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做家务的作文:转自格杰仁波切 心是一块田,要靠自己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29:23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在宣称: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是在低声说:我有太多无明烦恼要去除
所以我选择学佛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在显示我过去世累积了什么福德
而是看到我往昔所造恶业多么深重
所以祈求佛菩萨慈光加被、誓愿忏除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并不是因为我要逃避人世、追求虚无
而是深知日常生活处处是道场
活在当下就是在修行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我的生命并非从此不再遭遇挫折
但是有了佛法相伴
挫折一一转化成助我成长的因缘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我心中充满无尽的感恩
单单想到今生有缘生而为人、具备修行的能力
又有机会遇善知识、得以听闻佛法
就深心感动因缘不可思议

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
我知道菩提道上尽管七倒八起
成就佛道却是我生生世世的功课

 


在我生活的周围,有幸福的家庭,也有不幸的家庭。幸福,是因为懂得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不幸,是因为把家当成了讲道理的地方。其实幸福婚姻最忌讳的是据理力争、得理不饶人。尤其是夫妻之间,没有不必要非得分出个厚此薄彼、高低输赢。许多不幸的家庭正是因为不晓此理,才经常搞得夫妻之间狼烟四起、战火不断,最终把和睦变成了分离,而分离后的结果是:最痛苦的人是孩子。

    俗语说:“有理走遍天下”。但对夫妻来说,有理千万别拿回家讲,也就是说千万不要把理带回家,尽管家是一个身心自由驰骋、栖息的地方。在家里,可以同吃一锅饭,同饮一壶水;可以同床共眠,相拥入睡;可以放纵,但偏偏就不是个讲理的地方,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讲理。

    一个温馨的家也许需要的很少,一杯水、一碗饭、一句我爱你!而这样的生活很少,但是都的确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包容的心,男人要“让”,女人则“忍”,宽容、谅解是组合家庭最基本的东西。毕竟,家是用来存放爱的地方,不是用来讲理的地方。每一个家庭都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婚姻的磨合期,审美疲劳期等情感方面的危机期,无论你们婚前是怎样的相亲相爱,怎样的难分难舍,怎样的海誓山盟,都将经历这样的婚姻历程。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要维持一个家庭的融洽,家庭里就必须要有默认的宽容和谅解。”还有一个人曾经告诉我们:“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而同时也蕴藏甜蜜之爱的地方。”柴米夫妻,食的是人间烟火,谁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就不要太过较真,求全责备,而应多体谅,多包容,这样彼此相处才会和谐,婚姻才得以延续。我相信,婚前的每一个家庭都是我们自己用辛勤的双手亲自建造起来的,建家的时候,我们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期盼、充满了幸福感!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延伸,夫妻之间的神秘感和亲近感也随之不断的在淡化,随着淡化的不断深化,淡出了平淡、淡出了矛盾、淡出了争吵、淡出了伤害;有些人也可能淡的夫妻反目成仇,淡的双方体无完肤。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博客纸条箱收到这样的抱怨:婚后怎么这个人变得这么不讲理?这么不可理喻?谈恋爱时,男女之间往往是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可一旦生活在一起后,各自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其实,人,还是原来的人;家,还是原来的家。只因为夫妻间神秘感的消失,双方对对方淡化了、吞噬了、收缴了。初恋时的心潮澎湃,望穿秋水的幸福感没有了,常听有人这样说“结婚后握着爱人的手就感到是左手握右手”。于是,尊重的目光少了,挑剔的目光多了;包容的心减弱了,好胜的心强化了。
 
    爱情和婚姻的演变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及其复杂的过程。不可否认,相守多年的夫妻许多感情问题都是在男方功成名就后,女方花容失色之后。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夫妻出现感情问题不能排除争强好胜这个因素,因为争强好胜是削弱夫妻感情的潜在危机,一般情况下,男人的成就感和女人的衰减都可以助长这种潜在的感情危机。男人成功后的“气吞山河”和女人的“色衰之后”的自惭形秽,一方面使成功的男人自我感觉良好;另一方面使色衰的女人遭到伤害和冷遇。成功的一方觉得另一方就得听自己的。于是,战争和隔膜就有了,结局是:一个成了“白眼狼”,另一个就成了“糟糠之妻不下堂”。婚姻经营到了这个境界,谁还肯为对方的幸福和冷暖再去买单呢?还怎样让婚姻日久弥新呢?

    所以,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既然结合了,就要努力共同走下去,即使不再爱这个人,也只有怀念,而不要去怀恨!  

   “婚姻是需要填充的空盒子,你必须往里放东西,才能取回你要的东西;你放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很多时候,婚后的情感是靠一点一滴存储起来的,如果说一个尊重的眼神,一句体贴的话是零存整取的话,为对方多做一点,多谦让一些,爱对方多一些便是零存整取,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你所得到的情感回报就会愈来愈多。
 
有家的男女一定要记住:家,是用来存放爱的地方,不是用来讲理的地方!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家境的贫富,也不管地位的高低,都应该要有一颗惜福的心。要知道福不能享尽,福如果享尽了,后果就会十分可怕。曾经看过这么一首诗中写道:“处世持家年复年,总须虑后更思前。”这并非是要人们斤斤计较,而是提醒人们,生活之路无常而多变,幸福很可能在明天就消失殆尽,所以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千万要记得珍惜。


 我们一旦放纵欲望,把幸福享用殆尽,那么幸福快乐的源泉就会枯竭。我们所说的惜福一是要爱惜自身,无度的放纵,必然会使身体过早衰老,染上疾病;一是要惜物,对一针一线,乃至一碗米饭都要有爱惜之心,这样才不会物品浪费。想一想一碗饭吃不完,便把它当作垃圾倒掉,这是莫大的浪费。或是吃不完也要塞入口中,这样做同样不是惜福,势必伤害身体。另外,我们还要珍惜纸张、水电等周围一切为我们造福的事物,时常保持一颗爱惜之心。每一件物品的生产都是需要投入精力和财力的。不爱惜这些东西就是不爱惜自己。
 
  在佛门之中,有许多祖师大德都非常注意惜福。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做起,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弘一大师就是一位惜福的典范。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受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样啊!
 
  假如你用惜福的心对待友情,那么你会拥有很多朋友,每个人都会带给你快乐,你永不会孤寂;假如你用惜福的心对待亲人,对待家庭,你就会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从这外角度讲,惜福其实也是一种权衡。

当我们处在失业、失学、薪资低下、工作环境郁闷、大气污染、路途遥远、病痛折磨、生活压抑、事业不顺、遭人误解、辛苦劳累而没有回报等等困境之中的时候,也许会报怨命运的不公。但少欲知足,想想我们依然拥有信念,拥有关爱,拥有遮风避雨的地方,拥有填一填肚子的东西,拥有阳光,拥有希望……而且在所有的困苦和烦恼之中,又无不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美好,我们又何不心存感激,视挫折和困苦为理所当然,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而振作精神奋斗呢?
 
  “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当我们享受着极大富足的时候,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惜福的心,常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并将自已所珍惜下来的财富布施给那些依然处于饥寒交迫中急需救助的人,我想这种布施所带给人的快乐,远远不是自己独自享受物质财富所能比拟的。
 
  拥有一颗惜福的心,我们就会时时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感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生活多一分知足,少一分抱怨,你才会活出生活的多滋味,心是一块田,要靠自己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