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 app:一日学习法(韩国学习大王朴哲范的奇效学习法)-)- 第二章 迅速提高综合成绩的秘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4:41:33

秘诀1 选定教材的三种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对要学的内容进行限定。许多学生太在意考试的分数,无形中增加了学习量。除了教科书、参考书、各种辅导材料、辅导班整理的教材、网上的在线辅导,还计划做些备战综合考试的习题集。当然,也许把这些都学了确实会考个好成绩,但是勉强制订的计划大都很难实现。而且过于侧重于几门课程,其他科目的成绩会出人意料地难看,大大地削减了平均分。

假设你现在有6本语文教材,如果你不是全都看一遍,而是挑选重要的3本来看的话,就可以反复看上两遍。比起第一种方法,这样学习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带着策略去学习的学生会限定学习的内容。他思考的不是“再看点儿什么呢”,而是“什么不看呢”。先判断重要与否,一旦得出与时间相比效率低的判断,那就果断地排除。不是什么都看,而是只挑选重要的一两本重复看,是考好综合考试的秘诀。

第二个策略就是将主教材与辅助教材分离。所谓主教材指的是教科书和老师分发的学习资料,是最重要的教材,这些教材要反复看。与之相反,辅助教材是指为了自学买的综合考试备考习题集、辅导班里整理出来的教材等,原则上是把它们当做参考书来使用。

制订的计划中只包含主教材,如果时间还有剩余,再去看辅助教材。就算你制订计划打算全部看完,也是实现不了的。如果在看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参考辅助教材仔细地学习那个部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为考试作好充足的准备,备考也更有效率。

第三个策略是不要看新教材。很多学生满腔热情,会在考试前两周买新的教材来看。这是个事倍功半的方法。从头去理解未知的内容,然后记忆、尝试解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每当做不出来的时候,会很大程度削减学习的兴趣,自信心也会受到沉重的打击,而自信却是赢取高分必备的心理要素。

高一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觉得只看一本教材的内容似乎有所欠缺,于是便尝试看了多种多样的教材。一边学一边还在想:“学得这么用功,分数肯定会不错。”可是考试才考60多分。当我把学习的内容限定在教材和参考书这两本书之内,反复学习之后,下学期成绩反而一跃而至90多分。学得少了,成绩反而提高了几十分。以上课时看的书为主,回想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内容,这是准备综合考试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

秘诀2 棒的综合考试备考日程表

新买了个练习本,翻开最前面的扉页,就开始画计划表。比着尺子画得清清楚楚,把要学习的内容填写在表格里。星期三要学什么,星期四应该学些什么 一次次地冥思苦想。单单为了制作计划表,就耗费了所有的自习时间,但不知道为什么感到很满足,好像学习已经结束了似的,完全不吝啬那些时间。

两天后,我后悔了。计划表必须要修改,但是已经用圆珠笔在练习本的扉页上画好了。没办法,只能翻到下一页重新开始画。这次还是比着尺子画好的,但却没有了满足的感觉。就好像吃了调料炸鸡之后没有刷牙一样,感觉非常别扭。而且,才学了两天就要追加新的计划表,需要学习的量变多了。这就是我高一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两周前的样子,那次我考了班级倒数第一,数学只考了25分。

也许没有人会像我一样,制订那么多的计划,又修改那么多次。到底怎样准备综合考试才是最有效的呢?接下来的学期我开始尝试引入朋友们不怎么用的方法,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暑假前的那次考试我第一次尝到了当第一名的滋味,也让我明白自己的这个策略不是错的。

那个方法就是按照学校课程表来准备考试。我制订的任何一个备考日程表都不如学校上课的课程表有效率。在一星期的课程表中,重要科目的课安排较多,而不太重要的科目安排较少。只要按照课程表去做,就不必再为哪门课要花几天时间来学习而苦恼了。而且每一周,所有课程的分布都很均衡。语文

、英语、数学这些重要的科目每天都有,这不就是完美的备考计划表吗?为什么到现在才明白呢?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从考试前两周到考试当天,与课堂上所学内容有关的备考学习只在相应的课上时间进行,这样备考的学习量就减少了四分之一左右。例如,如果期中考试定在五月初进行,那就是从三月份开始的八个星期之后。因此,从考试前两周到考试那天,考试范围内最后四分之一的内容要在课堂上学习。不要另外花时间学这部分内容,而要尽量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在当天课堂上解决。这样学,学习量就会减少25%左右。

下课之后的自习时间要为当天所学的科目作考试准备。不是复习课堂上的内容,而是学习整个科目。比方说,今天上的是语文和数学,自习时间就不要学别的科目,要为语文和数学作考试准备。刚听完课对那门课还有感觉,能够保持很高的学习效率。

假设一个星期的课程表如下: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语文 社会 数学 科学 社会

科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英语

美术 体育 音乐 德语 汉文

从课程表中可以看出,每个星期一共要学10门课,语文、英语、数学、社会和科学等重要科目是每周上两次,美术、体育、音乐、德语和汉文等科目是每周上一次。

语文是星期一和星期三上两次,所以备考的内容就要分两半。一半在星期一的自习时间,剩下的一半在星期三的自习时间学。另外,因为星期一有美术,所以星期一的自习时间要把美术也学完。

当然,要想用上这个方法,最重要的是确定好一天能完成的学习量。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前面已经强调过了,这里就不再讲了。只要这样学习,10门课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全部完成。重要的科目多学些,不太重要的科目少学些,可以调节强弱。

如果不能按照计划学习怎么办?不用担心,还有周末呢!周中没有完成的计划,放在星期六和星期天学就可以了。假如,已经决定把语文学习分到星期一和星期三了,但学校补课时做的习题集没做完,那这些“剩下的功课”可以全部放在星期六和星期日解决。用上这个办法,就算是计划稍有拖延,计划表也不会打乱,更不用再重新制订计划。

这个日程表可以帮助你在一个星期内完成所有科目的学习,所以下个星期就可以再重复一次。这样就可以重复学习两遍,算上考试期间的学习,总共可以重复三遍。也就是说到真正考试为止可以复习三遍。

最棒的综合考试备考时间表就是学校的课程表。希望你从现在开始就根据那个课程表照我说的试试看。虽然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比这个更有效率的综合考试备考时间表。

秘诀3 织学习小组,与同学共享信息

“哎呀,这可怎么办?学习材料落在学校了!”

一个第二天就要期中考试、找我辅导的女生一脸惨白,大声喊道。

“有没有同班同学住在附近?得赶快去拿,不然就明天早晨一大早去学校学习。”

她让我稍等一会儿就跑出了家门,1个小时之后才回来。考试前一天的1小时,比平时10个小时的价值都要宝贵。可那个女生却把时间浪费在了来回的路上。而且,从同学家回来她就累了,一副学不下去的样子。整个补习期间都在打瞌睡,第二天的考试成绩当然和大家想的一样。

考试期间,我经常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学习。一个人学习似乎能学很多,但出乎意料的是,进度根本推不下去。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会感受到竞争,无形中加快了自己的学习速度。我现在才背完一页学习材料,一起学习的同学早就背完了吗?脑海中突然闪过这样的念头,又开始紧张起来。

而且,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还能共享关于明天考试的信息。互相讨论“老师是不是说过会出这个啊”、“老师是不是说这个很重要来着”等问题,调节学习强度。自己一个人在家学习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

互相传看笔记还可以查缺补漏。即便使用同样的教材、

同样的学习材料,每个人记录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比较一下朋友们的教材和笔记本,丰富学习的内容。人总是只看自己看的部分,但如果看了同学的笔记,就会发现“啊,原来这个部分也很重要”,由此发现自己平常没注意到的东西。这样效率肯定会比自己一个人学习的时候高。

从阅览室出来和同学互相提问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自己背的时候脑子不怎么转,但相互提问会背得更快。“如果我是老师,我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学习,备考会更有效率。和同学们在图书馆学习,那个过程会更容易。

当然,考试期间图书馆经常座无虚席,那时一大早提前去占座位绝对不是浪费时间。如果仍然不能遂意,那考试期间就一起去找读书室吧。如果自己去的教会有可以学习的空间,那也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学习场所。三四个同学一起聚在朋友家学习也不错。当然一起学的人绝对不能是那种学上30分钟就嚷嚷着要吃杯面的人。