养生过程中努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完全可以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他还认为,人体生命的基本要素是形和神,“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他把调神、养形作为养生的“都领大归”,这与《黄帝内经》中关于“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养生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次,他收录了梁代以前各类书籍所载的养生法则和养生学家的方术,可概括为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节制饮食、适当劳动、节欲保精、服气导引等六个方面。尤其是在气功导引方面,陶氏集合了古代练气功诸家的大成,提出一整套的方法,如书中记载:“常每旦啄齿三十六通,能至三百弥佳,令人齿坚不痛。次则以舌搅漱口中津液,满口咽之,三过之。次摩指少阳,令热以熨目,满二七止,令人目明。每旦初起以两手叉两耳极上下热挼之二七止,令人耳不聋。次又引两鬓发举之一七,则总取发,两手向上级势抬头一七,令人气血通,头不迫。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以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这个周身按摩的方法为后世医家所接受,因而流传下来,直到清代,甚至20世纪初期的一些养生书籍中都记载着这个方法,可见影响之大。总之,《养生延命录》对于推动养生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佛家养生思想的渗入。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始入中国,明帝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法兴而僧徒渐盛,至东晋南北朝,佛和道则成为当时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佛学的传入,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佛学本身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彻悟成佛”,然而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进行修炼,所以佛学中也含有与佛教教义结合在一起的有关养生健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如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有强健身体、却病延年作用的。又如达摩《易筋经》原为佛门养生健身功法,后成为中医养生学中的健身术之一。此外,佛学讲究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因而十分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其寺院地址的选择多为环山傍水,山清水秀之处,既是佛教修行之处,又是养性怡人之环境。还有,佛家的不少戒律,是对酒、色、食、财等诸方面欲念的节制和约束,以使人专心修禅,这种思想融入养生学后,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养生学“固精”、“节欲”、“养神”的内容。
唐代名医孙思邈养生说。孙思邈,陕西耀县人,集前代医、道、佛、儒各家养生之说,加上自己数十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养生专论,内容丰富,功法众多,在我国养生学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突出贡献如下:
第一,认为人之能否延年益寿,与能否有效地预防疾病、推迟衰老有密切关系,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
第二,奠定了我国食疗食养学的基础。如他明确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急之道,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益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病者,可谓良工。”可见,孙氏认为饮食是防治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他在《千金要方》中,列食养、食疗食物154种,分为谷米、蔬菜、果实、鸟兽四类,其中大部分是日常食品,并论述其性味、功效,以供人们酌情选用。该书又列“补益”专项,对病后虚弱、年老体弱者,提供了不少有益方剂。
第三,强调性的卫生。他认为既要适当节制,又勿强忍硬抑,如他在《千金要方·房中补益》里说:“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为了防止性生活不当引起或诱发某些疾病,还明确指出:“男女热病未差,女子月血、新产者,皆不可合阴阳”(《千金翼方、养性禁忌》)。
第四,重视妇幼保健。他破历代医书之惯例,在《千金要方》一书中,首例妇科三卷,次列儿科二卷,除疾病治疗外,对妇幼保健的论述甚详,称得上是世界上从社会角度强调妇幼保健的第一人。
第五,融道、佛、儒、医于一体,收集、整理、推广养生功法。孙思邈认为导引、吐纳、按摩等并非少数隐士、佛、道所行的神秘之法,一般人均可进行。他说:“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健康便为常然。”
从上可以看出,孙思邈不愧是个养生大家,其主要著作《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几乎概括了过去与当时的主要养生论述,同时还引进了国外的养生资料,因而成为研究宋代以前的有关养生方面的重要著作,是我国养生发展史上有价值的医学文献。
至今尚存的养生学专著,以这一时期为最早,有晋许逊《灵剑子》,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隋巢元方《巢源补养宣导法》,唐王煮《外台辑养生导引法》等,共十一种。其书佚存目者,尚有张湛《养生集要》、王仲丘《养生纂录》、高福《摄生录》、郭雯《摄生经》、斐煜《延寿赤书》。郑景岫《四时养生论》、穆殷《四气摄生论》等七种。
养生学理论和方法的完善
此指宋元明清这段历史时期,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和后期。
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圣济总录》,共二百卷,二百多万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及养生、杂治等66门,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前数卷大量论述了当时流行的“运气”学说,而且对养生保健的一些方法作了相当详尽的介绍,可见,当时十分肯定这些方法的效果,并倡导这些保健方法的运用。此外,宋庭编纂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里亦有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并且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记述了各种药酒、药粥等。针灸学在宋元时期有了很大发展,除了不少针灸专著出版外,又出现了子午流注针法,主张依据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穴位,达到治疗保健目的。在宋代整理的道家著作《正统道藏》里,记述了很多导引、气功、按摩等方法,对于防病保健亦有重要意义。
养生学除在上述领域得到很大发展外,尤其可喜的是老年医学在这个时期有了很大的充实和发展。两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出现了流派争鸣,产生了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他们分别采用泻火、攻邪、补土、滋阴等法防治疾病,这给中医老年病的防治开创了新的领域,同时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里,先后产生了陈直、邹铉、邱处机、王珪等著名的养生学家,并有陈直《养老寿亲书》、邱处机《摄生消息论》、王珪《泰定养生主论》等养生专著问世,使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日趋完备。
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他在《原道论》中,强调气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原文曰:“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本也。”对于养气方法,他认为当从调气、守气、交气三方面着手。
李东垣继承刘完素对气的重视,进一步发挥道:“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他认为人体之气主要来源于脾胃,所以在论养生时,特别提出“脾胃将理法”。其调养脾胃的方法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调节饮食护养脾胃,他认为“饮食不节,,是酿成内伤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调节情志保护脾胃,如他说:“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之气”,说明精神情志密切关系着生理变化,尤其是脾胃功能;三是防病治病顾护脾胃。
朱丹溪则强调阴精对人体的作用,因而在治病与养生上,都以滋阴为主。如他认为,人随着年龄增大,其阴更衰,故老年病,更多由阴虚造成。出于对阴精的重视,朱氏非常强调节欲,主张晚婚,著有《色欲箴》。此外,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专有一节叫“养老论”,其中叙述了年老时出现的症状与保养方法,朱丹溪根据他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与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提出老人具有脾胃虚弱与阴虚火旺的特点,因此,在养生方面,主张既要注意节制饮食,又要避免摄入燥热动火的药物或食物。
张子和的养生要点在于主张祛邪扶正,认为邪去则正气自安,反对唯人参、黄芪“为补”的狭隘观点,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医疗和保健风格。他还提出“养生当用食补,治病当用药攻”的主张,其养生保健思想的核心是“君子贵流不贵滞”。在防病保健中,还特别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和机体与情志的整体观,从而丰富了中医学中有关心身医学、医学社会学的内容。
这个时期除金元四大家对养生学的贡献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老年医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宋代陈直撰《养老寿亲书》,元代邹铉在此书的基础上续增三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这是在祖国医学遗产中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老年医学专书。其内容颇为详尽,自老人应当如何保养、饮食调治、服用哪些药物,直到如何照顾老人,几乎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后来,明代出现另一本老年医学专著《遵生八笺》,其中四时调摄所用的药物,多由《寿亲养老新书》转录,可见此书在中医养生文献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元代范阳郡张壬宏,依陈氏之书所言以奉母,其母寿高八旬。书中主要养生思想可归纳如下:
第一,主张饮食调养。他说:“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不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则疾患”,意思是对于五脏虚弱,真元之气已经损伤的老人,要完全依赖饮食来补充气血,若饮食不能很好调理,就会引起疾病。对于已经发生了疾病的老人,应当首先采取饮食治疗,因为这样不致伤害老人脏腑。只有在饮食治疗无效的时候,才开始使用药物。此外,书中还提出了对于老人饮食的具体要求,即“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
第二,重视精神养生。《寿亲养老新书》里记载了这样一首诗:“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说明陈氏、邹氏是非常重视精神调养的,他们还针对老年生理、心理,具体例举七条养老防病的方法,其云:“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真道。”
第三,提倡顺时养老。陈氏在《四时摄养篇》里提出“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当夏之时,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当冬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的观点,认为如此则既不使当旺之气过于亢盛,又不使所克之气有所伤伐。
第四,注意医药扶持。《寿亲养老新书》提出: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峻补猛泻,这些服药原则,即使在现在,也是很适用的,因为此是根据老人的生理特点提出的。由于老人气血已衰,精神减耗,所以不能像对待年轻人那样,既用汤药,又行针灸,欲速则不达,反会危及生命。
第五,强调起居护理。对老人起居,书中要求“竭力将护,以免非横之虞”,原因是老年之人、体力衰弱,动作多有不便。具体护理方法是:床的三面要设屏风,以防风冷,因为老人抵抗力弱,易于感冒。老人行动不便,因而床榻要比一般的低三分之一,以便于上下床。老人的坐椅也要低些,双足能够接触地面,左右设置栏杆,前面放个茶几,以免老人从椅子上摔下来。老人衣服不宜宽长,长则走路时易拌跤,宽则衣服不着身,不能保暖,故须窄衣贴身,这样体温不致散失,自然气血流通,四肢和畅。总之,要时时处处为老人提供便利条件,细心护养。
仅从上面所论即可知,《养老寿亲书》的确是一部值得发掘、整理、研究的老年病防治学专书,其所述的各个方面,至今用于防治老年病,仍有实际意义。
这个时期除老年医学得到大力发展外,中医饮食保健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标志之一是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问世。此书为我国古代营养学专著之一,是保存到现在比较完整的营养专著。本书共三卷,内容丰富,有文有图。本书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书中非常讲究配膳,记载了各种汤、羹、浆、膏、煎、油、茶,以及各种烧饼、包子、馒头、粥、面等膳食的制作及其作用,尤其是在第二卷“诸般汤煎”、“食疗诸病”中,有不少具有实际意义,且易实行的,如木瓜煎、荔枝膏、枸杞茶、桃煎等。此外,书中还阐述了若干关于“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饮酒避忌”、“乳母食忌”、“四时所宜”等问题,内有不少是值得重视的。
宋元时期除上述著名养生家及其代表作外,还有不少值得一提的养生专著,著名的有:周守忠的《养生类纂》、《养生月览》,蒲虔贯的《保生要录》,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书》,王珪的《泰定养生主论》,姚称的《摄生月令》,刘诃的《混俗颐生录》,愚谷老人的《延寿第一伸言》,姜悦的《养生月录》,韦行规的《保生月录》,矍祐的《居家宜忌》和《四时宜忌》等。以上诸书均为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另外,有些文人学士对中医养生学也很重视,如苏轼的《问养生》、《养生说》,陆游的《养生诗》等。张鉴著的《赏心乐事》一书,提出将一年中十二月的气候变化与自然风景相结合,培养老年情趣,旨在“四气调神”、“风景与人为一”,用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性情。这种利用自然环境,导引精神怡悦来养浩然正气,祛病延年的方法,适宜老年人安排生活,其在防治学上的贡献,不应忽视。
明清时期是指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至清代鸦片战争时止,这段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医学领域里的百家争鸣,大大促进了对老年病防治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并使养生学得到更大范围的发展,其突出的标志是:从明代到新中国建立前夕的580多年中所出版和刊行的养生类著作比明清以前2200多年间所发行的总量还要多。这一时期里,先后产生了张景岳、高濂、曹庭栋等著名养生学家,并有李中梓《寿世青编》、万全《养生四要》、高濂《遵生八笺》、冷谦《修龄要旨》、袁竞《摄生三要》、胡文焕《寿养丛书》、曹庭栋《老老恒言》等养生专著问世,从而使养生学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备。
养生要重“命门”。其代表人物是赵献可、张景岳,他们极力反对刘完素、张子和等以寒凉药物攻伐肾阳,主张用温补药物峻补真火,如赵献可说:“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得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此即主张养生及治病,均以保养真火为要。张景岳认为阴与阳这一对立统一体中,阳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他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而阳气之根在命门,命门主乎两肾,所以养阳必须养命门(肾)。他说:“命门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在此思想指导下,张景岳特别注重用温补真元的方法防治疾病,这对改变当时那种滥用寒凉、败胃伤阳、致成时弊的情况,是有重要意义的。除此贡献外,张景岳还非常强调治形。治形之说,虽早已有之,但著专论,则首推张景岳。他认为,养生必须养形,因为形乃神明之宅,养形则可安神,神安则身自健,故他在《治形论》里指出:“善养生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明确指出了养生与治病,都必须重视养形的主张。张景岳以前的养生家多重养神,从未响亮地提出“养形”。另外,张氏还特别重视中年养生,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这种强调中年调养,求复振兴的思想,对于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调养五脏的法则,是李中梓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从调神、节食、保精等方面著养心说、养肝说、养肺说、养肾说,从而为五脏调养法的完善作出了贡献,高濂则从气功调养方面提出了养心坐功法、养肝坐功法、养脾坐功法、养肺坐功法、养肾坐功法,也极大地丰富了调养五脏的学说。但以上各家对以养何脏为主,认识颇异。如李中梓力倡以调养脾肾为中心的五脏调养法,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分水火论治,后天则分饮食,劳倦论治;汪绮石主张肺肾脾三脏俱重;而郑官应则认为养心脾为要。
运用药物养生在这个时期有了很大发展;如在万密斋的《养生四要》中就提出了中和既济的制方原则,原文曰:“无阳则阴无以长,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互用,如五色成文而不乱,五味相济而得和也。凡养生却邪之剂,必热无偏热,寒无偏寒;温无聚温,温多成热,凉无聚凉,凉多成寒,阴则奇之,阳则偶之,得其中和,此制方之大旨也。”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的养神益身学说有了新的开拓。如认为保养之法虽可数以万计,但养神为首,并重申前人。“ 大怖生狂,大恐伤肾,临危冒险则魂飞,戏狂禽异兽则神恐”及“好憎者使人心弗疾去,其志气日耗,所以不能终其寿”等论点,突出过激情绪的重大危害。认为“笑”与“让”(谦让)是对心身健康有益的良好情绪;而“恼”与“斗”则是不良刺激,对形神健康有损伤作用。故歌曰:“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这与现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同出一理。这段时期,还特别重视精神情绪在治疗中的作用,所以说:“能守戒忌,则功过于药之半矣”。为此,清代画家高桐轩提出以耕耘、把帚、教子、知足、安居、畅谈、漫步、沐浴、高卧、曝背等作为养生“十乐”。
这一时期关于饮食调养的论述也极为丰富,尤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它对中医营养学的发展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这首先表现在,他提供了有关饮食营养的丰富资料,仅谷、菜、果三部就有300余种,虫、介、禽、兽有400余种。其次,是在《本草纲目》中保存了不少食疗佚文,如孟诜的《食疗本草》等。其三,收载了很多食疗方法,故凡整理研究中医营养学,必读《本草纲目》。   重视动静结合。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先秦已初步奠立,到了明清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指出:“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明确提出静养精神,动养形体的辩证关系。清代大养生家曹庭栋虽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但他却很重视动以养生的重要作用。如他在《老老恒言·导引》里指出:“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婆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并创“卧功、坐功、立功三项”,以供老年锻炼之用。方开进一步指出动静必须适宜,切忌过动或过静,如他说:“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
重视老年养生。这是明清时期养生保健的又一大特点。明代嘉靖皇帝晚年追求长生之举,客观上对社会上重视老年人颐养保健,起了促进作用。清代一些皇帝多次举行“千叟宴”和敬老活动,且赴宴的老人均可获得皇帝的恩赐和赏金,凡受到恩赐的老年人都注于史册。曹庭栋根据自己的长寿经验;并参阅三百余家有关养生的著作,针对老人的特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具体而实用,继承和发扬了中医养生学,为中医老年病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里,记载了三百多例中老年病治验,对其病机提出中年以“阳明脉衰”为主,六十岁以上老人则以“肾虚”为主,并提出“久病入络”的精辟论点,为治疗老年病开拓了活血化淤的新途径。龚廷贤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寿的秘方,并把重要者编成口诀,故流传较广,他还写了《衰老论》,对变老的原因作了专题研究。徐灵胎在寿命长短的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论点,认为在受生之时已有定分,这个定分就是“元气”,因此寿命的长短决定了元气的盛衰存亡,所以强调“谨护元气”,这既是人们的养生之道,又是医者的用药之道。
明清时期比较出名的养生专著还有息斋居士的《摄生要语》、袁黄的《摄生三要》,胡文焕的《寿养丛书》、河滨丈人的《摄生要义》、陈继儒的《食色绅言》及《男女绅言》、冯曦的《颐养诠要》、尤乘的《寿世青编》、黄克楣的《寿身小补》。以上这些养生著作都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养生学的进一步完备作出了贡献。
近代养生学的发展受挫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清代腐朽的封建主义的统治,再加上后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又哪里谈得上养生呢?养生学的发展也几乎停止不前,甚至几乎到了夭折的境地。不但养生著作很少,理论和方法亦无任何进展。能够值得一提的养生著作仅有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席裕康的《内外功图说辑要》、任廷芳的《延寿新书》、胡宣明的《摄生论》、沈宗元的《中国养生说集览》等。
养生保健进入新阶段
新中国诞生后,在毛泽东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指示指引下,养生保健也得到不断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防保健成效卓著。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医药,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开展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广泛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并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治传染病工作。短期内消灭了鼠疫、霍乱、天花、黑热病等急性传染病,其他如疟疾、麻疹、猩红热、白喉、脊髓灰质炎、流脑、痢疾、血丝虫病、血吸虫病等多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也得到较好的控制和防治,发病率显著下降,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第二,老年保健的研究蓬勃发展。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开展了对老年病学的研究,之后成立了老年病研究室。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又相继成立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及很多老年保健委员会等组织机构。1988年以来,先后召开过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脾胃病、心系病、肾虚证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心血管病、第三届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在老年医学教育方面,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老年医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在老年保健的科研方面,我国各地探索衰老与长寿的奥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老年病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各方面的工作都不断取得新进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衰老学说和延年益寿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反映了衰老本质的部分真理。
第三,高度重视妇幼卫生。新中国成立后,妇幼保健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1982年底,全国已恢复建立了851个妇幼保健机构,全国平均每县有一个妇幼保健机构,其专业人员已发展到6万多人。据典型调查,婴儿死亡率在城市已下降到12‰左右,在农村,条件和工作较好的地区下降到25‰左右。较之解放前的200‰下降是明显的。目前,妇幼保健工作正向提高产科质量、开展围产期保健、提高胎儿质量、确保母子健康方面发展。
第四,养生专著大量问世,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大大加强。几十年来,大量重印或核勘注释出版了近代一些养生名著,包括一些道、儒、佛、武等家的有关养生著作。在整理古代文献,总结临床经险,结合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古以来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从而先后编著出版了多种专著和科普著作,并且翻译了不少国外有关养生保健的书刊。这些都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传统养生学的内容,使其正向古代和现代相结合、西医和中医相结合、内容全面的现代养生保健学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且希望长寿,这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相信,大量的养生学著作问世,一定有助于推动我国预防保健事业的发展,并且大大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养生原则
所谓养生原则,就是在养生活动中必须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则。主要的养生原则有: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葆阴精、重养神、顺天时、调气机。现分别论述如下。
调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陈者,列也。这里可引申为等比、相等的意思。陈阴阳,即使阴阳相等,各无偏胜。这里所说的阴阳相等,各无偏胜,亦即阴阳调和之意。而阴阳调和,即可达到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顺从。这样,内外就能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正气运行如常。由此看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协调是多么重要。人体阴阳二气处在平衡协调状态,不仅可使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保持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协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因而疾病的治疗,就必须从阴阳变化这个根本上认识和处理。这里的本,即根本,就是指阴阳。因为疾病的发生,不外乎阴阳的失调,所以治疗疾病,就必须探求病变的根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夫人一身,不外阴阳气血,与流通焉耳。如阴阳得其平,则疾不生。”这里的疾不生,是指不生病,而人体不病的关键又在于“阴阳得其平”,平,即阴阳平和,不偏胜不偏衰。《国医指南·阴阳之义》也指出:“凡人乃阴精阳气合而成之者也。病之起也,亦不外乎阴阳二字,和则生,不和则病。”这段原文更进一步说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阴阳失去相对动态平衡的结果。阴阳失调所导致的偏盛偏衰,是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众所周知,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它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所谓“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所以,作为一个中医医生,关键是要掌握辨证论治。
中医学有多种辨证方法,如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等,但无论哪种辨证方法,都要用阴阳加以概括和分析,临床最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而阴阳又是八纲之总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意思是对于一个善于诊治疾病的医生,它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四诊的方法辨别证候的属阴、属阳。对于养生者来说,就是要经常检查自己体内有无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一旦发现,就要立即采取措施,以使阴阳“以平为期”,正如恩格斯所说:“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养生法则,无论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的调摄,还是自我保健或药物的使用,都离不开阴阳协调平衡、以平为期的宗旨。
和脏腑
和,调和,协调之意;和脏腑,是指使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相对稳定和协调。由于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是脏腑功能的综合反映,所以,养生首先要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又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
祖国医学认为,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这里的十二官,即是指人体五脏六腑,另加心包络。不得相失,即是指各脏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以此养生则寿,是说若人体十二脏腑在心的统率下,彼此相互配合使用;就能寿命久长。可见,养生必须保持人体所有的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尤其是心肝脾肺肾五脏。保持人体脏腑功能健全的方法很多,但主要的是以下三条:
一是保持五脏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但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肝者……通于春气;肾者……通于冬气;脾……通于土气。”这里的土气,是指长夏之气。从原文可以看出,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与自然界的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相应,人体五脏只有适应了五季的气候变化,才能“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得道,是说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这样才能不发生疾病。否则,“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截,肾气独沉。”由此看来,保持五脏功能正常,必须要使内在的脏气活动与外在环境取得统一协调,而适应外在环境的具体方法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二是要使五脏藏,要使六腑泻。
《素问·五脏别论》里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这里的满,是形容五脏藏精气的状态,五脏精气应当丰满充盛,才能游溢于中,供养人体,从而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不满而虚,就是五脏功能衰退的病理表现。这里的“实而不满”是指水谷而言,是形容六腑转输水谷的状态。人体的五脏六腑只有藏、泻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是要及时运用中医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的规律纠正脏腑的偏盛偏衰。
所谓五行学说,起初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后来人们把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并认为这五种物质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称之为“五行”。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火有温煦的作用,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由于五行学说主要以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在医学领域里,即能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本)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关系。
由上可知,五脏之间均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这四个方面,从这四个方面来说明一个脏与其他四个脏的关系。兹以肝为例,生我者为肾(水生木),我生者为心(木生火),克我者为肺(金克木),我克者为脾(木克土)。根据这种理论,在养生中就能及时纠正五脏之间的偏盛偏衰。这里还以肝脏为例说明之:春天时肝气偏旺,往往会克制脾土,发生食欲不振、腹胀等,那么在饮食上就要“补甘减酸”。补甘,就是要多吃点甜味的东西,以补益脾气;减酸,就是要少吃些酸味的食品,因为酸入肝,会使本来偏亢的肝气过亢。这也就是《难经·七十六难》所指出的“欠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用五行学说的术语来说,亦即“扶土抑木”。这个例子讲的是怎样用五行学说的理论纠正肝脏的偏亢。若五脏之中有一脏偏衰时,如肺脏虚,常表现为短气、面色(白光)白。自汗出、声低息微、脉虚弱,就可采用“培土生金”法,即健脾益气。因为肺中所需的津气,要依靠脾运化水谷精微来供应。
总之,在养生中要经常注意维持五脏之间的功能正常,若发生了偏盛偏衰,要及时注意加以纠正。
通经络
所谓通经络,就是指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如《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的不可不通,即是再三强调人体之经脉必须畅通,原因是经脉“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看“决生死”。就是说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些原文都非常清楚他说明了经络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若没有经络的这种沟通和联系,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又靠什么濡养呢?人体气血,贵乎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严重者导致死亡。
再看“处百病”。这里是说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医学家喻嘉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灵枢·九针十二原》里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上述原文都高度概括地说明了疾病的治疗,病体的康复,都必须从经络入手。众所周知,疼痛是人们患病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中医认为是“疼则不通,不通则疼”。只有经脉畅通,才能运行气血;只有气血周流,病人才能得到治疗与康复。
再谈“调虚实”,调是调整,虚实是指证候,不是虚证,就是实证,人们患病后常常用虚实来概括说明证候的性质。中医学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证,即是病邪盛而正气未虚,正邪斗争激烈所表现的证候;虚证,即是正气虚衰,机能减退,抵抗力低下所表现的证候。《灵枢·刺节真邪篇》里说“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有余是指实证,不足是指虚证。对实证要用泻法,如胃痉挛的,针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胃弛缓;对虚证要用补法,如胃弛缓的,针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其收缩加强。当然,由于虚实证不同,尽管都针刺足三里穴,但采用手法不一样,一个用泻法,而另一个用补法。这个例子说明,经络有调整虚实的功能。
总之,保持经络的畅通是非常必要的,此是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要时时处处使自己的经络之气畅通,具体地说,以下方法有畅通经脉的作用:
一是要运动。因为“动形以达郁”,“动则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动,气血才能周流全身。
二是常练气功。因为气功锻炼有素者常可体会到真气循经络运行,就是通过内景感到自身经络的存在。气功中的“周天运转法”、“升降开阖法”就是能使经络之气正常地循经络运行的重要功法。
三是要常吃一些能够理气活血的药物和食物,如陈皮、木香、砂仁、四磨汤、越鞠丸、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油菜、黑大豆、慈姑等。
四是要心情愉快。因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不管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想得开,人们常说的“气死周瑜”不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吗?
葆阴精
大医学家张景岳曾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主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这里的皆本乎精,一语道破了葆阴精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无可辩驳地说明了养生一定要注意葆阴精。
俗话说,人身三宝精气神。但在精气神三者之间,精是生命的基础,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若精亏则体弱神衰,脏机能失调,百邪易侵。
精,即阴精,包括脏腑之精在内。传说中的长寿者彭祖是重视葆精的,他曾提出过“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的主张,《管子》则明确提出了存精以养生的主张,认为精存则外安内固,泉源不竭,长生久视。《吕氏春秋》有“情欲”专篇,论述了情欲当节、过之伤人的道理,主张对精要“知早涩”,认为“知早涩则精不竭”,阐明了欲当存、精宜固的重要性。《黄帝内经》则明确指出,精是生命的基础,人体寿夭的关键,人“半百而衰”是由于不知保持精的盈满,汉代名医张仲景亦重视养生防病,他在经典著作《金匮要略》里曾提出“房室勿令竭乏”,并把此作为致病因素之一,体现了他重视保养阴精的思想。元代朱丹溪更是重视阴精,他创“阳有余阴不足论”,著“色欲箴”,其要旨是言肾中阴精难成易亏,而肝肾相火容易妄动,因此主张收心养心以抑制相火,节房事远帷幕以保护阴精。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都是非常重视保养人体阴精的,足以证明,养生必须重视养阴精,这是养生的一条基本的原则。至于具体的保养阴精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将会在以后的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中涉及。
重养神
在谈到养生为什么必须养神时,《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之”。由此看来,神气对于生命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在生命过程中,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神来健身防病,抗衰延年,从而形成了养生学中的静神学派。可见,养生一定要养神,这又是养生活动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养神的方法很多,但以清静为主。老子《道德经》说:“清静为天下正”,人体之神亦不例外,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素问·痹论》亦有同样认识,原文提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明身心的清静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而身心的躁动则会导致神气的外弛甚至消亡。故嵇康《养生论》又说:“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指出了神躁不静的极端危害性。所谓清静养神,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减少名利和物质欲望。老子提出“少私寡欲”,《黄帝内经》主张“志闲而少欲”,照此而做,减少了私心,降低了嗜欲,就会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保持身体的健康。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静神”的新含义,他在《老老恒言·燕居》中说:“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同时还指出:“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曹氏所提出的“静神”实指精神专一,摈除杂念及神用不过。由上可知,古代养生家的所谓静神,主要是指神静不用,神用不过,神用专一等内容,从而脱胎于道家又高于道家了。
顺天时
这是在祖国医学“天人相应”思想指引下提出的一条重要养生原则。所谓顺天时,就是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之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反常的变化,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即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不仅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而且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这种把人体生理现象、精神活动与自然、社会结合起来考察人类生命规律的观点,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所特有的“天人相应”的思想,也就是宇宙万物一体的观念。从文字记载考证,最初人们的这种认识还是比较朦胧的,如《管子》书中这样写道:“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这里从天人关系中提出两者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到了西汉初年,《淮南子》用人同天相比,发现一些类似之处,说:“头之圆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五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这种简单的类比,自然没有多少科学价值,但它试图说明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两者有一定关系,从这一点来说,则有某些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黄帝内经》的问世,科学地奠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素间·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素间·生气通天论》里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这些论述非常清楚地阐明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它们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从而明确地指出了宇宙的整体关系。
大家知道,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既各有其特点,又是互为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充分表现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连续性方面,春天到来,气候温暖,草木萌发,东风解冻,蛰藏之生物又开始活动起来,整个自然界充满一片新生气象。到了夏季,气候炎热,一切植物长得十分茂盛,各种生物活动更加活跃,整个自然界显现蓬蓬勃勃景象。秋天来了,气候开始凉爽,果实成熟,草木凋落,生物活动逐渐减少,整个自然界呈现一片清肃收敛景象。冬季一到,气候变得寒冷,植物枯萎。泉水冰冻,许多小生物都蛰藏而停止活动,整个大地好像封藏起来一样。似这春温而生,夏热而长,秋凉而收,冬寒而藏,虽然四季有各自的特点,但实质上却又是不可截然划分的整体。因为有了春温而生,才可能有夏热之长,秋凉之收,冬寒之藏。可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是有连续性的,每个季节总是在前一个季节的基础之上发生发展起来的。没有温热,也就无所谓寒冷,没有生长,也就无所谓收藏,这里我们仅以气候为例说明宇宙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万物之间彼此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万物从天地自然而生,最后又归于自然,反复循环,无有终时,这是宇宙万物的固有规律性。
人处于天地之间,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和自然界具有息息相通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是受大地之间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唐代医家王冰称:“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这里的谨奉天时,就是指人们必须要顺应四时。顺应四时,不仅养生者宜遵循,即使是对于康复医疗来说,亦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这是因为要达到身体的健康,必然要使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相统一,只有内外环境平衡协调,才能保持生理活动正常。那么,又怎样顺应四时呢?
一是要适应自然,避免外邪。
所谓适应自然,即是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所谓避免外邪,即《黄帝内经》所说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吕氏春秋·尽数》中说:“毕数之务,在乎去害。……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久雨)、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自然界的四时六气是人类生、长、衰、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要经常保养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抵御外邪,保持或恢复健康。古人根据四时六气,对养生康复提出“七防”,即“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
二是要利用自然,促进健康。
《灵枢·玉版》中指出:“人者,天地之镇也。”万物之中,只有人类能够征服自然,因为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能够掌握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更加适合于生存,促进健康,古代的一些著名养生家就很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和改造。孙思邈在年老时就选择在山清水秀的环境造屋植木种花修池,独自在那里养老。曹慈山也“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至九十余终”。他在《老老恒言》中就提倡“院中植花木数十本,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拂尘涤砚,……插瓶花,上帘钩”;并要求“事事不妨亲身之”,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锻炼了身心。此外,还可在空气新鲜、纯洁的溪流和瀑布附近进行空气浴;利用山地。海滨美好环境进行气候康复;或者用温泉疗法冷水浴。日光浴、森林浴等等。这些都是利用大自然,使人与大自然协调一致,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环境,气候条件,为恢复和增强人体健康服务。
调气机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论点。这里的气是指气机而言,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和气机运行紊乱有关。
升降出入是气在人体运动的主要形式,其病变直接关系着人体的盛衰寿夭。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指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李东垣则提出,升降出入必须平衡调和而无偏盛偏衰,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他在《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里说:“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常欲四时匀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伤脾,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不降亦病焉。”因此,他主张调节气机升降,维持其正常功能,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肺之肃降,肝之升发,脾之升清,胃之降浊,心火之下降,肾水之上升,肺之主呼气,肾之主纳气,都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关系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活动,所以升降失常就会波及脏腑经络、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多种病理变化。如肺主肃降,以下行为顺,若逆而上走,则发为喘咳;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但若过亢,升发有余,则将上逆而出现面红目赤、性情急躁、眩晕、头痛甚至昏厥等症;胃主降浊,亦以下行为顺,若失其和降而上逆,则致暖气、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脾主升清,能转输布散水谷精微,若清气不能升,脑海失养则致头晕目眩;运化失职,则致便溏腹泻,甚至中气下陷,则致腹部坠胀。便意频数。脱肛或子宫下垂等;心阳不能下交于肾,肾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则表现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腰膝酸软、遗精、潮热盗汗等症;肾主纳气,若肾虚不能摄纳,则致呼多吸少、喘促短气、声低气怯,动则尤甚。综上所述,气机的病变关系到全身的病变,要保养好生命,必须注意观察气在体内的运行是否正常,当升则升,当降则降,要出则出,要进则进,一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以上所论七条养生原则,贯穿在中医养生活动的两个方面。例如,顺天时的养生原则,既要在精神保健里实行,又要在起居方面实施;葆阴精的养生原则既要在性保健里遵循,又要在运动保健里予以重视,总之,一定要深刻领会各条养生原则,并灵活运用到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